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城抗战 >

第6章

长城抗战-第6章

小说: 长城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6日,蒋介石由南昌飞往汉口,再偕宋子文乘专车北上石家庄。何应钦等前往石家庄迎接。蒋介石问何应钦等人,对张学良的请辞有何意见。蒋介石同何应钦等人谈完之后,即电约张学良到保定会晤。
  张学良
  1930年5月,蒋、冯、阎的中原大战爆发,两派都派人联络张学良,张学良权衡再三,出兵帮助蒋介石打败了冯、阎联军,蒋封张学良为陆海空副总司令,并把华北大权交给他。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丧,华北受侵,张学良根据蒋介石的电令节节败退,替蒋介石背了不抵抗的罪名。蒋介石为了平息全国民众的怨情,逼张学良引咎自辞,张学良只得于1933年3月11日通电下野,出国去疗养,蒋介石安排何应钦接替了张学良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的职务。
  3月8日晚,张学良偕顾问端纳,副官处长汤国祯,秘书王卓然、周从政前往保定。9日晨5时,张学良专车抵达保定。蒋、宋等原约定同时到达,但此时仍未到,车站上也无消息。张学良亲自到站长室向石家庄要电话,宋子文接电话说:“蒋先生有一项重要意见,要我先来保定与你商谈。因为太重要,电话中不便谈。我即来,见面再详细商量。”张学良放下电话回到车上,面色阴沉。约10时,宋子文的专车来到保定。张学良立时登车与他接洽,约30分钟后,张学良匆匆下车,神情紧张。王卓然、端纳等人趋前急问。原来,宋子文对张学良说:蒋介石认为热河失守,张学良守土有责,会受到全国民众的攻击。中央政府更是责无旁贷,蒋自己首当其冲。这正如同三人乘坐一只小船,本应同舟共济,但是目前风浪太大,如先下去一人,以避浪潮,可免同遭沉没。将来风平浪静,下船的人仍可上船。若是互守不舍,势必同归于尽,对自己对国家皆没有好处。
  张学良只好告诉宋子文,当然自己先下去了。宋子文立即向石家庄方面打电话,告诉蒋介石说,汉卿态度很好,一切服从委员长的命令和安排,请委员长速来见面。
  蒋介石与张学良会见时,是讲了一套为“不抵抗政策”做辩护的“理论”,说什么“根据目前情况,我们无法战胜日本,如果再打败仗,我们的责任将更重大,目前的做法只能是稳定局势,和缓敌人,做好准备,长期抗日”。蒋介石以此来应付张学良,张学良无可奈何,惟命是从。此时的张学良一心想夺回失地,他对蒋介石说:“我想日军必很快进攻华北,以遂其并吞整个中国的阴谋。国联列强各怀心事,决不可靠。我看委员长应考虑动员全国与日本宣战。目前,应急调中央劲旅与东北军配合反攻热河,以阻止日军前进。”
  对张学良的请求,蒋介石点头称“是”,但内心是反对的。蒋介石说:“现在全国舆论沸腾,攻击我们二人。我与你同舟共济,若不先下去一人,以息全国愤怒的浪潮,难免同遭灭顶。”接着试探性地对学良说:“现在全国舆论集中攻击我们两人,我们好比在大风浪中同乘一条小船,必须有一人下去,否则就要翻船。”张学良说:“当然我下去。”其实并非张学良真心话,天真地认为老蒋不会抛弃自己。没想到对自己的托辞正中蒋介石下怀。蒋迫不急待地回道:“我决定同意你辞职,待机会再起。”3月11日,张学良向全国发表了下野通电。在张学良向全国通电时,东北军将领义愤填膺,曾欲联名通电,表示与张学良共进退,以示抗议,但被张学良婉言劝止。张学良的下野通电一发出,南京政府立即照准。蒋介石为了保全自己,又一次利用了张学良的忠诚,逼他下野出国,张竟忍辱负重代蒋受过,再一次蒙受严重打击。”
  就这样,在蒋介石示意下,张学良引咎辞职。3月12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批准张学良辞去各兼职,命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代理北平军分会委员长。张学良于当日飞往上海,准备出国。

//


*第五章鏖战喜峰口


   29军重机枪战场合影广东女师赠送29军的慰劳品行进中的29军中国士兵因山地作战,携枪不便,很多士兵,丢掉了毛瑟枪,多带些手榴弹,手提着大刀,当敌步兵冲到阵地前百余米,抛一阵手榴弹之后,趁硝烟未散冲出阵地,挥舞大刀和敌兵胶着混战,使敌飞机大炮无法使用


