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重塑心灵 作者:李中莹 >

第17章

重塑心灵 作者:李中莹-第17章

小说: 重塑心灵 作者:李中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这些人没有时间参加我的课程﹐我会用一个“快刀式”回应去处理他们的论点﹕既然先天的因素无法改变﹐我们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后天的因素上﹐因为那是我们可以完全控制的。既然一个人的性格(或信念﹑价值观)从出生到这刻的一段时间里可造出另一个模式﹐那么﹐就是说﹐性格(或信念﹑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一个人想和肯改变﹐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信念﹑价值观﹐不同的人生都是有可能的。
  什么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理解层次中“身份”的衡量面﹐就像一栋房子的高讶﹐或者一个
  面包的重量。自我价值并不明确﹐就像尺寸或斤两等衡量单位﹐但是可以由一个人的生活多么成功快乐而测知。
  身份是在个人方面最高的层次(精神是本人与世界的关系)﹐故此﹐自我价
  值也是一个人的最高﹑最重要的本质﹐就像一颗钻石的本体质素。钻石的多个面﹐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钻石的本体质素的光芒﹐就如一个人生活中的多个角色﹐其实都是这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反射面。
  自我价值(身份)决定了一个人所有的信念﹑价值和规条﹐也因此包括它们
  的全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里﹐符合该角色的信念﹑价值和规条呈现﹐因此﹐在不同角色中会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出现﹐但是﹐总离不开这个人的自我价值范围。自起价值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它也是今天社会里种种个人问题的基本根源。
  NLP相信一个人已经拥有使自己人生成功快乐所需的所有能力﹐如果一个
  人感到未能在每天﹑每一件事中体验这份成功快乐﹐除了检讨是否没有在事情中做到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之外﹐可以通过检讨和提升自我价值而有所改善。
  自我价值在潜意识的深层之中﹐用文字不容易描述和理解﹐用比喻和例证较为容易。当一个人意识到同意自我价值怎样不足﹐他便已经开始了提升之路﹐因为潜意识已因此而存有对比﹑反省的能力。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孩童阶段﹐身边的成人如何引导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和作出反应的行为﹐决定这个人能否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简单地说﹐自我价值就是自信﹑自爱﹑自尊。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所需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不能对别人有信心﹐别人对他也就不会有信心。
  自爱就是爱护自己。一个人不爱自己﹐就不能爱别人﹐别人也不会爱他。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能尊重别人﹐别人也就不会尊重他。
  以下的比喻可以简单地解释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与他种种行为的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有100分的自我价值﹐内心的占有80分﹐外表的占20分。因为如此﹐所以就算自信心十足的人﹐仍想穿得好看一点﹐希望有人赞美他。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建立起充分的自我价值的人﹐例如内心只有30分﹐他会有两种可能的心态﹕第一种是认为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内心只有30分﹐故此不惜一切地去维持“我有80分”的假像﹐例如不肯认错(分数太少﹐不能再减)﹔事事争强﹐注重面子(表现出高分数)﹔坚持己见﹐不顾他人等。第二种是知道自己不如别人﹐处处退缩﹐怕承担责任﹐但又到处批评别人﹐希望这样能使他人减分﹐最终与自己一样。自我价值不足的青少年会通过种种方法去增加外表的分数﹐例如爱买名牌产品﹑崇拜歌星明星﹑标奇立异﹑与搞暴力的人为伍﹑做出种种出格行为等。这些征象往往持续到成年。
