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51章

论语别裁(上册)-第51章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钭约荷砩霞甘锶舛眩峁醯谜饧甘锶舛己苈榉常恋萌パ钏R虼恕拔谎幔迦瞬痪搿闭饬降惚砻婵春苋菀祝銎鹄春苣眩绕涞蹦昙痛蟮氖焙蚋灰鬃龅健!《鬃咏舱饬骄浠暗氖焙颍昙鸵丫艽罅耍笔钡娜硕家丫扑ト恕⑷收摺5鬃右恢钡剿赖氖焙颍贾栈乖诰仁谰热说哪勘晟吓θプ觯饩褪鞘ト说谋碚鳌?鬃釉岬焦枚嘀质ト耍谡饫镂颐强纯鬃樱耸鞘

 399

    683论 语 别 裁

    之时者。 所谓时者,不是说孔子时髦,时髦是后世才出现的名词。 这个“时”是说孔子随时跟着时代走,不落伍,随时在进步,随时晓得变,所以说他是圣之时者。 他一生的努力,都朝这个方向,因之他这个做法,叫做“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当时他知道这个时代是挽救不了的,可是他并不因此放弃他应该尽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无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或对自己的事业,必须反省的地方。 普通人都把一时的成就看成事业。 但了不起的人,进入了圣贤境界的人,所努力的则是千秋、永恒的事业。 孔子所努力的就是千秋事业。下面便是这一篇结论的开始。

    祈祷是求救的信号

    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有一次孔子生病,大概病得很严重,以现代情况来说,大概医生都束手无策了。 于是学生们急了,尤其是性情急躁的子路更慌了,主张请一个画符的、念咒的来拜拜;或者请一个神父、牧师来祈祷;找一个和尚来念经。 这就牵涉到宗教,向神祇去求救。“子曰:有诸?”一个问号。 孔子说,子路!

    有这回事吗?

    有可能吗?

    意思是说,人病重了,在菩萨面前,或上帝面前一跪,说菩萨啊!上帝啊!他给我长命吧!再活两年吧!

    我还有些帐没讨,再过两年就可以讨好帐,再慢慢去。

 400

    述 而 第 七783

    这样可以吗?小说上写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师老无功,知道自己快死了,拜北斗星。(这是小说上写的,历史上实际没有这回事,如果真有这回事,诸葛亮就不叫诸葛亮,要改名诸葛暗了。 但道家有此说法:北斗,统称北极星。 北极星和南极星,掌管人的生死。 后来民间传说的南极仙翁,他的形像成为庆贺长寿的象征。而道家的说法,南极仙翁是管寿的、管生的;北斗星君,是管死的;所以欲求不死,要用道家的方法拜北斗。 是另有一套的,包括画符、念咒、点灯等等。)结果还是死了。这是小说写的,不去管它。但这一节《论语》告诉了我们,孔子对于鬼神之事,形而上的东西,并不是反对。前面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鬼神有没有存在,他没有讨论。 因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谈到超现实世界,有没有另一世界存在,这是东西文化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哲学、宗教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些不科学,科学并不是万能,现在科学正要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还没有找到。 不要以为科学解决了问题,事实上问题还没有解决。 像爱因斯坦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可惜死得太快了一点。 他想把生命升华,变成为四度空间(Four

    Dimensional

    Space或称四次空间,或四个因次空间)。

    那时人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可以有神通,可以不靠机器而在空中飞行。 他有这个理想,没完成就死了。 他到快要死的时候,感觉宇宙的生命后面还有一个东西。 什么东西呢?当然不是唯物思想的。 他是搞物理的,科学家都是朝唯物方面的路子去探讨。 结果他认为不是属于唯物方面的,而是另外的东西,可是不知道是什么。 所以他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

 401

    83论 语 别 裁

    因为这一个力量他没有研究出来,是个东西但不可知,还不如信上帝,精神先得到保障,先得到安慰。 形而上是不是有个东西?

    生命是否在一个躯体里死了以后可以再生、再来?

    这都是人类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所以人类文化不要自吹了,站在哲学立场看人类文化是非常幼稚的,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人从儿童到少年,幻想最多。 对一个茶杯可以看上几个小时;对一堆泥士、一块破瓦片会觉得很好玩,大感兴趣;堆城筑池,可以玩一整天。 后来加上知识的教育,到了二十岁前后,又进入另一个阶段,作学问、作事业的理想基础,就在这个时候打的。 看历史上的大政治家、英雄、文学家等等,一切成功的人,基础都在这时候奠定的。 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打好基础而后来能够成功的,不是绝对没有,但例子太少。 三十岁到四十岁,并没有什么创见,只是将十几到二十几岁之间的理想付诸实施,化成事实。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几乎三十几岁就成功了,尤其是领导或统治方面的人物,更少例外。 汉高祖年纪是大一点,但也只四十几岁,没有超过五十岁就成功了。 他统一天下只用了五六年的时间。 其他的人作学问也都是如此。 当然年老才成功的,不是没有,但少得很。 到了五十六十不过空留回忆。 所以遇到老年人,要准备一番心情去光听他讲过去:“我当年如何如何”

    ,今天讲了,明天见到还是这样讲,可以讲几千百次。但告诉他现在的事情,他会马上忘记。 所以人的学问,一切的见解,都不超离年轻时的模型,尤其以科学为然。 现在的科学家,超过三十五岁以后,就很少有科学上新的发现了。有新发现的都是年轻人。

 402

    述 而 第 七983

    而学问思想到五六十岁成熟的时候,人就凋谢了。 我前面也说过,人类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是二十几岁的文化。 就是继往开来,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没有成熟的。所以中西文化,宗教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对最后的结论,都未曾获得。 生命究竟从哪里来?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都没有结论。 像前天和年轻同学谈到,我最近看了丁中江先生的北洋军阀史,把近代几十年来的事故,引用第一手资料记述。 我对每一文献都没放过,但看了以后就有一个感想:“人究竟为了什么?”这又是还没有答案的哲学老问题。当然我们可以假定很多答案,但这些答案只是人为的、主观的,并不是哲学的正确答案。 所以有无鬼神,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暂时保留。但是我们看孔子的态度,他对这个问题是明白的。 当他病了,药物无效的时候,子路说,求神吧!

