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271章

时空之门1619-第271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话说‘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还真就有几分道理。这么一套简单粗暴的办法拿出来,组织工作也好做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各项工作也都能贯彻下去了。不少农场不仅能完成任务,而且还能扩大成绩了。”

“可是呢,这套办法就是部队里的办法,这套办法就是在部队里才管用。农场毕竟是农场,它不是部队。”

“我们当初刚过来的时候也用了一年多部队的办法,可是一年之后我们就发现,这个办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群众对我们的态度变差了不说,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是一点也见不到了。等到中央让我们在农场进入正轨后推广人民民主制度的时候,大家谁也不配合了。怎么动员也没人参加,强迫参加的人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农场党委也搞了很多研究,弄了很多材料,但是这个问题最终的解决,还是有一次武昌第三罐头厂的一个采购员同志给了我们一个启发。”

“我们当时对于群众积极性的问题很头疼,抓住个人就要咨询这方面的问题。咱们复兴党的企业效益一直非常好,工人们参加工厂管理的积极性也很高。所以我们就向第三罐头厂的这个负责采购的同志咨询办法。人家同志的一句话把我们给讲醒了。”

“他说一个古人说过,人人都喜欢钱,喜欢钱的人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总是很有动力的。(司马迁:“天下熙熙极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工厂里的工人之所以工作很努力,参加工厂的管理和监督很积极,那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和工厂的盈利是直接相关的。”

“罐头厂的这个同志的话,给我们做工作提供了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制定了有差别,有等级,把思想动员和物质刺激相结合的新办法来组织和动员群众。最开始的尝试,就是在食堂里进行的。当时我们想:人人都喜欢吃好的,那么凡是工作努力工作积极的职工,我们就给他们发更多的奖金。有了奖金,他们就可以到小食堂去吃肉喝酒。”

“这样一来,凡是不努力工作的人,就只能啃土豆吃地瓜。凡是努力工作的人就会得奖金吃肉喝酒。这样把差距一拉出来,大家就变得有动力更积极了。”

王书辉听了冯定山的话,心里真是觉得不知道该怎么想才好了。

思想的惰性也真是无处不在的。因为这一批的农场领导班子全部都是从部队调出来的,所以缺乏地方管理的经验的他们在农场建设中千篇一律的照搬部队经验。

原本回到武昌的时候看到政务院方面的报告,王书辉还觉得陈封写的那篇叫做《军事化农场建设先进经验》的报告挺不错,对于陈封能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搞出这样的成果感到很欣慰呢。

现在他才知道,政务院方面根本没派人到地方上搞调研。那个所谓的“先进经验”,肯定都是那帮政务院的笔杆子在办公室里看着文件对着数据闭门造车的搞出来的。

他当时还觉得这种办法可能多多少少的会有些僵硬粗暴的问题。现在他才明白,这个所谓“先进经验”的问题要比他想象的严重的多。

第420章小摊老板

朱湖农场就在汉川农场隔壁。

当然了,这个在隔壁,肯定也不是说两地的距离真有“隔壁”那么近。从汉川农场出来走路到朱湖农场,也得用差不多三四个小时的时间。

王书辉没有坐车。在汉川农场呆了一天一夜,积累了小半本儿调查资料的王书辉就和几个警卫员一起踏上了下一个目的地朱湖农场。

和汉川农场一样,朱湖农场也是那种封闭式的结构。想要进农场仍旧必须出示证件并且签字登记。只不过和汉川农场不同,可能是传达处的年轻干部没有汉川农场小候的脑袋那么灵光,或者说对于中央机关的证件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吧,反正他看了王书辉的证件并且检查了几个战士的中央警卫团证件之后,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

领着登记后的王书辉一行人去了农场场部东楼的招待所,安排了大家的住处之后,朱湖农场的传达处干部小周就离开了。从刚刚在传达处里看到的情况分析,王书辉觉得这个叫做周军的年轻人可能是急着回办公室复习资料。看样子这个年轻人是想参加初级中学学力证明考试的。

