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立隋 >

第224章

立隋-第224章

小说: 立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长投降,余下的郑军很快就缴械投降,按照隋军的指示,纷纷跪在地上。孟海公指示让人看住了他们,然后带领主力迅速的扑向了宋城南部。
    “咣当!”王道询手中的碗碟摔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疑惑、不解,不甘、后悔,多种情绪在一瞬间涌上了他的心头,他根本不曾想到,居然会有这种失败!
    在听完那名郑兵传来的的消息之后,他手腕忍不住的颤抖,失手将手中的碗碟失落在地上,陶制的碗碟落在地上,立刻变成数瓣,可是,着远远不及他心中的震惊!这个时候,他才想起,在下城墙之前,遇见一个匆匆赶来的郑军,那个郑军正是想要报告宋城以北发生异变的士卒!
    可是他还没有听完,就让人将那名无意之中冒犯他的士卒拖了下去,施以刑法!如果,他能够稍微等那么一会,就可以知道了隋军从宋城北偷袭的消息,从而及时的做出部署,或可保卫宋城的安全!
    可是,可是!王道询的手指微微的颤抖,他真的想打自己几巴掌,这样的过失,真的是致命啊!从天堂道地狱,果然只是一瞬间!
    后悔的王道询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额头上已经大汉淋漓,就连身上的衣裳也已经被汗水打湿。
    所有的亲兵也是目瞪口呆,适才那名陪王道询喝着小酒的亲兵也是愣住了,他也想不到,他刚刚拍完马屁,就接到这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王爷,撤吧!”有人上前一步低声。
    王道询反应过来,他略微犹豫了一瞬间,立刻点点头,他也明白,如果郑军主力还在城中的话,大不了与隋军打一场巷战,这样结果尚未可知。可是,主力已经被他派了出去,就算现在下令他们赶回来,恐怕也是来不及了!在那之前,恐怕宋城已经尽数被隋军占领,而他也沦为阶下囚了!
    “撤!”王道询的声音嘶哑无力。
    数名亲兵闻言,赶紧拥簇着王道询出门,一路向西奔去。
    王道询一走,宋城之中为数不多的郑军纷纷投降,很快宋城县的城头就插上了大隋的军旗。在外征战的张大顺诸将得到消息,大惊失色,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仓皇逃走。刘兰成看见郑军逃走,知道孟海公一定得到了消息,立刻停止了后退,带领着士兵向前厮杀。
    此刻张大顺已经无心恋战,听说王道询向西逃走,只得尾随而去。
    由于事出匆忙,王道询及其亲兵所带的战马并不多,因此,跟随在他身边的郑军士卒少之又少,不过,隋军虽然攻进了城中,但还没有控制全城,因此王道询得以逃出西门,然后朝着宁陵县一带奔去。
    一路上,王道询觉得这事他从未有如此的狼狈,真是丢尽了面子。他不顾一切的策马疾奔,狠狠的抽打着战马。战马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狂奔,颇为颠簸,几乎将王道询的胆汁都颠了出来。
    他伏在马鞍之上,几乎呕吐,可是在性命攸关之际,他狠狠的憋着,脸色渐渐的发红。
    终于,面前出现了一条河。王道询知道,这条河叫做大沙河,此河由西北到东南,缓缓的奔流,平时,这条河虽然河水不算很急,可是河面宽广,倒也难渡。如今是夏日,正是宋城多雨的日子,因此河流较为湍急。
    不过,就算河水湍急,王道询也不用担心,这大沙河之上,倒有几座桥梁,可以供他行走,他准备过河之后,让人拆掉桥梁,涌来阻挡追兵。
    王道询的主意虽然打得不错,可是他并不知道,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是刘兰成还是孟海公,都是久经沙场之辈,比起他这个自命不凡,读了一本诗书、兵法,只会纸上谈兵的花花公子自然是厉害了许多。当他赶到了河边,只见桥梁已经被拆除,只余下木板木桩。
    “快,快走!”此情此情,王道询自然是知道大事不妙,他勒马想要从其他地方西逃,可是隋军兵马已经赶了上来,将他团团围住。
    “和他们拼了!”王道询大喝一声,拔出了佩剑,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吧!
