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宋一品才俊 >

第13章

大宋一品才俊-第13章

小说: 大宋一品才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心中酸楚,又是一阵恼怒,自己一个正儿八经的主子给你脸却不领情,这种感觉可有多难受?
    他一时气结,向袭人斥了道:“好,好,以后便由着你好了。”
    袭人一直以为苏醒过来的秦允明越来越亲善,此刻原本就很伤心,又遭受这样的呵斥,泪水一下子便夺眶而出了。她心中又急又羞,一句话说不出来,转身便跑出了小厅,伏倒外室自己的床榻上闷声哭了起来。
    挽汐和秋杏连忙跑去安慰。
    薛文斌、唐观礼和袁彤三人见了这样局面,知道这是秦大郎房内的事情,也不好多插嘴,更不好在一旁看什么。他们只觉得秦大郎最近太奇怪了,能够舞文弄墨是一件好事就不多说了,然而竟为一个侍女这样生气,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他们于是连饮茶都不饮了,立刻起身,随意找了借口便要告辞。
    秦允明本来等到这些好友来相会,打算一起出去玩耍一番,正好解一解前些日的劳累。此刻他见好友都要走,反倒有些急了,想挽留一番却又考虑到袭人的事情,只得叹了一个口气,赔了一个不是,便让秋杏去外面找一个小厮,送三人出去。
    等三人离去之后,秦允明懊恼不已的在小厅坐了下来,端起一盏茶闷闷喝了一口,竟尝不出茶水是热是冷、是香是苦!
    这时袭人还在低低的哭泣,反而越来越伤心了。
    秦允明听得这泣不成声的声音,心中不好受,于是搁下了茶杯,起身向袭人那边走了过去,打算好好把问题问明白了。
    来到袭人床榻前时,挽汐连忙摇了摇袭人的肩膀,轻声说道:“姐姐,大郎来了。”
    袭人依然将小脸埋在枕头上,没有理会挽汐的话。
    秦允明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平和的说道:“袭人,你倒是把话说明白,我哪里对你不好了。唐三郎是我的好朋友,虽然以往相互都有玩闹,但毕竟不是正经,你为何要放在心上呢?今日我特意维护你,你反倒不领情,这不叫我难堪吗?”
    袭人听得这席话,觉得秦允明一个主子放下架子来与自己好好说话,自己若是还哭着闹着那就真是作贱了。她缓缓的坐起身来,却是侧着脸不去看秦允明,抽泣几声之后,才弱着声音回道:“大郎,奴家知道你好,但是但是奴家已经再三对大郎说过了,有一些话是万万说不得了。大郎刚才那般严肃的为难唐三郎,唐三郎势必会以为奴家与大郎有什么私事,这让奴家日后有何面目见人呢。”
    秦允明刚准备开口说话,袭人却又说道:“更何况,这话要是传出去,指不定便到了老爷、夫人耳朵里,到时候那可是要奴家命了。”
    秦允明正色的说道:“谁敢要你的命!别说我与你没什么,便是我与你有什么,难道你怕我不会好好待你吗?为何不与我好,反倒一定要去与唐三郎好呢?难道别人家的主子就比我这个主子鲜明一些吗?”
    袭人低下了头,她比秦允明大三岁,自然是知道秦允明心中的困苦哦,也很感激秦允明的真切。只是有一些事是心照不宣的,大郎应该是能体会到但是却不明白。
    几滴眼泪从她的眼眶里滴落了下来,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寻思着眼下没有外人,索性就把事情向大郎说明白了,也省得大郎白白浪费心思。
    然而,正当袭人准备开口时,园子外忽然来了一个小厮,急促促的呼唤着:“大郎,不好了,不好了,出事了。老爷让你赶紧去前堂。”
    这突如其来的叫喊,一下子打断了屋子里面的气氛。
    秦允明看了袭人一眼,叹了一口气,安慰道:“刚才是我气急了,你别放在心上,好好收拾收拾,女孩家哭花了脸不好看。唉,我去去就来。”
    他说完,转身便走出了屋子。
    袭人听得秦允明最后一番话,心中原本结的冰,仿佛遇到火山爆似的,一下子全部融化了。她又暗暗哭了一阵,只恨自己这卑微的身份,让大郎白白浪费心思了。
正文 第二十二章,夫子教训
    秦允明匆匆的来到园子里,只见那小厮正是曾经跟自己去买:“出了什么事这般急切,你先告诉我有什么不好的?”
