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渌水依荷起微澜 >

第148章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148章

小说: 渌水依荷起微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与今日小姑子夫妻俩,不愿千里之遥特来探访,更是再度拭起泪来。毕竟这些年时日不断,早已让原本娇生惯养的几位。深深体味到了何谓大起大落!这段风光不在的岁月,才真正看清了人性本质。
  所以,小姑子一家此番来访。更令府内众人皆是颇为感激。不单是为了那整整半车余的急需用度,还有那满满的亲情温暖,才是最为感人。然而,此时众人却还不知,卢家小两口带来的并非只有眼下库房中堆放着那些而已。更有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其后。
  一夜安然入梦后,小夫妻俩已是再度往叶府而往,只是今日独有蔺管事随行一旁罢了。这头车马才刚停稳,那旁小院大门已然应声开了下来,又是老管事亲自迎了出来,恭恭敬敬请了两位入内。
  先行问安后。便各自落座叙起话来。昨天老爷刚巧沐休在家,而今日陪同太太一旁而坐的,便是叶家的长子叶青庭。正厅内太太蒋氏坐得主位。小辈三人分坐两旁,别看屋子不大,到底还留着大户人家的规矩。
  待小丫鬟奉上茶点,才听得这旁的太太蒋氏,笑着言道:“这般的待客之时。我们府里已是许久不曾不说这些,既然有话与你大哥细讲。也无需再等明日,如实相告也就是了。”
  有了母亲这一句,原本还打算婉转提醒兄长的一席话,也已是直冲嘴边而来。小心饮了一口热茶,润了润嗓子后,便启口言道:“妹妹也是内宅妇道人家,那些官面上的言语本是不该提及一二,只是看着娘家众人过得这般艰难,却是心中不忍!”
  听出了妻子的隐隐哽咽之声,已是向对面的舅兄拱了拱手:“大舅兄原在官场多年,比我这只过三年的末流小官,更是明白许多!想必也早已将眼下的形势,辨得分明,只一味地苦等当今那位,幡然顿悟怕是不易!”
  “与其枯坐家中,未必就有佳音,何不另辟蹊径先寻些力所能及之事来忙,只当是体察民情,如何?”好在这旁卢临渊,默契十足不待叶渟涵略显失态,便已是出言接过话头,向那旁的舅兄善意提醒道。
  听着妹婿的口中之言,半点轻蔑之意全无,更不似此前那班同窗旧友一样,皆是一派惋惜之情深重,却并无半点援手之意。而此刻妹婿的言语中,便是有了明示,定是早有详实的考量,才笃定前来。
  早已看惯了外人冷眼的这位,正是再清楚不过了,今日的叶家嫡长子,再不似往日还在京中那般,不过是借了祖上的庇荫,才顺利入得六部的官家子弟了。
  坚定点了点头,已然出声应道:“既然妹婿这般提议,必是有了确实的把握,为兄我虽曾入得翰林,好歹也是殿试三甲之列。”才说完这句,忙不迭停住了口,抬眼看向对面的这位,却见其脸上并无半点不悦之色,才定了定神,接着一句:“还请妹婿细细道来便好。”
  他却不知,方才失言之际,位坐正中的太太蒋氏,也已偏过头来望向这旁小夫妻俩。只见女儿四娘不过略侧过头来,温柔一笑,好似低声告诉她这个做母亲,自己的夫君并非那等斤斤计较之人,母亲自当安心便是!
  实则,他夫妻二人本不这般在意功名一事,其中既有转生而来的缘故,也有未曾一心向往仕途之路所致。因而,刚才对面这位一时不察流露出小小的得意之情,也并未对夫妻俩有一丝影响。
  反倒是事后回到客栈,提及此桩之时,卢临渊还含笑低声自嘲一句道:“真要论起功名一事来,亏得当年这位是少年成名,若非如此只怕我这后来之人,更是半点用武之地都不存,又何来计较一说?”
  反倒是对面的叶家长子略有歉意,妹婿是好意来劝,自己却一时忘了这位在功名之事上,颇有不利。正在暗自懊悔之时,却听得这旁卢临渊,已是开口缓缓言道:“这一路行来,只觉得越是往南,街道两边的流民便越多,不知大舅兄可曾留意过?”
  只见,对面之人亦是无奈叹了一声:“唉!怎么不是,经历了那桩贤反贼作乱之案后,便是越发不可收拾了!且不论那反贼所在之境如今是何等模样,单是那片周遭的地界上,就有那曾经囤地数十顷的大地主,接二连三地仓惶离去!”