    可是那名隋将只是冷冷的瞧着他,并不言语,当王道询手中挥舞着佩剑,策马而来的时候,他只是冷冷一举横刀,就将王道询手中的佩剑击落,随后,刀尖一转,就在王道询的肩上刺了一个窟窿。
    “啊!”王道询一声大叫,只见左肩血如泉涌,他痛苦的大胜哀叫,然后,忽然滚下了战马,双膝一弯,跪倒在了地上,“将军,饶命!”
    就在刘兰成、孟海公攻取宋城县的时候,洛阳。
    王世充皱眉不展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一日之内,他接连遇见了两件喜事。
    虽然两郡沦陷,虎牢关也已经落如隋军之手,可是对于王世充来说,他显然不是寸土必争的人,经过思考之后,他决定放弃了原有计划,将偃师的郑军撤回,退保回洛仓,进一步的拉长隋军的战线。
    根据线报,隋军的主要以河北士卒的战斗力最为强悍,可是因为诸多原因,南下中原的河北士卒变得稀少起来,使得如今这支隋军变成以原瓦岗徐世勣率领的士卒为主力,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也比较强悍,可是毕竟不是河北精锐,使用起来,还是有一些差别。
    虽然隋军已经夺取了洛口仓,取得了那里的粮食补充军中,可是对于王世充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他并不缺粮食,回洛仓还在自己的手中,含嘉仓也有足够的存粮,至少可以支持两年。
    拉长隋军的战线,使其分兵,进一步的造成兵力上的不足,是王世充所希望的,同时,王世充由于将郑军集合在一起,便可以取得兵力上的优势,各个击破。
    当然,他这个决定并非单纯的想要分散隋军兵力,还是有着其他方面的考量,这便是他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有人因为不满隋帝的所作所为,决定起兵造反,而那个人的所在,恰好是隋军的重要地点,如果那个人起兵,就能截断隋帝北归之路,牢牢的将隋军封锁在虎牢关以西,令其不能动摇分毫!
    就算隋军拥有洛口仓,又能如何?河北纵有精兵,可是在王世充的严密防守之下,必然不能渡过大河,从而也就意味着不能支援隋帝!瓮中捉鳖,这就是瓮中捉鳖!如此一来,他王世充不仅能够挽回颓势,说不定还可以一举夺取山东河北啊!
    因此,王世充答应了那人的条件,下令留守在偃师的郑军撤退,以迫使隋军主力西移,方便那人行事!
    至于第二件事,则是汉王王玄恕居然逃了回来。看着他衣衫破烂,就能够想象出一路上,汉王受了多大的苦。王世充爱子心切,于是连他丢失洛口仓的过失都忽略不计了,心中只有痛惜,并决定击败杨浩之后,为二儿子解恨!
    通过仔细的询问,王世充知道了王玄恕是如何逃出的。
    那日,王玄恕意外的发现捆绑的绳子并不紧,于是他便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隋军士卒在聊天之后,似乎已经困乏,这才使得王玄恕有机可趁。他矮下身子,偷偷的揭开大帐门帘,借着幽暗的灯火一看,发现隋军居然尽数睡着了。
    虽然惊疑隋军的军纪为何如此的差,可是王玄恕还是明白,这是他逃走的最好机会!
    当然,他不能就这样逃出,毕竟虽然大帐外的隋军已经睡着,可是大营门口一定是防守严密,他不能轻出。所以,他在思考了半响之后,轻手轻脚的上前,将一名隋兵拖进大帐,然后剥了他的衣甲,自己穿上,准备假扮成隋军,混出大营。
    至于那名隋军,他将衣服给那人穿上,然后绑了起来。同时将他的头发弄乱,遮挡住了脸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别人误以为那名隋军是自己,从而尽量的拖延时间,自己可以逃的更远。为此,王玄恕沾沾自喜,看来自己还是很聪明的啊!
    就这样,他逃出了隋营,然后先是向南,避过了隋军安扎在巩县两侧的隋营,到达了罗口之后,亮出了他的身份。而他的运气似乎十分的好,虽然身穿隋军的甲胄,可是罗口的守将还是认出了他,将他迎进城中之后,奉上美食。
    当他吃饱喝足,那名守将似乎还想他在罗口城中,睡上一觉。王玄恕以军情为重,宛然拒绝了。当即,罗口守将奉上战马,他这才一路赶往洛阳,准备向他的父皇,大郑皇帝王世充报告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是从看守大帐的那几名隋军的口中说出来的。或许是以为王玄恕是逃不出去,那些士兵居然将好几个重大的消息轻易的透露了出来。
    据说,隋军准备从河阳出兵,配合在洛口仓一带的隋军,然后完成对洛阳的包围。当然,这只是王玄恕偷听到的众多消息之中的一个。
    其二,据说洛阳之中,有人是隋军的内应,正是这个人,暗中的策反了戴胄、李君羡等人,这才使得虎牢关陷落。而这个人,据说是王世充的心腹!
