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家族-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恩;此贼不灭;何以家为?!汝辈当努力以成吾志!”
有其父就有其子。后来李家六兄弟都加入了剿灭太平军的战争;为清廷卖死命。两位女婿也不示弱;也为老丈人脸上添了不少光。大女儿张绍棠夫妇在李家困难的时候;曾屡番接济李家;令李鸿章数年后还感激不尽(见李鸿章《诰封一品夫人亡妹张夫人家传》及其给弟弟的信)。李家子弟兵中;除了老四李蕴章因有眼疾;只在其大哥李瀚章的衙门里做过短时间的差事;不能直接率兵打仗;其余都上过战场;并有累累战功。
第5节 曾国藩的“钱袋”李瀚章
李瀚章的学位和官位都比其弟李鸿章差了一截;打起仗来;“帅气”和“霸气”也略显不足;但他有他的长处。他有经济头脑;会“抓钱”;会当家;会料理后勤;周旋人事;办事扎实可靠无二心;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讨上司喜欢的。这可能与他在家是老大;其父初到京城做官时;他必须学会帮助母亲管家;安排全局有关。
李瀚章(1821—1899)名章锐;号小泉、筱泉、筱荃;晚年自号钝叟。他命运不错;除了刚入仕途时碰上连年打仗外;战争结束后就一帆风顺;青云直上;从湖南省的一个小县官、总理湘军的后勤官;一直升到湖南巡抚、浙江巡抚、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一生没有什么大的跌宕坎坷;他既没有二弟李鸿章那样闻名中外;也没有鸿章那顶“卖国贼”的帽子;是个非常务实的;有点老土兮兮的地方官。
他是1849年的拔贡;又朝考一等;很不容易。因其老爸与曾国藩同年的关系;他得以拜曾为师。也许他们父子原本就跟曾国藩有缘;1851年当局分配工作时;他就分配到了曾国藩的老家湖南;在永定县当县官。
不知他的运气是好还是不好;1851年正是洪秀全起兵反清的时候;第二年就打到了湖南。当时他原本要调任益阳当代理知县的;还未及上任;太平军就已打到了长沙城的城门下。湖南巡抚骆秉章立马把李瀚章派上用场;命他率兵把守长沙城的南门天心阁。李瀚章在此之前还从未打过仗;临危受命;身先士卒;居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虽无显功;也得到了六品衔的奖励;显然清廷是看到了他的忠诚。
他到湖南的第三年;太平天国的势头越来越猛;直逼长江边;这时曾国藩也被朝廷赶回老家来打仗了;李瀚章遂成为曾的忠诚部下;随营差遣。1855年,曾国藩在江西设立湘军后路粮台(后勤处)时;曾国藩认为李瀚章“醇厚明白”;头脑清楚;忠诚可靠;于是叫他当后勤总管。李瀚章知道;军粮军饷就是军队的生命;就是胜利的保障;他的父亲李文安在安徽战场上脑筋动足;出钱出力;就是因打巢湖时军粮没有跟上;结果引起部卒哗溃;大败而归;连老命也送掉了。这种萧何式的差事;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但是军队的给养毕竟要有来源;连年的战争;军费开支不断增加;清廷拿不出多少钱来;全靠部队就地筹饷。清廷只给政策;不给饷银。战线不断扩大;筹集军饷的活儿就是个无底洞;李瀚章肩头的分量可想而知。他又在江西主持过报销局;后来去广东专办牙厘(设卡收税);都是专为湘军筹集军饷的;的确颇有成效。难怪曾国藩一再表扬他:“精细圆适;其从国藩也久;其为国藩谋也极忠”时常想着要对他专折保奏。
李文安去世不久;庐州(合肥)失陷。李家老家合肥东乡磨店距城只有三十多里地;村里男女老少都在逃难。李瀚章身为长子;这时就把母亲、弟妹都接到了江西;先住奉新;后住南昌。在此先后;他们兄弟都成了曾国藩的帮手。
1862年春天;清军与太平军的对峙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关口。太平军虽然由南而北地打过长江去了;但没有继续北上直捣皇宫;夺取全中国;而是挥师折向东南;扑向风光绮丽、物华天宝的江南。这就给了清军大大的喘息时机;同时给了老曾以极大的灵感;调兵遣将;接连作出重大决策。
其中与老李家有关的就有两条:一是派李鸿章去上海借洋助剿;二是派李瀚章去广东;到这个太平军的大后方;兴办厘卡;筹集粮饷;以接济久围在南京城外的曾国荃部和浙江的左宗棠部。
