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376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376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熊心里这么想,不知不觉见便已经来到了禄东赞的大帐。
    禄东赞今日的起sè比往日好了很多,就见他斜靠在一方虎皮坐垫上,正在翻看一部书,书名叫《孙子兵法》。
    桑熊走进禄东赞的大帐,禄东赞看了一眼就清楚桑熊的心情很糟糕。因为,自从桑熊率军会营,他就清楚今天的攻城又失败了。
    “大相看书呢?”桑熊淡淡的问道。
    “将军今天攻打凉州城不是很顺利啊!”禄东赞问道。
    “确实,凉州城易守难攻,但三十万大军攻下凉州城也只是时间问题!”桑熊淡淡说道。
    “可我们的时间所剩无几,要是十一月之前攻不下凉州城,就要等来年了!”禄东赞说道。
    “大相,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桑熊终于听出了禄东赞话中另有它意。
    “我们的攻城设备太过简陋,根本给唐军造不成多大的压迫和损失,我们要再见几辆攻城云梯!”禄东赞话很慢,但声音很响亮。
    “攻城云梯?”桑熊惊讶道,“管用吗?可这东西我们不会做啊?现在做还来得及吗?”
    “我们是不会,可唐人肯定会,只要现在立刻建造云梯,还是能来得及,会敢在入冬之前攻下凉州城。”禄东赞很有信心的说道,“所以,将军你还要继续率军攻打凉州城,建造云梯的任务就由我来负责吧!我们既要攻城的同时消耗唐军的体力,麻痹他们意识,还要抓紧建造云梯,这样等到云梯建造成功,我们就能一举攻下凉州城。”
    “哈哈哈哈——”桑熊大笑道,“那就这么办!”
    禄东赞没有继续说话,而是又在翻书,桑熊心里舒畅了很多,也就不在打扰禄东赞,他跟禄东赞告辞,离开了禄东赞的大帐。
    凉州城,李恪的将军府,书房!
    李恪和诸将都在讨论着三天的攻城情况和出现的问题。
    李恪觉得很憋屈,虽然每天都能斩杀不少吐蕃和吐谷浑的攻城士族,可自己一方的石料和箭矢还有火油的消耗也不小。要像桑熊第三天这样整天攻城,石料和箭矢还有火油也只够用半个月的。其实,李恪认为他自己能够率军出城跟吐蕃和吐谷浑打游击战,即便不能全歼这三十万大军,但打退他们还是能做到。可是,李恪也舍不得自己的精骑被消耗殆尽啊!现在,整个朔方前线,除了几万步卒的朔方军外,骑兵都是黑衣卫,消耗的都是李恪八年的家底,李恪看到自己的大军不断的消耗时,他的心里也很不淡定。
    所以,他才采取被动的防守的策略!
    诸将听李恪分析完当前的形式,便开始沉思。
    半响,就见李宗说道,“三哥,要以桑熊那个疯狂的攻城,吐蕃和吐谷浑大军的损失也很严重,想要让他连续这样进攻十天半个月,估计他们也承受不了这样的代价!”
    “虽然,吐蕃和吐谷浑的攻势很猛,可他们缺少攻城作战的经验,没有大型的攻城设施,单以人数跟我们抗衡,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凉州城!”孙贰朗信心满满的说道。
    “恩——你们说的只是最好的打算!”李恪淡淡的说道,“可最坏的打算是什么呢?那就是桑熊不惜一切代价的攻城,那凉州城就会在半个月之后岌岌可危。还有,本王敢禄东赞绝非善类,既是被本王数次奚落,可此人智谋百出,又深懂我中原文化,他在权衡利弊,分析这几天的作战经过时,不难看出自己一方没有大型攻城工具的缺点,他岂能不会连夜建造?”
    “三哥,他们吐蕃和吐谷浑人会吗?”李愔问道。
    “吐蕃和吐谷浑人不会,可我们大唐的百姓会,以禄东赞的能力,这难不倒他。”李恪淡淡的说道。
    攻城的云梯和投石车,这类大型的攻城工具早在chūn秋战国就已经出现,到现在已经流传到了民间,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李恪觉得禄东赞能建造出来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诸将开始沉默,李恪的任何一个问题出现,都意味着凉州城的凶险,大家岂能不清楚。
    “要不我们再向朝廷上书,让朝廷再调集几万大军?”李愔说道。
    “朝廷,他们都想跟吐蕃和谈了,还能调兵给我们吗?”李恪淡淡一笑,见大家的神情变得很是严肃,便淡淡一笑说道,“问题也不是很严重,我们只是防患于未然而已,你们不用紧张!”
