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科幻纵览 >

第14章

科幻纵览-第14章

小说: 科幻纵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两个故事,可以帮助大家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除了北京,其他地方的出版社,一般都集中在省会的某幢大楼里。一层是某社,二层是某某社,统一的门卫,大家上下班彼此打头碰面。

通常我钻到这么一幢楼里,便可以同时拜会几个出版社的朋友。有一次,笔者拜访一位编辑朋友。他问我,你是刚去过上面某某出版社吗?

我说是的。刚从某某编辑那来。他正巧也作科幻。

哦,你知道他明年要作什么科幻选题吗?这位编辑小心翼翼地问我。

……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大型出版社总要分许多编辑室。曾经有一家著名的文学出版社,其中的现代文学编辑室准备出版科幻小说。于是请到周边一些科幻作家。谈定以后,便请我们吃饭。席间,我和编辑说,我与他们社儿童读物编辑室的某主任也认识。那个室也在作科幻。

这个编辑犹豫了半天,终于主动地提醒我:咱们合作的这套书,你不要和她讲。拜托了!

我想大家一定明白了吧。不管有多少出版社,多少编辑跳到这个圈子里,他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的。谁会给自己的竞争对手讲自己的经验教训呢?这么多年,我只遇到过两个“社间协作”的例子:天津某出版社的一个编辑,组到质量非常不错的科幻小说稿。内中不乏圈内名人。后来,因为其它原因,他和社里闹了矛盾,一气之下,便把整套稿子全部交给南方一家出版社出版。再有就是一个上海的编辑。他本来组了一套稿,社里不批准,便交给了另一个社的编辑。算是给作者们一个交待。

当然,这也是我写出这篇文章的理由。毕竟我是作者,与所有出版社和编辑都是合作而非竞争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不交流这些经验,那只好我讲出来吧。

中国的民族素质,文化背景难道真得对科幻市场没有影响吗?

如果你想把一本书卖到一千万册,可能会有些影响。如果你想把一本书卖到几万册,这些问题你不必去理会。而写一本,或者编一本能卖一千万册的书,是文学青年的想法,不是职业作家,职业编辑的追求。

中国和欧洲一边大,人口是欧洲的三倍。那里分为几十个国家,这里是一个国家。在这么幅原广阔,差异巨大的市场上,研究什么“民族素质”、“文化特性”都是很无聊的。它可以容纳千奇百怪的类型文学。你盯准了具体的一个读者群,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作好该作的功课,凡事讲求认真踏实(而不是象现在科幻圈这么浮燥)。你总能把一本类型小说卖到几万册。

问你关于科幻影视的问题。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科幻影视,是因为钱和技术不行吗?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影”和“视”两个市场来讨论。影与视在当今中国的命运悬殊。过去一年里,你曾经买过票,看过除冯小刚、张艺谋他们两个以外任何一个人拍的国产电影吗?你的答案就是前一个的答案:中国电影业如今半死不活,现在还谈不上创新的问题,生死才是它的关键。

实际上,拍科幻电影中国既不缺钱也不缺技术。从钱的角度讲,上亿元的巨片中国拍了很多,何况科幻片并不就一定是巨片。从技术角度讲,你看过《英雄》吧?给《英雄》制作特技的公司,就是那家给《侏罗纪公园》制作特技的公司。如今这个全球化时期,没有什么技术是钱不能买来的。所以,关键还是整个电影发行体制没有理顺。制片方还不敢真正地投资作点什么,所以只好先照几个老套路拍下去,暂时先活着。等中国电影能够缓口气,才能谈科幻这个新话题。

有趣的是,那些发表言论,大声呼喊中国科幻电影的人,基本上都不熟悉中国电影的实际状况。比如,他们大都还以为,如今的电影制片厂是拍摄电影的主体。

电视剧市场完全相反,十几年来一直很火,甚至是吸引热钱的重要领域。所以,拍科幻电视剧的尝试并不少。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经验吧。

