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皇帝-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编史书的人?肯定有大才,再者李百yào还在隋炀帝时期任过司马,李恪对这个人不由的增添了好感
第三个人便是,杨师道,字景猷,隋文帝族侄观王杨雄之子
当李恪除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心里隐隐觉得这个人跟自己有关系果然,原来是隋文帝的族侄观王杨雄之子李恪依照辈分一算,杨师道还是比自己要大一辈李恪惊讶于董伯仁的能力,连杨师道这样的人都能请到汉学院任职,现在他不得不佩服董伯仁给自己当老师,他这个老师当的还真称职
至于,苏世长,他的父亲是苏振,北周封为建威县侯11岁时,上书北周武帝,武帝惊异,特召见他世袭父爵入隋,为长安令,大业未年为都水少监唐开国,历任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洒苏世长机辩博学,敢于直言,多次劝说太祖李渊,以隋为鉴,惩其奢yín,不忘俭约,拜谏议大夫
当李恪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他心里在震惊之余也对汉学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稍微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李恪这才对四人说道,“能请到四位丈夫,这是本王之福啊还请四位丈夫受本王一稽”说话之际,李恪躬身拱手道
“殿下,老朽等不敢当啊”说话的是杨师道,他现在已经语气哽咽,而四人之中除了苏世长之外,其余两人李百yào和陈叔达也是语气哽咽,连连向李恪表示自己不敢当
李恪看到三人的举动,心里吃惊不已,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三人见到自己之后会lù出这等悲伤之态随即,他将目光移向了董伯仁,见董伯仁则是微微点头,李恪便明白了董伯仁的意思
随即,李恪跟四人介绍了一些关于汉学院的想法和宗旨,得到了四人的肯定而李恪见四人都已经上了年纪,就让四人到厢房休息
等到四人离开,李恪和董伯仁来到书房,李恪这才向董伯仁问道,“老师,刚才在大殿上,陈叔达三人?”
“殿下,陈叔达、杨师道和李百yào可都是隋朝老臣啊而今天看到殿下,他们心里岂有不ji动之理呢?”董伯仁语重心长的说道
经过董伯仁这么一说,李恪这才明确其中的关窍,而这句话也解释了为什么苏世长的举止没有其他三人那个ji动,原因的苏世长没有入隋为官
“他们有的人好像在大唐担任过要职,但为何致使?老师又是用了什么办法才请他们出山的?”李恪开始询问董伯仁自己心里的疑huò之处
“殿下,陈叔达虽然在大唐任职宰相,可时间不长就被人弹劾,原因就是他是陈宣帝顼之第十六子,又在前朝当过内shì舍人所以,他才致仕回家归隐,这才老夫能请他出山,还是因为殿下你啊”
“我?”李恪惊讶道
“是啊殿下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吗?”。董伯仁淡淡的说道
“那其他人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吗?”。李恪继续问道
“恩陈叔达和李百yào、杨师道都是这个心思,苏世长心里怎么想,老臣也不是很清楚”董伯仁认真说道
“老师你这几天长途跋涉,老累了很多,你还是先去休息晚上本王在宴请大家”李恪见董伯仁脸sèlù出了疲惫之态便向他建议道
“老臣告辞”董伯仁告辞了李恪
等董伯仁离开,李恪开始思量这次招揽人才之举是否会受到李世民的猜忌呢?
