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宋医 >

第339章

宋医-第339章

小说: 宋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谢大夫道。
    “唉!还不是天杀的”地里没收成,没法活了,说要卖地,可是,天杀的”这贼人不准别人买,孩子们去商量着怎么办。”
    “来跟我们一起住呗!”
    老妇啧啧道:“老爷,瞧你说的啥话!人家一大家子人,跑到姑爷家来住,人家这张脸还要不要了?”
    “这倒也是!一阿嚏!”谢大夫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哎哟老爷,你快换衣服去啊,天冷了,当心着凉!”
    这话还真让老妇这张乌鸦嘴说对了,尽管谢大夫喝了姜汤,可下半夜还是发起了恶寒高热,接着上吐下泻。慌得老妇哭哭啼啼不知该如何是好。
    谢大夫裹着被子哆嗦着道:“我”我恐怕的的是温热病,老太婆,快,快去帮我”帮我找个大夫来!”
    老妇答应了。要往外跑,跑了几步,听到外面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又倒退回来了:“现在夜半三更的,外面又下着暴雨,我”我”你不就是大夫嘛,家里就有药啊,现成的。要不,你开个方子,我帮你煎药!”
    谢大夫嘴唇直哆嗦,话语都说不顺溜了:“胡扯!你”你不知道,,医不自治嘛!”
    “现在外面雨这么大,人家大夫也不肯出来的!哎呀你就自己给自己下个方子吧。你以前又不是没下过!赶紧的啊!”
    这时,一道闪电划过,将屋里照得通亮,随即一连串轰隆隆的巨雷滚过,吓得老妇惨叫一声,差点蹦上床去。
    谢大夫见老伴吓得如此熊样,无奈摇头,道:“算了,用葛根汤!”
    当下说了配伍。那老妇平时帮着丈夫给人治病。也懂一些医术,忙答应了,跑到药房开始抓药煎药。
    一直忙碌了好一会,终于把药熬好了,送来给谢大夫服下。
    待到天亮的时候,谢大夫忽然开始战栗不止,继而全身大汗淋漓,持续了半个来时辰,身上壮热退了,却变得冰凉,跟一具直挺挺的尸体一般人事不知。吓得老妇哇哇大哭不已,跑到隔壁将邻居叫来。
    邻居听说谢大夫被衙门无罪开释了,都很替他高兴,可又听谢大夫病重,又都急了。跑来七嘴八舌七手八脚把谢大夫抬上一块门板,抬着去找大夫。
    路过官府衙门。便见到人止。人海的聚拢着,见他们过来,都纷纷让路。有认识的人打招呼道:“哎哟,这不是谢家嫂子嘛,门板上抬着的是谁啊。”
    老妇急声道:“是我们老爷,昨儿个提刑大老爷开恩,重审了我们老爷的案子,把老爷无罪开释了,可昨夜淋了雨的了温热病。找大夫瞧病去。”
    那人哎呀惊叹了几声,指着衙门里道:“看样子谢大夫病的不轻,找别人未必有用。还耽误了病情,再说了,满城数的上号的十个名医眼下都在衙门里呢,你找谁去啊?”
    “啊?”老妇惊呆了,“这,这可怎么办。”
    “老嫂子你可真是的,眼下就有个活菩萨在里面,正在给疑难病症会诊呢,你怎么舍近求远?”
    老妇正没主意,一听这话,顿时如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立即让邻居们抬着谢大夫直奔衙门里。
    门口皂隶厉声道:“干什么?冲撞衙门,不想活了!”
    老妇咕咚跪倒:“我丈夫是昨天提刑大老爷无罪开释的那个谢大夫,他病了,快死了,求提刑大老爷救命啊。
    看门的皂隶到也认识谢大夫,又见谢大夫躺在门板上人事不知,知道厉害,急忙跑了进去禀报。
    杜文浩正在给那十个大夫讲解无菌术和麻*醉药使用知识。一听这话。立即吩咐将人抬进来。
    谢大夫被抬进来之后,放在地上。老妇呜呜哭着,跪下磕头,哀求杜文浩救救丈夫的性命。
    杜文浩问了经过和用药,诊脉望舌之后,摆手让她站到一边去,将十个名医都叫了来。问他们该怎么办。
    一个老迈大夫摇头叹息道:“战汗尸厥,看这样子,怕是脱阳了吧!”
