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代清 >

第111章

代清-第111章

小说: 代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畿就像一片沼泽地,四面八方全是坑洼。
辽东建州的局势虽然并算不上笈发可危,但也不尽人意,唯一可喜的是巴图海击败了喀拉喀骑兵,扩展了数千里疆土。
一想及满清的主力女真骑兵,皇太极的头就大了起来。如今的满清骑兵,和入京之前的简直判落两人,以前骁勇的战士,一入北京这介。温柔窟,就完全变样了,从每日上朝的将领身上,皇太极能敏锐的感觉到,勇敢的气息正在一步步的远离这些大清的勇士。
无数的大清将士渐渐吸收了明朝军卒的痞子脾气,不断地强抢民女,掳掠,各地汉人官员敢怒不敢言,而在满人官员眼里,这是作为一个战胜者的胜利,理所当然,他们当然不会阻止,皇太极坐在紫禁城里,竟然再过了个把月后才知晓各地为此多出了无数的股乱军。
无数的大明京畿百姓愤怒了,夺妻之恨、辱女之仇,不可不保啊!
皇太极猛然发现,北京竟是一个庞大的死地,就像一锅温水一样,一点点的将整个大清像青蛙一样给蒸熟了。
枭雄般的手段,他在一次次的施展之后,突然感到一股疲惫。
一批大清的将领被斩首,虽然安抚了诸多大明的奴才,但是后果就是许多的大清将领对他这个大汗,哦不,大清的皇帝心生不满,因为他们需要劫掠,这才是草原人需要和喜欢的生活。
满汉的矛盾也仅仅是暂时安抚下去而已,等到下次再次被激发起来之时,它只会更加汹涌。
昭武四年年关前,大明小皇帝朱慈恨以破奴非一朝一功也,乃以南京为陪都,举朝南下。
大明的气象如今是越来越好了,再史上由于东被建奴和陕西流寇,大明朝廷不断地加税,百姓苦不堪言,然而现在,税不但没加,反而在逐渐废除一些不必要的什么辽饷、练饷、人头饷等等,而且各地的官员监察力度也越来越强,不少贪官污吏无论后台多硬,纷纷落马。
大明首设全国监察司,以历史上脾气最硬的史可法为首、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刘宗周等人为辅,代天子巡视各地,百姓凡有冤屈者无不得其申诉,一时间国朝各地百姓闻史宪之史可法字之名无不欢欣迎之。
陕西、山西的天灾个严重,但在前几年尖规模强制推广了红薯等抗灾仁册心,两省的灾民特别是靠近大同的灾民已然不再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惨象了。
陕西的流寇队伍如高迎样、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已经被从太行山中赶入了京畿之地,而老回回则投降了国朝,这是前几年的事了,也是他们铁板铁板铮铮上在当时的局势之下唯一的选择。
失去了头领的陕西流民虽然依旧在天灾之下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暴乱,但好在老百姓靠着生命力顽强的红著等作物还能有一口吃的,国朝的府库里开始有了余钱,各地的赈灾”从江南各地买了粮食运到陕西还是十分及时的。
天启年间的河南巡抚杨作揖、淅江右参政林日瑞又分别调任陕西和甘肃,使得大明灾情最重的两地的吏治得到有效的管理,又以礼部右侍郎蒋德骡为山西巡抚,这些人都是素有贤名之人,以前都有冒死直谏崇祯帝或者在魏阉党政之时不与之同流的好名声,都是值得委以大任的。
台湾自收复以来,官府用各种物资如食盐、丝绸其他蔬菜粮食与台湾百姓等价交换或者用钱财收购当地的粮食,台湾本就物产丰富之地,而人口虽然不稠密,但光是汉人经过上百年的繁衍和从各地迁入台湾岛的人口就达到了十万之数,还有人数更众的高山族百姓,于是成批的粮食被顺利的买入了中原。
除此之外,朝廷针对各地的藩王及其子孙也做出了政策调整。
