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清公主秘史 >

第83章

大清公主秘史-第83章

小说: 大清公主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怵ń啵视痴障侣胯病

    站在寿皇殿前,举目南望,夜色中的紫禁城更加威严肃穆、也更加孤冷凄清。玄烨轻声道:“一条中轴线,将整座紫禁城分为一东一西,相互对称,看着中规中矩,有条有理,一旦厚此薄彼,就会乱了套,而沿城东西两地居住着皇室宗亲、达官贵人,剩下的百姓却只能在南北受饥寒之苦,皇城脚下亦是如此,何况远在京师千里之外的黎民啊!”

    洛敏一阵沉默,知道他心中寒苦,也明白他早有对策。

    “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纵然许下雄伟大志,但身居皇宫始终不能体会百姓之苦。”玄烨仰天叹道。

    “敏敏。”他轻声叫她,洛敏站到他身侧,听他说:“我还是想出去看看百姓们的生活。”

    洛敏沉默不语,玄烨以为她担心,便道:“你放心,我答应过你不再谈私访之事,此番出巡是以云南大定,海内荡平前谒盛京祭告先祖,借此亦能探寻当地百姓生活如何。”这只是玄烨出巡的初步打算,先是东巡,再是南巡、北巡……凡他统治之地必要到达视巡。

    洛敏微微一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玄烨出巡的目的其一是为了祭告先祖,其二为体察民情,其三恐怕是想侦察敌情。

    三藩之乱平定后,宇内四海看似一片安宁,实则暗藏汹涌,东南有台湾郑氏雄踞一岛,耿精忠叛清时,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大力支持,至此一直与清廷对抗;北有蒙古喀尔喀部与厄鲁特部长年因部落争斗而多起冲突,甚至发生不少血案,尤其是在厄鲁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的噶尔丹上台后,不断发动战争,统一厄鲁特各部,而喀尔喀部也深受其害,由北向南,只怕将来有一天逼近长城,威胁京师。

    如今到了东北,尤其是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地区,军力南下,防务空虚,令俄人有机可乘,非但占领了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汇流处的尼布楚,还对黑龙江地域索伦、赫哲、费牙喀等部进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玄烨继位后,便一直留意着东北的边事,而在三藩叛乱后,更时刻提高警惕,将战略目光投向四面八方。

    面对这样一位帝王,洛敏过去是满心钦佩,如今却是满怀疼惜。他不再只是存活于历史中、史书详细记载、小说用心刻画、影视形象反复演绎的一代雄主,也是与自己并肩成长、共经苦难的爱新觉罗·玄烨,玄烨,不仅是天下之主,也是她洛敏这一生唯一爱着的男人!

    “敏敏。”黑夜微风中,他转过身低头看着她:“你会陪着我的,是么?”

    洛敏抬头看着他在月光琉璃下熠熠生辉的明亮黑眸,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深深微笑。

    玄烨伸手握住她的左手,放在手心,将自己的体温传达给她,牢牢地,一刻也不放松。他们并肩站在寿皇殿前,共同俯瞰着这座古城,静静地度过永夜。

    *

    两天后,二月十五,皇帝第大驾启銮,出德胜门,向东北方向缓进。这是第二次东巡,皇帝除了令皇太子胤礽扈从,亦是带上了郭络罗家两姐妹。玄烨东巡一事筹划已久,早已下达文书令掌管盛京内务府关防印的郭络罗·三官保安排在盛京的驻跸事宜,而这也是郭络罗家姐妹自入宫后第一次回家省亲,皇帝对她们的这番殊荣,令尔珠分外感动,只是洛敏心中有几分忐忑,毕竟她并不是真正的郭络罗·尔玉。

    旌旗蔽空,威武绚丽的大队车驾迎着春风缓慢向东,蜿蜒起伏的长城在绿茸茸如屏障一般的峰峦中慢慢出现,脊吻高耸、飞檐展翅的雄伟城楼也越来越近。

    玄烨没有忘记,十一年前,他第一次离开京师京畿,第一次远巡,第一次看到祖先鏖战取胜、终于跨出辽东、迈开一统天下之决定性大步的地方……当他看到那雄浑苍劲、四海驰名的四个几乎凹凸出来的黑色大字时,只觉心跳如鼓、热血沸腾!他终于看到了浩瀚如海、气象万千的天地江山!望着无比壮观的山河,他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片豪情之中,却也目光深邃地投向遥远的天地之间。

    他想了很多,想着未来的路途,想着如何治理江山,想着一步步完成幼年的志向,想着将这天下治理成一个比李唐盛世还要繁荣昌盛的太平之国!

