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传-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
体农庄的大多数机械设备都被破坏了,没有足够的生产工具,就连一头牛都没有。田野里只见到妇女在拉犁耕地。大多
数身强体壮的青壮年劳力,不是被作为劳工运到德国,就是上了前线。
工厂、矿山、电厂要重建;公路、铁路待修复。赫鲁晓夫在视察完一些重要的地区之后,起草了一份解决乌克兰问
题的建议,并把建议发给州委和州执行委员会,通过报纸告之于人民。乌克兰的经济恢复工作进展顺利,尽管住房和劳
动力仍十分缺乏。
1944年 3月,苏军再次发动进攻,并前出到苏联在普鲁特河上的旧国界,解放了尼古拉耶夫、切尔诺夫策、敖德萨、
捷尔诺波尔。基辅举行了乌克兰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会议,听取了关于解放乌克兰和恢复共和国国民经济任务的报告。代
表们对赫鲁晓夫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颂扬,“他的名字是与乌克兰的繁荣昌盛,与乌克兰从德国法西斯手中解放出来联
系在一起的”。
1944年 4月 17 日是赫鲁晓夫 50 岁的生日。这天,各家报纸不但发表了联共(布)中央委员会、苏联人民委员会、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生日贺词,而且还刊载了作家雷利斯基和季钦娜等人的回忆文章。在报纸上还刊登了授予赫鲁
晓夫第二枚列宁勋章的决定。这一天对于赫鲁晓夫也是悲痛的,与他在前线有生死之交的乌克兰第 1方面军司令瓦杜丁
的葬礼在这一天举行,赫鲁晓夫作为瓦杜丁生前战友参加了葬礼,并讲了话。
瓦杜丁是被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伏击受伤后,因医治无效而死去的。乌克兰的重建工作除了物质方面的困难之外,
令人感到头疼的还有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分子。赫鲁晓夫从乌克兰的共产党游击队司令别格马那儿得知,乌克兰起义军、
乌克兰人民革命军以及三个民族主义者集团——班杰拉分子、麦尔努克分子和布尔巴分子——在乌克兰西部的森林和农
村地区活动频繁。其人数因旧警察、乌奸的加入而有所增加。西乌克兰的部分居民对他们表示支持。绝大多数居民却在
这些民族主义者的胁迫下不得不向他们提供食物和藏身之处。为了平息这一运动,赫鲁晓夫下令将西乌克兰数百个大小
村庄的居民一个不剩地迁到西伯利亚。例如,在赤塔州的工厂和矿山就有数万名这类“特别移民”在工作。在西乌克兰
无人区出没的班杰拉分子、梅利尼科分子和布尔巴分子,最后大部分被歼灭,少数人设法躲藏起来或逃往西方,被俘的
民族主义分子或被枪决或被判刑监禁。
民族主义极端分子的活动在严厉镇压下有所收敛,但民族主义思潮仍然存在。为了对这一思潮进行引导,联共(布)
中央和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为了民族团结,对乌克兰的爱国主义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强化:凡是同著名乌克兰作
家和其他乌克兰活动家有关的周年纪念仪式,均作为重要的政治活动来对待,出版了乌克兰百科全书、发表了大量关于
反对波兰统治的 17 世纪哥萨克的领导人波格丹。赫米尔尼茨基的文章,而且将别列亚斯拉夫市改名为别列亚斯拉夫—
—赫梅利尼茨基。在乌克兰恢复了东正教,被德国人破坏掉的一些教堂又重新修建起来。赫鲁晓夫甚至邀请基辅东正教
会和神职人员的代表到人民委员会来座谈。
随着战争向西推进,苏联政府又面临同波兰之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1937—1938年,斯大林以共产国际的名义解散
了波兰共产党,并杀害了几乎所有的波兰共产党领导人。1939年,苏联通过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定及其秘密条款与
德国一同瓜分了波兰。这本已深深伤害了波兰人的民族感情。苏德战争爆发后,受伦敦波兰流亡政府影响的波兰将军瓦
迪斯瓦夫。安德斯在苏联组建了一支波兰军队,但斯大林改变了主意,拒绝让安德斯指挥的三个波兰师在苏联对德战线
上作战。这支军队只得从伊朗前往北非。1943年 4月 16 日,波兰流亡政府要求国际红十字会就数千名波兰军官在斯摩
