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战笔记-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中国将军眼中的未来战争:观战笔记 作者:朱增泉
作者在书中阐述的理念因大胆、深入而振聋发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伊拉克战争因为是发生在信息时代的新一代战争,而让人看“不懂”,所以诸多专家按传统战争的惯性思维看它“观察误差极大”,许多战争理念已明显落后于时代。作者逐一分析误差所在,并针对美军新战法、信息攻心战、美英“情报门”、战俘等问题对未来战争作出极具胆识、鞭辟入里的分析。对极富争议的现代及未来战争有独到见解。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
看懂新一代战争(1)
未来战争的操作形态发生在室内的将会更多。
一 巴格达已陷落多日,伊拉克战争行将结束。人们从电视里热热闹闹收看了将近一个月的战况直播,静下心来一想,发现一个问题:伊拉克战争竟是一场“看不懂的战争”,巴格达战役(姑且称之为“战役”)也是一次“看不懂的战役”。
电视里天天为人们评述战争进程的军事专家、国际问题专家们,也包括国外的某些将领、军事评论家和众多媒体,他们对伊拉克战争进程所作的分析大部分失灵,尤其是对巴格达战役所作的种种推断几乎统统失灵。谁都说,美英联军将等待新调的十万援军到达战区后再攻打巴格达。结果,美军第三机步师和陆战一师不等后援,长驱直入,以超乎寻常的推进速度直插到了巴格达城下。谁都说,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是精锐之师,其战斗力绝不可小视,他们将顽强抗击美英联军。结果,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却溃不成军,“不知去向”。谁都说,巴格达将发生激烈巷战,美军等着大量死人吧,小布什等着议员们围攻吧。结果,美军攻占巴格达却超乎想象地迅速、轻松和顺利,如此等等。
这时,人们突然发现自己面前放着一份试卷:你看得懂新一代战争吗?
面对这道考题,未免有些尴尬:看不懂,看不大懂,不完全懂。
伊拉克的败局谁都能想象得到,但战争过程为什么会打成这样不明白,不太明白,很不明白。伊军败得太快、太惨、太窝囊了;美英联军胜得太快、太轻松,太便宜他们了。
伊拉克战争让人有些“看不懂”,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由于伊拉克战争是发生在信息化时代的新一代战争,人们却仍然按照传统战争的惯性思维去看它,因而“观察误差”极大,觉得它处处有悖战争常理,叫人“看不懂”。
有人说“战争是最难说清也最让人捉摸不定的东西”,战争中也永远会有一些难解之“谜”。但另一方面,从难以预测中去努力寻找和把握战争进程的一般规律,又是任何一种军事理论的必然要求。
定义此次伊拉克战争,可以有三种选择:信息战、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时代的战争。“信息战”这个概念,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覆盖、渗透到了军事斗争和“非军事战争”、“非战争军事”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而不同军种、不同学派、不同学者、不同专业都从各自不同的着眼点出发,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争论不息,莫衷一是,难以统一。故有的学者主张采用“信息化战争”这个外延更为宽泛的概念。但用它来定义此次伊拉克战争,又会有些问题。因为最能代表信息化战争特点的美军第一支数字化部队第四机步师,由于“借道”土耳其的方案受阻,也由于战局发展太快,未能赶上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未能在实战中得以全面检验。这样,如若直接以“信息化战争”冠名伊拉克战争,又有些名不副实。但伊拉克战争无疑反映出了信息化战争的许多基本特点,所以我在这里暂且将它称之为信息化时代的新一代战争。
新一代战争正在成为一种“文化”,成为电视实况转播节目,成为收视热点,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是信息化时代的传媒工具带给人类的“新生活”内容之一。在过去,“参战”就意味着告别亲人,奔赴前线,流血牺牲。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参战”这个概念也有了更加宽泛的含义。也许,你桌上的电脑就是一件参战装备,你一上网就已到达了千里万里之外的战场,你点击鼠标如同扣响扳机,你发送一个电子邮件就是向敌人发射一发炮弹实施攻击。这一切,早已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而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直至此次伊拉克战争向人们展示得越来越清晰的新一代战争的真实。国外学者将这种趋势称之为“战争的平民化”,并说“战争的平民化是21世纪战争的重要特点”。
