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27章

论语别裁(上册)-第27章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打什么哑谜呢?

    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 就此便可以入道了。 曾参讲的对不对呢?有问题!那不叫“一以贯之”

    ,该“二”以贯之了,因为一个忠,一个恕,岂不是二贯?明明孔子告诉他“一以贯之”

    ,为什么他变出两个——忠恕来?

    这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说我们研究孔子的心法,这是一个讨厌的问题,因此只有借用别家的东西,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作为本题的参考。我们知道,目前最流行述古的禅宗,现在社会上一般都称为“禅学”。禅宗有一个故事,在文学上也很有名的,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是说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梵文的译音,释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

    ,牟尼译成中文是“寂默”。晚年住在灵山——也叫灵鹫山。 释迦是十九岁丢开了王位出家,三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十九年从事于教育,现在我们暂且不用宗教的观点来研究它。)有一天上课,在禅学里叫“上堂”

    ,后来我们的理学也用这个名词。 下面有很多学生们等他,都不知道他这天要讲什么,结果他上去,半天没有说话,他在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学生,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叫做“拈花”

    ,就是释迦拈

 214

    里 仁 第 四102

    花。 释迦拈花后,他有一个大弟子迦叶尊者,(叶,根据旧的梵文译音,音协。 尊者,就是年高德劭的意思。)释迦牟尼的弟子,大部分与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轻一辈。 释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纪大。 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在释迦拈花后“破颜微笑”。什么叫做破颜呢?

    因为宗教的教育集团,上来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 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这就叫作破颜,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等于说管理制度,非常严肃。 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 那么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拈花微笑”。此时释迦牟尼讲话了,这几句话是禅学的专门用语,等于孔子对曾参讲的“一以贯之”是一个道理。解释起来是很麻烦的事情,这几句话译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音玛哈,意为大,大成的意思。)

    迦叶。“

    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现在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 这就是禅宗的开始。 所以又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法门。 说它不须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这个道的意思。 现在我们不是讲禅学,暂时不要去研究它。(我是不大主张人家去研究的,我常常告诉朋友们不要去研究,因为怕一般人爬进去了,钻不出来。)只是引证这样一件事,比拟于“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类似相同。 孔子讲的一贯是什么?

    而佛家又为什么一个拈花,一个微笑?

    等于我们有两个人,一个举起一支粉笔,另一个说:“懂了!”

    除非这两个人有“黑道”术语、暗号,才知道彼此讲的是什么。

 215

    202论 语 别 裁

    对吗?——一笑。现在我们再引第二个故事加以说明。 禅宗到了中国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这个教外别传的法门,就是脱离了佛教的经典之外,不限用文字,而以另外的方法来传心,后来宋儒理学讲“孔门心法”

    ,也就是套用这个名词的意义而来。)一个印度籍的达摩祖师(所谓祖师,就是有别于教主)

    ,他也是王子出家,禅宗的传心法门,到了他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八代了。 我们知道,到了我国宋朝的初年,印度的佛教,整个没有了。 阿拉伯文化的侵入,伊斯兰教权力统治了印度。 所以宋朝以后,印度连佛教的文献都没有。今天要研究佛教思想,老实说,只有中国保留的文献最完整。 十七世纪以后,英法等国才开始由印度找到残缺的、遗留的佛教文化资料,译成外文而产生了西方的佛学系统。 但到现在为止,他们不承认中国的佛学系统,这是西方人有意的,尤其是有些人有意制造的。实际上宋代以后,印度的佛学系统已经全部到了中国,非常完整,且具规模。印度本土的佛学则可说是销声匿迹了。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佛学系统,是另外一个系统,那应该说是西方人的后来的佛学系统。 这是世界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去管它了。达摩祖师是在隋唐以前,梁武帝这个阶段,从印度把禅宗带到了中国。 后来流传下来,到唐代传至禅宗的六祖——广东的惠能,就是中国的第六代禅宗祖师,他没读过书,却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在中国文化史里,这一段相当于是佛教的革命,推翻了依文解义的经典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中一股佛教的新精神。 六祖下来,后来有一个和尚“俱胝禅师”

    ,

 216

    里 仁 第 四302

    我国禅宗“一指禅”故事就是由他而来——不过要注意,有一本书名为《三指禅》,是研究按脉的医书,不要误认作禅宗的书。怎么叫“一指禅”?

    禅宗是不限于借用言语文字传道的。六祖以后的这位大禅师,有人问他什么是“道”?

    他回答得很简单,每次都是举起一根食指示人,说道,“就是这个!”这个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是问他的人却懂了,悟了道。有一天老和尚出门了,不在家,一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小沙弥在守庙。 这天有个人来找老和尚问道,小沙弥说师父不在,你要问道问我好了。 问道的人便请小沙弥告诉他什么是道,小沙弥学师父的模样,举起一根食指向那问道的人说:“这个!”那个问道的人很高兴,跪下来了,因为问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 这个小沙弥可真不懂。 等师父回来了,小沙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师父。师父听了报告进去了,一会儿背着手出来,要小沙弥再说他怎样向人传道,小沙弥再比划着伸出一根食指说,“这个!”

    师父放在背后的手一挥,手上拿了一把利刀,把小沙弥的那根食指砍断了。 小沙弥手指被砍,大叫一声:“唉哟!”小沙弥也因此悟了道。禅宗像这类的故事很多,我们不管禅宗的道。 这里所提到的几个故事,跟孔子说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不是一样吗?