    “诺”诸将应声道。
    而这次的军事会议也在这样沉闷的气氛中结束!
    其实,李恪就是想给大家提一个醒,他觉得要想商议怎么守城的问题,还真需要找孙贰朗和许敬宗两人就行。其他的将领不是第一次参加大战,便是第二次领军,还都是骑兵战将领,除了一身勇武之外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让他们想办法,他们也想不出。
    所以,这场回忆一结束,李恪让众人散了各自回营,而是将许敬宗和孙贰朗留在了书房。
    “你们说说,今后我们该怎么守城啊,出出建议?”李恪淡淡的笑道。
    “殿下,微臣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好的对策!”许敬宗尴尬的说道。
    “殿下,这要看吐蕃和吐谷浑怎么攻城了,以目前的情形看,我们只要这样一直稳妥的守下去,他们想攻破凉州城那是痴心妄想!”孙贰朗很有自信的说道。
    “恩——那可能是本王太多担心了吧!”李恪缓缓的说道,“你们下去吧!”
    “诺”许敬宗和孙贰朗两人退出了书房。
    看到两人的背影消失,李恪脸上的笑意变得很凝重。
    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次死守凉州城,对他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守城失败,三十万吐蕃和吐谷浑大军杀入中原腹地,那他就会成为第二个李绩,会成为大唐的罪人!所以,他不能不慎重,他不能不谨慎!

第五百八十二章 改革军制第一步
    长安城,御房中看的李世民显得很不淡定,看着北方的天际,心思已经在朔方的战役上面眼看快要入冬,可前方战事一直在胶着状态,李世民知道这样的结果对大唐有利,对吐蕃和吐谷浑有弊,可怎么也不放心,因为李恪的凉州城现在能用来守城的步卒实在是太少了而吐蕃和吐谷浑有大军三十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所幸的是,前方没有传来什么噩耗,凉州城还是坚如磐石一般的在唐军的手中,李世民倒是也不怎么焦急
    但是,这次吐蕃和吐谷浑三十万大军犯境,给了李世民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故不能姑息养奸,跟外族和谈,那是权宜之计,只要有能力,就必须要用实力去解决土地争端问题就像这次,要不是大军没有撤回,依照和谈的心思,估计吐蕃和吐谷浑的大军已经攻下了凉州城对于游民民族的本性李世民很清楚,他加清楚要真的攻下的凉州城,大唐会面对什么样的浩劫所以,淡淡的沉思之中,他突然下令王德将中枢大臣召集到两仪殿议事
    已经是傍晚时分,中枢大臣们都准备回家,听到王德的传唤,大家都惊讶于皇帝为什么会在这种情况下召集议事?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或者朔方战事大家也不急细想,匆匆来到了两仪殿
    走进两仪殿时,李世民正在背身观看身后的一副白布绘制成的大大的疆域图,目光正落在朔方
    “参见皇上——”众人给李世民行礼
    “不用多礼,这快要入冬了,朔方战事还在胶着之中,你们有什么看法吗?”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大家听这个问题,便陷入了沉思
    因为,大家心里清楚,入冬时吐蕃和吐谷浑会撤兵,而自己这里的建议将会在明年大唐和吐蕃、吐谷浑之间的关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不能随便敷衍
    “皇上,微臣以为还是要以大军征讨为主,切不能再有议和之想法,这次吐蕃和吐谷浑三十万大军犯我边境,明显给了我们就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吐蕃早有跟大唐一战的准备,才会敢出这么庞大的大军,才会敢进攻凉州城”侯君集作为兵部尚,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恩——”李世民轻轻点头
    “皇上,我们应该大军征讨为辅,议和为主,在战场上既要打疼吐蕃,还不能跟吐蕃打持久战,吐蕃是游牧民族,来善于征战,跟他们打持久战有伤大唐国力啊”长孙无忌却是开口劝诫道,依旧支持他以往的观点,不过却是做出了调整,以战为辅,以议和主