二 世界各国的战地记者、军事评论家们,都对伊拉克战争作了大量报道和评论。不同国别的这些特殊人群,他们所具备的信息化战争知识的高低深浅,从中可以窥见一斑。千万不要小看这方面的“差距”,要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上去看它。因为这方面的整体素质,同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朝一日接受挑战、经受风浪的整体能力有关。
想打赢战争的人,想避免战争的人,都必须努力学会看懂今天的新一代战争。看不懂,则肯定打不赢;看不懂,也不知道怎么去避。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旨在发展,力求和平,不求“百战”。不妨稍作变通,曰:“知己知彼,不战可待”。一旦战争落到头上,也不至于心中发虚,更不至于应对失当,南其辕而北其辙,昏天黑地,不可收拾,要是那样,问题可就大了。
有一句话讲了好多年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说这句话自有切肤之痛,挨打的滋味刻骨铭心。怕就怕,喊了10年20年,尚未真正弄明白自己哪些方面落后,怎么个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经济落后、科技落后,这是根本性的落后,好在我们这两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令人欣慰。武器装备落后,上了战场要给你颜色看,这是常理,容易明白。还有一条,观念落后,更加要命。但它又常常容易被人忽视或轻视,这就更加、更加要命了。
看懂新一代战争(2)
鸦片战争,中国为何惨败?清朝官员愚昧之至,他们根本看不懂当时西洋人用洋枪洋炮发动的新式战争。不仅看不懂西洋人的新式战法,甚至连西洋军队的队列训练也看不懂。英国炮舰上的士兵上岸操练,走队列,两腿绷得笔直。清朝官员远远一看,乐了,立刻写了一道密折报上去:“洋人没有膝盖,腿不能弯!”这样的军队还不好对付吗,拽住他袖子一摔一个跟斗!好,上。一交手,一败涂地。于是立刻惊呼,洋人有妖术!居然想出“绝招”,从民间广收马桶,置于木排之上,去同英。4。 05 国炮舰过招,名曰“以邪驱邪”。结果就不必说了。发明此“马桶战术”的杨芳,据说还是清朝的一位“名将”,其人其事是上了《中国近代史》的。他简直把中国人的老脸都丢尽了,中国是大军事家孙子的故乡,清军中居然会出这样的废物。这样的军队不败,谁败?
三 值得重视的是今天。
通过此次“举国观战”,我们有机会发现,国内以各种方式参与评论此次伊拉克战争的有些专家学者,他们的许多战争理念,已明显落后于时代。此说绝非危言耸听,不妨略举几例。
一例:对于美军此次开战时机的选择,应作何评价?
有位军事专家在报纸上发表“专访”认为,美军此次“开战时机不合适”。他的理由是,伊拉克当地夜里有沙尘暴,天空有云,这“不利于空中打击精度”。他这种看法还是“目测轰炸”时代的老观点,早已过时了。当地气象条件是否影响轰炸效果,美军的全球气象观测分析系统、战区气象观测分析系统在日夜不停地忙碌着。更重要的是,美军以精确制导武器实施的“精确轰炸”,基本不受天候条件影响。这次伊拉克战争,美军动用了59颗卫星(包括全球卫星通信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又临时为伊拉克战争发射了3颗军用卫星),还有“全球鹰”、“捕食者”、“猎人”、“先锋”、“龙眼”等多种型号的无人侦察机全天候出动,将高清晰度图像实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又有空地一体、从指挥机关到各个作战单位、各种武器系统乃至单兵的信息连接。这样,美军就具备了实时侦察、精确定位、精确制导、实时评估轰炸效果等全套高技术手段。12年前的海湾战争,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炸弹不到弹药总消耗量的10%,这次已上升到68%。例如这次大量使用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光电、红外等复合制导技术,并加装了风向修正装置,投放后可自动寻找锁定的。5。 06 目标,可全天候使用,基本不受烟雾、云层和沙尘暴影响。所以,美军选定3月20日5时35分开战,你说它“不合适”,美军恰恰认为此时此刻它逮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斩首”战机,企图一举炸死萨达姆,那点云层和风沙不在话下。至于美军的“斩首”行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另当别论。但一定要看到,美军“斩首”行动所反映的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思想,它必将成为今后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千万不可再用老观念看问题了,以为只要天上有云、地上有沙尘暴便可躲过轰炸。要想避免挨炸,得尽早想出对付的办法来。有矛必有盾,办法总是有的。
又一例:美军这次在发动空袭的同时就展开了地面进攻,对此怎么看?