李瀚章和他的六弟李昭庆是这年八月同时到上海的。九月;李瀚章从上海乘船赴广东。李鸿章为创设淮军;还托他在香港采购三千支天字号洋枪。从此,他在广东的任上;为李鸿章的淮军不知办了多少军火(见王尔敏《淮军志》)。李昭庆则被二哥留下;在淮军里带兵。
广东一地历来是对外贸易的老根据地;康熙时代就有十三行专干海外贸易;商品经济非常发达。李瀚章在广东设厘卡八处;每月可得厘金数万两;大大地充实了曾国藩的“钱袋”。李瀚章活儿干得不错;官运就来了;第二年就升任广东按察使;第三年又升任广东布政使(相当于主管财政的副省长);第四年当上了湖南巡抚;从此名列封疆大吏之列。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后;清廷要恢复经济;振兴市面的时候;他还在浙江巡抚任上大力抓过盐务;议定章程;恢复旧法;招徕“引商”。后来在湖广总督任上也为“盐引”、“盐税”问题动足脑筋;既要严格税收;保证国家的利益;以备军饷;又要不伤害盐商,保证场商、运商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利可图。这实际上是历朝历代官府衙门的永久性课题。
过去有种说法;历来办盐、管盐、业盐的;没有不发财的。但凡能与盐业沾上点边的;必是吃喝不愁。李瀚章一辈子管钱、管粮、管盐;但是他的儿子当中没有一个盐官和盐商(他的七儿李经沣后来当上扬州盐栈栈长;那是在李瀚章去世多少年之后的民国时期的事;是沾了他的女婿、国民党的财政部次长张福运的光);官私上下在经济方面对他并无闲言。他为官这么多年;只有为朋友(李鸿章的同年杨延俊之子杨宗濂)受过一次用人不当的告状。到了七十五岁的时候;却为征收“闱姓”税(流行于广东一带的大型赌博活动。李瀚章为筹军饷;主张对其收税;不主张取缔)的事情;引得舆论大哗;受到弹劾。那时已是甲午之后了;李鸿章垮台了;墙倒众人推;李瀚章也成了失势的老马;被人赶回家了。
李瀚章真的是眷恋自己的老家;他从官场上退下来后;本可以到大儿子李经畲或二儿子李经楚家里养老;因李经畲在北京有大宅门;李经楚在上海也有大宅门;哪里都不会亏待他。他却执意要回合肥老家;也许;他已非常厌倦官场;连同城市也厌倦了;也许他真的是太累了。1899年;七十九岁的李瀚章死在合肥老家;那正是李鸿章因甲午战败;遭到全国声讨的时候;也就是李家的好运走到了尽头的时候。他眼一闭;什么都不看了。他一生只看到了李家的上升时期;基本没有看到李家的败落;从这点上说;他的福气不错。 他死后,清廷念及他的毕生贡献;给了很多荣誉;如给予谥号勤恪(勤奋而谨慎);赐祭葬;赐祭文;御制碑文;国史馆立传;赠(追认)荣禄大夫;任内一切处分悉以开复(全部取消);给他的大儿子李经畲(翰林院编修)和二儿子李经楚;“遇缺即补”的优惠(遇到可以提拔的机会;优先提拔)。
他不仅有十一个儿子;还有十个女儿。十个儿子中就算老大、老二本事大;下面的小哥儿们始终没能超过他们。老三李经滇;是个拔贡;当过直隶州知州和汉口造纸厂会办。老四李经湘;亦文亦武;当过淮军的统领;也当过外交官;还办过教育。老五李经沅;国学生;是个职业外交官。老六李经澧;历任嘉兴电报局总办和哈尔滨电报局总办。老七李经沣;国学生;长期在陕西当县官;所以他的两个女儿叫国秦、国邠;都是以与陕西有关的地名为名。老八李经湖;国学生;是江苏候补知府。老九李经淮早逝。老十李经粤是公子哥儿;基本没做过什么事。最小的儿子叫李经淦;也是早逝。
他的十个女儿尽嫁豪门大户;有嫁光绪帝师孙家鼐的侄子孙传樾的;有嫁光绪另一帝师孙诒经的儿子孙宝瑄(曾任民国总理的孙宝琦的弟弟)的;还有嫁曾国藩的最小的外孙的;即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和上海道聂缉椝的小儿子聂其煐他们又为李氏大宅门增添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李瀚章的经济细胞源远流长;他的后代中出了几个善于办实业的好手。别的不说;单是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两家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就都是他的后代创办的。交通银行的第一任总理是他的二儿子李经楚,中国银行的第一任总理是他的外孙孙多森(李瀚章二女儿的二儿子)。一家人占据了中国两家最大的银行的首把交椅;这是何等的“价位”?
