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皇帝-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秘书监到——”
“萧中书到——”
“长孙司空到——”
“东王殿下到——”
门口的礼官不断的念道,这些人都是朝中大臣显贵,房玄龄亲自将他们一一迎到了府中。
“蜀王李愔到——”
“晋王李治到——”
礼官继续念道,房玄龄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远在太原的李愔今后也会到场,还有才七岁的李治,他怎么也亲自来了呢?
但房玄龄顾不上想这么多,他急忙出门相迎,将两人迎到了府中的花厅。
而就在这个时候,房遗爱的婚轿载着高贵出尘的高阳公主缓缓的来到了公主府门口。众臣出迎,高阳公主在房遗爱的搀扶下走下花轿,经过了繁琐的利益被送到了公主府的阁楼上。这时,朝臣们开始显得有点焦急,因为现在只剩下皇上李世民和杨妃、太子李承乾和北王李恪三人了!
突然,就见巷子口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就见一队红衣甲士出现在巷子口,大家郝然发现骑在马上走在最前面的那个身穿绯衣的男子尽然的北王李恪。李恪一向都是身穿黑色王袍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今天身穿绯衣,倒是让一部分大臣们心中疑惑。不过聪慧的人早已想到了其中的关窍,作为李恪的亲妹妹,高阳公主的大婚,李恪这身打扮来参加贺礼,只能说是对妹妹另一方面的宠爱。
李恪到场,房玄龄和房遗直、房遗爱还有李愔、李治、李泰都迎出了府门口。
“参见殿下!”房玄龄率先上前施礼道。
“房相不用多礼,李恪承受不起啊!”李恪淡淡的笑道,向眼前的众人施礼。
而就在这时,房遗爱缓步上前,给李恪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字正腔圆的道,“学生房遗爱见过校长!”
房遗爱依旧保持了陆军学院的标准!
但他的这举动让众人惊讶不已,很多人都不清楚房遗爱到底在搞什么,只有亲近的几个人像房玄龄和李泰、李愔等心理清楚,这是陆军学院毕业是武将对李恪的独特称呼和礼遇。而这个时候,太子李承乾的车架也到了门口,本来李承乾不想才加这样的婚礼宴会的,但李世民对高阳很宠爱,他都会亲自参加,李承乾还敢摆谱。李承乾下车,众人正要行礼,就见一队黄衣骑兵出现在巷子口,李世民和杨妃的车架到了公主府门口。
所有的大臣们高呼,“万岁!”
李世民和杨妃缓缓走下车架,摆手大家起身,这才在房玄龄等众臣的拥簇下踏进了公主府。
李世民的身后,黄色的千牛卫之中,蒙昭的身形显得很显眼,他在李恪的举荐下已经到了千牛卫,在千牛卫将军李仙重的身边任职,已经被任命为千牛卫都尉一职。
李世民到了府上,司理让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出来行了婚礼大典。大典结束,李世民端坐在宴席的主位,跟房玄龄聊了几句,跟新娘和新郎喝了几杯酒,便和杨妃离开了。李世民自己很清楚只要他在,大家吃的不会太舒心,才会提前跟杨妃离场。他一离开,太子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等人也相继离开,然后是东王李泰和魏征等也随即离开,等宴会结束的时候,大厅中就剩下了李恪一系的北王党和房玄龄的至交好友们。
其实,这样的喜宴,所有的朝臣都在祝贺,主要还是看重了李世民的面子。
毕竟,皇上都来了,他们敢不来吗?要真以房玄龄的身份和地位而论,即便是这样的大婚,也有几个人是不会来参加这样的宴会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给房玄龄撑了门面。
大部分人离开,大厅里显得冷静很多,但宴会的气氛融洽了很多。今天,房遗爱跟高阳的婚礼,也将房玄龄划到了北王党一系,即便不少认为房玄龄不会支持北王李恪,但大家都清楚,房家会支持李恪,房家的其他实力会支持李恪。
房玄龄对此心中早有预料,见大厅中只剩下了北王党,他也不在意,又吩咐橱子重新置办一桌子酒席,开始跟李恪等人痛饮。
房遗爱的婚礼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第五百二十一章房遗爱大婚
第五百二十一章房遗爱大婚,到网址
第五百二十二章 置身事外