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被杀一事进行调查。苏联政府在 4月 27 日声称波兰军官是德国盖世太保所杀,并宣布同在伦敦
的波兰人断绝关系。
斯大林极力促使在苏联的波兰人建立一支新的波兰部队和成立一个新的领导组织。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原安德斯部
下的一个师参谋长齐格蒙特。贝林建立了一个波兰师,1943年发展为一个军,1944年发展为波兰第 1集团军,隶属于罗
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在苏联的帮助下,一批亲苏的共产党员和其他民主党派人士在苏联建立了一个
临时委员会,作为未来波兰政府的雏型。这两件事都是由莫斯科直接插手和过问的,而赫鲁晓夫作为乌克兰共产党中央
第一书记参与了许多具体工作。他经常从斯大林那里接到命令,要他帮助那些取道基辅前往波兰的波兰共产党人。1944
年,第一批波兰人就是从乌克兰第 1方面军的防线越过边界的。赫鲁晓夫同波兰临时委员会的领导人贝鲁特、华西列夫
斯卡和贝林来往密切。作为乌克兰共产党的第一书记,与波兰的交往成为战后初期赫鲁晓夫的一项比较重要的活动。乌
克兰与波兰一界之隔,赫鲁晓夫的国际活动实际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1944年 7月 23 日,苏军渡过布格河攻克了波兰东部重镇卢布林。波兰临时委员会随即迁到这里,并正式宣布临时
委员会成立。当时,临时委员会中的许多成员,包括贝鲁特、贝林和华西列夫斯卡等,经常到基辅来通过赫鲁晓夫与苏
联商谈各种具体问题。赫鲁晓夫在波兰问题上往往比斯大林更偏重维护俄国的利益。卢布林委员会为了取得波兰人民的
信任,不得不同苏联商谈苏波边界的问题。为了恢复波兰人民对苏联的好感,斯大林重新审查了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
洛甫条约确定的边界,决定沿所谓的寇松线重新划定波兰东部边界。这就意味着苏波边界要由 1939 年苏联实际占领的
边界向东移动。赫鲁晓夫却认为,斯大林这样做没有考虑到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民族利益。“乌克兰人民在历史上
第一次看到自己联合成一个国家,一个苏维埃国家。”“我们的国家获得了最大限度的领土,同时也满足了乌克兰人的
热切愿望”。“而现在,在战后,斯大林却决定把西乌克兰一部分土地归还给波兰”。尽管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这一决
定有自己的看法,但还是继续执行斯大林的决定,同白俄罗斯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波诺马连科一道去卢布林,同波兰临时
政府拟订了改变边界线后交换双方居民的计划。赫鲁晓夫指派乌克兰食品工业部部长波德戈尔内为驻波兰的代表,去解
决交换居民条约中的所有问题。后来,他还和波诺马连科到卢布林参加了为此举行的盛大宴会。华沙解放后,卢布林委
员会迁到了华沙郊外的普腊加。委员会面临迅速恢复被破坏的华沙城的任务。1945年 1月,斯大林打电话给在马克兰的
赫鲁晓夫,要他立刻去莫斯科。赫鲁晓夫到莫斯科以后,斯大林告诉他:“华沙的波兰同志请求我们帮助他们恢复市政
设施,尤其是供水和下水道系统。我们已经解放了华沙,但是他们仍处于毫无办法的境地。他们说,华沙成了一片废墟,
不知该怎么办,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工作。既然你在迅速恢复主要市政设施方面已有了不少经验,我们想派你去华沙照
料一下那里的工作。”
赫鲁晓夫表示同意,并请求带几名市政管理方面的专家和电气工程师同去。赫鲁晓夫带着为他调配的几名专家飞到
华沙。他会见了波兰临时政府的奥苏布卡—莫拉夫斯总理、波兰共产党书记贝鲁特和华沙市长彼哈尔斯基。他参观了华
沙市区。这座城市破坏严重,到处是颓垣断壁,只有郊区还有一些建筑物孤零零残存着。赫鲁晓夫把苏联工程师和波兰
工程师分成发电、供水和下水道系统三个小组,由电气专家斯特拉缅托夫全面负责,以检查和修复该城的基础设施。3
月初,赫鲁晓夫在华沙重建工程的参加者大会上讲了话,他说:“我受斯大林元帅的委托,同中央机关的一批工作人员
以及莫斯科和基辅两市的专家一道来到这里,来到你们光荣的首都,为的是就地了解这个城市的情况,从而能够更好、
更具体地解决重建华沙工作中的问题。
“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过波兰人与乌克兰人、波兰人与俄罗斯人互相仇视的时期。这种仇视是由人民的敌人人