华北之屏障



  

29军重机枪


  喜峰口,古称卢龙塞,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北部燕山山脉的中段,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要隘。东汉末年,曹操征乌桓就是从这里打出去的,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塞北通往京都的交通要冲,为华北之屏障,为冀、热之咽喉。这里山屏耸秀,层峦叠峰,险山深谷,绝壁危崖,构成天然之险。喜峰口之西为潘家口,临滦河扼长城,东为铁门关、董家口。
  担负防守喜峰口的为国民党第29军。29军在长城的防务部署是从冷口往西直至马兰峪,全线300余里,包括了这一段的所有重要口隘,如喜峰口、罗文峪等。宋哲元虽为第3军团总指挥,但所辖只有一个29军。此时29军已扩编为3个师,序列是: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参谋长张维藩、总参议萧振赢
  第37师师长冯治安
  第109旅旅长赵登禹
  第110旅旅长王治邦
  第38师师长张自忠
  第112旅旅长黄维纲
  第113旅旅长佟泽光
  暂编第2师师长刘汝明
  第1旅旅长李金田
  该军扩编后兵力有所增加,但武器装备仍极为低劣。29军系冯玉祥旧部,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与蒋介石大战中原,冯阎兵退,冯旧部退到山西阎锡山的地盘,冯玉祥宣布下野,后由张学良收编改番号为29军,军长宋哲元。少帅给了29军50万元大洋以后,29军的军饷、武器皆由自筹。29军开赴长城一线前,兵力约为22000多人。军队的待遇条件都比较差,军饷不足,因此29军的装备极劣,大都是汉阳造,老毛瑟枪,根本说不上有多少重武器。全军只有野炮、山炮10余门,重机枪不过百挺,轻机枪每连只有两挺。型号不一,弹药也不足。轻机枪,每连才能配备两挺,许多步枪的枪头没有刺刀。
  虽然29军的装备和待遇条件低劣,但是,这支部队有一批杰出的领兵将帅,把这样一支残破的军队训练成军纪严、战斗力强的勇敢部队,全军士气旺盛。西北军素有尚武之风,29军给每位士兵打一把大刀,并多制造一些手榴弹,以资弥补装备之不足。抡大刀,耍长矛,又拴上红缨,每个士兵背在背后倒也英武精神。当时29军客居晋东南一带,此地出产镔铁。传说关云长83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就是镔铁大刀。现在冶金学没有镔铁品种,大概类似锋钢的一种。29军的大刀都是镔铁打成的,士兵们成了关公的“校刀手”,而就是这批“校刀手”,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喜峰口大捷。为此作曲家麦新写了《大刀进行曲》,流传至今。

//


杰出的将帅(1)