如果说李瀚章一生为官;对子孙后代还有什么其他影响的话;那么他与晚清皇亲、广州将军长善的友谊;无形中对他的后代也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他的二儿子李经楚及孙女李国奎一家;长期租住了长善的儿子志钧和志锐在北京的大宅院;即西单以北的著名的粉子胡同中的三个大宅院。那粉子胡同;实际就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和瑾妃的堂兄弟家。长善是两个皇妃的亲叔叔;她们的父亲叫长叙。志锐、志钧是她们的堂房哥哥。她们有一个亲侄女他他拉氏;民国以后改名叫唐石霞;即是光绪的弟弟溥杰的元配夫人。皇妃还有一个堂房侄女;即志钧的孙女儿;民国后(约在20年代)嫁给了李鸿章的三弟李鹤章的曾孙李家炜。这是李鸿章家族近百年来;到了第四代人;才与皇亲国戚“攀”上的亲;而那时;大清王朝早就完蛋了;皇亲们已没落得一塌糊涂了。民国后一些势利的人管满人叫“臭旗人”;而李家人则不然;可见他们的心性与众不同。
李瀚章家四代人与长善家保持了美好的友谊;派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容待后叙);这大概是老太爷不曾料到的。
第6节 翰林变成“绿林”的李鸿章
李鸿章的脑袋瓜儿大概就是比别人聪明;首先是读书聪明;悟性过人;会考试。 李鸿章的父亲中举是在三十五岁;中进士时已快四十了。而他二十一岁中举;二十四岁就中了进士;他的几个兄弟穷追猛赶也没赶上。李瀚章二十九岁时考上拔贡(从秀才中考试选拔出的优等生)时;李鸿章已中进士两年了;此后李瀚章学业再无长进。
老三李鹤章十五岁就跟父亲去京城读书了;二十岁时还没读出个名堂;就由其老爸花钱捐(买)了个国子监生(即国学生;清廷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二十六岁时仍是个秀才;后来横竖考不上也就死了这条心。老四李蕴章少年时患眼疾;有情可原;只能捐个国学生。老五李凤章小李鸿章十岁;早年也被老爸带入京城读书;曾游太学;没念出名堂就在国史馆当个誊录员;二十岁时原计划到南京参加江南乡试的;却因太平天国兴起而作罢。老六李昭庆的学历也只到国学生为止了。他们读书的功夫都不及李鸿章。
李鸿章天生聪颖;学什么像什么。小时候老师带他去池塘边洗澡(那池塘在磨店乡祠堂郢村;是个很大的水塘;如今还在);把衣服往树枝上一挂;随口吟出“千年古树为衣架”之句;他马上接口“万里长江作浴池”。他的父亲翻阅家中账本;不时感叹:“年用数百金;支付不易。”他望着窗外的春光;嘴里念叨:“花开千万朵;色彩无穷。”其父要两个儿子都练习对对子的基本功;以将来应付科举;出上联为“风吹马尾千条线”;李瀚章老老实实地来了个实对,为“雨洒羊皮一片腥”。而李鸿章则虚空夸大;神驰万里;出口为“日照龙鳞万点金”!牛皮哄哄;胆大包天;无意中道出了心底的霸气。
他年青时作的《二十自述》和《入都》诗;更是气冲霄汉的人生宣言;曾被传颂一时。
其诗云: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 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鸥。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二十自述》) 频年伏枥向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藉此可求文益友;胡为悒郁老吾身。 桑乾河上白云横;惟祝双亲旅社平。 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官宦持清节;千里家书促速行。 直待春明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入都》) 字里行间充溢着郁积待发的万丈豪气。
李鸿章有了这样的才情和心志;又有了曾国藩的“年家子”的身份;可以拜在曾国藩这个大儒的门下;自是没有不成功之理。难怪曾国藩对他“大爱之”;料定他有济世之才。李鸿章1845年来到京城;成为曾门的学生;果然两年后(丁未科)中了二甲十三名进士;朝考后成绩名列前茅;于是入了翰林院;与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任驻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