?李恪回到府中的时候已经月到中天了,他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只记得在高阳的婚礼,他们这批人的最后离开公主府的。当时高阳和房遗爱向他敬酒,当他看到高阳那不喜不忧的面容时,心里不由的一疼,他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这个妹妹。所以,当时他便让人拿来大碗喝酒,喝了房遗爱和高阳两人的六大碗酒,李恪就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李恪摇摇头,将自己脑海中的思绪驱逐,睁开眼睛四下张望的时候,发现已经日上三竿了。这个时候,阿史那云轻轻走进来,看到李恪醒来,便服侍他梳洗和沐浴更衣。
李恪在长安的事情还有很多,而太原长有狄知逊坐镇,陆军学院也有陈其镇抚,太原的问题他不需要担心。所以,他也就没有了及时回太原心思,安心的待在了长安城,只要兵部或者李世民不催,他就准备不会太原。
高阳和房遗爱的婚礼结束,正是六月时节,李恪在长安待的没劲,就天天去城外打猎,要么就去球馆踢球,这让他的生活过的倒也舒心。而两个儿子李仁和李毅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倒是涨了不少见识,在太原的时候,除了教授两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外,他没有闲暇的时间跟自己的两个儿子单独待过,所以在长安这段闲暇时间,李恪刻意的将两个儿子带在身边,以弥补往昔繁忙而没有照顾和教育的职责。
这天,李恪刚从城外打猎回来,人刚进王府,就见杨恩匆匆而来。
“殿下,王公公宣召你进宫议事,已经在府中等候多时了!”杨恩说道。
“进宫议事?”李恪疑惑不解,他现在只是一个外臣,根本没有资格去议事,现在议事的人都是中枢大臣。
所以,他倒是不急不忙,将两个儿子交给了杨恩,缓步来到了聚义殿。
“殿下,你可回来了啊!老奴等你好久了,皇上召你进宫议事呢!”王德急切的说道。
“王公公稍等,本王准备一下这就跟你进宫!”李恪恭敬的回答道,他也没有向杨恩询问到底议什么事。
少卿,李恪的朝服穿戴整齐,便跟王德一同进宫来到了两仪殿。到两仪殿的门口时,王德没有通知里面议事的李世民,而是直接将他带到了大殿内。
李恪走进两仪殿时,发现大唐中枢我大佬们都在,像中书令萧禹,门下省侍中王珪,尚书省两宰相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像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岑文本,像秘书监魏征等。但是,让李恪惊讶的时,除了这些人之外兵部尚书侯君集也在列,东王李泰也在,除此,便是听政的李承乾。
“参见父皇!”李恪向李世民施礼,见李世民微微点头,他起身又对众人施礼问安。
“三弟倒是来的还真是时候啊!”李承乾却开口说道,话中尽的责备之意。
“臣弟不参与中枢政事,故而来迟了!”李恪也没有辩解,就实打实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话。
“讨论政事吧!”李世民淡淡的说道,语气平淡,但脸色显得很不悦。
“诺”李恪向李世民拱手行礼。
“北王殿下,吐谷浑跟大唐的战争不可避免,今日朔方传来消息,说吐谷浑多次犯我大唐边境,蓄意挑起事端,兵部已经跟皇上商议提前备战,只是这主帅的人选难以确定,还想听听你的意见!”侯君集作为兵部尚书,向李恪简单的说了一下讨论的主题。
李恪在看到侯君集的时候隐隐的猜到了这次朝议的主题跟突厥有关,现在听侯君集这么说,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他倒是表现的很平静。
“不知道兵部举荐的那几个人?”李恪向侯君集反问道。
“长安新军主帅李绩、幽州大都督苏定方、礼部尚书李道宗和金州刺史柴绍!”侯君集不暇思索的说道。
其实,这几个人选是兵部拟出递给李世民和重臣讨论的主帅名单,只是大家对这几个人都持不同意见,才迟迟没有决定,才会将李恪召集到两仪殿,想听听他的意见。
“幽州的漠北的北大门,扼了突厥北进的咽喉,突厥新降不就,保不准他们会有趁此机会起兵攻打的心思,故而幽州大都督苏定方不能离开驻地!”李恪淡淡的说道,对于这才跟吐谷浑的作战,他自己打死也不想参与,也不想让自己手中的百战将军苏定方参与。而且,他说突厥会有不轨之心,他这不是诽谤突厥,相反突厥在阴山一带,他的势力不在幽州附近,李恪说的幽州附近是突厥人则是阿史那部王族中被李世民分王的几个都督们。
“幽州附近难道也不安分?”魏征开口问道。
“本王没有擦觉到,但吐谷浑大军犯边,大唐跟突厥开战,北府精兵必须要西调,幽州重镇必须谨慎行事,不能大意!”李恪向魏征说道,在讨论朝政的时候,李恪表现出他的沉稳和睿智,说话的时候也不谦虚,没有因为问话的人的魏征就礼遇他,给他留面子。
“确实,殿下考虑很周全,幽州不能不防,幽州大都督苏定方也不宜离开幽州!”长孙无忌很赞同的符合李恪。
李恪对长孙无忌拱拱手,又开口说道,“至于,其他几名将领,本王接触不多,不易多做评价,很难说出他们谁适合做行军统帅!”
