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尊严?!
打定了固守的主意,李神通知道,井陉关或许不保了。也不知道神符怎么样了?在恒山郡被围困的情况下,想要输送粮草至井陉关,无疑是不可行的。唐军连隋军的防御工事都无法冲破,更不要说押送行动缓慢的辎重队了。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李神通只有固守正定县,才有一线希望。等到定杨军一败,李唐出兵河北,就是他李神通反攻的时候。
打定了主意,李神通决定坚守,依托正定县高大的城墙,死守正定县。
清河。
杨浩在书房内,仔细的批阅奏章。
张文瓘的奏章中,详细的说明了如何增加赋税以及鼓励经商的若干措施。杨浩很是满意,张文瓘虽然年轻,可是颇有大才啊,日后的宰相,十之**是他了。
脚步声响起,房门被打开,杨浩抬起头一看,是崔珺然,带着几名宫女,端了什么东西进来。
“夫君,这么晚了,喝点燕窝吧。”崔珺然笑着道。
对于崔珺然,杨浩情绪是复杂的,有时候,他真的不知道,对她是怎样的感情。不过,他知道,今日既然已经结成夫妻,珺然还被立为了皇后,他就会好好的对她。笑着站起来身来,道:“梓童,你辛苦了。”
眼波如水,崔珺然轻轻一笑,道:“夫君,事情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完的,还是注意些身子才好。”
杨浩点头,接过带着暖意的盛满燕窝的小碗,笑道:“梓童,你也喝一些吧。”
崔珺然脸色一红,点点头,伸出皓白如玉的柔荑盛了一碗。
两人喝完燕窝,宫女将东西收拾了,崔珺然挥手,示意他们下去,这才缓缓的道:“夫君,最近为何皱眉不展?”
杨浩嘿嘿一笑,将崔珺然搂在怀中,轻轻的摸着他柔顺的长发,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这些事情,我并不想让你们知道。你们,就安心的生活就好了,其他的事情,我自己能做好。”
“可是,财政上出了一些问题?”崔珺然问道,她的美目瞟过那封仍打开放在案几之上的奏折。虽然只是一瞟,可是他何等聪明,虽然只是看到冰山一角,可是已经明白了。
“哦?”杨浩嗅着她发梢的幽香,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崔珺然挣扎半响,终于放弃了努力,然后道:“如果不是财政困难,稚圭弟弟怎么会上书鼓励经商呢?”
杨浩一笑,道:“梓童,这些年,虽然打了好几次大帐,可是财政目前虽然有些入不敷出,可是还能支持!”
“夫君,你我既已结成夫妻,自当一体,若有什么需要。妾身自会寻求父亲的帮助。”崔珺然缓缓地道。
可是她的话刚说完,杨浩已经有些微微不悦,他虽然知道崔珺然是好心,可是,崔氏的势力已经很大了,他杨浩虽然娶了崔珺然,封她做了皇后,可是,对于那些个世家大族,杨浩的想法和明帝杨广是一样的,那就是坚决的打压。
虽然在初到清河的时候,他受到崔家的多方照顾,同时,严格的说来,他的身上也流淌着崔家的血脉,可是,历史上的教训太多了,外戚势大,就会干预朝政,虽然目前杨浩年轻力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可是他百年之后,谁又能知道呢?
感到杨浩一声不吭,崔珺然猛地挣脱了杨浩的双手,微微躬身,道:“妾身失言,还望皇上恕罪!”
杨浩缓缓的看着崔珺然,道:“珺然,这种事情,我自然有我的想法,你安心的管好后宫,母仪天下就好。政事,还是不要操心,这些都是男人的事啊!”
崔珺然听着杨浩的话,道:“妾身明白。”
杨浩上前一步,扶起她,道:“你的好意,我是明白的,只是,我不希望崔家的势力太大,这不仅是为了我杨家,也是为了你崔家啊!”
崔珺然身子一震,她自然明白杨浩的想法,点头道:“多谢夫君。”
杨浩点点头,这时,一个小太监上前,递过一份军文,道:“陛下,杨将军有军文传来!”