  一个母亲把亲生的四岁女儿从23层抛下。她对女儿的生命如此轻视﹐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命同样轻视。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足够的自我价值。
  反之﹐一个有足够自信﹑自爱和自尊的少年﹐会拒绝不良分子引诱他尝试吸毒。他会说﹕“我有如此大的能力﹐能够做这么多的事﹐有这么多的方法去找到乐趣﹑满足﹐我不需要这些。何况我要保全自己的力量﹐争取别人对我的尊重﹐不值得我去做这些事。”
  认为自己的价值不足﹐潜意识不断地找寻侥幸﹑以少搏多﹑不劳而获或者占便宜的机会。贪心﹑冒险﹑小器﹑妒忌﹑自私﹑见利忘义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到处说人坏话﹐爱讨论花边新闻﹐爱捉弄别人﹐只说不做等﹐也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
  把自我价值分析出来﹐就是自信﹑自爱﹑自尊。而这三者是依循这个次序的﹔先建立起自信﹐才能建立自爱﹔有了自爱﹐才能建立自尊。
  自信是信赖自己的能力。能力带给一个人正面的价值﹐任何能带给自己很多价值的东西自己都会爱护它。对它有了爱护的心﹐才会尊重它的存在。
  让我们逐一地去了解自信﹑自爱和自尊。
  自我价值不足的认识练习
  下面的情况都与自我价值不足有关﹐你可以解释其中的关系吗﹖
  1在自助餐中拼命地吃价钱贵的食品
  2约了人总是迟到
  3贪心爱占小便宜﹑易受到赠品的吸引而购物
  4不好意思去要求自己应得的东西
  5总是抱怨环境或别人﹐而不去想想自己如何做可以有所突破和转变
  6用“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做借口而不肯前进
  7别人信托的钱或事﹐不能坚持
  8为了自己说过的一句话终生受困
  9所做的事﹐很多都怕被人知道
  10不能对人说“不”
  11好赌
  12说话时经常否定自己的能力﹑成就﹑行为﹐甚至本人
  13做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别人会怎样看自己
  14不断地给人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
  15喜欢花边新闻和讨论别人的不是
  16凡事总往负面想﹐过人先假定对方怀不良之心
  17小器﹑急执后心怀怨愤
  18喜欢参加很多团体﹐但却不参与活动
  19不敢诉说自己的感受
  20觉得别人应该迁就自己﹐体谅自己
  7。3   如何提升自信
  自信的基础是能力﹐能力的基础是经验。每做一次便多一次的经验﹐就算失败也是经验的累积﹐能力的添增。因为失败从来都不是全盘皆负﹐那或者是阶段式的失败(例如到第五步时走不下去)﹐或者是程度上的失败(例如不到80%)。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第五步是失败了﹐但是到第四步仍算成功﹔不够80%不能过关﹐但是79%却是肯定的。所以不要以为失败是一无可取的﹐那开始的四步和79%对当事人的能力因此自信的基础都是有所项献的。
  因此﹐帮助一个人提升自信心﹐尤其是小孩﹐需要多制造机会给他﹐多让他尝试﹐并且多引导他认识到成功的部分(建立良好的信念)﹐并且肯定这部分已提高了他的能力。(我们可以说﹕“下次从第五步改变便可”﹐“怎样再增加
  1%﹖”)
  一 认识自己的能力
  1想一想活到今天的你拥有多少和多大的能力才能懂得和做到那么多﹖你注意和认识到自己有些什么能力吗﹖
  2能力没有好坏之分﹐能做到便是能力的发挥。故此﹐一个孩子读书做功课没有耐心﹐但却能够全神贯注地玩两小时电子游戏机﹐那也说明孩子是有耐性的能力的。没有能力和没有把能力用在某些事物上是两回事。只是﹐我们往往从小便被引导去否定某些事情上是两回事。只是﹐我们往往从小便被引导去否定某些事情或行为﹐因此在该事情或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被否定了。
  3不要与别人比较。既然没有两个人是一样﹐那么与别人比较就是不明智和无意义的。1993年美国候活-格纳博士发表了多元智能的学说﹐更显出每个人都会有其独特优越的地方。更有效的思想方式是与过去的自己比较﹐现在有了哪些能力上的增长﹖这就是说﹐如何使每一天的我都比昨天的“我”更好一些﹖
  二 提升自己的能力
  1所有能力都是经由体验而发展出来的﹐所以﹐多做多用是最可靠有效地提升能力的方法。尤其是﹐每次比上次增加一点难度﹐每次的提升便会更显着。
