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12章

论语别裁(上册)-第12章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讲到这里,我们要研究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历作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 这经验太重要了,本来为政就是须要人生的经验。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 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动不居。 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

 97

    48论 语 别 裁

    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经验,要多去体会。 因此孔子将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作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效法他这个精神,在工作上去体会、了解它,才把这一段编到《为政》中来。从上面几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 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 如果说“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骂人。 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在《中央日报》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 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 中国文化一直在讲人情,所谓“人情”

    ,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 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 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 但现在反用了以后,所谓这家伙

 98

    为 政 第 二58

    太“世故”

    ,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拍马屁的代用词了。 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更不对。为政以“德”为本,再以学来培育“诗”的温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备了为政的条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个军人,把中外古今的军事思想理论都翻遍了,但是连枪怎么放都不会,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晓得,这等人充其量只能当个参谋,绝对不能带兵上战场的。所以《论语》行文的气势,轻轻一转,把孔子的简略自传编进来了。 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字——“安居乐业”。

    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 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

    车上的一课

    接下来,根据我们全篇连贯起来的观念,似乎有了问题了,因为下面接着是说:

 99

    68论 语 别 裁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此一节,我们不要看宋儒这样的一圈,就把它圈断了;这是后人圈的,是不对的,上加一圈,下加一圈,结果就变成了教条。 其实它是连贯的,也就是前面“为政以德”的引伸发挥,把中国文化里面的孝道精神,扩充到待人处世上面,中国自古以来、大政治家的出入不苟的胸襟,就是根据这一点培养出来的。现在我们先对文字作一了解,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而是介于学生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他是鲁国的大夫。 当时的“大夫”

    ,当然不是现代的医生,而是一个相当高的官位。勉强比,有如现在的内阁官员之流,通称作“大夫”。“大夫”是官阶,不是官职。 中国这些官阶职务,历代都有变动的。我们要了解中国历代政治形态的变迁,必须读“十通”

    或“三通”——通志、通献、通考。 里面不仅包括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官职的演变、一切的演变,乃至现代研究三民主义思想,国父为什么采用了五权分立制度,都与“三通”

    、“十通”的文化有绝对的关系。 这是讲到孟懿子的职位,顺便提到的。既然孟懿子是这样一位人物,以当时孔子的立场来讲,这一段问答,到底是孔子做鲁国司寇以前,或以后说的,就很难考证了。孔子当时在国际——诸侯间——的地位也很特殊,是一位突出人物。 所以孟懿子来问他什么是孝,孔子只告诉

 100

    为 政 第 二78

    他“不要违背”。如果根据这句话来看,孔子讲话非常滑头。不要违背什么呢?没有下文。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答话,接下来,又是一幕短剧式的谈话。 我们看《论语》,深入了,很有趣味,像看小说一样,不必用那么严肃的态度去看。“樊迟御”——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名叫樊须,字子迟,小于孔子三十六岁,是年轻的一辈。“御”是驾车。 孟懿子刚刚来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道这个问题,孔子说“不要违背”

    ,就只有这么一句话。 等一会儿孔子出门了,因为请不起司机,都是学生来服务。 现在由年轻的樊迟来驾车子,不像现在的汽车,孔子那时坐的是马车,驾马车有一套专门技术,很不容易的。 那么孔子坐进车厢了,樊迟坐在前面的驾驶台上,开动了车子,在途中,孔子坐在车厢中和学生谈起话来了。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在对学生施教的。“子告之曰”是描写孔子在车上特别告诉樊迟一件事:“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孟孙是孟懿子的号,因为他是当朝有相当地位的人,而且在当时政界来讲,还算好的一个人,所以孔子对他相当尊敬,便只称他的号。孔子说,他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无违”

    ,不要违背。“樊迟曰:何谓也。”从这一句话,我们看到那个画面上,学生正在前面驾车,静静的,没有开腔,而老师好像在自言自语的告诉他,刚才答复孟懿子问孝的经过,樊迟一听,回过头来说,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跟我们现在的疑问一样。“无违”

