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汴京风骚 作者:颜廷瑞 >

第139章

汴京风骚 作者:颜廷瑞-第139章

小说: 汴京风骚 作者:颜廷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涣粲嗟兀鹤繁崴勒咚韭砉狻⒙拦渲氨嶂鹬惺嘀爻挤洞咳省⑽难宀⒑⒙来蠓馈⒘踔俊⑺照蕖⒘航埽涣鞣湃 ⒘俊②稍骸⒂诽ā⒐莞蠊倮艏忠住⒊桃谩⑶摹⒀钗贰⒅旃馔ァ⑺锞酢⑺锕獭⒄岳搿⒗钪堋⑾视谪橄鹊热恕A仆ゼ帷⑶毓邸⒒尾怪⒄篷纭⒊率Φ酪惨颉捉臻铮直鸨嶂鹩谇荨⑻僦荨⒋χ荨⑾闹荨⒂敝荨H缃瘢毓凵儆尾¢庥谔僦荩Φ牢抟选⑼ゼ嵘焦取⒉怪蘧獭⒄篷缥那钡拿巳圆坏枚?膳碌囊怀『平伲杌指础跄浞ā校伞路ā忝褚婀哒娴幕指戳寺穑拷楦Α浞ā妓笳娴哪茉傧至寺穑科厶炱廴税。〗楦Φ哪歉鏊暝虏换嵩俪鱿至恕=裉欤ㄖ芯腹忠⊙莩隽耍聬⒉叹⒉瘫逶獗幔v’被贬之臣复出,朝廷难道又要来一次恶性循环的报复吗?国力将尽,国运将竭,国脉将绝,思之怆然,自己已无力操心,也无需操心了
  “悲哀终是不可自慰的。泪洒贬途,处处牵魂啊!任妈病逝于黄州,我失去了‘大佛’的护情;遁儿遗骨于江宁,我经受了晚年丧子的痛苦;元祐八年(1093年)妻子季璋病故于京都白家巷,年仅四十六岁,时太皇太后病重卧床,‘帝党’与‘后党’之争已趋尖锐,太皇太后早有‘病不起,为之奈何’之叹,皇帝已有‘来日可俟,自有故事(惯例)’之说。季璋心细感微,弥留之际,执自己之手而遗语:‘朝廷风暴将起,子瞻当自慎自重,勿再口无遮拦。此刻心哀而难舍者,不能伴子瞻于苦而终风了’智哉季璋,痛哉季璋,言果灵验啊!哀之未节,太皇太后驾崩,十九岁的皇帝亲政,风暴一夜骤起,风头所卷,茫然中抛我于定州、英州、惠州。萍踪无定,何处葬妻?只能寄灵柩于京都西郊佛寺,以待来日共居一穴。能酬于妻者,唯‘祭文’数语:‘妇职既修,母仪更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共穴,尚蹈此言。’谁知哀妻之泪未收,悲妾之哀踵至。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十五日,爱妾子霞‘长春如稚子’的稚弱生命,终于在瘴风蛮雨中毁灭了,年仅三十四岁。三年之前,季璋之失已碎我心,三年之后子霞之失,断我之魂。霞,出身卑微,然敏而好义;读书无多,然灵悟好学;一生坎坷,然忠敬如一。从我于颠沛,侍我于颠沛,又殁于我之颠沛,相依相濡,二十三年,天以解语花赐我啊!霞之殁,吟留偈语而别:‘一切为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语禅机,也算通悟了人生的一种境界。霞虽离去,魂当永生,黄土一堆,茔葬于惠州城西白鹤峰下,丰湖之滨,背倚林泉,傍近寺院,晨钟暮鼓,当伴孤魂。纪以墓碑一座,哀词一首:‘玉骨那堪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造探花丛,倒挂绿毛么风。素面翻嫌粉污,洗妆不退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歉疚悲哀终是可以了却的,了却于儋州啊!儋州的荒蛮,儋州的酷暑,儋州的奇异风光,儋州的环水无涯,儋州贬人生活的食无米,病无药,居无屋,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和朝廷不肯歇手的追逼迫害,把一个官场的失意者推入了习俗绝异、语言不通的黎庶中。于是呀呀学语,苦苦挣扎,图存求生,与农人同耕,与樵者同樵。与村童同戏,与黎女同歌,与士人同笔同墨,与老者同酒同茶,人原是适应性极强的动物,只要能抛却虚荣,扔掉官架,何处寻不得欢乐?‘上人顿顿食藩芋,荐以熏鼠烧蝙蝠’,吃得香啊!‘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处得融合啊!‘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玩得欢愉啊!‘明日东家当祭灶,双鸡斗酒定皤吾’,亲我如骨肉啊!于是,悲哀的心境开阔了,仕途的羁绊化解了。在‘孤生知永弃,未路嗟长勤’的困苦生活中,终于觅得了人生真正的‘超然自得’
  “‘超然自得’了,在那儋州的‘桄榔庵’里,在这常州租借的‘孙家宅’里,吟唱着《桃榔庵铭》迎接那个时刻的到来吧:‘九山一区,帝为方舆。神尻以游,孰非吾居。百柱囗囗,万瓦披敷。上楝下宇,不烦斤(金夫)。日月旋绕,风雨扫除。海氛瘴雾,吞吐吸呼。蝮蛇魑魅,出怒入娱。习若奥堂,杂处童奴。东坡居士,强安四隅。以动寓止,以实托虚。放此四大,还于一如。东坡非名,岷峨非庐。须发不改,示现毗庐。无作无止,无欠无余。生谓之宅,死谓之墟。三十六年,吾其舍此,跨汗漫而游鸿濛之都乎?’”