    他的志向如此远大,锐气如此强盛,只是心底藏着一份别人永远无法体会的缺憾,那年他把她亲手缝制的香囊也一同带到了这里。

    十一年过去了,缺憾终于在此刻得到弥补,他终于带着她一同来到了这里,来这里实现他儿时许下的真挚承诺。

    七日后,大队在戴河口驻跸。当天玄烨领了一队侍卫,策马飞奔。甲胄之中,一袭绯红戎装的女子倍加受人瞩目,她不是侍卫,而是当今皇帝最为宠爱的宜妃!

    洛敏与玄烨共骑一匹火红的赤龙马,接受官兵的沿途跪接,如众星捧月一般,被簇拥着上了城楼。

    玄烨耐着性子接受官员们的进谒跪拜,又仔细地询问了守备状况,待确定一切稳妥之后,玄烨立即带着他心爱的人走出城楼,他们一起在那块白色的横匾下立住了。

    斜阳照耀着山川,远山近树都格外清晰,空气透明如水晶。背着风,她缓缓转身,慢慢抬头仰望,是这里,三百年前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白底黑字,没有想到,她真的来了,再一次来到了这里,不是作为三百年后的旅游景点,而是三百年前的军机要塞。

    劲爽的晚风吹向她整个身躯,感受着风的咆哮才相信这不是梦。三十八年前,受明朝崇祯皇帝之命驻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叛明投清,引清军入关,从此朝政更迭、江山易主。

    崇祯帝刚愎自用,诛杀良将,自毁长城;吴三桂履行投机,左右逢源,叛明投清,一场入关之战让清军攻破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入主中原。

    这里是明朝的结束,又是清朝的开始,这里充满血腥,却也巍峨壮丽。属于朱明的朝代已经结束,如今他,爱新觉罗·玄烨,她深爱的那个男人,才是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新主人。

    他会当一个好皇帝,当一个“唯愿天下乂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的一代英主!

    “在想什么?”玄烨走近她身边,轻声问她。

    洛敏笑着摇了摇头,转过身,迎着风,举目四望。东南渤海,西北燕山,脚下是他们站着的山海关!

    玄烨单手揽着她的肩膀,与她共同遥望烟波浩淼,云水苍茫,共同眺望如巨龙一般盘绕在群山之间的万里长城。他实现了他的诺言,拥着她站在山海关的城楼上,并肩看天地浩大。

    十一年前的遗憾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弥补,幸好,她回来了……

    天,渐渐暗了,他们下了城楼,离开了山海关。

    *

    翌日,大驾出山海关,皇帝驻跸王白河行围。

    正午的阳光明亮辉煌,洛敏住的堂屋廊下被晒得暖洋洋的,她坐在一张黄花梨小圆凳上,披散着长长的头发,油亮乌黑,仿佛披了一张浓厚的黑纱,几乎垂到地上。她的姐妹,为人母的尔珠,亲自跑到她的住处,手拿象骨梳,笑容满面,不时蹲下、立起,认真地为姐姐通头、梳理。

    尔珠抢了原本属于小霞的差事,使得小霞站在一边无所事事,只能听着她们两姐妹谈话。

    “听说今儿一早皇上带着太子去打猎了,这会儿该要回来了,我觉得这回皇上定又是满载而归。”尔珠一面笑着说,一面把洛敏的头发绾成髻垂直脑后,用一支镶了珍珠的翠玉簪轻轻簪住。

    “那今儿晚上你可要多吃点,别到时候回了家,叫阿玛额娘认不得你。”

    “姐姐想想自个儿吧,瞧你,近些年吃了不少苦,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尔珠拿了一面西洋靶镜给她照看,洛敏转过身拿走镜子笑道:“不用看了,还怕你越梳越乱么?不是难以见人就成了!”

    姐妹俩正在说笑,有个身影奔着喊着跑来:“额娘!儿子回来啦!”

    两人双双回头,只见太子身着箭袍,脚踏皮靴,腰间悬着宝剑、佩刀各种小活计,丁零当啷径直跑到她们身边。

    “儿子给额娘、郭贵人请安!”太子跑得一身汗,却仍不忘礼数,在两个长辈跟前请了安。

    看着她雄纠纠气昂昂的模样,使得两个妇人笑逐颜开,洛敏笑着站起:“射到多少猎物了?瞧你高兴成这样!”

    太子笑着老老实实回答:“咱们在林子里遇到了三头老虎,儿子没有皇阿玛厉害,只射死了一头。”

    尔珠惊喜地笑道:“哎呀!射死打老虎啦,太子不愧是皇上亲自教出来的,竟又猎得猛虎!”