29军重机枪

  宋哲元
  (1885~1940)字明轩,山东省乐陵县人,陆军上将。长城抗战时为第三军团总指挥兼29军军长。1930年随冯玉祥参加讨蒋的中原大战,失败后任29军军长。1932年8月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为喜峰口方面主力军。侵略成性的日寇又出兵侵占我山海关,随即在空军配合下长驱直入我长城一线,宋哲元得令后立刻率领军队,奋勇投入到抗击日寇的长城战役。从3月9日到4月13日,29军将士在喜峰口歼敌3000有余,于是一场时称“喜峰口血战大捷”的战绩轰动了全国。
  其实,29军军长宋哲元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奉张学良之令接受长城防御任务的。热河失守后,溃兵纷纷退到长城各关口。张学良震怒,在北平顺承王府召开军事会议,分配作战任务,宋子文等中央大员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张学良把热河地图铺在地板上,手执铅笔,勾画防线,当他画至冷口、喜峰口一线时,他抬头向宋哲元说:“明轩(宋哲元字),你把守这一线。”宋哲元却说:“我的兵力单薄,装备也差,担当不了这一线任务。”
  宋哲元的话确是真情,兵力单薄装备也差一点儿不假,但这话中还有别的意思。蒋、冯、阎中原大战,除了因为蒋介石以重金收买冯、阎将领等原因以外,主要还是张学良在关键时刻宣布支持蒋介石并将奉军调进关内,所以前嫌难消。那时冯玉祥残部退到晋东南以后,突然由张学良出面收编给29军的番号,但没有给地盘,没有地盘就是没有生计。山西人会理财,肥水岂能流到外人田。那时山西人是只进财不出财的。连同蒲线都是窄轨铁路,不同外面接轨,就是怕外面人进来。宋哲元在山西占着地盘养兵,阎锡山就会经常做噩梦,难免挤对宋哲元,宋哲元受了多少窝囊气是显而易见的。后来宋哲元带着29军离开山西的时候,都是夜行军,为什么?因为他们穿得形如乞丐,装备貌似土匪,怕吓着老百姓。
  中原大战对宋哲元是一次大的教训,内战只能给国家带来灾难,给老百姓带来痛苦,所以在29军建军之初,宋哲元就提出养兵是为了保卫国家,枪口不对内的口号。当时冯玉祥也住在山西。蒋介石对29军总是怀有戒心,几次想调29军南下“剿共”,均未实现。宋哲元一再向张学良表示誓雪国耻的决心。大概挚诚所至,感动了张学良。当时日本人已经占领东三省,热河省、察哈尔省已是前线。热河是汤玉麟把守,察哈尔防守薄弱。张学良极力推荐宋哲元。1932年8月17日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由宋哲元任察哈尔省主席。察哈尔省北接蒙古,东邻热河,仅有16个县,是个地广人稀,偏僻闭塞的苦寒地区。不管怎样,29军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29军主力驻山西阳泉、平定、昔阳一带,一部由宋哲元带赴张家口。从1932年9月进驻察哈尔,到1933年1月10日调往北平以东,不到半年的时间。平东长城一线吃紧,可是察北沿线虽然日军没有重大行动,但须注意防守。把29军由察哈尔调到平东长城沿线,不能不让人怀疑有夺走29军地盘,借日本人之手消灭29军的意图。所以宋哲元才对张学良有以上的表示。张学良百般慰抚,宋哲元只得服从。
  3月4日承德失陷后,29军奉命赴冷口策应万福麟部作战。不料,29军正行进中,万福麟部已败退至喜峰口附近。鉴于敌情变化,华北当局改变计划,令29军迅速赶赴喜峰口阻敌,冷口防务交商震部接替。宋哲元即命赵登禹率109旅先头出发,其余各部跟进。
  何基沣笑傲沙场
  何基沣
  河北藁城县人,出生于1898年10月,他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和北平陆军大学。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作战勇敢、机智多谋,深受军队官长的赏识,也很受战士们的爱戴,所以提升很快,以后成为著名抗日将领赵登禹将军的得力助手。喜峰口战役后,何基沣将军因战功卓著从副旅长提升为旅长。1939年1月,何基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77军任副军长时,曾多次支持帮助党的抗日救国活动。1948年,率部起义。1980年,病逝于北京。
  1933年3月6日,29军中战斗力甚强的109旅,由副旅长何基沣率领两营骑兵从冷口转赴喜峰口。何基沣将军临行前慷慨陈词,动员战士们英勇奋战,他说:“国家多难!民族多难!吾辈受人民养育深恩之军人,当以死报国,笑卧沙场,何惧马革裹尸还?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随即日夜兼程140里奔赴喜峰口要隘。
  何基沣将军急速赶到喜峰口前沿地带,与29军的其他将领一起视察阵地、部署防务。他们决定把先头部队的一个团放在口外约20里的孟子岭,以确保喜峰口的安全。预定当晚(即3月6日晚)部分队伍到达时,立即接防,让万福麟部尽快地撤入口内休整。何基沣等刚从视察地下山,就听到轰隆隆的炮声,用望远镜一看,只见孟子岭上的万福麟部正从山上溃退下来。傍晚,日寇已经迅速占领了口上的高地,居高临下地控制了口门。
  进攻喜峰口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和第8师团第四旅团及伪满军一部,共3万余人。3月9日上午,其先头部队第109旅展开后,迅速占领喜峰口及其左右的董家口、铁门关、潘家口各要点,并以火力控制了喜峰口,形势极其严峻。
  此时第29军主力已进抵遵化城。为争取主动、消灭入侵之敌,宋哲元决定进行夜袭。其行动计划为:

//


杰出的将帅(2)




29军重机枪

  一、第109旅赵登禹旅长率特务营及所属第217团(团长王长海)、第224团(团长董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