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协约国在西线的力量由于美军的到来而得到了恢复,但是,刚离开新兵营又在海上颠簸了一周之后,初次踏上法国土地的美军到底有多大的战斗力,却让英法都深为怀疑。
飞机?,没有,跟法国借,大炮?没有,跟法国要,坦克?没有,还得跟法国要,甚至连机枪,美军的装备都远远不足,英法联军总司令福熙不知道自己等来的是救世主,还是叫花子,法国前线的美军除了步枪不缺,其他什么都缺!
在下一次攻势发起前,显然迭次抵达法国的几十万美军不但没有成为有生力量,反而对后勤保障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美国佬而且带着救世主的架子来欧洲参战,驻地附近的法国妞没少被美国大兵们招惹,当然,有些时候也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持续了近四年的欧战让无数法国家庭失去了自己的男人。
与此同时,德军统帅鲁登道夫面临的难题是,接受苏俄的乌里扬诺夫同志再一次递过来的橄榄枝重启苏俄和德国之间的谈判?还是坐视苏俄政权被白卫军和中日联军推翻?
德国人的情报系统效率比协约国高的多,中日密约的内容在五月初就被放到了鲁登道夫的桌子上,虽然德军统帅压根不把日本陆军放在眼里,但对一年中新崛起的中国参战军却不得不心怀忧虑,那个中国王一手打造的队伍一个师的机枪和大炮火力抵得上三个德军师,如果这样的中国师从东线涌过来三十个,事情了就不好办了!
“我亲爱的埃里希,这次俄国开价不低,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要伸手拉小个子一把?虽然布尔什维克对工人的煽动非常令人头疼,但是只要他们承诺不再向俄国以外的地区输出他们那个主义,我觉得事情还是可以谈的!”
德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第三最高陆军指挥参谋总长兴登堡叼着个雪茄捧着杯香槟酒,问对面沉思了许久的副手,德军事实上的统帅、副参谋长埃里希鲁登道夫。
“布尔什维克是很顽固的一群人,乌里扬诺夫虽然是他们的领袖,却也做不到一手遮天,而且现在的问题是,美军在西线的援兵已经超过了上次攻势我们给英法两军造成的打击,这种情况下,我们掉头去东线拉那个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们,这事有点难办,兵力不足是个大问题!”
鲁登道夫皱着个眉头,苏俄的代表在布列斯特等了两天了,这边自己跟兴登堡还举棋不定,苏俄中央开出的条件是苏俄可以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波兰为独立国家,但不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独立,也不放弃北高加索,苏俄的要价是签署停战协定,并由德国援助粮食和军火,同时把战俘营里的布尔什维克战俘释放,让他们返回祖国参加红军!
“乌里扬诺夫这小子挺精神,你瞧他盘算的不错,260万俄国战俘,他们只要求遣返其中近80万信仰布尔什维克的战俘,其他180万战俘还得我们替他养着!”兴登堡咧着嘴道!
“俄国手里大概还有20万德国战俘,俄国人用20万人来交换80万布尔什维克战俘我们可是有点吃亏!”鲁登道夫皱着眉头道。
德军在东线历次战役中被俘人数不多,只有俄军被俘虏人数的十分之一,倒是奥匈帝国被俄国人俘虏了不少,少说也有五十万人左右。
“战俘的问题不是大事,关键是,我们是拉苏俄一把好,还是干脆让他自生自灭,反正我们一样可以扶持亲德国的非布尔什维克政权!”兴登堡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高尔察克们铁定是跟了协约国走了,这方面三年半的战争在俄国和德国之间造成的仇恨,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化解的,杀得你死我活的敌人,一转眼要携手去打昔日的盟友,这事对军人来说有点难,说到这里,还真不明白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怎么想的,日本侵略中国那么多年,一转眼就能捐弃前嫌携手共进了?黄种人的想法是不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鲁登道夫若有所思的道,要再扶持一个亲德的俄国政权,不是一早一夕就能成功的,说难听点,芬兰、波兰、白俄罗斯这些地方,只要德军一撤退,当地的所谓独立共和国和政权没一个月就能被苏俄布尔什维克给颠覆了,如果苏俄能答应不再输出他们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其实小个子的政权还是德国的首选。
“我亲爱的埃里希,我觉得你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了,我们就把那80万布尔什维克战俘放回去,换回20万德国小伙子,再要求苏俄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的独立,至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反正现在有德军驻扎,苏俄一时半会还不敢来颠覆当地自治政府,到时候再说不迟!”
