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股色股香(完结) txt >

第35章

股色股香(完结) txt-第35章

小说: 股色股香(完结)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雄重入股市时,正逢中国的B股和H股在香港市场上推出,这些股票成为郑雄出击的重点。郑雄读书不多,但学习能力强,反应快,对钱的嗅觉尤其灵敏。多年在股坛纵横,特别是曾长期操纵上市公司的经验,使他对股市更具有独特的敏感性,他对中国股票的判断事后证明都很准确。如同拔钉子有其绝招,郑雄炒中国股票也有独特的一招,就是搞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简称董秘。董秘的权力虽然不大,但公司所有的内部消息却都通过他与交易所传递,而这些消息对郑雄意义重大!提前一分钟知道,在股市里就意味着千百万地赔或赚!
  郑雄凭借这一套独特的中国股票操作模式,在出狱后迎来了事业上第二波的辉煌。一方面他搞定一些上市公司的董秘,趁机猛炒内幕消息,另一方面,他利用中国股票流通量少的特点,对某些股票进行屯积、包围,然后幕后做庄操控股价,结果“锤子郑”在香港金融圈里再次成为如雷贯耳的名字。

  庄家传奇 三

  王晓野专做中国股票,自然知道“锤子郑”的名声,还经朋友介绍与他吃过两顿饭,在几次股票销售时少量照顾过他一些。但他们从未有过紧密合作。这次天乐仪表事件令王晓野深感压力不一般,尤其是陈邦华的被套,直接影响到渤大机械项目。四面楚歌之际,他想到了郑雄。但他并非指望郑雄在股市上解救自己,而是想利用郑雄的关系将刘学锋解救出来。如果刘学峰能放出来,就说明天乐仪表的经营问题不大,股价就自然会回升。
  王晓野一回香港,就直奔郑雄在清水湾的豪宅。郑雄其实一直想和王晓野发展更紧密的关系,因为王晓野的公司背景和个人风格都令其印象深刻。可是等王晓野把整个事情描述完,郑雄却没吭气。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这刘学峰看来在当地就是个黑帮老大,要把他捞出来不会容易!”王晓野其实并不清楚刘学锋究竟犯了多大的案。虽然郑雄有情报系统这条线,但以此关系将刘学峰解救出来实在太牵强。毕竟郑雄没有买天乐仪表的股票,所以只能算给王晓野帮忙,如果难度太大就没戏了。果然郑雄说此事没有把握,但他表示会利用他的各种渠道尽量试试。
  王晓野当然不指望郑雄一下解决问题,但毕竟有了头绪,当人们再追问时,他可以说正在想办法。从郑雄家中出来,王晓野就打电话给陈邦华,说他明天晚上从香港直飞渤大。然而他放下电话就立刻打电话给朱倚云,说明天上午就飞去渤大,建议下午召开渤大机械H股上市的第一次中介机构协调会,让她马上通知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朱倚云听到这个电话很兴奋,因为明天就可以见到王晓野了。她马上紧急通知各中介机构参加协调会。各中介机构接到这电话都抱怨通知期太短了。但考虑到明天是第一次正式的全体会议,一旦开会就等于各自的身份最后确定,所以都赶紧安排行程。
  王晓野之所以要火速召开中介机构协调会,实际上是想在见到陈邦华之前最后敲定曼哈顿证券自己的身份,以免节外生枝。


  第十九章 假账迷宫 (1997年8月)