  七月二十五日,钱济明来探视病情,苏轼已无力坐起迎接。钱济明见状甚忧,坐于床边,含泪询问:
  “子瞻今日感觉如何?”
  苏轼笑语作答:
  “庄生闻在寡天下,未闻治天下也。病情之不愈则天也,非我之过,故心神坦然。”
  钱济明强欢而宽慰:
  “古人有‘医疾莫如医心’之说,今日子瞻心境宽舒,乃医疾之本,病情会很快好转的。”
  “谢公吉言,此刻我已感到周身轻舒了。”苏轼说罢,吩咐侍于床前的长子苏迈:
  “取我儋州三年所著《苏轼易传》书稿来。”
  苏迈遵命从书房里取来《苏轼易传》书稿放在苏轼床头,然后离去。
  苏轼执钱济明之手而嘱:
  “苏轼与公交谊十五年,始于常州,终于常州,此天公以公惠苏轼也。《苏轼易传》书稿,乃武受先父之托,于儋州三年苦雨终风中沥血而成。汉人解《易》,偏于象数;晋人解《易》,偏于义理;武之解《易》,多切人事,此稿虽浅陋,不敢与古贤相列,但乃苏轼平生所持政见之源。苏轼认为:《易》之哲理,在于阴阳之交织、运转和隐现。阴阳交然后生物,物生然后有象,象立则阴阳隐矣。凡可见者皆物也,非阴阳也。然谓阴阳为无有可乎?虽至愚知其不然也。物何自生哉?是故,指生物而谓之阴阳,与不见阴阳之仿佛而谓之无有者,皆惑也。圣人知道之难言也,故借阴阳以言之,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苏轼今托于公者,个中情由,公日后当知。苏轼之于世,口孽笔孽均深重难赦,诗词已流于天下,评说由人,不去管了,此书稿愿公善保全之,三十年后,世人或可借此稿以了解苏轼颠沛一世之心迹”
  钱济明接过书稿,默默沉思:子瞻之“政见”未施,至今仍憾于心啊!这是苏子瞻的不幸?还是苏子瞻之大幸呢?王安石的“政见”历时十七年在实践中失败了,司马光的“政见”历时八年失败了,苏子瞻的,“政见”在未经实施中却成一个不破不灭的“虚幻”,仍然留在苏轼的心境里和天下学子黎庶的希望里,这种不破不灭的“虚幻”,真能中兴大宋积贫积弱的社稷吗?他抚着书稿,庄穆语出:
  “子瞻放心,我将竭尽心力,使此书稿行世。子瞻之‘政见’,后人自会公平评说的。”
  苏轼点头:
  “谢公雅意,我心无遗憾了。”
  七月二十七日,苏轼的病情急剧恶化,热冷频仍,食则呕吐。他已知大限将至,招家人于病榻之前,神情平和若常,言无悲切之意,感谢家仆女厨之辛劳,逐一看视孙子苏箪、苏符、苏箕、苏囗、苏筌、苏筹,摸手抚额,欢为嬉戏。然后留儿子苏迈、苏迨、苏过于床前,坦然嘱咐:
  “我一生虽以文字为累,然钟于文字之情,至死不改。言必有意,言必中当世之过,乃我为文之旨;随物赋形,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乃我追求之美;我之为文、为诗、为同、为赋,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力求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当年在京都,与介甫、君实诗酒话别,介甫借欧阳永叔公(欧阳修)文论‘直寻’两字以赠我,二十年来,受益多矣!汝等之于文字,不求因袭我为文之风,但需继承我为文之志,切记‘直寻’二字,千万勿为不痛不痒其情靡靡之文。若无此志,就不必弄笔弄墨了”
  苏迈、苏迨、苏过知父亲在遗托后事,心底酸楚,强忍哀痛,连声应诺。
  “汝母灵柩仍寄于京都西郊佛寺,已八年矣,孤魂无依,梦魂萦绕,我心神疚痛至绝。迨儿、过儿当北上京都,迎取母亲灵柩,与我同穴茔葬。践我八年前‘唯有共穴’之约。汝等今后若有机缘旅游惠州,当于子霞墓前祭酒焚香,代我一祭。”
  苏迈、苏迨、苏过泪水盈眶,咽泪应诺。
  “此刻,我有憾于心者,唯不能晤子由一面耳。我与子由少时读书于山中,如形与影,自奔驰宦海,不能频会常聚,念故山风雨联床,已不可得了。犹欲早谢世缘,与子由朝夕相聚,欢冶晚节,不意命与祸会,垂老投窜,各奔东西。幸今日北归中原,而踪迹相左,至于老死,不及一见,四年前濒海相逢,遂成长别,碎心割肠之痛啊!我之殁,当葬于汝州郊县嵩阳峨眉山。山有故乡之名,地近子由而寝,死无憾事矣”