正文 第366章 脱阳之辩
    7上浩摇头道!,“温热病战汗!后。如果身凉脉燥,叫:烦躁不宁,鼻煽隔动,这才是脱阳的征象,现在用药之后热退,身冷脉静,好比酷热之下,骤然大雨,自然炎热顿息,风凉气爽。现在他脉象平稳,走出于沾汗不息,余热续出,不是脱阳。不用紧张。”
    虽说不紧张,可老妇眼见丈夫一直昏睡不醒,到底还是紧张的,问道:“提刑大老爷,那”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杜文浩微笑道:“不必紧张,也不要去看大夫了,抬回去,放在床上,任他安睡,自然会醒,切记不要大呼大叫唤醒他,让他自然醒。然后用人参三钱、大麦冬六钱煎水当茶喝,慢慢可以喝一点清米汤,在他完全清醒能自由活动之前,不要喂他其他任何食物。”
    老妇频频点头,口头谢过之后,和邻居一起,用门板抬着谢大夫回去了。
    中午,杜文浩培那十个大夫完了之后,回到住处,李浦上前禀报:“大人,我们四周的的人差不多都问到了,没发现什么问题。”
    原来,头天晚上李浦他们护卫找到谢大夫案的两个大夫和王老爷子家,赶去时正好遇到衙门的人要把他们转移走,得知是提刑大人的人之后,衙门的人便张皇离开了。杜文浩审讯完将谢大夫无罪释放之后,另两个大夫和王老爷子一家也走了。杜文浩让李浦仍然派出护卫跟随监视,同时探听为什么静江府地界的田地里差不多都没有什么庄稼。可惜的是,几乎没有探听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杜文浩吩咐继续监视。
    下午,杜文浩接着与城里十位有名的名医继续会诊,同时教授外科手术知识。
    傍晚的时候,衙役跑进来禀报,说上午的那个老妇又用门板抬着谢大夫来了,说谢大夫病危,求杜文浩救命。
    杜文浩吃了一惊,急忙毕咐把人抬进来。
    只见谢大灿尚在门板之上,高热气喘,烦躁不安,不停翻动。那老妇带着一对年轻男女,一把鼻涕一把泪哭着跟在后面。
    杜文浩提腕诊脉,发现脉象洪数,彳瞰有出汗。忙问原因。老妇支支吾吾不肯说。
    杜文浩急了,起身道:“既然如此,你们把人抬走吧
    老妇慌了,这才说道:“我回到家,我儿子儿媳正好回来了,听说他爹病得厉害,一直昏睡不醒,我儿子从小跟他爹学医,也开始给人看病了,见他爹这样子,就开了一副药给他爹服。结果就成这样子了。呜呜呜”
    杜文浩望向那晏子:“你是谢大夫的儿子?”
    男子道:“是。”
    “中午是你开的药?都开了什么药?”
    谢大夫的儿子回答道,“我爹汗出身冷,脉微欲绝,是脱阳之证。我用了附子、人参,浓煎服之
    杜文浩哼声道:“你这样唯恐你爹不死吗?”
    那男子已经知道杜文浩是提刑官,皇上的御医,一听这话,吓得魂,飞天外,咕咚跪倒:“大老爷小的不敢啊小的怎敢有此不孝之
    “你爹患温热病,自己下方服药之后,辨证用药都没问题,但他得的温热病很猛,战栗出汗,是身体鼓邪外出的正常现象,不是脱证。脱证的汗,淋漓不止,就像沾了油的珠子一样,淌下来的汗水跟油似的,很粘稠。与其他生病时出汗很容易区别。从汗水上就能确定你爹不是脱证,可是,你却用参附回阳固涩,那不是抱薪救火吗,所以才会辨证丛生!唉!学而不精,害人害己啊!”
    谢大夫的儿子伏地哭泣,哀求杜文浩救父亲一命。
    杜文浩道:“自己种因,自己收果,你父亲的病还没到疼危的程度,你拟个方我瞧瞧
    谢家儿子紧张后悔之下,哪里还能想到什么方子,张皇无措,额头冷汗盈盈。
    杜文浩道:“唉!伤寒、温热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用竹叶石膏汤随证加减嘛”。
    谢家线子连连点头。
    杜文浩续道:”可以增加苇根、玄参,煎成之后要当茶喝,频频服用,到时候会再次出汗,余热会逐渐消退,而呼吸也会恢复平缓,这时候再进清米汤。知道这里清米汤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谢大夫的儿子到底跟随父亲从小学医,这一点还是知道的,忙道:“恢复胃气之用吧?”