    去祷告一下吧!

    孔子听了问子路,真有这回事吗?孔子这话说得很妙。 他当然懂得,不过他是问子路“有这回事吗?”

    而不是说“你相信吗?”

    子路经孔子一问,表示学问很有根据,于是搬出考古学,他说,有啊!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这“诔”是中国文化中的祭文,历代帝王的诔文就是。 子路说,古代的诔文说了,人应该去祷告天地、上下各种神祇。孔子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天天都在祷告,而且祷告了很久,还照样生病。 这节文字,作进一步研究,就可以看出来,孔子的意思,所谓祷告是一种诚敬的心情,所谓天人合一,出于诚与敬的精神,作学问修养,随时随地都应该诚敬。《大学》所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诚敬修养要做到我们中国文化所说的“不亏暗室”。

    孔

 403

    093论 语 别 裁

    子就是说自己天天做到这样,等于与鬼神相通,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第二,普通的人,到了急难的时候,就去求神、拜佛、向上帝祷告。 所谓:“垂老投僧,临时抱佛。”这就说人平日自以为很伟大,但一遇到大困难,或极度危险,就感觉到自己非常渺小无助,完全丧失自信心——“天呀!神呀!你要救我呀!”倘使这时仍能保持一分自信心,就需要高度的修养。这里我们说到历史上一个人,大家都知道的朱舜水,明亡以后,他流亡到日本去,本想向日本求救兵企图复国的。 船航行太平洋中,遇到大台风,全船的人都喊救命,朱舜水端坐船中不动。 据说当时船上的人都看到海上有两盏红灯,对着船来。 古代的迷信,说这是海神来接的讯号,全船的人都将会死亡,所有的船员都跪下了。朱舜水就问:“真有这回事吗?

    有没有其他挽救的办法?“船员说除非是有道的人跪下来求,或者还有希望。 朱舜水说,他们拿纸笔来,我烧一张符下去,大概就可以退掉。 朱舜水是道地的儒家,哪里会画符搞道家的东西,这不奇怪吗?结果他在纸上写了一个”敬“字。 烧了以后,台风停了,船也稳了,风平浪静就到了日本。 你说朱舜水这一套有本事吧!

    简直比诸葛亮更厉害,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岂不应该带兵打仗,将明朝复国了?这件事绝对有,但若深入研究,那就成为另外一门学问了。 现在的科学叫做精神学,又叫灵魂学。 精神与灵魂的解析,人的精神力量与宇宙是否相通,这是另一个问题。第三,中国民间的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一般人都是这样,像许多人交朋友,平时不去探访,有患难,或

 404

    述 而 第 七193

    要借钱的时候才去,所以孔子对子路说,算了吧!老弟,如果这样,我天天都在祷告中。 换言之,鬼神的事,和生命的道理,都不是这样简单的。

    要愁哪得工夫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说,人生的修养,“奢则不孙”。这个奢侈不止是说穿得好,打扮漂亮,家庭布置好,物质享受的奢侈。 是广义的奢侈,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风头,都属于奢侈。 奢侈惯了,开放惯了的人,最容易犯不孙的毛病,一点都不守规矩,就是桀傲不驯。“俭则固”。这个俭也是广义的。 不止是用钱的俭省,什么都比较保守、慎重、不马虎,脚步站得稳,根基比较稳定。 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脚跟踏实一点。 他说“与其不孙也,宁固。”作人与其开放得过分了,还不如保守一点好。 保守一点虽然成功机会不多,但绝不会大失败;而开放的人成功机会多,失败机会也同样多。以人生的境界来说,还是主张俭而固的好。 同时以个人而言奢与俭,还是传统的两句话:“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就像现在夏天,气候炎热,当年在重庆的时候,大家用蒲扇,一个客厅中,许多人在一起,用横布做一个大风扇,有一个人在一边拉,搧起风来,大家坐在下面还说很舒服。 现在的人说没有冷气就活不了。 我说放心,一定死不了。 所以物质文明发达了,有些人到落后地方要受不了,这就是“从奢入俭难”。

 405

    293论 语 别 裁

    曾国藩用人注重乡气。 历史上许多人,像吕蒙正,当了宰相,生活仍然很清苦。 如最近电视上轰动的包青天,他一生的生活,也是清俭到极点,他本身没有缺点被人攻击。 那么多年,身为大臣,龙图阁直学士兼开封府尹,等于中央秘书长,兼台北市长。 做了这么大的官,可是一生清俭。 民间传说,更把他当做了神,讲儒家文化,包公成了一个标竿。如宋朝的赵清献,当时人称他铁面御史,对谁都不卖帐,做官清正,政简刑清,监牢里无犯人,也和包公一样。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都是俭,乃至许多大臣,有的临到死了,连棺材都买不起。不但一生没有贪污一文钱,连自己薪水积蓄都没有,后代子孙都无力为他买棺材,要由老朋友来凑钱,这就是俭的风范。

    光 风 霁 月

    接下来是: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 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

    ,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 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 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

 406

    述 而 第 七393

    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 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至于小人呢?

    “小人长戚戚”

    ,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