  一抬手直指东南方向,更是摇头言道:“无论先前是否真与那反贼有过牵连,只要有一家按捺不住,恐被牵累必是有纷纷效仿者。就这般你追我赶,陆陆续续便走脱了三十余家!”
  “如此一来,原本偌大一片上等良田,足有过半之数却成了那无主之地。” 那旁才言及至此,便叫对面不明就里之人,出言打断下来:“为何成了无主之地,难道为了不受牵累,竟然弃了田产而去?”
  “正是这般!”此刻就听得上座的岳母,苦笑接上一句道:“那段时节里,但凡是方圆百里之内的地界上,早已是草木皆兵。漫说是弃了田产匆匆离去的,更有弃了几进大院,连夜逃命者也不在少数!”
  早在上路之前,两人便对此境实况略有耳闻,却哪里想到竟然闹得这般地步!再则,朝廷即便出动了兵士驻守那处,也不至于如此惊慌失措,才是?
  才欲开口追问一二,却听得身边的娘子已是低声,感叹道:“想我叶府当年之事,不过与那人言谈片刻,且不说又是在酒楼那等大庭广众之下,便不分青红皂白,被连累至此,又何敢相信与其比邻而居的众多财力丰厚之人?”
  是啊!犯上作乱,哪有不花费银两一桩,便可手到擒来?即便你再是权势滔天,乌有粮草在手亦是枉然!何况还是千里行军,更是所费颇多,无论暗中明面必是得了众多的支持,方能办到。这才是周遭的大地主,为何如此仓惶离去的真正原因所在。
  “四妹此言确实正解。纷纷逃离之人中,既有本就是拖不了干系的人家,也有惊恐朝廷雷霆之势的。试想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乎?自是早早避世而去,方为上策。”
  言罢此句,已是端起茶碗来连饮两口,这才无奈摇了摇头:“说来也是避无可避之事,当初就连官衙之中的大小官吏,皆被兵士们先行押在军中,怎能不被惊得慌了手脚?”
  才想稍停片刻,就听这旁已应声接到:“如今已时过境迁,就不知眼下府衙之中,又是如何收拾那许多无主之物的?”
  “自是全都收缴入库,至于空出的田亩,已是在旧年春耕之时便贴出告示,寻了农户自行耕作之用,只需略缴原先三分之一个的税负便可。”娓娓道来,不觉已是愣在当场,妹婿此前的另辟蹊径该不会,正与此桩有关吧?


☆、第二百一十四章 建田庄

  眼见那旁舅兄的神情,显然已是大约猜到了几分,不禁亦是缓缓颔首道:“正如大舅兄所料那般,与其四处苦寻,倒不如就将这眼前的实务,先拿在手中才是要紧!”
  “一来,舅兄也已来此数个年头,旁的不提,但是各处的底细好歹也是略有知晓;再则,府衙本就有此等优渥的税负之法,与其另寻进项所在,还是多置办些良田,建个田庄安顿下来,才是稳妥!”
  刚听得妹婿之意,却是劝了自己出城务农,不免心头一震!自家虽是今非昔比,可好歹当年也是京里有些头面的大家世族,即便一时不济未能保住官职,却也万万到不了如此地步,与那等乡野村夫比邻而居,以求三餐温饱!
  正要出言反击,不料自己却武断了,妹婿提议那桩并非自己所想那般,而是囤田建庄一事。原先叶家在京之时,漫说是京畿那几处大小了庄子了,就是京郊也曾留了不下三顷的良田。虽说当年这等繁琐之事,都是交有府内的小管事接手打理,可好歹也不是那般低微的差事,再念及家中此刻的窘迫情形来,也已算不得什么了。
  心中有了定夺之后,自是颔首应道:“只是如今府内已是遣散了当年专懂此桩的管事几人,为兄只怕略有不及。”
  本以为这位需得几日思量再三,才予以答复,殊不知,眼下叶府的情形已是再无拖延之时。原先仅靠着父子三人的俸禄,尚算勉强维持着,此番少了叶青庭这一份进项,只恐再难支撑一年。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经历过唯恐避之不及的亲族们,那般无情的落井下石后,本以摇摇欲坠的叶府已算是去了大半。再加之早年过惯了富足的日子。一日之内便需彻底改变,也是何其不易!
  这正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本就断了各项进项来源,又觉这祸端来的蹊跷,必是用不了许久,便可沉冤得雪,谁料想却犹如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信!