没有人专门的来关注自己,这对于王书辉来说是个乐不得的事情。他原本去汉川农场的时候就不想打扰当地干部,想要自己看一看地方上的原生态状况。

因为不想吃凉巴巴的冷土豆,所以王书辉决定和几个警卫员一起到外面吃饭。

汉川农场的街面虽然也不如城市繁华,可是在场部所在的那条街上,各种饭店杂货铺等生意还是很兴隆的。不过朱湖农场就没有汉川农场那么热闹了。不仅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就是到了那条商业集中的街道上,各个铺面里也都普遍的空无一人。

在这条两百米左右的街上来回走了好几次,王书辉一行人才在角落里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混沌摊子。

这种小吃摊子在武昌和荆州都是很常见的。复兴党工厂生产出来的制式的便餐小推车在根据地的城市里卖的很好,甚至都已经卖到了江南地区。

木架结构外面蒙着铁皮,上面是个木头做的也铺了铁皮的光滑台面,两个灶眼中间是个木质的案板。两个灶眼下面是两个烧着蜂窝煤的炉子。炉子上坐了两个大铁锅。一个铁锅里面熬着混沌汤,另一个铁锅里面是烧开的水。把包好的混沌放在笊篱里面在烧开水的大锅里煮熟之后放到盛好了汤的碗中,再撒上点葱花,一碗热腾腾的混沌就好了。

王书辉原本的饭量就不小,因为长期接受时空门的辐射,身体有产生了很多变异,饭量变得更大了。所以小碗的混沌他根本就吃不饱。因为这个原因,他和几个警卫战士们的选择不同,他要了更容易吃饱,量也更大的面条。

用混沌汤泡的面条分量足味道香。喝了几口汤,王书辉很在行的品出混沌汤里的羊骨味儿和虾皮味儿。这么用心的混沌汤还真挺不多见。

三口两口的吃光了大海碗里的面条,把几个冷土豆拿出来剥掉皮掰成块泡在混沌汤里,王书辉开始和带着点北方口音的小老板聊起天来。

“老板,吃你这面,能品出来你这汤是很用心做的。这么好的手艺,怎么生意不怎么热闹啊?”

原本看到王书辉拿出自己的干粮吃,小摊的老板心里还有几分的不满意,可是听了王书辉话里的赞扬和肯定,这个小老板还是很高兴的。

他态度热情了几分,也没看见几个警卫战士一下子就变了的表情,很没眼力见儿的一屁股做到王书辉坐着的条凳的另一边,和客人聊起天来。

“客官说的正是。小的我原本是在武昌城里谋生的。可是这几年武昌城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才一狠心到地方上谋生。谁想到地方上的生意反倒不如武昌城的生意好做呢。”

“哦?现在不是复兴党坐武昌吗。我可听说复兴党治下的民生好像比以前好了些,武昌城的生意怎么不好做了呢?”

“客官说的这话就是外行话了。”发现王书辉好像很有谈性,因为生意冷清总也捞不到话说的小摊老板也有了聊天的兴致。

“复兴党治下民生确实比过去大明的时候好。没有了苛捐杂税,没有了差役们的卡油,生意确实也好做了。但是这生意好做了,大家就都要去做生意了。同样的行当,做生意的人多了,好做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我一个从北直隶到湖广投亲的外地人,想要和武昌府本地人抢生意,这可难的厉害。就单说一个进货的渠道吧。武昌府的本地人都有复兴党的户口,人家凭着户口本和街道上的证明,就能以便宜的价钱从复兴党的粮店里拿货。我这个没户口的人,只能到市面上买那帮江南商人粮店里的高价货,你说我怎么和武昌府的本地人抢生意啊?”

复兴党的粮食管制确实很严。粮食在复兴党的地盘里能进不能出,所以没有户口的人想要买粮食只能到外地人开的粮行里买。那个价钱可是要比有户口的本地人从复兴党的粮店里买的粮食要贵几十倍的。

“我听说在复兴党的官府里上个户口也不难啊?只要有本地人的证明就可以。你是来投亲的,让你亲戚给你写个证明,你不就在复兴党这里上了户口,也能买上本地粮食了吗?”