我的长篇科幻《生命之网》(又名《网魔》)未完稿时已经签下了第一次改编权。因故未能拍摄,改编权到期后,又与另一家影视公司签下了第二次改编权。这部作品为什么能被影视界接受呢?首先是它解决了故事丰富与否的问题。影视策划和编剧很少有懂科幻的。所以,只能是原创作者先把故事写好。他们从故事里发现了足够的影视元素,进行精练。直接进行科幻影视原创,或者把小短篇添充起来,几乎是死路一条。能够把《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这种内容单薄的短篇小说发展成血肉丰满的科幻片,暂时还没有这样的中国编剧。

其次,故事背景与现实极近。我的小说一直是这个套路,极其贴近现实。从影视制作的角度讲,这等于减少了他们许多麻烦。低成本小制作,这是中国科幻影视能够切入的重要条件。虽然前面说过,中国影视界绝不是花不起钱。

但它为什么又不成功呢?只能说影视制作的线条太长,远非小说可比。创作一部小说,作者完成,编辑OK,最多再过一个编审关,就能够与读者见面了。而能够卡住一部影视作品的关口,到现在我还没有数清。

在中国,还有一批从事科幻美术创作的朋友。他们无论与美术界同仁相比,还是与欧美日科幻美术同行相比,收入都很低。或者说,不能从科幻美术上挣到钱。你认为原因何在?

这是成人科幻市场没有启动的直接后果。美术作品(而不是卡通作品)的消费者就是成人。你总不能指望青少年学生会出几千几万块钱收藏科幻美术原作吧。

第一卷:科幻讲什么? 第一编:生命与人(1)

第一编简介

象科幻这样长期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文学门类,受到误解很正常。其中有一个误解就比较普遍:科幻总是谈物质的科学技术,只是去幻想人类如何如何外扩张,不重视人本身!或者,只是到了晚近时期,才回来关照人自身。说这话的不光是圈外人,有些视野不够开阔的科幻作家也讲过类似的话。比如,香港作家黄易就认为,以前的科幻只重视技术,不谈人,他要新创一个流派,以人类精神为对象的科幻,自称为玄幻。(《湖祭》前言,华艺出版社出版)这类出自科幻作者的言论,可能会使误解变成它的平方吧。

这个误解至少有一个来源可以找到,那就是凡尔纳小说的超强影响力。对于外行人来说,科幻就是凡尔纳!而他正好从不写以人为题材的科幻作品。后面各卷笔者要谈到,这位被外行视为科幻旗帜的作家,恰恰是科幻圈里后继乏人的少数派。

世界科幻史公认开端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经典的人造人故事。从这本书开始,“人”这个主题从未离开科幻的核心。围绕着“人”,有关科幻题材范围之广,变化之多,难以穷尽。

正是在这类题材中,科幻艺术本身的人文特性得到了彰显:文学即人学,正是因为对“人”这个概念进行了独到的探索,科幻才能确立它在文学这个“人学”中不可动摇的位置。

而对“人”的本质进行探索,往往又无法回避“生命本质”这个更大的问题,毕竟人是生命进化的精华,而不是生命之外的异类。从达尔文开始,我们就已经牢牢形成了这个观念。在科幻作品里,非生命体获得生命和成为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比如,《弗兰肯斯坦》中,被拼凑起来的丑陋巨人在一次电击后获得生命,同时也成为生化类人造人。在王晋康的《生命之歌》中,机器人“元元”被一曲代表生命冲动的音乐所触发,获得生命,并从此由机器人转化成人。在进化论题材里,科幻作家们更是构想出许多非人智慧物种,从根本上抹去人和其它生物之间的界线。

所以,本编将它们合而为一,定名为“生命与人”。

作为一种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类型文学,科幻文学在“生命与人”这两个问题上最大的特色,或者说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这两个传统概念进行种种改造或延伸。本编的体系也正是按照这种延伸的程度,从浅入深,从近及远进行排列。在医术畅想、走入精神世界这两章里,分别介绍了科幻文艺中的医学和心理学。在这两章里,人仍然是原来的人,但科学技术这把改造之刀已经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为“人”刻上烙印。到人体改造、基因工程与克隆人两章中,科学技术开始直接改造人本身。进入人造生命和人造人里,科幻作家们对“生命”和“人”的传统概念进行了最大改造:它们未必一定要诞生于大自然这个母亲,当人类真正彻悟两者的本质后,自己便可以充任新生命和新人的创造者。

离开科技视角,大自然本身也会向生命和人的传统概念发起挑战。在进化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由来和去向,看到人的各种变异。在外星生命和外星人两章中,我们更可以超越地球的狭窄空间,在宇宙大背景下畅想生命和人的多种可能性。

来吧,让我们先去看看全新的生命和全新的人!