  苏迈、苏迨、苏过终于哀痛难忍,咽泣出声,跪在父亲床前。苏轼闻哭声而神情怆然,泪珠滚落,仍强欢而语:
  “岭南万里不能死,今归宿田野,乃大幸啊。我平生未作恶事,死后不会坠入地狱的。汝等莫哭,生生死死,世之理也。为我热水沐浴吧,我要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告别这生我养我的凡尘。”
  七月二十八日午后,苏轼的病情告危,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呼吸短促,双眼微合,面色苍白,神志时迷时醒,既无痛苦的呻吟,又无悲哀的表情。他的家人和朋友钱济明、邵民瞻等都侍于床前,神情沉重,心痛如揪,凝目注视着他面部神情的变化,等待着他发出的一声呼唤或呻吟。寝居沉寂宁静,连苏轼短促的气息声似乎也显得越来越微弱了。
  这时,苏府一个家仆急匆匆走进寝居,轻声向苏迈禀报说:“无知”和尚来访
  佛缘佛机真有神秘的功能吗?在人们惊诧无语的神情震动中,苏轼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目光突然显得明亮,气息也随之变得平和。人们紧缩的心境骤然舒展,压抑的呼吸声也变得舒畅了。就在这时,“无知”和尚风尘仆仆地走进寝居,向着躺在病床上的苏轼合十致礼,不待“无知”和尚的佛语出口,苏轼无力地一笑,用微弱的话语迎接朋友:
  “‘无知’大师,你来的恰是时候。佛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啊。”
  “无知”和尚看见苏轼沉疴脱形之状,大骇而哀,合十俯身,语出伦楚:
  “苏子瞻,何病恙而至于此”
  苏轼声音微弱仍戏而作语:
  “三十三年前,苏轼与大师相识于京都曲院街遇仙酒楼,大师为我超度,赠以‘一双学士眼,一颗配军头’之渴语,真灵验啊!谢大师前来为我送行。”
  “无知”和尚泪水盈眶,仍以趣语安慰苏轼:
  “阿弥陀佛。贫僧此来,是专为子瞻播送佛音的:三十三年,世情茫茫,苏子瞻普度众生,俗心成佛。佛祖特留苏子瞻常居人间,救灾救难。”
  苏轼笑而语出:
  “谢佛了。可佛心常在槛内,对槛外之事,知之不详啊!司马君实虽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昭了,德力之所成就,衣食起居之所自律,皆符佛法;王安石喜读佛书,深究佛理,平生所为,何尝不是为了普度众生,晚年所施,逾越佛心,成了大佛;苏轼六根不净,口无遮拦,赖‘无知’大师数次超度,也算有了半片佛心,然平生碌碌,除舞笔弄墨,写了几首诗词而外,于世别无建树,虽蒙佛祖偏爱,终是槛外人啊!君实不长居人间,介甫不长居人间,苏轼何敢长居人间啊。”
  “无知”和尚合十超度:
  “阿弥陀佛。子瞻此时,佛心当想西天。”
  苏轼含笑摇头:
  “西天真的有吗?就是真有,苏轼终不愿去啊!过儿,你还记得我在惠州时写得那首《荔枝叹》吗?”
  苏过急忙回答:
  “过儿记得。”
  苏轼声音渐衰:
  “代我吟给‘无知’大师,那是我的半片佛心啊”
  苏过遵从父命,咽泪吟出:
  十里一置飞尘灰,
  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
  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跨横海,
  风枝露叶如新采。
  官中美人一破颜,
  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
  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
  无人举觞酹伯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