    华安人虽小,但世故通达。他焦急的拍了拍大腿,绘声绘色的说道:“大郎,县学里来了几位夫子,说大郎你妄自什么菲薄,还玷辱了什么孔圣贤,正是要拿你去问话呢。”
    秦允明哭笑不得,说道:“我玷辱孔子?这是县学里哪位夫子脑袋让驴给踢了,我这几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玷辱的是哪门子的孔圣人了?”
    华安摸了摸脑袋,为难的说道:“这,小的就不知道了。不过刚才老爷唤我的时候,我看到前堂上还有唐大官人在场。”
    秦允明迷惑了起来,问道:“唐大官人是谁?”这倒不是他记忆短缺的缘故,而是在记忆里根本就不认识这一号人。
    华安奇了道:“大郎,你竟连唐大官人都不知道?好歹大郎你与唐大官人的三公子交情匪浅,往日也去过唐大官人的家里,怎么就给忘了呢?”
    秦允明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这唐大官人就是唐观礼的老爹。他不禁在心里暗骂原来的自己,去人家玩耍竟然都不认识人家的老爹,这简直连狐朋狗友都及不上了。
    他连连打了一个哈哈,说道:“哦,哦,记得了,原来是唐三郎的令尊呀。”
    转而他又问道:“可是,唐官人来了又有什么干系?”
    华安说道:“前些日老爷不是让大郎你写几副字赠予老爷生意上的朋友吗?其中便赠予了几篇大郎你抄写的论语给唐大官人,当时便是小的在一旁伺候的。”
    秦允明一听,立刻就有了苗头,自己在抄写《论语》的时候,将一些学过的句子加了注释,老爹便是拿着这些有注释的字送给了唐大官人。也许唐大官人不小心把这些墨宝张扬了一番,让县学的人读到了那些语句的注释,因而觉得自己这个十四岁的毛头小子妄自菲薄。
    可是他回头又想,自己的注释可都是教课书课本上的意思,又没有什么大错误,县学里的人读了这些注释应该夸自己少年通才才是,怎么会认为自己妄自菲薄呢?难道二十一世纪课本上的解释有偏差?
    华安见秦允明犹豫不语,连忙催了一声,道:“大郎,你还是先去一趟前堂吧。老爷没读过什么书,耍嘴皮子哪里是这些夫子们的对手,你再不去,怕是要让老爷多加受气了呢。”
    秦允明觉得这些迂腐的夫子是来踢场子的,心中不快意了起来,一甩袖子便向门外走了去,一边走一边喃声的说道:“我倒是要瞧瞧,我是如何妄自菲薄了。”
    来到前堂,旁侧的几个门廊上都站着许多小丫鬟、小厮,纷纷探头探脑向前堂里面探望。这些下人们平日一旦闲暇起来,便最是百无聊赖的了,凑凑热闹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趣事。
    华安在前面让小丫鬟、小厮们把路起开,让秦允明走进去。
    堂上的争论声原本消停了一些,县学来的几个老夫子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面红耳赤的吵了一阵之后,在体力上有些受不住,便气呼呼坐了下来,自顾自的吃起茶来。然而当秦允明刚走进来时,这几位老夫子仿佛得了佛光普照似的,再次激动起来,其中两位争相站起身就要指着这个不学无术之辈一顿大训。
    不过秦允明早有准备。
    他进来之后见到老爹正一脸郁闷的坐在座上,客座上则坐着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穿着绸缎的华服,脸色比老爹好不了哪里去,想必便是唐观礼的父亲了。当即,他不等那些老夫子作,先向父亲和唐官人行了礼道:“父亲大人安好,唐世叔安好。”
    本来家中来客,应当先向客人行礼,尤其还是县学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不过秦允明是不认识这几位老夫子的,先向父亲和认识的人行礼,也正是为了让父亲和认识的人相互引荐一番。
    那两位老夫子见秦允明虽然黄毛小孩,却懂得礼仪,如果这个时候作只怕反倒伤了自己的大家身份,于是又只好各自落座了下来,气呼呼等着秦老爷介绍。
    唐官人连忙呵呵的向秦允明笑应了一阵,而秦老爷只是不冷不热的应了一声,然后道:“你这竖子,本来没几分学问还妄自胡乱抄注圣贤书,倒是让三位秀才相公找上门来了!!”