    其三,江淮杜伏威已经投降了大隋朝廷,准备引兵攻击大郑的南方诸郡。
    王世充看到从王玄恕的口中一下子冒出诸多的消息,引得他的心中震撼不已。对于第一个消息,他统兵许久,也知道隋军从河阳出兵,正是一个办法,是以他在金墉城一带,驻有重兵,就是为了防止河内郡出兵。
    至于第三个消息,因为他暗中曾经派人前去说服杜伏威,知道了杜伏威似乎对隋朝廷有着好感,这点也并不让他意外,是以在早些日子,他也是已经做出了安排,让王弘烈严加防守,务必保证襄阳的安全。
    真正让他震惊的是第二个消息!
    洛阳朝廷之中,有人暗通隋帝,这是他早就怀疑的,只是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在没有掌控证据之前,他只能冷眼观察,不停的试探,曾经他以为是张公谨,因为这个人曾经一度的和他以及他的心腹唱反调。可是他屡次试探,调查并没有找到他通敌叛国的证据,怏怏的他只能作罢。
    隋军来袭,他只能将精力放在如何退敌方面,可是他想不到,汉王虽然深陷敌手,却带来了一个如此重大的消息!
    心腹?一瞬间,王世充的脑海中闪现出无数个念头,这个人,究竟是谁呢?韦节?段达?孔颖达?云定兴?杨续?还是其他人,甚至是王氏家族的人?虎牢关的陷落和他有关,难道是,王仁则?!
    王世充的心脏猛地一颤,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猛地站了起来,在汉王王玄恕奇怪的目光之中,狠狠的一拳捣在案几之上。案几吃不住王世充的劲力,发出一声哀鸣,碎成一堆木渣。
    王世充决定主动出击,查找这个该死的叛徒!
第六十一章 暗涌(五十三)
    对于杨浩来说,走掉一个无能的王玄恕并不算多大的损失,当初他连唐俭、殷开山等唐将都敢释放,更不用说王玄恕这等只会吃喝嫖赌的庸才了。WWw。
    这是他的计谋,相对于李渊,王世充更为的多疑,心胸更为狭窄,这就为杨浩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他故意让他们士卒散播消息,迷惑王世充,至于是否能起到效果,这就不再杨浩的考虑之中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只要努力就好。
    尽可能的削弱敌人,保存自己的实力,是杨浩的最大考量。而就在放走王玄恕的次日,杨浩在中军大帐中与诸将商议军情的时候,接到了各地的军文。
    首先是河东。河东的粮食作物已经播种了下去,生长出了枝叶,看这样的势头,今秋就算河东不会大获丰收,至少也能满足百姓的需求,而不至于杨浩再从府库中掏出粮食。毕竟前些日子,杨浩使用的乃是囤积的军粮,为了收获民心,杨浩也无奈行此下策了!
    可是他明白,突厥人虽然暂时称臣,无非是颉利可汗乃是通过兵变取得了突厥大汗之位,地位暂时不稳固。为了安全计,是以他只能讨好杨浩,争取可敦的支持。等他通过拉拢分化消灭等各种手段,将他的政敌消灭,稳定了突厥局势的时候,一定会再度的南侵。
    突厥北夷,并不值得信任啊!太原虽然存粮丰富,可是河东诸郡,饱受战乱,百姓都需要粮食,府库的存货消耗的非常快。如果军需物资动用过度,当突厥尚或是梁师都,甚至是李渊来袭,那么河东虽有精兵,可是粮食不足,就无从对敌。无论什么时候,粮食都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一定要有足够的存货才好!
    河东的收成,使得杨浩能够喘一口气。至于燕王,在诸位大臣的辅助下,不断的拜访各地支持隋杨的世家,渐渐的稳定了河东的局势。
    而马邑、定襄郡在宋金刚、杨公卿的主持下,渐渐的进入了正轨,从太原郡运送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进入了两地,在紧要的地方,隋军建立起了坚固的工事,囤积了足够的粮草,就是为了应付未知时间入侵的突厥大军。善阳、大利(定襄郡郡治)等重要的城池已经加固翻新,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