  假账迷宫 一

  渤大机械的第一次中介机构协调会于第二天下午2:30在渤大机械的大会议厅正式举行。孙树和、徐福生、朱倚云以各部门的负责人,加上四家券商(曼哈顿证券、标准证券、南海证券和沪江证券)、三家律师(分别代表公司的香港律师、公司的中国律师和券商的香港律师)、两家审计师(一家国际审计师、一家国内审计师)和一家国际评估师,总共四十多人,几乎将会议厅坐满。
  会议由朱倚云主持。第一项议程是各中介机构自我介绍,并描述各自在本项目中的角色,然后由王晓野作为总协调人介绍上市的时间安排及各方责任。由于天乐仪表的大堆麻烦压在心头,王晓野失去往日谈笑风声的神采,只是机械地介绍项目的时间表,预定在今年九月底完成所有文件准备工作并上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十一月开始股票销售,十二月正式挂牌上市。
  朱倚云和沈青青都很少见到王晓野如此忧心忡忡。沈青青当然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朱倚云对天乐仪表的事所知甚少。王晓野发言时,她一直紧张地盯着他,但碍于自己是会议主持人,无法给王晓野任何暗示,便只想尽快把会开完,然后找王晓野问个透彻。
  王晓野的发言一结束,朱倚云马上就将会议带入最后一个议程,讨论上市可能会遭遇到的障碍。渤大机械已经是A股上市公司,许多不规范的问题已获解决。但因香港上市要求更严,仍有一些问题需解决,其中最大问题之一是渤大机械有两亿资金被母公司占用,短期内无法归还。中国上市公司的领导大多还用国企的思维,即企业的钱都是国家的,给上市公司用和母公司用区别不大。但按香港交易所的规则,这已构成严重违规。因为上市公司的资金、资产属于所有股东,而不仅仅属于大股东。
  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大家发现资金挪用问题挺严重,因为两个亿不是一个小数,而且母公司已将其投资于其他项目,根本不能马上归还。此事令会议陷入僵局,大家一下子也想不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朱倚云急于幽会王晓野,就征求了孙树和的意见,干脆宣布会议到此结束,有关问题请大家会后集思广议!

  假账迷宫 二(1)

  会议结束,所有人员一同前往公司高管食堂集体晚餐。在去食堂的路上,王晓野刚一打开手机,电话铃就响了。原来是郑雄!他说已经找了军方将刘学峰的案情摸清,结果发现刘学峰的案情非常复杂,牵涉到当地市委、市政府、公安、检查院和法院系统多达五十多名官员,该案件已上报中纪委,估计会被定性为政府官员集体堕落的要案,因此目前将刘学峰捞出来绝无可能。
  一出门就被泼了一盆凉水!而客户、股评都在追着他,更不用说陈邦华了。王晓野正想着陈邦华,他的电话就到了。
  “听说你已经到了渤大!你不是说今晚飞过来吗?”
  “渤大机械昨晚紧急通知我过来开会,所以就提前来了”
  “你现在在哪里?”陈邦华问。
  “我正准备在渤大机械这边吃饭。”
  “你还有心情吃饭,赶紧过来吧!”他的口气是命令式的。
  王晓野只能和各位告别,说陈邦华召见,要听一下渤大机械的情况汇报。朱倚云只好带着满脑子的疑问看他急匆匆地离去。
  王晓野踏着沉重的步伐走进陈邦华的办公室。“陈市长,湘北天乐”王晓野来不及坐下,就急着给陈邦华解释天乐仪表股票的事。陈邦华却打断王晓野说,“今天我找你来,主要是和你谈一下华北食品H股的事”。
  “您说什么?”王晓野问。
  陈邦华重复说,“我们今天主要谈华北食品H股”。
  王晓野总算听清楚了,但百思不解:“陈邦华有500万港币的股票被套,这几天心急如焚,现在怎么又突然不急了呢?难道华北食品出了事?”他脑子里飞快闪过一幕可怕的联想。
  “华北食品H股的情况你了解多少?陈融没和你谈吗?”
  “我现在焦头烂额,一时顾不上其他事!”王晓野说话时神情沮丧,几乎有点可怜巴巴。他想尽量引起陈邦华的同情,不要在天乐仪表股票上给他太大的压力。
  陈邦华一脸铁青,用强硬的口吻说:“我今天时间不多,华北食品H股的详情你去找陈融了解。我想让曼哈顿证券将华北食品的上市工作接过来,并且一定要保证成功,一定!”陈邦华最后这个“一定”说得很重。
  渤大机械H股项目刚到手,天乐仪表B股就出现危机,这两个项目都还没理清,又冒出了华北食品H股!王晓野一下子还不能把整个事情串联起来,更摸不清陈邦华今天究竟怎么回事,但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他还没想好如何回答,陈邦华就起身送客了。
  王晓野知道谜底在陈融身上,便立刻将陈融从渤大机械的高管食堂叫到了酒店,说有急事相商。一见到陈融他就问,“陈邦华刚刚找到我,让曼哈顿证券把华北食品H股的活接过来,并且一定要确保成功。这究竟怎么回事?”
  陈融对王晓野的反应毫不奇怪,就低沉地说,“他果然走了这一步,这是他目前能找到的最好办法。告诉你吧,华北食品的上市工作目前几乎崩溃!”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那么严重吗?”王晓野问。
  “华北食品H股的文件准备工作一个月以前就已就绪,我们和裕兴证券一起忙了很久,结果发现华北食品的问题极严重,简直像个黑洞。现在裕兴证券已经吓得不敢往下做了,所以主动提出要撤退。”
  “他们不是凭马公子和陈邦华的关系才拿到这个项目的吗?现在怎么自已要退出呢?”王晓野问。
  “如果有油水可捞,它会退吗?华北食品实在太烂,过去三年的账怎么做都做不出利润来,根本满足不了香港交易所的要求。金建国一狠心,就逼着公司自已的财务人员硬将过去三年的账目做成了一套年年盈利的报表,明白吧,硬做的。”陈融顺势将华北食品H股上市的招股书草稿递给王晓野。
  “原来如此!”王晓野现在明白,公司做了假账,裕兴如果做下去,就要冒违规的风险。一旦被查出,裕兴就要和公司一起背上欺诈的罪名,共同承担民事以及刑事责任。此外市场风险也很大,如果投资者发现破绽,这股票还怎么卖?只能自己掏钱吃下来,但吃下一家做假账公司的股票,不明摆着送死吗?
  王晓野翻开招股书,见公司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里,是几组非常漂亮的数据,公司的销售额和净利润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而且每年的净利润都100%地分红给股东。仅从数据来看,这是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王晓野就销售、成本和利润三个点一问陈融,就出现了另一幅画面。公司的销售额里面充满了水分,一半以上的销售订单不是来自客户,而是母公司伪造的订单。
  母公司买货之后,就安排一笔周转资金以销售额的形式进入公司,这样销售额就被做大了。销售额做大后,成本依旧,公司的税前利润就做大了。可是所得税呢?如果要交税就抬高了做假账的成本。但妙的是公司的所得税不用交了,因为公司申请到了高科技企业称号,所得税享受五年免五年减半的待遇。卖食品的企业就这样被做成高科技企业!最后,华北食品每年税后利润100%用来分红,这构成整个假账游戏的另外一个关键。公司上市前,母公司是它惟一的股东,税后利润如果100%分红,等于这笔钱全部又回到了母公司手中,又成为下一年再做大销售额所需要的周转资金。整笔周转资金在公司里面走了一圈,最后以分红的方式出来,然后再进入公司,再出来,如此循环往复,公司的账看上去就有点像一种风景,远看更美!