  就这般,不过短短三年功夫,便已再不复当年之时咯。此时又来懊悔当初。已然为时晚矣,只得眼睁睁看着府中陆续变卖了家什、丫鬟,以及女眷们的头面穿戴。
  待等今春四娘前来探望之际。也已到了叶府最为窘迫之时。数年的艰难岁月,已是让原本奢华惯了得官家子弟,明白了必要时且放低身段,亦绝非万万不能之事。
  更何况,看顾田庄也绝非那般地不堪。虽不比自己为官在任来的体面些。可到底无需再愁家中米粮之困,也算是好事一桩!
  那旁叶青庭自是权衡着利弊得失,而另一旁位居正中的太太蒋氏却是,暗自为难起来。只怕女儿、女婿还以为,叶家虽不复当年繁盛之时,好歹还有些家资可供置办田亩一桩。实则却是。
  不免出声提醒女儿一句:“四娘不知,如今早已是今非昔比,哪里还有那等闲钱。置办良田若干,更不敢奢望修建田庄一事!”
  原本那旁还在期冀往后的种种改变,却被这旁母亲一言道破关键所在,不觉是当即一愣!
  知道母亲定是误会了,夫妻俩所提之事。忙不迭摇头接道:“哪里另需叶家再添银两。此番前来相公本就备下八百两纹银,若是只建一囤田两顷的庄子。想必已是绰绰有余了!”
  “哪需这许多银两的!”只听得那旁长兄已出声拦道:“这南方本就是水土丰沃,再经历了那年的大乱后,更留下众多无主之地。即使府衙公告于民,可少缴税负也是乏人问津,更不曾听说有人愿意出银购置名下的。”
  说到此处,已是无奈苦笑道:“想为兄未能连任,也皆是因此之故,比起旁人来更是明白三分。房价固然还可坚守一二,可这缺了佃户的田亩,便是颓势凸显,一跌再跌已是再不复往昔之貌咯!年前已有近郊的上等良田卖出了,一两七每亩的价格,何况远郊之地?”
  就在这位忍不住一声长叹之时,对面的夫妻二人却是异口同声接言道:“只需上等水田,地处远郊也是无碍!”
  本就不是为显摆家中富足,才想出这自建田庄一事,再则有了自家山谷之中,筹建山庄一事后,更是深有体会。“万事都有其利弊所在,近郊固然出入城镇便利许多,却也免得了引人瞩目,想如今我叶府本是落难至此,哪里还敢贸然行事!”
  随之又是一句脱口而出,使得屋内几位愈发是刮目相看:“我儿亦是长大咯!”就听母亲一声赞道,连连颔首:“就依你妹妹所提,就算此桩名正言顺,也需多加谨慎才是。毕竟是被贬到此,时刻都有那关注之人,却是万万大意不得!”
  晚间待老爷回转,一家父子三人又在书房,好生商议了许久,才将一切必要的准备,逐一列举而出。
  “本是难得的好事,你妹妹、妹婿能这般援手与我叶府,也实属不易之事。毕竟眼下他卢家还不曾分府,哪里来得这许多闲钱?必是他夫妻二人的全部家当,若不是为了重振我叶府一门,定是不敢轻易妄用一二的!”
  提及女儿、女婿此番之举,亦是深感愧疚,一切苦难皆是当年自己贸然之过,终是累及家中老少尝尽了人情冷暖!今日虽得他夫妻俩的慷慨之举,也有不忍之意。
  虽已获知,他们夫妻二人是早有独立准备,可终究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的易手买卖而已,哪能与街市之中的商户比肩而论,定是耗尽了手中所有,只为扶持叶家重振!
  相及此处,心中不由一紧:“就按胞妹之意,选了那水土丰沃且偏远之境的所在,才是当务之急!再则,便是佃户一桩,还需寻了户房的老书办。”
  当夜便细细安排了一清,到底都是府衙官员出身,又因被贬在这偏远小地方,做了末流小官,反倒对于其中的细节,很是了解。无需寻人追问关键之处,也是游刃有余。
  不过三日功夫,便已寻觅到一处合宜的所在,离着府城足有八十里远,距如今叶家所在的舍县,却是不足二十里地。听了舅兄的详细讲解,这旁的卢临渊已是微微颔首道:“的确这舍县虽属磬州的核心之境,可到底离着府城甚远,与其另寻不熟悉的地界,到底还是留在原处更为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