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远望当归 >

第3章

远望当归-第3章

小说: 远望当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考结束之后的好几年,小叔陪着我全国遍地的旅游,他事业做得很大,平时忙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可那几年,他竟有功夫陪着我一处一处的逛,地点我定,行程他安排,耐心到我爸妈都纳罕不已
逛圆明园的时候并不是太经心,毕竟那时候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国际上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国人自信心日渐充足,再看着被烧毁的圆明园,悲愤愁痛的感觉不再那么强烈——总有一天,能把场子找回来
我们在水面上坐游船,水面很宽阔,有几处鲤鱼蜻蜓的石雕,游客多多,并没有什么意境。
不像现在
正是夏日的上午,天空蓝的像是洁净的琉璃瓦,太阳光也不刺眼,我躺在小船里,远处小桥跨水而过,宛如垂虹,桥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近处荷叶田田,净莲亭亭,碧云深,红莲艳,波心荡漾,不系之舟随意摇晃,当真一派神仙景色
根据《大正藏》的说法,莲有四种美德,既香且净,不着诸色,清中自生,无挂无碍,往生净土。雍正皇帝素来喜爱佛教密宗,园中的荷花都是极讲究的,花朵极大,柔软馨美,微妙香洁,我无法分辨此种种类,只能说,如果世间真有千瓣莲花,想必也能给皇帝寻来。
清朝的皇帝们都十分欣羡喜爱江南景色,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日后弘历那小子会在园中建起江南十景,仿佛有两处名为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
正是一脉相承的血缘,一脉相承的喜好
柳永作《望海潮》曰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正是写尽钱塘自古以来的繁华之景,说是此等景色,便是上天到瑶池之中,也足以夸耀了。
金主完颜亮读过这词,极赞杭州之美,于是“起投鞭之志”,想要立马吴山,异年起六十万大军攻宋
我听到此段,只觉得切齿的痛恨和悲哀,知晓了从未见过的美景、美色、繁华,便起兵来抢,蹂躏成泥才好
真正豺狼本性!
金人,可不就是满人?
想到这里,仇富心理和大民族主义熊熊燃烧,真恨不得立马穿越到民国时期跟着孙中山先生高呼一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唉,有志之士都说“清穿不造反,菊花套电钻”,我一大好社会主义女青年,竟然穿过来给四五十岁的雍正当小老婆,还得日日倚墙卖笑,不敢哭不敢闹不敢胡说八道,半点事业也没做出来,以后还可能被圣母皇太后同学折腾死,活着真没意思……。
湖面上升起薄薄的青烟,朦胧的雾气隔着双双叠叠的荷叶,仿佛也染成了碧色的。
心里面的想法越来越悲观,躺得久了,水气袭上来,身体也渐渐冰凉,可就是一动都不想动,身如飞絮,气若游丝
黛玉说她喜散不喜聚,我读红楼梦的时候,总是不明白。
现在大抵明了其中三昧,所谓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早知如此绊人心,当初我又怎么会去争强好胜,怎么会去表现自己,怎么会在当时的德妃现在的太后面前装乖卖巧?
为了改变自身处境,有意讨好德妃
因为知道历史发展,所以主动去结识弘历
明明知道雍亲王会是未来的皇帝大SS,于是有意在他面前表现自己,希望他对自己另眼相待,哪怕不能保一世富贵,也希望能保一世安然
有的时候,是投机取巧的投机心理。有的时候,不过是趋利避害的本能。
如今真是把那一腔建功立业、争强好胜的心,全部都灰尽了。
要是当时不曾见过,倒也干净!
不过是做个粗使宫女,劳劳碌碌地过一辈子,甚或早已在数次政治风波中死于非命,也不过一死罢了,现在的我并不怕这个
远处竟有笛音,纤袅悠长,衬着起雾的水面,飘渺有如仙乐,我听不出是什么曲子,总之无限的沉寂忧伤,仿佛愿望难遂,世事难期,前路浩浩漫长,佳人远在水中央。
明知道结果是错的,坎坷太多,人生太艰难,为什么还不能放弃心中的希望呢?