  假账迷宫 二(2)

  “既然公司做的是假账,给券商带来这么大的风险,为什么陈邦华不趁势将这个项目停下来呢?”王晓野问陈融。
  “你说得倒轻巧,渤大市政府当初为了争取这个H股的指标,花了多少心血和公关的代价,浪费一个H股指标就是政府的一大败笔,陈邦华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吗?如果项目因为裕兴证券要退出而停顿,矛头就会顺势对准陈邦华,弄不好陈邦华的枱底交易也会暴露,那他的
  位置还能保得住吗?说不定还要坐牢。另外,付给各中介机构的费用已经超过1000万港币。如果公司一分钱没有融进来,反而支出了1000多万,这个责任陈邦华也承担不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了:王晓野虽因天乐仪表B股陷入危机,但陈邦华却因为天乐仪表B股和华北食品H股陷入了双重危机。两相比较,天乐仪表上仅仅是金钱的损失,而华北食品H股的危机要严重得多,因为这直接关系他的仕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陈邦华突然对天乐仪表不那么在乎了,反而趁机利用王晓野的内疚心理来逼他解决自己危机,于是他的危机也成了王晓野的危机。
  王晓野被推向了一条更湍急的河流!拒绝陈邦华只会导致两人的关系破裂,渤大机械项目亦将出现障碍!天乐仪表的危机已经得罪了许多老客户,如果现在又丢掉渤大机械H股他不敢多想!新加坡那边,斯蒂芬.彭正得意地在公司内部炫耀自己眼光锐利,说他一接触天乐仪表的资料就知道不是好货,所以一直坚定地反对这个项目,但王晓野标榜自己最了解中国国情,才造成如此结局。
  王晓野安慰自己,人的游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