  2懂得越多﹐便有越大的知识基础﹐越能支持经验过程。以三个月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定下一些学习目标﹐在那三个月中专注于同一目标的学习和研究﹐不出两三年﹐你便会成为一个懂得很多的人。
  3你最想拥有而尚未满意的是些什么能力﹖想出三条可以掌握这些能力的途径﹐然后在每条途径上定下三个可行的步骤。
  如果你想在认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上有所进步﹐可以试做下面的“提升自信练习”。
  提升自信练习
  A知识﹑技能﹑能力﹕ B提升计划
  一﹑你引以为豪的﹕ 一﹑写出你人生的一个中期目标
  1
  2 二﹑如何使1中的能力会更有效地助你达到这个目标
  3
  4
  5
  6
  7
  8
  9
  10
  二﹑以前被忽视或被否定的﹕ 行动计划﹕
  1 一﹑短期(7天内)
  2
  3
  4
  5
  6
  7
  8
  9
  10
  三﹑想拥有或提升的﹕ 二﹑长期(3个月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7。4   如何提升自爱
  自爱就是自己爱护自己。只有自己爱护自己﹐才能有效地爱护别人﹐别人也才会爱护自己。
  自爱的基础是自信。在自己拥有的东西之中﹐凡是有能力给我们乐趣﹑提升或其他价值的﹐我们都会爱护它。给我们价值越大的﹐我们越加爱护它﹔没有价值的﹐我们就会把它丢在一旁﹐破烂了或者失去了也不在乎。
  既然给我们价值越大的我们越加爱护﹐在每一个人的人生中﹐没有比他本人更值得他爱护的了。为什么在今天的社会中﹐这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一辈﹐不好好地爱护自己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以下数点中看到﹕
  1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很注重个人修养﹐其中“谦虚”是很重要的一点。“谦虚”本身没有问题﹐但错误地以为必须降低自己才能显出对别人的尊崇﹐却渐渐地成为一般人对“谦虚”的定义。其实﹐妄自菲薄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连自己都否定自己的价值﹐又怎样祈望别人肯定自己呢﹖
  2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往往习惯用恐惧﹑羞愧感和犯罪感去推动孩子做或不做某些事。这样容易使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能力不足﹑不能控制情况﹑没有做正常人的资格等﹐因而没有自信。
  3我们也常常教人不要自私﹐要多为他人设想﹐为别人做点事。这是很好的教诲。可是﹐加上前面两点所产生的效果﹐一个人的潜意识往往认为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成全别人。我们的社会更爱表扬这类人﹐认为这才是良好的模范。
  其实﹐一个必须牺牲自己才能帮助别人的人﹐力量极为有限﹐往往帮了别人自己也要别人帮了。反之﹐一个懂得爱护的人﹐会在自己不伤元气的情况下帮人﹐为的是使自己有能力再帮更多的人﹐同时自己还可继续成长﹑壮大。
  老是盲目歌颂烈士﹐以他为模范﹐到头来﹐所有有心有力的人都死了﹐革命怎会成功﹖懂得保护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才能保证有成功的一天﹐否则﹐极其量只会成为“有风度的失败者”而已。
  4传统上﹐家长很想小孩“听话”﹐多听话便会少用脑﹐更会养成依赖的心态﹐也会造成孩子缺乏自信。
  我们可以用以下的练习去提升自爱。
  第一步﹕
  选出一件自己十分心爱的东西﹐然后写下自己如何对待它(怎样做﹐希望它会怎样)﹐至少5点。
  第二步﹕
  写出如何可以把上面所写的行为和动机实施在本人身上。
  7。5   如何提升自尊
  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只有当一个人尊重自己时﹐才能真诚地尊重别人﹐而别人也才会尊重自己。自信和自爱是自尊的基础﹕我有这么大和多的能力﹐能够为自己和别人做很多事﹐因而得很多的价值(乐趣﹑肯定﹑接受﹑支持)﹐我当然爱护拥有这份能力的我。有能力同时又受爱护的人﹐我们当然尊重。
  尊重是接受和承认他的地位﹐并且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表现出这份接受和承认。见到国旗﹐或者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我们那刻的心态和言行﹐便是证明。假如有两位学者站在一起﹐其中一位雍容有礼﹑轻松大方﹐而另一位举止粗野﹑出言不逊。虽然两人都有很高的地位﹐明显地﹐人们对他俩是会有不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