为地煽动起来的,结果让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敌人从中捞取了好处。不过,经过一场空前的毁灭性战争给波兰人民、乌克
兰人民、俄罗斯人民和其他斯拉夫人民带来严重考验,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两国人民曾经共同经受了苦难,
肩并肩地为反对我们的共同敌人——德国法西斯分子而斗争。在这伟大的斗争过程中,苏联人民和波兰人民之间的友谊
日益巩固。这种由我们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动摇不了的。红军会同波兰军把波兰从德国占领者
手中解放出来,给波兰人民带来自由和独立。”
华沙的发电、供水、下水道系统破坏的程度并不像想象得那么严重,赫鲁晓夫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斯大林交给他的任
务。同时,像他在讲话中所说的那样,他在政治上也做了许多弥补工作。他还根据贝鲁特的建议看望了正在病中的哥穆
尔卡。赫鲁晓夫同后来的波兰领导人都有了接触,彼此增进了了解,这是赫鲁晓夫战后外交活动的开端。赫鲁晓夫不久
就回到了苏联。1945年春,赫鲁晓夫同伊。布罗兹。铁托见了面。铁托是从莫斯科返回南斯拉夫,途经基辅而逗留两夭
的。
5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 月,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前往莫斯科。
6 月 24 日,莫斯科举行了祝捷游行。他同斯大林及其他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站在列宁墓上,苏联军队组成纵队从红
场上通过。胸前佩戴着三枚勋章的勃列日涅夫少将迈着正步,走在纵队之中。
乌克兰经济恢复工作的问题很多,尽管这一工作进行了差不多已经有一年,但离斯大林的要求仍很远。斯大林对乌
克兰这一粮仓的期望是,为战后的苏联提供足够多的粮食、肉类和其他农产品,而如今的生产水平只相当战前时的 25
%。
赫鲁晓夫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经常到乌克兰各地巡视。1945年 7月,他视察了乌克兰共和国的南部各州;秋
天,他又在西乌克兰和原喀尔巴阡山下的乌克兰度过了几个星期。此时,乌克兰全境的面貌正在发生变化。成千上万的
乌克兰士兵和指战员复员了。乌克兰各地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热烈欢迎他们的归来。然而,许多人却无法分享这
种普遍的喜悦。战争爆发时告别家乡奔赴战场的人为数众多,而如今返回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战场上牺牲了,烈
士的墓地遍布各地。那些在希特勒集中营里活下来的被俘人员则受到歧视,他们同许多被送到德国进行强迫劳动的人一
样,必须在人们的冷眼下度日。在有些村子里,有一半人是被遣返回国的。1941年因战争东迁的成千上万名工人也开始
陆续返回故乡,一大批在部队里执行附属军务的妇女也回来了。重建工作因劳动力的增加而有所改善。
工农业生产在恢复。1945年 1O 月,赫鲁晓夫在一次中央全会上报告说,较之战前 1940 年的生产水平,乌克兰的
煤炭生产已经恢复到 40 %、钢铁23%、生铁 30 %、锰 54 %、铁矿 34 %。全共和国的土地播种面积已达到战前总
面积的 71 %,谷物和甜菜产量分别达到战前 1940 年水平的80%和 50 %。尽管如此,1945年乌克兰仍未完成粮食征
购计划;因为数万顷的谷物和玉米直至 11 月份还没收割,既缺人力,又缺机器。为了补救,只有加强春播,可是由于
农庄里缺少机器、马匹和耕牛,播种时只得使用奶牛,这又影响了牛奶的产量。夏季炎热,旱灾从摩尔达维亚开始,后
来蔓延到西南部,不仅影响到整个乌克兰,而且还影响到伏尔加河流域。旱灾的受灾程度比 1921 年严重,与1891年相
似。
赫鲁晓夫预感到 1946 年的生产计划无论如何难以完成。他指派了一个以斯塔尔钦科为首的农业专家和经济学家小
组,对这一年乌克兰的实际产量进行预测和估算。小组考察研究后向赫鲁晓夫提交的数字是 1—2 亿普特之间。战前,
乌克兰的产量曾经达到过 5亿普特,而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