因为王书辉专门穿了一件复兴党服装厂出品的简易化了的明代样式半短长衫,所以这个小摊老板说话的胆子要大了不少。他小声对王书辉说道:

“听客官的口音,看客官的打扮,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客官是不是从外地来进货的老客儿?嘿嘿,小的我可知道,这复兴党的货卖的满天下都是,价格可是便宜的吓人。不过在武昌进货肯定没有到当地进货便宜,您一看就是个有道的。孝感的棉布价格比武昌还要便宜点儿,您老是不是要去孝感进货?”

“你这眼力不错。”王书辉随口说道。

“看您不是本地人,听口音您也是北方的,所以小的和您老说几句实话。客官说的那话是不错的。可是这话说回来了。现如今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来,这大明的天下是不行了。但是咱们小民百姓的也看不出什么大势来。”

“朝廷毕竟是朝廷,这复兴党现如今虽说坐了湖北的天下,但是归根结底,他们干的是造反的买卖。我一个外地人,可不想跟这个有牵连。”

“再说了,朝廷虽然不好,可是朝廷也没复兴党治下管的这么严不是?我打听的可是很明白的。当复兴党治下的百姓好是好,但是复兴党管的可是很严的。从家里到外面,就没有复兴党不管的事情。就说我那亲戚家吧。复兴党给他家的老人月月都有米粮发下来不假,可是他家的孩子却一个也留不下,都被复兴党给领走了。”

进一步的压低了声音四处看了看之后,他小心翼翼的对王书辉说道:

“这不就是说书的人说的‘质子’吗?等哪一天复兴党举起事来,复兴党治下的老百姓不管当没当复兴党的兵,可都是反贼一路啦!”

第421章事情的另一面

作为一个北直隶人,在小摊老板眼里,朝廷还是个无比强大的存在。

不过像这个小摊老板的观点,湖北本地人都是不会认同的。毕竟,他们都是亲眼看到复兴党的部队是怎样摧枯拉朽的消灭了当地的明王朝政权,俘虏了本地的官府和军队,并且像玩儿一样的就把本地区的各路山大王们都给轻松的消灭的。

甚至于就是农场里的那些普通职工们,他们都是接受了复兴党的军事训练,很多人都参加过当地的剿匪支援工作(主要是搬运物资和押运俘虏)的。他们都是亲眼见到不少原本和自己都是一样的流民之类的破落户,在成为复兴军的战士之后是如何的能征善战,把过去在他们眼中非常恐怖的官军大爷和土匪大王们打的如何抱头鼠窜的。

王书辉当然不会和这个小摊老板讲这样的事情。类似的事情,本地人肯定都和他说过了。只是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这个外地的小老板根本就不相信罢了。

所以王书辉听了这个小老板的话,敷衍了事的点了点头。

他对这个小老板说道:

“老板从武昌出来到了这个地方,生意怎么也不见好做啊?我听说按照复兴党的规矩,这农场里的买卖,只要是针对本地人的,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很容易就批得到便宜物资的啊。”

这个小老板叹了口气,对王书辉说道:

“客官这话是有见识的。我就是因为农场里有这样的便宜才到农场里来做生意的。可是您猜怎么着?我原本以为在城里复兴党管的就够严了,到了农场之后我才知道,那才哪儿到哪儿啊?这农场里面管的更严!”

“在城里,还有不少人不在复兴党的那些个叫做什么‘单位’的买卖里面上班的。那些不用在单位里吃饭的人,还能经常光顾我们这样的小买卖。而且就算城里到复兴党‘单位’上班的人多,但是武昌毕竟是个码头。像您这样的到武昌做生意的人也很多。他们的生意我也能做不是。”

又叹了口气,小老板继续说道:

“到了这农场我才知道,感情儿这农场里面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的吃喝拉撒,吃穿住用,全都是农场包了的。农场职工的工资是不少,可是他们也得有机会花不是。”

“好家伙,这农场职工比城里面复兴党厂子里的工子们还要忙。除了干活以外,从早到晚的都要被农场里面的复兴党头领们领着操练。好不容易等到休息日了吧,还他娘的要出大操,搞什么野战训练。我看着都累得慌,你说这农场的职工,还有功夫到我们这样的地方花钱吗?”

“说真的,要不是这里的粮食便宜,多多少少的还能做做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