    太子看向尔珠,得意地笑道:“贵人有所不知,当时的场面可惊险啦!可皇阿玛一马当先,射死了一头猛虎,不想又来一头,不知怎么,那猛虎突然发威,攻向皇阿玛,在场的人简直吓坏啦,幸得我临危不乱,当机立断一箭射中猛虎要害!才免了一场危难,皇阿玛当着众人的面夸我救驾有功,还赐了黄马褂给我呢!”

    太子说得绘声绘色,洛敏的脸色却已由红转白,她急忙拉着他左看右看:“让额娘看看,有没有伤到哪里?你才九岁,怎么可以做这么危险的事?”

    太子抓住她的手,安慰道:“哎呀,额娘,儿子六岁就能骑马射猎,如今都九岁了。儿子没事儿,为了皇阿玛,儿子不怕受伤!”

    “傻孩子……”洛敏没好气地笑他,随即想到玄烨,又是一阵担忧:“那你皇阿玛呢?他可有伤着哪儿?”

    “额娘,您就放心吧,皇阿玛身强体壮,洪福齐天,平安无误!”

    “是呀,皇上是真命天子,太子又是大清的储君,再说这骑射又是祖宗起家的本领,再多的豺狼虎豹,也必然能唾手可得,姐姐就别担心了。”尔珠笑道。

    洛敏叹了口气,她真的是关心则乱。

    “瞧你,一头的汗,罩褂也没穿,小心着凉!”洛敏扯下襟边的手绢,细心地给太子擦汗,“赶紧回去擦擦身子,额娘晚些时候再来看你。”

    太子乖乖点头,说:“儿子告退。”

    太子跪安后,尔珠与洛敏说了几句也离开了,到了晚上,玄烨又来了洛敏房中。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春三月;草木丛生;一派浓绿;空气中充满了青草和树叶的新鲜气候。阳光透过密密树冠;向地面投下点点光斑。晨雾已经散尽,在大队人马的扈从下,皇帝大驾又在一条条康庄大道上缓行了十天;一路上看遍关外风景。

    终于;在三月初四这一天,銮驾抵达关外盛京,那是大清祖宗发迹的地方,也是爱新觉罗子孙难以忘怀的土地。

    在接受盛京当地的文武百官跪迎后;玄烨率皇太子及扈从诸王、贝子、公等;蒙古诸王、台吉等,内大臣、侍卫、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往谒太祖太宗皇帝的福陵、昭陵,行告成礼。

    而这四五天内,皇帝大驾驻跸于盛京城内,盛京内务府佐领三官保府邸。郭络罗姐妹的娘家虽不如王公大臣的府邸那样巍峨富丽,但也好过在城郊搭建小屋,伤财劳民。

    玄烨不愿当地官民铺张浪费,又想到了郭络罗氏的娘家,便把驻跸事宜交给了三官保打点。

    当皇帝率领浩浩荡荡的人马祭告归来,眼看仪仗、御辇一步步趋近郭络罗府再到停下,门前早已跪了黑压压一片接驾的人,除了当地官员,还有郭络罗府的一大家子,他们提前做好了接驾的准备。跪在最前面的是这家人的男主人三官保,也是郭络罗姐妹的亲生父亲。

    看到圣驾近在眼前,三官保浑身热血沸腾,激动得无以复加,圣上的御驾亲临无疑是给郭络罗府上下增添了无上荣宠啊!

    三官保克制住澎湃的心情,回过神来,眨眼工夫,带着一群人高呼“皇上万岁!”这声音比平日更热诚、更高亢,久久没有停息。

    玄烨笑吟吟地走下御辇,站到三官保的身边,说:“卿等为朕出行劳心劳力,辛苦了!”说着,让他们全部免礼起身。

    “能为皇上效力,是奴才们的福分,奴才们定当鞠躬尽瘁,不敢有半点马虎。”三官保低腰恭顺道。

    玄烨笑容不减:“朕就当陪宜妃姐妹回趟娘家,你也不必如此诚惶诚恐。”

    闻言,三官保惊得立马下跪,玄烨截住了他:“行了,君臣之礼固然不可废,可你这样就是没完没了,朕累了,还不引朕进门?”

    三官保喏喏点头,玄烨走了两步,继续用亲切的声音对着其他人说:“天色不早了,诸卿也都各自退去休息吧。”

    待众人退散后,后面的马车里走下两个满洲妇人装扮的女子,由于天色暗了,不打灯看不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