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故事 作者:吴勇(完结) txt-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海文一边参加劳动,一边试着去看那些书籍。久违了的书香荡起了他生命里一丝生机。
一天傍晚,他摊开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韩监区长悄悄走过去,发现罗海文写下的是入监以来的第一篇日记。
※※※※※
这天天气格外晴朗,鲜绿鲜绿的稻苗随风摇曳,在阳光下闪闪烁烁。罗海文坐在小水沟边愣神。
此时正是工间休息,韩监区长在他身旁坐下。罗海文下意识地挪让一点位置。
韩监区长逮住一只蚂蚁,扔进了水沟。只见蚂蚁挣扎着,拼命地抓住伸向水沟的草,蹒跚着往上爬
“看到没有,”韩监区长说道,“一个柔弱的小生灵,在死亡面前,尚且知道如何去珍爱生命,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呢!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我给你说一个小故事吧。有一个博士和一个工人曾是同学,高中毕业后都没考上大学,博士不肯罢休,连考三年,终于中榜题名,而工人放弃升学,进了一家工厂。若干年后,两人都得了绝症,并且住进了同一家医院。老博士哀叹晚年不幸,试图自行了结,被医护人员抢救过来;而老工人却积极配合治疗,十分乐观开朗。相比之下,老博士惭愧地说:我是看到希望才努力,你在看不到希望时也不放弃努力。我的努力可以换来成功和喜悦,你的努力只能延续痛苦的生命。现在才知道,你的毅力比我强得多啊”
罗海文抬起双眼,看着韩监区长,似有所悟地说:“我试一试吧。”
韩监区长接着说道:“我看了你的日记,看得出你感情比较丰富,而且有一定文字功底。如果有兴趣,可以写一些东西,向《新生导刊》投稿,这样也可以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
一段时间以来,罗海文的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都有了很大变化,他经常超额完成劳动任务。韩监区长看到了这一变化,十分欣喜。
两个星期后,韩监区长将登有《母亲》这篇文章的《新生导刊》递给罗海文,说道:“你的文章发表了!”
罗海文动情地看着自己的处女作,兴奋不已。
在这篇文章中,罗海文如歌如泣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和愧疚,母亲对他所做的一切是那样的刻骨铭心。文章写道:
“每次临出家门,母亲都重复那句话:‘儿啊,在外好好干,早点娶个媳妇,为罗家添个孙子!’我总是不以为然地一笑此刻,身在大墙,我才真正理解母亲这句话寄托着多少希望。母亲的心就像是一条吐丝的春蚕,向儿倾吐的是无限绵长的爱的情丝;母亲的心又像是一泓清水,她可以给我洗净任何的烦愁。母亲,无论你在哪里,远方的儿子同样思念您!母亲,儿不会再让您失望”
韩监区长称赞道:“这篇文章文笔流畅,感情真挚。看来你的良知还没有完全泯灭,一定要好好珍惜!”
“哎!”受到表扬的罗海文内心十分高兴。
※※※※※
这天,清河监区举办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巡回图片展览。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画面令服刑人员无不感到震惊。
特别是图片中介绍了一名浙江的老板因吸毒而将百万家产挥霍一空、造成妻离子散的真实事例,更是引起了罗海文的无限感慨和震惊。
王警官介绍道:“这名浙江老板也姓罗,叫罗明,现在我省铜城监狱服刑,他被判刑十年。据了解,他现在表现尚好,还减过刑。尤其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他还在监狱里戒了毒,体重也由原来的九十六斤增加到现在的一百四十斤,‘麻秆’变成了‘胖墩’。这值得你好好向他学习啊。看来,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毒瘾还是可以戒掉的”
罗海文一听,更是吃惊不小,他感到自己的信心更足了。
※※※※※
在农闲时节,一分监区犯人除了进行电脑连线的劳务加工外,还常常组织了一些犯人和二分监区的犯人一道缝制足球。
罗海文主动找到韩监区长,要求参加劳动,并且拍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了,已经不是昔日那个萎靡不振的罗海文了。”
韩监区长很高兴,当即表示同意。
由于表现突出,罗海文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还被申报减刑。
罗海文庆幸自己终于活得像个人了!