兴登堡显然觉得能让苏俄承认上述地方的独立,收获就已经很大,至于日后的事,说白了还得看日后大家实力的此消彼长,但当务之急,是必须让苏俄政权巩固住了,别让高尔察克们一股脑推进到莫斯科去那黄花菜都凉了!
“这样,只要再加上苏俄承认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独立,我们就答应签停战协定和遣返战俘,缴获的俄国武器也可以还他们一部分,前提是布尔什维克必须退出以上国家和地区,停止输出他们的主义和革命,否则免谈!保罗,你看这样如何?”
鲁登道夫下了决心,先用俄国战俘去抵挡即将西进的中日联军,至于高尔察克,他并不放在心上,喀山方向的白卫军撑死了也就20万人,等80万苏俄布尔什维克战俘一回去,加上当地原来的红军,那就是100万红军打20万白卫军,要是这都打不赢,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还有什么必要存在?
“他们还要我们支援粮食呢!”兴登堡跟了一句,他可不希望到时候遣返了80万战俘结果因为没吃的反而投奔了对面的高尔察克白卫军去了!
“粮食让苏俄政府出钱买,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克林姆林宫里的财宝不是大把大把的么,叫那个乌里扬诺夫不要再藏着掖着了,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了,国库里的黄金和宫殿里的值钱的东西,统统运过来换粮食!当然,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出产的粮食!挑最次的给他们!”
鲁登道夫咬着牙道,西线的美军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迫在他的心头,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一种苍白和无力,德奥再怎么样,要对抗美英法还是吃亏在资源和人力不足啊,对于东边的中日联军,鲁登道夫保持着对中**队的警惕,但心里的盘算是俄罗斯如此浩瀚的土地,几十万人的中**队就是全冲过乌拉尔山口,又能占多少地方?远征万里后勤怎么保障?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协约国东线联军成立
1918年5月18日,苏俄和德国签订《苏俄和德奥停战协定》,德国有选择的遣返了80万布尔什维克倾向的俄国战俘,而苏俄方面则遣返了20万德国战俘和五十万奥匈等其他同盟国的战俘。
1918年5月20日,波兰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这比前世早了半年,在波兰之前,芬兰和白俄罗斯都已经宣布独立。
1918年5月22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宣布独立。
1918年5月24日,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宣布独立。
历史的车轮再次加速,苏俄和德国的成功媾和,使得德奥对东线再无后顾之忧,而芬兰、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的独立以及一边倒的倾向于德国,加上布尔什维克在上述地区战略性的撤退,使得德奥同盟国的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美军虽然以每天一万人的速度持续向法国战场增兵,同盟国则把奥匈帝国的主力也开始从东线往西线调动,奥匈帝国的军队再不济,那也是跟老毛子俄军拼的你死我活的百战之师,论战斗力未必在新鲜出炉的美军之下。
苏俄和德国的媾和停战,使得德奥可以用全部主力而不是早先那样只有德军主力来对付西线,而被苏俄遣返的20万德国战俘和五十万奥匈战俘在第一时间被补充到西线的德国师和奥匈帝国步兵师中,光这一项就让半年来不断抵达的美军人数优势化为泡影!
一时间,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在西线法国战场的气氛极度紧张起来!
在东线,白俄最高执政官高尔察克忍痛和协约国达成了协议,为了保留俄国人民的火种,战后的俄国将不再保留亚洲部分,从乌拉尔山脉中心线为界,乌法以东的260万平方公里的西西伯利亚大平原将成立一个受中日两国共同保护的自治地方政权,而伊尔库茨克州和贝加尔湖以东所有土地,则由中国人根据《中俄尼布楚条约》时的划界彻底归属于中国。
高尔察克付出了俄国的亚洲部分,得到的承诺是协约国将只承认高尔察克的政权为俄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并在高尔察克政权恢复对俄国剩余部分的有效控制过程中,给予军事和经济全方位的支援,除了大量的粮食和军火援助以外,中国和日本将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派遣联军进入乌拉尔山脉以西作战!