    ,不要违背,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

 101

    88论 语 别 裁

    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 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事之以礼”。怎么叫以“礼”事之呢?很难说了,这个礼不是说见到父母行个礼就叫孝。 礼是包括生活上的照应、爱护。(这一切道理,将来我们还有专门讲“礼”的机会,在这里暂不详述。)又说:“死,葬之以礼。”

    所以礼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看到这个礼字,绝不能作狭义的礼貌解释。 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我们研究这一段,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又把这一段问答记到《论语》里,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对为政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问题先放在一边,再看下一段,然后综合起来作研究。下面跟着记载的,是孟武伯问孝。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何许人也?就是刚才所讲的孟懿子的儿子,他是“世家公子”。

    这又牵涉到什么是“世家”

    ,古代的制度,和现代两样,尤其在春秋时代,与印度、欧洲古代又不相同。所谓“世家”就是作官的,子子孙孙都有这个官作,不过是长子继承这个官位,即所谓的封建时代。 但是与欧洲的封建不同,不是永久的,谁家不好,就被除掉。 在中国这样传下来的家庭叫“世家”

    ,长子有继承权,第二以及第三、四、五个孩子都是另外在一边了。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是正统的世家公子。 父亲刚刚问了孝道,(当然不是同一天的事,不过编书的人——孔子的学生们,硬要把它编在一起。)

    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

 102

    为 政 第 二98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就是说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忧愁、担心,多么深刻,你要去体会这种心境。孔子这个答复有多妙!这句话,我们要这样说,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真能体会出来。 这种情形是,自己要上班,家里钱又不够,小孩病了,坐在办公室里,又着急,又出汗,又不敢走开,可是心里记挂着。 这种心境就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对孟武伯就是说,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程度的关心,才是孝道。

    以孝治天下

    这两段话都是大问题,现在我们转回来谈第一点。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经常讲孝道,尤其儒家更讲孝道。 把四书五经编辑起来,加上《孝经》、《尔雅》等,汇成一系列的总书叫十三经。《孝经》是孔子学生曾子著的,我们要研究孝道,就必须看孔子思想系统下的这部《孝经》,《孝经》中说什么样子才是孝呢?

    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 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来为政,也就是我们所讲公务员是人民公仆的道理一样的,所以后来发展下来,唐宋以后的论调:“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是忠臣。 因为忠臣是一种情爱的发挥。 假使没有基本的爱心,你说他还会对国家民族尽忠吗?这大有问题。 关于忠字有一点,是古人讲的:“慷慨

 103

    09论 语 别 裁

    捐身易,从容就义难。“慷慨赴死是比较容易的,等于西门町太保打架,打起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脾气来了,真是勇敢,视死如归;假如给他五分钟时间去想想看该不该死,这就要考虑了,”从容“——慢慢的来,看他愿不愿意死,这就很难说了。 所以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要有真感情,真认识的人,才能够尽忠。因此,孔子答复孟懿子的话不同,孟懿子是从政的人,孔子相当尊敬他,答话就比较含蓄,只说:”不要违背“

    ,不要违背什么呢?不违背天下人的意思,必须大孝于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他知道这样的答复孟懿子也不一定懂,这种说法,土话名之为“歇后语”

    、“隐语”

    ,像“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瞎子吃汤团——肚里有数。”都是“歇后语”。讲了半天,后面的意思要人猜的。 他为什么这样答复?

    意思是说,你孟懿子的身份不同,既然是从政的人,对天下人要负公道的责任,视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大臣的风度。所以“无违”

    ,就是不可违反人心。他也知道孟懿子未必懂,所以与樊迟的一段师生对白是“打丫头骂小姐”的用意,知道樊迟也一定不懂,不懂让他不懂,慢慢去传话,作间接的教育,所以等学生驾车时有这段对白。 这种间接的教育,比直接的教育更有效。 个人的孝道,能做到对樊迟所讲的,是了不起的孝子;对国家大事,能够做到“无违”就是了不起的大臣。但是他对孟武伯这位世家公子的问孝,答复就大不同了,他说孝道很简单,你只要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