    “恩——”李世民依旧点头不语
    他的想让大家都说出自己的观点
    “皇上,微臣以为司空说的很对,跟吐蕃这样的游牧民族打持久战,对大唐很是不利,我们在士兵的战斗力和粮草辎重方面都比不上吐蕃,有伤大唐国力,还请皇上三思”王珪也出言建议
    王珪的话说完,还没有等李世民点头,就见魏征说道,“皇上,可以攻打吐蕃,将他们打败,让他们主动和谈,这样我们就占有了先机,不会落了下乘,但微臣也不建议跟吐蕃打持久战”
    突然之间,中枢大臣之中出现了三个反战派,而他们又都是实权大臣,气氛一下有点凝重
    “萧爱卿,你的意见呢?”李世民向沉默不语的萧禹问道
    “皇上,微臣支持侯尚的建议,必须要彻底歼灭这个游牧民族,我们可以采取像征服突厥一样的方式”萧禹淡淡的说道,“突厥,他们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自古就宿巨在幽北和漠北草原,是中原大国数朝的死敌,可终究还是被我大唐打败,将他们收服所以,对待吐蕃,和谈未免落了下乘,上策奈是将他们打败,让他们归顺大唐,在朔方的西北高原建立州县制度”
    萧禹起初声音很低落,渐渐的声音高了很多,最后竟然是侃侃而谈
    “皇上,微臣也赞同萧中令的意见”岑文本也出言说道
    李世民看了一眼房玄龄,见他依旧沉默不语,就开口问道,“玄龄,那你是怎么看呢?”
    “皇上,微臣以为是战是和,也看听听北王殿下的意见”房玄龄说道,“大唐没有跟吐蕃接触太多,不了解这个游牧民族,很难判断他们民族的秉性,而北王殿下于吐蕃交战数场,又跟禄东赞较量多场,对吐蕃的了解远比我们要深刻的多,他对吐蕃的建议也需要值得我们参考”
    房玄龄这一番话说的李世民满意的点头
    “玄龄说的很对啊,这件事情不能大意,需谨慎对待,让兵发公文给李恪,让他写一份关于对吐蕃的国力,民族秉性和士兵战斗力,体制等多方面的奏章”李世民向侯君集说道
    “微臣领命”作为兵尚,这是兵部是职责,侯君集领命道
    “还有,经过这次跟吐蕃的大战,朕觉得长安府兵需要做一番调整,将建的军称为禁军,设立长安南衙府,统领所以军,南衙府设立大都督一人,副都督两人,长史和行军司马数人,将长安城的十二卫大军归到北衙,由北衙同意调遣,北衙府同样设立大都督一人,副都督两人,长史和行军司马数人,你们觉得怎么样?”李世民淡淡的说出了自己的兵制改革
    要是不明白的人一听,还以为这是平常的调整,但能够进两仪殿议事的人又岂能是庸人?自然从李世民的调整中闻出了味道,那就是皇上要改革兵制了府兵将会逐渐被军取代,而北衙也将会成为一个鸡肋而冷清的衙门,只能成为老将的养老之地,今后大唐的军事力量会转移到组建的南衙军衙门
    李世民的这个提议一出口,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因为,皇上的这个问题涉及庞大,里面牵扯很多,自己今天也的第一次听说,不能不仔细考虑一番
    所以,众人又陷入了沉思
    只有长孙无忌似乎早已察觉了李世民的举动,他倒是表现的很淡定
    半响,侯君集依然第一个开口说道,“设立南北衙,统帅军和十二卫府兵,将两军分开管理,有助于今后的作战,确实有利于大唐,微臣深为赞同”侯君集作为征战沙场的老将,听到李世民的话,自然分析出其中利弊,便开口说道
    其实,他还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南北衙的设立,大都督人选会无比重要,而现在能够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又不多,以他现在资历完全可以胜任所以,他才会第一个支持,要在李世民眼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然而,便是大家说法不一,但几本都不反对,都表示支持
    这不是说大家都同意,而是李世民的一个习惯,那就是国家政务之事,他可以等大家商量,但涉及到军队问题,几本都是他拍板说话,大家只是充当了参谋而已而这个习惯也是来源于李世民本身经历,他的通过政变,通过兵马获得了皇位,他对兵马的重视程度自然高于国家政务
    所以,这场两仪殿的小朝会,大家商议了良久,这才确定了南衙的一些细节倒是将刚开始关于大唐对吐蕃和吐谷浑的态度搁置到了一边
    讨论一直到晚间才结束,李世民盛情的邀请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