    这是由禅学回头来看《论语》,发现孔子也和一指禅一样,他说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字是什么东西?曾子听了,也等于迦叶的微笑一样,说:“是!我懂了。”曾参懂了以后,孔子出去,门人们围着曾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可见孔子对曾参说这段话蛮不简单的,所以同学们才问他到底什么意思,曾子于是回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实际

 217

    402论 语 别 裁

    上,意思是说,你们不要问,你们的程度还没有到哩!

    吉光片羽 稍纵即逝

    讲到这里,《论语》上还有一个大问题,和这个问题是一样的,将来要讲到,现在先连起来研究,是在第十篇《乡党》的最后一段:“色斯举矣。 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朱熹——宋代的大理学家朱夫子,以及历代的学者,认为这段书的上下文中掉了文字。古代不像我们现代印刷发达,书籍是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所谓竹简,一片一片很容易弄掉。 但是这种观点也有不能完全采信之处。我们看原文:”色斯举“就是说鸟在开始飞翔之前,拍展着羽翼,飞向青天,而后又翩然而逝。 这是一幅自然美丽的生动画面,意境之美颇似最近流行的”天地一沙鸥“。现在看看原文:山梁——山岗上面,雌雉——雌的野鸡(山岗上的雌野鸡)

    ,时哉时哉——就在这个时候。那么子路在旁边听到了,“共之”——就是恭身一拱手说:“哦!”的情状,又为什么“三嗅而作”呢?

    “三嗅”——所谓嗅,就是用鼻子吸气的意思。 我们年轻时候说笑话:“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为什么?是子路想吃野鸡肉,先用鼻子闻闻很香。 又说:子路是练气功的,先吸三口气,“而作”

    ,再打出去,于是野鸡被子路打倒了。 这些都是笑话。 那么这一段到底记载的是些什么东西?用我们的观点,就是和“吾道一以贯之”一样,也和

 218

    里 仁 第 四502

    禅宗“拈花微笑”

    的道理一样。我认为并没有掉落了文字,上面是记载当时的情形,描写飞翔的景象。“色斯举”——大家也看过孔雀,看过野鸡。 我曾在山里住过很久一段时间,山中一大群野鸡出来,的确很漂亮。“色斯举矣”

    ,野鸡要起飞之前,翅膀尾巴一展,像孔雀一样很美丽,然后起飞了,“翔”是飞翔一阵,然后又下来,停在什么地方呢?在山岗上面。孔子当场看到这个景象,野鸡羽毛很鲜艳,仔细一看,是只母野鸡,悠闲安然地站在山岗上。这时候子路也在旁边,孔子就告诉子路:“时哉!时哉!”

    这个“时哉!

    时哉!“

    在孔子一生思想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研究《易经》及中国文化,关于“时”的问题,更要注意。 人生一切,个人小事也好,国家大事也好,都要把握时机。 还有“位”——环境。《易经》重点,就在这里。 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变,随时在变,没有不变的事,时间一分一秒在变,空间随时随地在变。 所以孔子经常在《易经》中提到时空的变。 我常告诉年轻同学们,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骚,年轻人不怕没有前途,只问你能不能够站得起来;但要懂得把握时间和空间。 如同赶公共汽车一样,这就是人生。 等得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刚刚赶到,汽车开出去了,于是气得不得了,大骂一阵,骂有什么用?干脆等下一班第一个上去,不就好了。 从这一点小事,也可了解人生,怎样去安排自己,把握时间,孔子告诉子路“时哉!

    时哉!“也包含了这个道理。野鸡站在山岗上面,显得很神气,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场的鸡笼旁边,你说它的后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岗上,就

 219

    602论 语 别 裁

    大有凤凰之象。 正如晋代左思的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一幅大自然的画面,上是千仞岗,下是长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这就是得时、得位。 孔子指着那山岗上美丽的雌雉对子路说:“时哉!

    时哉!“

    意思就是说,你看,那只雌雉正在这个时候飞起来,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个好地方,这一幕活动的画面,影射了人生处世之理。 孔子周游列国,要想救这个时代,救这个世界,救这个历史文化,但却深感回天乏术。 他藉着这一幕景致对子路表达这个意思,而不从正面讲,好像释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 不用语言,就用目前这个事实指示给子路,你要懂得这个,要立足,要站稳,要站得好,早一点站到你的好位置。“时哉!时哉!”要把握时机。 子路这时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中国文字,古文非常简单,就是这么回事,但是拿现代文字改写成剧本的话,起码是两页的对白,加上表演,镜头恐怕花费二十分钟。这段在研究《乡党》时要极小心,在此只提前作个简述。现在再回到讲仁的这篇上面;“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此一说词内涵的道理。也相当于子路那一则“山梁雌雉时哉!

    时哉!“的道理。 前面说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这个人用功,很注重培养自己内心的宁静,德行的修养到了相当的程度,孔子看到他进来——一个人道德素养到了宁静安详的境界,走路的神态和平常不同;忧郁时,走路的态度又变得与高兴时不同。 他的学问、道德修养到了这个境界,在孔子面前一走过来,这位至圣先师就看出了火候。 所以孔子把他

 220

    里 仁 第 四702

    叫过来:“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其他学问讲了半天,都是空的。 等于释迦牟尼说的不立文字,真理就在你自己内心里,内心随时随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