毕竟,陈叔达和李百yào还有杨师道和苏世长四人之中有三人在前朝任过职务,而他们能够出山的原因又是因为自己的隋炀帝外孙
不过当李恪想到李世民能够容得下李建成的余党,像王珪和杜淹等人,他就觉得李世民也不会在意已经到了五六十的这三人了想到这里的时候,李恪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中长又跟李恪汇报说,谢偃的车架进了长安城,正在向北王府而来,李恪一听就知道谢偃招揽人才回来了
等到谢偃和三个人走进大殿跟李恪施礼,李恪又通过谢偃的介绍了解了这三个人的能力之后,他的心里总算踏实了不少
因为,有了这七个人,汉学院的整体水平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第四百六十五章仕隋老臣
第四百六十五章仕隋老臣,到网址
第四百六十六章 叔舅的秘密
晚上,李恪专mén设宴宴请董伯仁请来是陈叔达和杨师道、李百yào还有苏世长等四人以及谢偃请来是不少学者们
宴会上除了李恪之外,其余人都是三所学院的管理层人物,像王绩、李淳风和袁天罡等人,官府之中的人一个都没有
李恪的宴会这样安排,他心里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没有来了官场方面的人的参与,宴会的气氛会好一些毕竟坐在这里是不少人都当过官,而且官职还不小,但他们现在已经致仕,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对当官之人肯定有反感,这在情理之中所以,李恪是想给众人一个舒服的环境,不请官府之中自己的心腹,这是对在座的众人的一种尊敬
宴会上少了官府中人,少了士族子弟,有的只是善于诗词歌赋的文人,这样的场面有点以文会友的意思,所以,整个宴会显得文雅和清淡了不少,倒是像在开一个文人的大聚会
李恪和董伯仁还有谢偃三个人成了今晚的主人,因为在座的不少人都是董伯仁和谢偃请来的,而李恪又是三所学院的主办人所以,他们三个人自然成了酒桌上的主人董伯仁因为年纪大了不善饮酒,所以,只有李恪和谢偃两人频频的向在座的诸人敬酒,以表示两人对大家来汉学授课,对汉学院的支持
众人之中尤以杨师道和陈叔达为主,毕竟两人的地位不低,曾经也是有官在身,而且还不小这不是谁想越的就能越的,再者在学术方面,学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大家都比较看重他的地位所以,陈叔达和杨师道自然成了众人的代表,两人也向李恪和谢偃敬酒,他们两人代表在座的众人向李恪和董伯仁还有谢偃答谢,并表示对于汉学院的教学,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陈叔达和杨师道等人都是学术大家,他们说出的话自然不容置疑所以,他们两人说出自己的立场,而且还是代表在座的众人的时候,李恪心里也高兴不已
只是李恪自己也清楚,这样的全力以赴只能让他们在职责范围能做的很好,要真的达到全力以赴,将汉学院当成他们自己为之奋斗的地方,那估计是不可能
所以,他的心里还是稍微有点失望
但李恪自己也清楚做人不能太贪,现在有了这样的局面,已经很不错了
整个宴会的气氛保持的很好因为大家都是文人,谈论诗词歌赋,谈论绘画书房这类具有修很强的学术xìng的话题,气氛很的热烈
等到菜过五味,酒到酣处之时,就听见陈叔达开口向自己身边的李恪问道,“殿下,你对于汉学院将来你有什么想法吗?”。
陈叔达的这个问题问出了在座的众人的心声,他们都将目光移向李恪,想听李恪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李恪将目光缓缓的注视了眼前在座的众人,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他的心里思考了一下便有了说辞,他清楚大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自古很多王侯子弟都开设书院,但是他们是出于一时的政治需要,只要达到自己的面对,他们就会舍弃书院,根本就没有想过持续下去的意思
所以,陈叔达这么问自己,虽然有点鲁莽,但李恪不会怪罪他,这只能说陈叔达对汉学院很上心
“皇家汉学院的开办是本王向父皇禀明之后在得到来父皇的答应才开设的学院目的不光是要给培养出大唐所出所需的政务方面的人才,还要培养那些致力于对于诗歌、书房、绘画和历史学等方面深入研究的人才”李恪说道这里,向众人看了一眼,见众人都在自习倾听,他就继续说道,“开办皇家汉学院,本王没有其他的想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文化,将大唐现在的文化推向一个的高峰,实现chun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百huā齐放的局面本王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在皇家汉学院里面,没有所谓谁学术正统之说,没有任何一mén学术要受到排挤或者打压;我们的宗旨就是,只要它是一mén学问,只要它能够有利于大唐,只要它有利于大唐的百姓,只要它能够造福于我们的子孙,能给我们的子孙带来财富和力量,那这mén学问就能在汉学院里立足和发展”
李恪的这一番话很有感染力,百huā齐放百家争鸣,这需要何等的xiong襟和气魄才能达到呢?即便是当年的汉武帝,即便是像汉武帝那样伟大帝王,他为了自己的统治能够延续,为了自己的地位能够稳固,还不是施行了独尊儒学的主张吗?