根据户部和礼部对大明宗室的人口每年更新的记载及对他们每年供奉的支出记录,大约二十万宗室人口在大明王朝不得做官及经商的束缚之下,不得不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从而消耗了大明的无尽国力。
庞大的宗室,耗费了不知多少国家财富、民脂民膏,特别是明中后期,巨额的宗禄开支使人人的赋役负担日益繁重,也造成明王朝严重的财政危机。如嘉靖三十一年,全国税粮总收入为丛万石,而各王府的岁禄开支就达甥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概,供养皇室成员的开支超过了全部官吏俸禄的总和。王府多的地方负担更重,嘉靖四十一年,山西各粮仓存粮共口万石,而该省的皇亲年俸的总数却是引3万石。万历十九年,山西临纷全年税收的最大开支是支付亲王和皇室宗亲的俸禄占税粮的继%和税银的匆2%,其次才是军饷占税粮的丑,和税银的强2。
因此,日益膨胀的皇族宗室人口和负担,明王朝始终没能很好解决,供养皇室成员成为国家经费中的最大开支,这是明朝最严重的问题之上。
因为分封制度,是朱元樟定下来的万世不易的祖,谁也不敢去动它。可以说,朱元樟当初把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共同来,“夹辅皇室”相反,宗室问题变成了导致明王朝朱氏天下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地皇亲贵族们生活来源原本乃是是按不同爵位享受的多寡不一的年捧。亲王郡王们的日子当然好过,皇帝还赏赐给他们庄田。但是远支疏族的宗室因为失去谋生手段,就难以维持和皇族相应的体面生活。为此,万历二十三年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禁令被解除了,天启二年开始为宗室专门举行会试,叫做宗科。
昭武三年比天启年更为深入彻底地解除“宗室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做官,也不得经商赚取钱财,的规定,但是责令各地藩王子女在国朝困苦之期因自食其力,而非待朝廷供养。
并且逐步向各地藩王收回田庄,削减各地藩王极其子嗣的年供奉,便是各地勋臣贵族后裔也在渐渐回收,或用钱粮购买,或是其犯了罪而收回的,反正在明代封建诸藩中,很难找到没有劣迹的藩府。而诸藩中,为恶多端者又比比皆是。如此一来,既收了民心,又使朝廷有收入,虽然许多地方总会有些许动乱,当相比于国家的长远利益,这些都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昭武朝廷规定了只有每个藩王的直系子孙才可以享受大明朝廷的供奉,其他的子孙的爵位要隔一代就要削一级爵位,供奉都要减半,除非他有特大的贡献,但是若是他从事其他行业自食其力,国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温和做法,比如诏唐王、桂王、代王、鲁王这些大明素有贤名的藩王与国朝闻难之际入朝效力,允许他们捐钱纳粮,为国效力,给各地藩王树立榜样。
当明朝到了如今的地步,并非是许多有志之士意识到需要草新,便是朱家的子孙也有不少开明之人知道需要变革和支援。他们不愿意太祖皇帝的江山就此沦落,不少人甚至在北京第一次被围的请求朝廷准许他们招兵带兵勤王,但崇祯帝害怕各地藩王佣兵不轨,故而反而下旨斥责。
各地反响不一,但由于襄王的前车之鉴,再加上国家的政策确实落实得让那些王亲贵族们还能活得下去,还没将他们逼上死路,甚至宗科的全面开阔,使得它们有机会取得更大的荣耀,而不是整天躲在只能束缚在宅子里玩女人。
国家严峻的形式使得汉人当中的有志之士也开始响应改革的号召,许多人认为梁振华此举由当初张居正大刀阔斧改革之风!
童鞋们,有月票的哈,弱弱的抢劫一下!!!五千六百字,军刀多更了许多哦!!!