第一章:医术畅想

A一章简介

第一节:催眠术

第二节:人工冬眠

第三节:整形与美容

第四节:器官移植

第五节:其它医学题材

A一章简介

自然科学发展至今,已经分化出成百上千的学科。或许没有哪门学科,能够比医学离普通人的生活更近,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现代社会中的人,可以不打手机,不用电脑,不看电视,不装空调,甚至不坐汽车。但恐怕不能不和医生打交道吧。

科幻作家当然也从未忽视医学这块题材的沃土。只不过,他们的视野有些独特。人工冬眠经常出现在科幻中,但它并不属于现实中的医学,是科幻作家独自发展出来的奇妙构思。整形与美容、器官移植虽然可以从今天的医学中寻找到摹本,但科幻作家对它们进行了大胆想像。

和上述医术相比,催眠术则比较古典,大多数催眠题材出现在早期科幻作品里,但也有些晚近之作。除此之外的医学题材比较零散,总括在其它新疗法中介绍给大家。

第一节:催眠术

在通过技术手段导致冬眠的设想提出前,科幻作家们一直用古老的催眠术来架设类似的情节。可以这么讲,在科幻题材发展史上,人工冬眠题材是催眠术题材的必然发展。反之,后者也是前者的先驱。

1888年,美国作家贝拉米(Edward  Bellamy  1850、3——1898、5、22)出版了他的名著《回顾》。主人公韦斯特由于催眠作用,于1887年沉睡在地窖里,在2000年被他的后代整修房屋时挖出,并且苏醒。这时,美国已经实行了作者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制度”。韦斯特和新时代的人相互介绍自己的生活环境,在差异中寻求沟通。这和后来一些人工冬眠科幻故事属于同样的思路。

十一年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昏睡百年》得以出版。小说主人公格雷厄姆是个英国青年。刚刚继承一笔巨额遗产。便患上奇怪的睡眠障碍。先是多日无法入睡,然后一睡不醒,身体呈“蜡样屈曲”。这样一睡便是两百年。当他醒来后,他那笔财产在委托人的经营下已经增值了无数倍,拥有世界财富的三分之一!《昏睡百年》里虽然没有人工催眠,但对于整个故事来说,效果是近似的。

九十年代初,英国经典科幻电视剧《复仇者新版》曾在中国热播。其中有一集叫《长眠的间谍》,题材也是催眠术故事:二战中,苏联红军进入高加索山脉,找到一个看似中年人的僧侣,发现此人竟然见过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遇刺)!原来,他掌握着一种秘传的催眠术。克格勃遂学到这种秘术。战后,苏联和美英法划定势力范围,苏联红军从一些西欧地区撤退时,布置下一批催眠过的间谍。他们藏身在巨大的橡木酒桶里,因为这些“陈年佳酿”几十年也不会被人打搅。到了八十年代,间谍们纷纷醒来,钻出酒厂进行破坏。他们并不清楚时代变迁,把穿制服的乐团当成西方军队进行攻击。其中一个王牌间谍从自己当情报官员的儿子手中接到行动指令。父子见面时,父亲只有三十多岁,儿子已经一头灰发了。

第二节:人工冬眠

在科幻作品中,人工冬眠是科学事实、虚构和希望的古怪结合。医学上,“冬眠疗法”由法国外科医生拉波里(Labolet?)首创,主要是在心脏手术时作为低温麻醉。与科幻作品中深低温冷冻不同的是,冬眠疗法只降低几℃,一般不使体温低于32℃。所以代谢和生命进程不是完全停止(冻结)而仅是略微减慢而已,不过,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理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在自然界,许多生物也有冬眠的习性。一些恒温动物(哺乳类与鸟类)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