这就是人痛苦纠结的原因吧
如果我真有那个决断,一根绳子吊死了谁能把我怎么样?但总是想死又不能真去死,牵牵连连,纠纠缠缠,徒然伤心
在乐声中,我跪坐在船中,又哭了起来
真的伤心起来,也不是嚎啕大哭。只是咬着嘴唇用力忍着,眼泪就夺眶而出,纷纷而落。
放在前世,我绝想不到一个人竟会有这么多的眼泪,我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变成林黛玉式的人物。
只是心里的滋味,竟然比秋莲更苦涩
我抽抽噎噎,袖子也被泪水沾湿了,沉着微辛的香气,手和手腕都是一片冰凉。
笛音越来越近,我才意识到吹笛的并不是园中宫女。
慌张地在小船上站起身
视线还是朦胧的,眼睫上全是水气
面前比我更高的荷叶被拨开,一个龙眉凤目、丹唇皓齿的美少年足下莲舟,手握玉笛,沉静地注视着我
他意态潇然,眼瞳黑白分明、目光清朗,我难以想象这世上竟会有这么美丽高洁的少年,简直不是世间能有的,是谪仙一样的人
我愕然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是要做什么,也无法猜测他的身份。
他望着我,温暖、关切、包容、微微带着笑意,是我久违的,不,是我这一世没有见过的单纯而饱含善意的目光
他的眼神静止却不凝滞,像是惯于沉静不动,真不像是普通人。
我终于喃喃地问:“你是谁?”
他笑了笑:“我是弘晖,你呢?”
“我叫明莼。”我顺理成章地回答了他,琢磨,“宏辉”?哪两个字?总之是陌生的名字,他头发齐全,不是一般的满族人或者汉人,长相又不像是蒙古族或者藏族。
他是道士吗?
不过,男子乌发如云,束成高冠,真的让人赏心悦目。我一直都很怀疑,满族人不会是嫉妒汉人长得比他们帅所以下剃头令的吧?毁了整整一个民族的发型啊,这是多么可怕的怨念?
发型对一个人的容貌何等重要!而容貌值对人生幸福感来说又是何等重要!
想着,我竟对着这位头发齐全的道长愉快地微笑起来。
很久没有体会到的,纯粹的开心
他也挑起嘴角微笑,他的气质如同明月一般,看上去不好亲近,没想到这么爱笑可亲。
他说:“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我有点疑惑,“为什么这么说?”
他略微垂了垂头,仿佛有点不好意思:“你刚才在哭……有什么很难过的事吗?”
心里仿佛被新出炉的面包暖暖地贴过,真的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毫无目的、毫无心机的关心了。在前世,如果在学校里因为难过哭了起来,一定会有许多根本不认识的同学来关心你、鼓励你、帮助你,可是在这里,只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背地里的讽刺而已。
“没有太大的事情。”我望着他脸侧的红莲,轻声说,“只是陛下为怡亲王过世的事和上个月地动的事而烦忧,我被陛下责骂了而已。”
不是所有人都能被陛下责骂的,我是在隐晦地告诉他我的身份。
神仙哥哥并没有露出诧异或疑惑或恍然大悟的表情,反而顺理成章地问:“皇后娘娘呢?”
“嗯?”
“皇后娘娘也责罚你了吧?”湖面的波光流淌到他的眼睛里,让我感觉,他心里仿佛自成一个世界,道体自然,清静无为
我怔了一下,垂首说:“皇后娘娘恪守宫规,最是体贴陛下……我身为妃子,没能尽职尽责,自然该被责罚的,娘娘待我的心是好的。”
他苦笑了一下:“我并不是皇后派来探你话的……抱歉,吓着你了。”。
我哪里会这么脆弱,就是觉得他态度有点奇怪,对我也太小心翼翼了一些。
我说:“没有,你关心我,我很谢谢你。”我很诚恳、很认真的说。
他露出了满足的微笑,看上去竟有几分可爱,我一下子找回了前世“萌”的感觉,仔细欣赏了他很久。
他就站在和我相距一步远的小船上,荷叶遮蔽了我们的身影,雾气渐渐散开了,空气中满是荷花清幽的、特有的香味,仿佛能洗尽心中尘埃。
我和他说着话,有的时候并不说什么,只是相视微笑。
在和他平等的、相互信任的交流中,我像是找回了大学时候自信、开阔、充满希望的自己。
有的时候,时间是金色的。
上天赐予我们的、金色的时光,纵然短暂,也仿佛给了我理由,让我足以度过接下来平淡无奇苛刻艰难的日日月月。
不管前路如何,至少这一刻,有了面对的勇气。
第三章 殉葬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泰戈尔
那天的谈话进行得非常愉快
中国有一句古话,“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有的人,你遇到他,会觉得生命是充实的,就像装满了酒的酒杯
我们两人一直说了有两个多小时,到后来,站得膝盖发疼,腰肢酸痛,于是抱膝坐在船里,继续相视微笑
他也在我旁边的舟里坐下来,虽然姿态放松,他从未越过我们船舷之间的界限。
“所以你说为什么要争来斗去,有人求的是富贵荣华,有人为的是爱恨情仇,还有的为了父母家族,甚或是有青云之志的……我又图什么呢?”