第二百一十三章 过新年

在昭武初年,梁涛的长子、次子和长女就分别先后出生了,长子乃朱晓风所生,取名讳为靖国,见名之意,荡净国家而已。次子乃苏巧儿所生,取名靖康,而长女则是王晓倩所生,取名滢熙,虽然他的其他妻室由于他常年在外未能兼顾得到,故而未能为其诞下一子一女。但加上怀孕在身的柳如是,他如今也算是子女满堂了。
一眨眼,昭武四年到了,虎头虎脑的两个小子,虽然和梁涛不常见面,却不认生,上来就要争着抱。
“来来来,儿子艾,亲亲!”
“咯咯”
七八个美貌的夫人,在梁涛的周围莺莺燕燕,迷煞人眼。
小巧的女儿,含着一根手指头在嘴里,一只手由其母亲牵着,静静而又呆呆的望着他的两个兄弟在父亲怀里打闹。
今年定要好好过个团圆年啊!
梁涛望着房内的大大小小们,心中暗暗下了决定,自己的妻子,决不能冷落了她们啊!
“来来来,父亲这有糖吃!”梁涛手中拿着一把从西方人哪里弄来的精巧的软糖,漂亮的外包装。使得三个小家伙眼睛一亮,两个男娃一下从粱涛的腿上滑下来,纷纷拉住梁涛的手,想把它抢过来,而梁滢熙则抬着她漂亮的小脑袋望着自己的母亲。希望得到自己母亲的允许再过去,显然,温和的母亲对她的教育极为到位,而她也继承了自己母亲温柔的性子。
王晓倩点了点头,粱滢熙这才发出了一声“咯咯”的笑声,一蹦一跳的跑进了她的哥哥们那里玩耍了起来。
“晓风,慈恨乃是你的外甥,他虽贵为皇帝,然而毕竟是个孩子,一个人过年未免太过冷清,你该带着孩子们去给他拜拜年,免得他一个人在宫里冷清。”
皇帝虽年幼,直呼其名,此乃枭雄者也。
朱晓风闻听梁涛朝她说话,她不急不忙福了一福,又用手掳了掳耳边的青丝,才道:“夫君所言有理,只是他毕竟是皇帝身份,孩子们一去,几人打闹在了一团,倒让人笑话他失了体统和威严。”
梁涛不置可否,他一边逗弄着自己的儿女,一边言道:“那就让他乔装出字来,先和宫里的大监私底下打个招呼,想来他们不会忤逆我的意思,想来慈朗这些年父母具亡,虽贵为帝王,却孤苦伶竹一人,这些日子也苦了他了。”
朱晓风点了点头,也随即伺候起了几个小太岁。
大堂里只剩下了父母与孩子的欢笑声,一声声在昭示着一个家庭的安详快乐和和睦。
南京城内,年的气味已经飘得十足了,它便如同锅里煮熟的鸡鸭一般,那香味,恩心馋人啊!
天色渐渐昏暗,街上“噼里啪啦,的烟火味,一下下的即将暗淡的褐色点了起来,似乎将人间的年的味道顺着烟火带到了天上去。
南京的紫禁城里,一个岁的小孩子,依着门,独自坐在御书房的门槛上,他双手撑着小脑袋,一个人望着天上飞起的灿烂的烟火。
“陛下”一个年长的安官轻轻走到那个少年的身旁,温声呼唤道。
“是大全啊,你找我什么事啊?”那个少年斜着脑袋,望着这个咋。子不知比他高了多少的不是男人的男人弯着腰对他呼唤。
“陛下,您要称联,莫要直接称我!”“联知道了!”那个少年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眉宇间出现了一丝不耐烦。
“你找联所为何事啊?”
“陛下,梁都督这几日将几位公子招了回去过年,怕是不回来了,外边凉,陛下身子柔弱,还是早些回宫吧!”
“不,再看看外边的烟花吧。你瞧,多漂亮。”朱慈恨手指着天上的美丽花朵,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真希望我也能够放放烟花。
突然一个小宦官疾步走来,他在那个叫“大全。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大全脸上随即闪过一丝惊讶和欣喜,他赶紧凑道朱慈恨耳边如此言了几句,朱慈恨一跃三尺高小当即手舞足蹈了起来。
“快,快,还不快去准备?”
宫门外,一定华丽的轿子在诸多军士的簇拥之下停在了中央。
片刻,几个便装的面上无须的男子围着一个华服少年进了那顶硕大的华丽轿子。
都督府与南京紫禁城并不远,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
停轿后,那个少年在下人的引领下走入了都督府,打开府门里面是惹人闹闹的一片。
两个小少爷和一个小姑娘在四处蹦醚,一边还在放这惹人眼的烟花,几个下人则紧紧跟在他们身边,时刻应承着他们的孩子的要求,一边还得似哄非哄得让着他们,逗得几个小孩笑声一片。七八个华服的女子则坐在一边,瞌着瓜子唠着家常,眼睛还在时刻关注这几个在四处玩耍的孩子。
朱慈恨欢喜地跑上前去小那几个梁家孩童显然是认识他的,一见他来,急忙奔奔跳跳向他跑过来。
“慈朗哥哥,你也来了吗?一起来放烟花吧!你瞧,这漫天的烟花,多漂亮!”
“靖国弟弟,靖康弟弟,滢熙妹妹,哈哈,你们还不将最漂亮的烟花拿出来给哥哥我,难道要藏在被窝里捂年的味道,在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团聚的庭院里,燃烧了起来。
整个大明,他就像一支被火点燃了的欲火重生的美丽凤凰,明年,或许是明天,他就要释放出无尽的光芒。
云来雾往,岁月便如一件衣裳,人穿在身上之时从未在意过它。
新年的气味浓了又淡去,相反,战争的味道又在次聚起了起来。
辽东辽河防线前沿,数十门红衣大炮被集中了起来,数万大军云集于此。
原本为了防止满清将全国力量全部集中到北京,故而之前辽东军虽然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