李恪这次抱定了打死不参与的目的,才会这么搪塞。其实,这几个人选之中让他确定行人统帅的话,他第一个会选择苏定方,因为历史上的记载,苏定方可是百战名将,他一生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可见他的统军能力;其次,他会选择李道宗,这名宗室名将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能力,威望足以担当重任。
“殿下就真的没有适合的人选吗?”。房玄龄开口问道,他通过房遗爱的口述对陆军学院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通过房遗爱举止和表现,他很清楚李恪心里肯定有何事的人选。
“房相,恪真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举荐!”李恪诚恳的说道。
其实,在这四个人选之中,苏定方和李道宗两人只是一种装饰,大家自然而然的忽略了两人,大家讨论最为激烈的是李绩和柴绍。因为,李绩是太子党一系的人,是长孙无忌手下的军方人物,太子党一系全力举荐李绩,说李绩在朔方戍守多年,熟悉吐谷浑的军备和战斗力,他又是大唐立国的名将,有资格担当大任;而李泰的东王党自然不想看到太子势大,便极力阻拦,说李绩在长安已经编练新军三年,可这三年的时间新军的战斗力依旧低下,难以在此大战中担当重任,这足以证明李绩的统兵能力一般,不能堪当行军总管的职务。除此之外,房玄龄没有标明自己的态度,萧禹根本就不支持李绩出任行军统帅,魏征也是沉默不语。这样,反对和支持者人数相当,李世民也左右为难,政事堂的众人之中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他认为这已经说明了李绩能力不足。再者,通过王珪和萧禹等的反驳,李世民心里虽没有说什么,但对李绩编练新军三人,新军战斗力低下,难以一战的情况很是不满,他觉得当年侯君集用了四年就训练出了一支可以打败突厥的铁军,而且还是在大唐最为困难的时候,现今你李绩训练新兵已经三年时间,大唐用雄厚才财力支持你,你倒是连侯君集训练的铁军的一般战斗力都没有,李世民这么一想,就觉得很气愤,这次使得他对两方的讨论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大家讨论难以达成共识,他便下令王德将李恪召集到两仪殿议事,想听听李恪的见解。
其实,李绩的练兵能力还是有的,但跟侯君集相比,自然弱了几分。还有就是,当年打败突厥,主要依靠的是并州和幽州铁骑,大唐新军只是协同作战而已,而这次则是以大唐新军为主,北府铁骑协同作战。所以,李绩也不敢保证自己训练新军的绝对战斗力,才会被大家误会。
李恪的表现明显就是想置身事外,不参与这一战,这点就连李世民自己也看得出来,但是他自己也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不能责怪李恪。因为,以这次大唐跟吐谷浑的一战争情况,李恪才是最适合的主帅,可他心里也不想李恪参与这次战争,他不想李恪的军功太过耀眼,想将李恪安置的太原让他沉寂一段时间。所以,他也清楚这是李恪在向他表达自己的不满,表达自己的委屈。
“关于主帅的人选就先放放吧!你们说说备战的问题吧,大唐给出多少兵马,该准备多少粮草辎重!”李世民开口说道。
“吐谷浑是游牧民族,下可放牧,上可上阵杀敌,而这几年的发展使得他们的控弦之士达到了四十万,大唐想战胜他们,总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