有位军事评论家在报纸上发表看法认为,美军“不等常规的炮火准备完毕”,就“匆匆忙忙开始了地面进攻”,“贸然进行集团冲锋”,“其意图是对伊拉克实行大面积蛙跳占领”。
这段评论,问题多多。首先,早在十多年前美军颁布的《联合战役条令》中,就明确规定了陆海空联合战役的“四要素”,即:统一指挥、军种平等、全面联合和全纵深同时作战。
当时海湾战争刚刚结束,美军就将海湾战争中获得的最新作战经验概括成上述条令,用于指导新世纪的作战行动。可是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位军事评论家的观念还停留在旧阶段,对“全纵深同时作战”这种新的作战样式不甚了了。有人可能会说,海湾战争是先进行了38天空袭之后,才打了三四天地面战争,那才是全新样式的信息化战争。这恰恰又暴露了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思维总是习惯于停顿在过去的某一个点上,去观察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什么叫观念落后?这就叫观念落后。美军反倒没有把海湾战争的经验模式化,而是从中提炼出了“全纵深同时作战”这种超前的全新作战思想。美国的军事理论家们说,“将军们经常重复上一次战争”,这往往是军事思想停顿、保守的反映,需要经常警惕。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最成功的一点便是克服了以往的惯性思维,“不重复上一次战。6。 07 争”,这一点是“最突出”的。我们不妨记住这句有点用处的话:不要重复上一次战争。其次,先行炮火准备,然后发起冲击,曾经是传统战争的一种“进攻模式”,但用它来解释今天信息化时代的新一代战争,难免南辕北辙。况且“炮火准备”是战术用语,也不能用它来解释美军的战役行动,那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再次,把美军发动地面进攻的作战意图判断为“大面积蛙跳占领”,出入更大。“大面积占领”的概念,已是老之又老的作战理念,信息化战争强调的是“直取要害”,它不再以“大面积占领”为目的。美军迅速发动地面进攻的作战意图,核心之点是要快速插至巴格达,用利器去“穿刺”伊拉克心脏,以求迅速“震撼”伊军、瓦解萨达姆政权,绝不是为了“大面积占领”两厢土地。战争后期,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全境的占领,也只是“要点式占领”。至于“蛙跳”,它原是指海湾战争中美军一○一空中突击师利用直升机群“跳跃”到伊军防御纵深去建立前进基地,其初衷是为后面的装甲部队向前推进提供保障支持。但实战中,这些直升机群将“蛙跳”行动变成了一种独立作战行动,并取得了出乎预料的作战效果,后来“蛙跳”就成了一种新的作战样式。但这一次,美军的地面进攻主要是利用高速公路和沙漠平坦地形快速前插,并非离地“蛙跳”。还有“集团冲锋”一词,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术用语。
看懂新一代战争(3)
再一例:此次伊军迅速崩溃,原因究竟何在?
有的评论认为,那是由于美军在战前实施的“战略欺骗”获得了成功。大意是说,美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