※※※※※
这天,罗海文的母亲来监狱会见。见到白发苍苍、眼睛凹陷、毫无生气的母亲,罗海文伏在母亲的怀里,动情地呜咽着。
母亲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已经去世了!
罗海文深知父亲是含恨而去的,他的心像被蝎子蜇了一下,感到无比的刺痛。他鼻子一酸,喉咙仿佛被堵塞着,欲哭无声。
母亲抱着他,痛哭失声。
半晌,罗海文问道:“哥哥呢,哥哥现在怎样?”
母亲哭诉道:“自从你入狱后,海军也十分后悔,觉得对不起你。他现在在戒毒所,不知戒了毒没有”
听了母亲的话,罗海文深感内疚。他痛苦地歪着头,苦楚的痉挛布满他的嘴角。他知道是自己害了哥哥,于是奋笔疾书,给哥哥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交给了母亲。
※※※※※
母亲带着信,离开一分监区。
虽然儿子仍在服刑,但毕竟戒了毒,她的内心有了些许安慰。只要儿子戒了毒,一切都会漫漫好起来的!她这样想着,又风尘仆仆地赶到天都市戒毒所。
她把海文已戒毒的事告诉了海军。
哥哥得知弟弟戒毒后很吃惊,他接过母亲递上来的信——
“亲爱的哥哥:得知你身在戒毒所,我能够理解你现在的痛苦和前熬!哥哥,你要咬紧牙关,一定要挺住啊!妈妈今日来探监,告知父亲已去世了,我深感对不起他老人家。妈妈的脸上陡添了几道皱纹,头上多了许多白发,我们不能再给她增添痛苦了!哥哥,自小你就疼爱我,呵护我。父亲带回玩具时,你总是让我三分。至今我还记得你弹吉他的滑稽模样,过去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可自从我吸毒以后,我们就渐渐地疏远了。为了获得毒品,我们丧尽天良,为了争钱买毒品,我们反目成仇、举刀相向,这一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毒海里我们何时得到过真正的快乐?吸毒使我们丧失了人性,吸毒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罗海军读着信,双手颤抖着,脸上的肌肉也在抽搐,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擦了擦眼泪,继续看着——
“如今,我已走上新生的路,获得了政府给予的两次表扬,监狱已为我申报了减刑材料。也许,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回归故里。我现在身体健壮,戒了毒,体重增加到一百三十八斤。是监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监狱,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更学会了珍爱生命。妈妈答应我,等我回来,用他们这几年的退休工资加上亲戚朋友的资助,在郊区租地种大棚菜,做一个本分的菜农。我还打算再开一个小书屋,既可挣钱,也可增长见识。让我们弟兄俩联起手来,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哥哥,一定要挺住。我在狱中为你加油,你一定要等我归来!”
※※※※※
读完信,罗海军已泪流满面。
半晌,他向母亲说道:“妈,我一定要戒毒!弟弟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母亲激动地说道:“儿啊,只要你戒了毒,你还是妈的好儿子!妈已经老了,还指望着你们兄弟俩能早一点回去,妈也能安度晚年了。”
“妈,是我对不起弟弟,对不起这个家啊!”痛定思痛,他禁不住恸哭出声。
“呜呜,哇”母子俩抱头痛哭。
※※※※※
几个月后,罗海军离开了戒毒所,他已成功戒毒。
在弟弟刑满释放的这一天,他来到了清河监区第二监区的大门口。
兄弟俩再次重逢了。四目相对的那一刻,他们已没有了仇视、没有了怨恨,有的只是相互的自责。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兄弟俩的心情。
短暂的沉默之后,哥哥走上前去,兄弟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哥哥深情地说:“珍爱生命!”