    “没错。
    你懂医最好了,后面接着和胃养阴法善后,这样就没事了。”
    得到指点之后,老妇和儿子,在邻居帮助下,抬着谢大夫又回了家,立即按照杜文浩的指点,煎药频服,到了晚上,果然又出了一身汗,热也退了,人也渐渐清醒了。
    又调养几天之后,病情完全康复。这谢大夫一家对杜文浩感激涕零,逢人就说提刑官杜文浩杜大人的好,那老妇更是在家里立了个牌位,天天三炷香,虔诚祷告上苍保佑杜文浩官运亨通、万寿无疆、仙福永享。谢大夫的儿子被杜文浩那几句话点拨之后,发奋苦读医术,一头扎在歧黄之道之中,后来也成为一位活人无数的名医。一此是后话,按下不说。※:。、久睁眼醒来。瞧毋老伴欣喜的目米,又见儿子和儿奴床头,活动了一下手脚:“我”我这是在哪呢?。
    谢家儿子忙答道:“在家里啊,爹,先前我们送你去找提刑大老爷给您看病去了。大老爷果然医术如神,教了我们辨证用药医方回来照着给您煎服了,您的病很快就好了!”
    老妇和那儿媳妇都频频点头。
    谢大夫艰难地举起手,遥望窗外作揖:小人谢提刑大老爷活命之恩!”
    谢家儿子儿媳忙跟着叩头。
    老妇垂泪道:“是啊,提刑大老爷将你无罪开释,还赠给你马匹蓑衣,现在又替你治病救命,真是咱家的大恩人。老爷,眼下亲家是没活路了,两家人可都靠你一个,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咱家”咱家可怎么”
    听了这话,儿媳妇想起娘家的苦难,伏地呜呜哭了起来。
    谢大夫啐了一口:“哭什么,我这还不是没死嘛!”
    儿媳妇赶紧用手捂着嘴,可悲伤之下,一时哪里抑制得住,呜呜哽咽着。
    谢大夫吩咐儿子把自己搀扶起来靠在床头,喘了几声,问道:“昨夜我回来,听你娘说你们回娘家了,家里出了点事,到底怎么回事?”
    儿媳妇呜咽着道:“也也没啥
    “没啥你还哭?快说啊!”谢大夫怒道。
    儿媳妇吓得一哆嗦:“是,今年”今年我爹说,不买衙门的稻种了,偷偷跑去衡州买了一些稻种回来,悄悄在山坳那几丘田种,说那里人少去,或许不会出事,结果,地里庄稼是长的挺好,眼看着要收割的时候,还是被发现了,衙门说我爹不遵法令,把我爹关进牢里了。不仅打得死去活来的一身是伤,还要罚银五百两,限期三天缴清,否则就判我爹徒六年,要活活累死在劳役里。”
    谢大夫气得浑身发抖:“这”这衙门都是朝钱开的吗?天底下还有王法吗?。
    老妇慌得急忙捂住他的嘴:“老爷小声点!”
    谢大夫的儿子也道:“是啊爹,这天就是他们的天,他们还怎么样就怎么样啊!”
    “胡说!”谢大夫白胡子抖动着,“这天是皇上的天,不是他,”
    刚说到这里,谢大夫的嘴便被老妇堵住了:“我的老爷耶,亲家那边事情还没妥当,你可别再惹事出来了!”
    谢大夫一巴掌拍开了老妇的手,往地尖啐了两口,说道:“好了我不说就是,你的手几天没洗了,臭死了!”
    老妇赶紧把手在衣襟经擦了擦。
    谢大夫又问:“那现在事情怎么样了?”
    儿媳妇抽噎着说道:“家里本来就没什么钱,到哪里凑这五百两银子啊,商量来商量去,只好卖地了,反正这地里也种不成庄稼了。”
    谢大夫叹了口气:“唉!这样下去,老百姓还怎么活啊!一地卖的钱够了吧?。
    “不够啊,加上房子,才勉勉强强够。”
    谢大夫愣了一下:“那么多地,连五百两银子都不值吗?
    谢家儿子苦着脸道:“真要卖,一千两都能卖到,他们家的田差不多都是旱满保收的好田!”
    “那怎么会这样?。
    “爹,你整天行医,地里的事情你一点都不知道。衙门早就下了通告了,说是不准私人兼并土地,违者重罚。说这是为了让种者有其田。真的有急事,急着用钱的,可以把田典当给衙门,说将来有钱了再赎回去。”
    谢大夫赞道:“这法子挺好啊,那咋不典当给衙因呢?将来有钱了再赎回来嘛。”
    “爹!这些鬼话你也信?”
    “啥意思?”
    “典当给衙门的,典价低得很!最多也就是地价的一半。而且典期只有一年!而且利息比青苗法还贵,要六分利!到期不赎,视为绝卖!”
    “啊?那就是说,一年之后,得翻一倍多才能回赎?”
    “是啊,爹,你想想看,这房子能赎得回来吗?那不是相当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