虽说现在大唐立国时间不长,还没有任何一mén学术被立为正统,受到了大唐李氏的确立的正统地位
但是长久以来,儒学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所以,现在李恪倡导尽要实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要达到百huā齐放局面,这对现在的汉学院来说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是一个伟大的挑战
众人心里何尝不清楚,要达到李恪心中所想,这会是一副什么样的盛景但是,他们自然也清楚,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所以,大家的目光开始变得很严肃,他们也开始思考这背后的利益和潜在的危险,而现在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刚才的轻视和傲慢之态
“殿下,你此话可否当真?”陈叔达语气颤抖的问道,他很清楚汉学院要正能到达李恪所说的高度,那经意味着什么对于他而言,官场上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毕竟已经付出了很多,官职也达到了宰相的高度而这次他能够出山任教汉学院,一方面是为了董伯仁的面子,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李恪隋炀帝外孙的这重身份,所以他的内心却是对汉学院不怎么热衷
可是,听到李恪的这一番话,这一宏伟目标,陈叔达突然间觉得汉学院真要像李恪所说的这样创办的话,那么他未必不能在这里做出一番成就
除了陈叔达,其他人也有同样的心思,大家能够被请出山来这里汉学院任何,多半的为了董伯仁、谢偃两个人的面子,还有部分人是为了李恪隋炀帝外孙的这重身份,所以,他们出生任教汉学院内心都很勉强他们认为眼前的汉学院只不过是李恪图取政治资本的一件产物,只要他的政治资本够了,汉学院就未必就会持续下去,未必就会有什么大的发展
可是,当他们听到李恪刚才的那一番话,听到李恪刚才的宏伟目标时,他们的心里一震,作为读书人,他们很清楚能够将汉学院创建到那样的高度,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创举?这会在史书上留下多大的篇幅呢?
所以,大家的心思也像陈叔达一样,只要李恪说的是实话,那么他们也未必就不能脚踏实地的干出一番成就
“本王说过的话什么时候没有兑现过?本王一诺千金”李恪语气严厉而霸气外lù的说道,“诸位心中所想本王很清楚,你们可能会担心过几年之后,只要本王的目的达到,本王就不会再重视汉学院了,有可能遗弃汉学院但是,本王想要在这里告诉大家,汉学院不是李恪一个人的汉学院,它是大唐的汉学院,他是天下读书人的汉学院,它是大唐学术的最神圣的地方,在本王的有生之年,只要本王还活着,汉学院就绝对不会因为其他事情而被废弃这不光是本王对你们承诺,同样是本王对天下读书人的承诺”
汉学院不是李恪一个人的汉学院,它是大唐的汉学院,他是天下读书人的汉学院——李恪的话说的铿锵有力,说的大义凛然,说的让在座的众人开始热血沸腾
大家从李恪的这句话中听到了汉学院的将来,听到来李恪对发展汉学院的坚定态度
这不光是本王对你们承诺,同样是本王对天下读书人的承诺这需要何等的xiong襟和气魄的人才能说出的话,才能发下的誓言呢?
“多谢殿下老臣必将竭尽全力将汉学院办好”陈叔达突然起身,他躬身向李恪施礼道,他的身体有点颤抖,李恪的一席话道出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思,而李恪的誓言让他看出了李恪对文化的重视
所以,这个时候的陈叔达用一个“臣”字想李恪表达了他的心意,这个字使得他现在真正的将自己划到了汉学院之中,成了汉学院的一员,同时也将自己划到来李恪的阵营之中
“子聪请起本王岂能受你之礼本王相信你能做到”李恪急忙扶起陈叔达,语气诚恳的说道,他开始亲切的称呼陈叔达的字,而在这个时候,陈叔达已经表示向自己效忠,李恪要再不表现出对陈叔达亲热之情,那就真的是脑袋被驴踢了呢
“殿下,老臣同样会全力协助你办好汉学院”
杨师道和李百yào两人也向李恪施礼道,两人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