说完我才一惊
很多话,都不该说,不能说,无论对象是谁。
日日提防夜夜惊心的日子,真是过够了
他抬眼看我,眼睛的线条如同水墨画成,流畅到惊心动魄。我收敛了笑容,消失了兴致,他并未灰心失望,神态总是那么包容:“能告诉我你的愿望吗?”。
“不过国泰民安罢了——”看着他郑重认真的姿态,我的官样文章忽然说不下去,转口而笑,“阁下没听过一首词吗,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他接口道:“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他软玉一般的面容上流露出沉思之色,仿佛沉吟于诗中喻意,良久回不过神来。
我取笑他:“你怎么对女儿家的诗词这么熟悉?”。
他没有笑
仿佛犹豫良久,他低声问我:“阿莼,你对圣上有思慕之意吗?”。
这话着实唐突了
我看他一眼,没有说话
他难以自抑地流露出失落之色,我实在忍不住,问他:“你到底是谁?”
他的笑容有些狡黠的意味,最开始我见者他的时候,他当真如同九天之上降落的神祗,现在则越来越像一个凡人了
“记住我的名字。我是爱新觉罗弘晖。”
震惊无法形容我的感受
“这怎么可能……”我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他看上去宛如临凡的神祗,青春美貌,弘历看上去都比他更年长
正当此时,岸上传来了宫女们的呼叫声,她们在喊:“宣妃娘娘、宣主子——”
我听出是我宫内大宫女的声音,拨开莲叶打算回答。
弘晖却突然拦住了我。他阻拦的时候,也没有碰到我的衣衫,只是抬袖隔空挡着我的去路。
我疑惑地看他
他摇头道:“不要回答。”随后解释道,“你知道血滴子吗?”。
血滴子!
我全身一凛。这个特务组织我当然知道,不过是从前世的电视书籍上。我内心惊涛骇浪,表面上却一派镇定地问他:“你是说,我身边有血滴子里的人?”。
他点了点头
呼喊声渐行渐远,我拨开荷叶和他一起出来,他说:“再见。”。
我敷衍地点了点头,看着他走了。今天一天,颠覆三观的消息实在太多。不论是皇后的嫡子复生,还是雍正皇帝居然用血滴子来监视我这件事情,都让我思维紊乱,情绪激动。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身边有皇帝的人,他对我生活的干涉,很多时候已经到了我无法忍受的地步
可我没想到会是血滴子的人
这放现代,就好比你做了领导的小三,本来晓得他在监视你,但不过以为他买通了保姆,谁能想得到他会出动国安啊?
真心可怕
——————————————————————————————————————————
雍正十年的时候,我已经十八岁了
廊上鹦鹉大叫:“宣妃——宣妃来啦——参见陛下——”。
怪模怪样、荒腔走板的声音惹得廊下宫女们不住娇笑,大太监要出来喝止她们,我笑了笑,制止了他。这些花朵般娇嫩鲜活的生命,不知何时就要被命运突如其来的寒霜冻结。
现在能快活一刻是一刻吧
走入殿内,熟练地自药罐中倒出药来,手托银盘走入内殿,向着雍正皇帝行礼。
皇上其实面貌英俊,也不显老,但长久的大权独揽让他面相中总带着些凛冽威严、阴沉难测的感觉。是哪怕闭目躺着也让人不敢直视的面容
听到我的问安声,他撑着身子坐起来,温和地望向我。
这是他难得的温柔时刻。在平时,他总是那么的威严、睿智、可怕,总让我胆战心惊,他和我的相处模式,更像是严父和胆小的女儿
可前后两世,他是唯一和我有过亲密接触的人。
想到这里,我心里凉得像是外间的水磨青石板。
难道我的一生,就是如此了吗?
虽然在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