    宋朝的秀才并非是科举过了乡试者的称呼,在宋朝也根本就没有乡试这一说。这个称呼从唐朝传下来,渐渐演变成了有学问人或者正在读书人的尊称。
    秦允明听得父亲埋怨自己,心中倒是不爽了起来,自己不过是练字,若不是老爹硬要拿去送人,会招惹出这样的是非吗?不过他听得出来,老爹只是为了迎合场面才这般说的,只能忍下了这股委屈。
    那两位最激动的老夫子只是各自哼了一声,一点都不领情。
    秦老爷接着便向三位老夫子介绍了道:“三位,此子便是犬儿。允明,还不去向张师爷、陈教谕、李学正赔罪。”
    秦允明只得转过身去,趁着这个机会先打量了一番这三位夫子。
    那张师爷职衔最大,坐在右边座上,已经是年过半百的岁数了,鹤须颜,一脸森严,一对不大的眼睛仿佛看什么都不会顺眼似的。
    师爷本来只是知县聘请的幕僚,通常只是负责料理县衙中的公务,原是与县学的工作是扯不上关系的。
    不过县学的主政都是由知县兼领,因为知县每日要应付本职的公务,所以很少能顾及到县学,除非是某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又没什么公务,又没什么学生,两边都轻松所以两边都能管。钱塘县这个大县自然不在其列。
    江南人杰地灵,不仅仅繁琐的事务众多,应试的学子也不少,这便让钱塘县的知县两边都顾及不过来了,于是便专门聘请了一个管学问的师爷,来负责县学的政事。
    在张师爷其下便是陈教谕。教谕并不是县学常设的职位,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县学才会多出这一席来。陈教谕比张师爷更老,差不多已是古稀之年了,整个人的身子骨看上去似乎只剩下读书人的精神,干瘦得就像得了厌食症一般。
    李学正算是三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位,其在不惑年与耳顺年相接,不过正是因为气血最旺,此刻也是最怒不可遏的一个。
    秦允明弯下腰,向三人行了一个大礼,道:“晚生秦允明,见过三位夫子。”
    李学正将手里的茶盏重重磕在了身旁茶几上,瞪着眼睛几乎要从里面射出刀子来,斥问道:“小子,且问你现在读到什么书了?”
    秦允明犹豫了一下,说实话他现在什么书都没读,不过为了不失自己颜面,依然说道:“晚生愚昧,只读过半册《论语》、半章《诗经》,以及《史记》数篇、《孟子》数篇。”
    那李学正冷冷嘲笑了起来,道:“老夫执教二十余年,还从未听说过像你这样读书的人,一本书都没读通便又去读另外一本,可见你是一个朝秦暮楚、毫无定力的人了,就你这样还读个什么书!”
    ---
    【为了报答坠落路西法大大的催更,今日更新三章,希望各位大大能收藏、推荐一下,有个打赏最好了,感激不尽!】
正文 第二十三章,对簿堂上
    秦允明说得是实话,二十一世纪的课本上“经史子集”都有教过得,不过也都是寥寥数篇而已。他刚才所说的已经是很谦虚了,否则但凡读过一篇两段的古籍都罗列出来,只怕这些老夫子都不曾全部读过呢。
    听得李学正说自己朝秦暮楚、毫无定力,他却忍不住失笑了起来。
    李学正见秦允明笑,气得只吹胡子,骂道:“竖子,你笑什么,在我们面前你还有资格笑吗?”
    秦允明依然自顾自的笑着,却说道:“李夫子这话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了吧,笑本是善意,你若不让晚生笑,难道让晚生哭才高兴吗?”
    李学正怒道:“你!”
    秦允明却又说:“恰才李夫子说晚生没有定力,不适合读书,这句话晚生可不敢苟同。如同李夫子所说,读书人应一心一意读完一本书籍方可再读另一本,不过这只是对于要考取功名的学子而言。晚生仰仗家严的荫庇,因而衣食无忧,暂时并无进取功名的打算,寓居在家闲暇之余,仰慕圣贤之书,所以才随意翻阅其中精锐之篇罢了。”
    李学正听得秦允明娓娓到来的解释,同时见这不过十四、五岁少年从容不迫的气度,心中又是惊讶又是恼怒。他四、五十岁的人了,岂能让一个小毛孩子驳倒,当即又斥道:“你这黄口小儿,现在满嘴雌黄之言,你这已经是对圣贤的大不敬了。”
    秦允明微微一笑,道:“敢问李夫子,晚生又是如何对圣贤大不敬了。难道晚生不求功名利禄的读圣贤书,便是对圣贤的大不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