“哦?”杨浩接过军文,打开一看,顿时哈哈一笑,然后将军文一扔,嘿嘿一笑,抱起崔珺然奔回寝宫。这个消息,实在是让人高兴啊。
洛阳。
王世充的手中捏着军报,脸色阴沉。
为了表示与王薄、徐元朗共分河北的决心,他毫不犹豫的让太子王玄应领着两万精兵和这两个他看不起的草寇在济北郡会合,准备吃掉杨善会的军队,给隋军一个教训。
当然,事先,老谋深算的王世充做出了安排,那就是郑军只是做做样子,依照既定的策略,让徐元朗、王薄这两个冤大头和隋军火拼,坐收渔翁之利。
算盘,本来是极好的,而且,王世充还派出了几员猛将前去相助太子王玄应。这几个猛将,身经百战,临阵经验非常丰富,按照王世充的猜想,就算郑军不利,可是有这几员猛将在,郑军至少是自保无虞。
可是,他王世充没有想到,两军对阵,尚未交战,他就损失了几员大将!
秦叔宝、罗士信、还有程咬金!
他王世充根本没有想到,这几个人居然会背叛自己,临阵倒戈,投降了隋军。
如果说,罗士信是因为当初因为爱马的原因,愤恨自己,从而投降隋军的话,对于秦叔宝和程咬金,他就想不出,这究竟是为什么了。
王世充不知道的是,因为他的心胸狭窄,加之喜爱发誓,这才使得秦、程几人心怀去意。
当初,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人,投降王世充,不过是因为李密大败,奔逃关中,他们因势而迫降王世充。
虽然在投降了王世充之后,王世充知道这几人都是绝世的猛将,因此封赏了高官,委以重用,可是,王世充的为人却让他们十分厌恶和不齿。有一次,程咬金忍不住对秦叔宝说道:“王世充气量狭窄,见识浅陋,却又喜欢信口开河,动不动就赌咒发誓,活像一个老巫婆,岂是铲除祸乱、匡扶正义之主?!”
秦叔宝对此深以为然。
后来,王世充夺了皇位,更是鸠杀了皇泰帝杨侗,这让对隋室仍有忠心的几人愤愤不平。可惜那个时候,他们几人在外统兵,等得到洛阳发生变故的消息,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不能挽回了。
可是,在几人的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心,离开王世充。
由于这个时空的改变,杨浩在河北继承了大隋的正统,所以,这几人暗中商议,决定投效杨浩。一是为了成全忠义,二来,也是因为昔日有一些交情,即使,那段交情有些不堪,可是他们知道,若是投效了杨浩,他一定会欢迎的。当年,黄河边上的一幕幕,还在眼前啊。
几人正在思考如何投奔大隋的时候,机会来了。想不到王世充居然会派他们去辅佐太子王玄应,攻打在济北郡的杨善会。经过一番商议,秦叔宝等人暗中转移了家属,然后,在王玄应与隋军对峙的某日,带着亲兵,投效了大隋。
“可恨!”王世充狠狠的一拳击打在案几之上,怒道:“朕誓取河北!”
第九十八章 决心
济北郡。WWw、
依仗着黄河,徐元朗屯兵肥城,与来自齐郡的王薄互为犄角,同杨善会对峙。
前些日子,王世充的事情,徐元朗已经知道,心中暗骂了几句。大营外,树叶已经落尽了,秋风飒飒,卷起落叶,在空中飞舞,恰如徐元朗此刻的心情。
与前次不同,并不是自己的主动出击,而是隋军南下。前次一战,徐元朗对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士卒的素质无法和隋军相比。不过,幸好,王薄这个家伙,似乎和隋军有着大仇,铁了心的抗隋。而且,徐元朗知道,这次隋军的主将,就是上次的那名隋将,叫杨善会。
上次,也是和河北军相持的时候,王薄就是被他断了粮道,这才无奈的后撤,然后被杨善会设置了伏兵,一番冲杀,王薄兵败退回齐郡。有了上次的教训,徐元朗对后勤很是在意,每次都是谨慎小心,押送粮草的时候,均有二千以上的士卒,更重要的是,他的驻地,离鲁郡博城并不遥远,也没有什么险要的所在,所以,杨善会试图截断徐元朗的粮道,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只得悻悻放弃。
针对徐、王以及郑国的联军,杨善会兵力上略有不足,所以,他只能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才能改变兵力不足的劣势。可是,徐、王等人,或许是顾忌杨善会,都只是呆在大营里,像乌龟一样的缩头不出。这让杨善会颇为无奈。