到了1918年五月底,中日联合派遣军司令部成立,考虑到中日两**队将第一次并肩作战,而双方在前线都是骄兵悍将谁都不服气谁的主,思量再三,特别是在日本内阁和陆军部的强烈要求下,中国参战督办、中国北方联邦自治区主席、陆军上将王庚第一次走上前台,担任西征的中日联军总司令!
日本陆军部心知肚明,中国参战军没有被外人指挥任何可能,这支队伍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军事行动中已经打出了军威和士气,并且事实上让日本的西西伯利亚派遣军相形见拙,这种时候让日本陆军部的那些大将和中将去抢那个中日联军总司令的位置根本是个笑话。
谁能掌控中国参战军谁才是合适的人选,放眼中国,除了那个中国王还会有谁?有他当联军司令,后勤保障和军火供应才真正是万无一失,要知道漫长的3000多公里的运输后勤线随着中日联军的向西推进还将不断延伸,到时候万一因为什么扯皮的事情断了前线的供应,这责任谁负担的起?
对中国方面来说,虽然王庚自己并不想去当这个总司令,但是第一次和昔日的宿敌日本军队携手去老毛子的地盘折腾,这事算得上开天辟地第一回 ,因此除了王庚这个在协约国中冉冉升起的明星之外,还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吴佩孚和张作相、王廷桢都只指挥过三个旅的队伍,这会儿要他们去指挥中日联军加起来几十万人,从能力上未必不够,从威信上说铁定镇不住!如何镇的住?
要说上次收复西伯利亚的孙良诚旅还是第三师主力旅出身,上次打到后来都已经是直接给北京南苑的司令部发电报请示下一步计划,直接若有若无的忽略了身后几百里外的师长吴佩孚和其他两个旅。
1918年五月底的新兵补充旅再一次达到8个旅之多,加上上个月剩下的1个旅,一共9个旅的新兵,王庚一口气把驻热河、黑龙江、吉林、奉天的五个师各抽调了一到两个老兵旅,编组成立了参战军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和第二十六师,依然用五月底到货的美援军火和宣化兵工厂生产的全副美械装备起来。
而9个新兵旅则补充回上述被抽调的师中去,参战军全军扩编到26个步兵整编师加一个装甲师,全军总数达到81万人。此外还有航空队六千人,其中全天候飞行员2000人,地勤人员6000人,各型飞机五百多架。
考虑到后勤的压力,王庚的中日联军一开始只各编组了一个集团军,中国参战军方面的主力是吴佩孚的第三集团军,第三集团军则辖参战军张维玺第三师、李鸣钟第九师和熊式辉第二十师,此外孙良诚的装甲师则作为机动部队直属于联军司令部指挥。
第三集团军原来的赤塔、尼布楚和乌兰乌德三个军分区的防地则交给新编组的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和第二十六师作为后备队驻防,事实上这新编组的三个师都是老兵,第二十四师师长白崇禧、第二十五师师长孙连仲、第二十六师师长刘汝明!
中日联军的日本方面,则同样抽调了原驻防关东州、青岛、台湾的三个师团派驻到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作为二线预备队,而原西西伯利亚派遣军的第七、第十二和第四师团则编组成日本陆军第三军,整建制加入中日联军,宇都宫太郎和吴佩孚分别担任联军副司令员的职务。
当然,叫中日联军还不合适,事实上为了更好的展开在俄国乌拉尔地区的军事行动,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同样编组了一个乌拉尔骑兵集团军加入中日联军,这个集团军三个骑兵师近三万人,倒算是高尔察克麾下的精锐之师,都是沙俄哥萨克骑兵出身,那马骑的叫一个溜字。
苏俄和德奥携手,这边白卫军和中日携手,中日俄三国联军的成立标志着欧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18年6月1日,中日俄联军司令部在西西伯利亚平原的鄂木斯克正式成立,这也标志着高尔察克的俄国政权正式移交乌拉尔山脉以东土地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