弟弟坚定地说:“拒绝毒品!”
欢迎光临本站;
正文 第十二集 离监考博
一分监区办公室。
曹指导员说道:“经请示上级领导,已批准我监区犯人刘永平去省城天都市参加博士考试。这是我监区有史以来第一回。刘永平如果能通过考试,也是我监区的荣誉,上级领导指示,要确保他顺利参加考试。”
韩分监区长接着说道:“监狱领导已做出决定,由教育科王科长带队,我监区派两名民警护送刘永平去省城参加考试,有专车来回接送,要确保安全。”
“汪队副、小何,这回要请你们俩辛苦一趟了!”曹指导员语气亲切地说。
“没问题。”汪队副说道。
“好嘞!”何警官也爽快地答道。
何警官今年不到三十岁,在清河监区甚至在白湖监狱也算是年轻的民警了。与一分监区其他民警都是法律专业大专毕业有所不同的是,他学得是中文专业。他戴着一幅金丝边眼镜,目光深邃,说起话来多少有点斯文。他喜欢写作,常有新闻、通讯、散文等见诸报端,是清河监区小有名气的“笔杆子”。
※※※※※
第二天凌晨,王科长驱车赶到。
王科长在教育科工作多年,个头较高,也戴着一副眼镜,可这并没有减煞他的英武之色。虽然汪队副和何警官平时与他很少见面,但彼此都认识。今天能和王科长一道,尤其是到省城去出差,对于基层民警来说机会并不多,所以何警官很高兴。
为安全起见,王科长示意何警官给刘永平戴上了手铐。
王科长对刘永平说道:“囚犯到省城参加考试,这在我监还是第一次。希望你这次能考出好成绩,不辜负监区民警对你的希望!”
“是,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刘永平答道。
警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车窗外的一排排树木转瞬即飘向身后。刘永平的思绪也不停地飘动着,从一件事很快跳到另一件事,从一个人影很快又跳到另一个人影——
※※※※※
刘永平入狱前系某公司经理,年轻得志的他,虽然事业有成,但总觉得自己囊中羞涩,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称。于是他竟将从银行贷来的巨款及单位原有一笔公款擅自挪给他人使用,从中谋利。结果东窗事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七年。
从经理到囚犯,刘永平的精神几乎崩溃。他整天默默叹气,总觉得这辈子算是完了。他捕前曾攻读博士学位,希望有一天能大展宏图。如今,苦心经营的事业已经完了,至于“攻读博士”更是提不起他一点兴趣。
一天,他的导师专程来到监区看望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金钱是身外之物,只有知识是自己的,你一定不要放弃。学校那里,我会尽量争取为你保留学籍!”
刘永平已心灰意冷,已下不了重新考试的决心,他说:“唉,一个犯人学了有什么用?在这里也没有学习的条件,再说监狱能让我出去参加考试吗?”他不敢想像,有气无力地说,“谢谢老师的好意,我还是混一天算一天吧!”
导师叹口气默默地走了。
※※※※※
曹指导员了解情况后,于是找他谈话。
指导员说道:“在监狱里,把刑期当成学期的人有很多。你一定要调整好心态,继续学习,这才是对自己的负责的态度。被判刑入狱虽然是人生中的失败,但是,失败并不是最终结果,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
见监狱民警也这样劝自己,刘永平的心里渐渐暖了起来,可他还是叹了口气,脸上充满了沉郁凄楚的神色。
指导员又鼓励道:“每个犯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年龄有大有小,文化程度有高有抵,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只要你对未来充满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做你应该做的事。不论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积极地投身改造,那么成功就是你的。”
听了指导员的话,刘永平只感到压抑心中很久的冰峰被溶化了,精神为之振作起来。
“说一个监狱里发生的真实事例,”指导员接着说道,“一个姓王的犯人,大学毕业后也在金融单位工作,因挪用公款而被判重刑,为不虚度漫长的狱中岁月,他决定精读手中仅有的《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