当然,杨善会曾经试图诱骗过敌军,他假装粮草不济的模样,准备回转河北,想要引出徐元朗、王薄等人的大军,然后,在路上的险要之处,埋藏伏兵。只要徐、王两人带兵来追,杨善会就猛地回师,杀对方一个回马枪,然后伏兵齐出,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徐元朗并不上当,当他真正撤军地时候,徐元朗并没有领兵追击,而是派出了斥候,目送隋军的离去。
杨善会的战果,只是斩杀了几名斥候。深深的挫败感在杨善会的心中升起,可是还好,令人惊喜的是,收了几员大将,杨善会快马传递回清河,向杨浩报告了这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
杨浩得到消息之后,很是高兴。毕竟这几个人,都是在历史上颇为出名的猛将,所以,当即,杨浩就封给秦叔宝等人不小的官职,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
同时,杨浩的军文中,让杨善会在济北郡拖住敌军,不求胜利。
起初,杨善会并不明白杨浩这样做的用意,后来他才明白,和夺取井陉关一样,来整部与杨善会部,都是诱饵而已。
这两支军队大张旗鼓,做出以主力攻打某地的态势,其实,暗中却有它意。
杨公卿是突出奇兵,攻陷了井陉关;而李靖则是带着薛万述、薛万淑两人,招降了平原郡,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了盗贼占据的渤海郡。至此,黄河以北,除了恒山郡、渔阳郡没有在杨浩的实际控制之下,其他各郡已经是杨浩的势力范围了。
而且,据可靠的消息,东莱、高密两郡,暗中臣服了大隋。只是如今,眼看就要入冬了,杨浩认为冬季一旦降临,并不是动兵的好时机,他之所以要杨善会依旧屯兵济北郡,就是要等,李靖攻陷北海郡!
如果,隋军占据了北海郡,没有了黄河的阻碍,来年,隋军再攻打山东就容易许多了,而且,那个时候,恒山郡已经拿下,就可以全力南下了!
这是杨浩与李靖、魏征等人暗中商量的计策,之所以没有公开,就是为了防止敌人的密探。同时,让杨、来两人带兵的消息,通过廷议的方式下达,可以说没有人怀疑,疑兵果然达到了效果。
十一月,王薄的势力范围北海郡被隋军奇兵攻陷。随后,李靖令薛氏兄弟留下镇守。随后,杨善会也撤出济北郡。
与此同时。
十一月五日,李世民趁黄河结冰,率大军自龙门踏冰西渡,从裴寂手中接过了前线大军的指挥权,然后进兵柏壁(今山西新绛县南),与宋金刚对峙。
随后,李世民召集众将议事。
西风凛冽,这个天气,对于更加靠北的河东诸郡,显得更加的清冷。
大帐前,李世民的亲兵全身铠甲,威风凛凛地分散地站在帅帐四周,方圆百步之内,不准许任何人闲人靠近,事关重大,不得不如此啊。
大帐内,众将的脸色均是露出喜色。各营统领身披铠甲,按照官位高低在帅帐内就座,李世民穿着一身玄甲,脸上满是坚毅的神色,河东的战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啊。
当时,河东各州县由于饱受战乱和劫掠,加上裴寂的错误政策,勒令百姓全部迁入城邑,致使村落荒芜,仓廪空虚。这样的情形,意味着,他李世民只能靠自己想办法,养活三军。
本来,从关中运送粮食并不是不可以,可是,因为河东城被王行本牢牢的占据,所以这条最好的线路,被掐断了。要运送粮草的话,走冯翊郡要经过渭河、洛河、黄河等大小河流,还要经过高低的丘陵,沙苑滩地等许多不利于运送粮草辎重的地区,况且路途遥远,并非李世民所想。
今日议事,是决定如何作战以及解决粮草的问题。
帐中的各位将领,有不少将领都在秦王的麾下效力过,参加过河东战役,长安战役,以及两次浅水原大战,对秦王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心中,秦王虽有失败,可是他最终一定能够站起来,带着他们击败敌人。浅水原的战斗,不就是秦王不屈的真实写照吗?那个只会躲在城里,像个乌龟似地裴寂,实在是不堪啊。
所以,当他们知道秦王要来接替裴寂,统帅河东兵马的时候,众人的心情是高兴的,就连一些下级军官,知道了这事,也是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