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清朝求生记 >

第211章

清朝求生记-第211章

小说: 清朝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呆在那个小院子里,难得出来一回,所以对周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更难得的是,看到那么多人居然也不害怕,还是端着一张笑脸冲着康熙一个劲儿的张手要他抱。
    想来这也是各人的缘法,康熙见寿心里也是喜欢的紧,点手让乌喇那拉氏将元寿送了过去,自此除了处理排泄之物由奶奶妈去做以外,元寿就在太后、康熙和贵妃娘娘三个人的怀中轮流传递了,直到四阿哥一家离宫之时,乌喇那拉氏才重新得回了抱着元寿的权利,当然她是不会对此有埋怨的,正相反,她是乐不得如此呢,元寿得宠,她作为四阿哥的嫡福晋、元寿名份上的母亲,脸上也增光不少,还因此得到了不少的赏赐和夸赞呢。
    四阿哥看自己的儿子么得康熙的疼爱,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再加上是康熙的生日,所以也多少收起了平日的刻板表情,与在坐的其他阿哥们不时的寒暄着,虽然话依旧不多,但比起往常来已经是好很多了,惹得一些人拿他取笑,说他连得了两个儿子,可谓是春风得意,一定要他请客。
    但是雍亲王府里地两个:福晋却并没有四阿哥和乌喇那拉氏那样地好心情。年氏嫁入府中之后。始终没有所出。反而是两个在她位份之下地两个格格接连为四阿哥生子。心中自然是有些不'炫'舒'书'服'网'。
    次进宫。乌喇那拉氏要照顾元寿。李氏有自己地女儿和儿子要照顾。而耿氏现在地位份还没有资格进宫来。所以小名叫天申地弘昼阿哥就由年氏来带着。可是天申比起元寿来。所受到地关注可就少太多太多了。这怎么能不让心高气傲地年氏心情郁闷呢。好在这孩子不是她自己所生地。否则还不知会如何呢。就这样。她也是不愿意再抱着天申了。而是一直让旁边地奶妈看着。
    四阿哥另一个侧福晋李氏。比起年氏来受到地关注要多一些。只是这种关注却是让她心里别扭极了。原来她生地弘时是四阿哥现存地唯一地儿子。可没想到从八月到十一月。才三个多月地时间。四阿哥就又得了两子。早先还以为那两个孩子是格格所生。不会影响到弘时地位地。可是没想到这个元寿却是这么让太后和康熙喜欢到了心坎里。这让她不禁起了警惕之心。生怕弘时地世子之位受到威胁。再加上一些有心人地“提醒”和“同情”地眼光。李氏地心里就更不好受了。
    李氏地坏心情。在她所生地女儿被封为多罗怀恪格格时也没有所好转。这个女儿也是四阿哥唯一地女儿。也就是说。在云锦生下元寿之前。四阿哥只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全是李氏所生。由此就可以想见李氏在雍亲王府地地位了。怎么也说是劳苦功高嘛。
    其实也难怪李氏高兴不起来。按说亲王地女儿封号应该是“郡主”地。可是她女儿所封地这个多罗怀恪格格。在品级上却是“郡君”。跟“郡主”之间还隔着一个“县君”。可是差了两个级别呢。俸禄也少了一半有余。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在康熙五十年地规定宗室女侧室出地降嫡出两等。也就是说。李氏地女儿虽然是四阿哥这个亲王地女儿。但因为李氏是侧福晋。所以只能按贝勒嫡女进行封号了《红楼梦》里凤姐地话。谁叫她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呢。
    你说。女儿因为自己地侧室身份而被降了级。李氏怎么可能高兴地起来。
    还有那些有了儿子的阿哥们,对元寿如
    熙的看重自然也是有些羡慕、嫉妒、恨的,子嗣同八阿哥因为丧母之后一直病着,这次并没有亲来为他的皇阿玛祝寿可是代他送礼的九阿哥看着康熙与元寿祖孙情深的样子,面色却不是很好,但是最憋气的还不是他,而是四阿哥的同母兄弟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虽然一直与四阿哥不睦且心眼也一直不大,但本来也不应该会为了这点事儿生这么大气的,可是因为他自被人下药之后,自四十六年底由其嫡福晋完颜氏生下弘之后,再就没个一儿半女的。他虽然也一直在查到底是谁对自己下了毒手,可却是毫无头绪过就他分析,最有可能的还是八阿哥和九阿哥他们们想要拉自己到他们的阵营中,又怕自己成了气候不好控制以才让自己无法再有子嗣,以断绝自己继承大统的希望。
    十四阿哥找的大夫虽然到现在都没能治好自己的毛病却在最近误打误撞的研制出了可以致人有与十四阿哥同样毛病的配方。得到这个药之后,十四阿哥就给十阿哥用上了,虽然他也认为给自己下药这种事不见得是十阿哥这个草包能做出来的,但他总是八阿哥一伙的,代他们受过也是应当的,最主要的,他是想看看十阿哥之后还能不能生出子嗣来,如果还能,那就说明八阿哥和九阿哥那儿有能治这个的人或药,那自己想尽办法也要给弄过来。
    如果也不能了,那就算十阿哥倒霉吧,反正他也是当皇帝的料,而且也有后了,十四阿哥可是一点也不会觉得内疚的。
    除了八阿哥一党以外,十四阿哥还曾经怀过四阿哥,他倒是没想过四阿哥会有争皇位的心思,在他想,四阿哥根本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材料,他怀四阿哥,是觉得他或许会因为德妃娘娘对自己的偏心而心有不满,可是后来经过他仔细的观察分析,认为这事儿应该不是四阿哥做的,所以弄出那个药之后,也就没有把它用在四阿哥身上。
    可是现在看到阿哥接连得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居然还让太后和康熙如此喜爱,十四阿哥的心里还是很不'炫'舒'书'服'网',他这些年没有子嗣出生,虽然妻妾们不时会有“怀孕并流产”的消息传出去,但也是不免引起了好多人的注意,也有不少人来安慰自己,皇阿玛对自己也多有抚慰,四阿哥在自己福晋“流产”之时也曾经送过礼来,可是现在他却把两个还不到一岁的儿子都带了来,这不是在扎自己的心吗?尤其是他还用元寿那小子来讨皇阿玛的欢心,简直是太有心机了,也难怪额娘不喜欢他,一天假正经,弄得好多兄弟都躲着他走,也就老十三总跟在他屁股后面罢了。
    当然云锦是不会知道康寿宴上这些人的心理活动的,乌喇那拉氏送元寿回来的时候,也不会说这个,再说她也未见得全都知道,兴许李氏和年氏的心理她能猜着一些,但十四阿哥的事儿,乌喇那拉氏可是全然不知的,当然也更不可能知道十四阿哥还跟德妃娘娘说了些对四阿哥用元寿来取宠皇阿玛的不满。
    “福晋,今儿个是累着了吧?”云锦让奶妈带着元寿先进里屋去喂点吃的,而自己则是给乌喇那拉氏按着肩膀。
    “我不累,”乌喇那拉氏抓着云锦的,“你别忙了,赶紧坐下来,我们好好说会儿话,一会儿我还得回府呢。”
    “是。”云锦答应着坐在乌那拉氏的下首,“福晋,元寿现在可是淘得紧,今儿个在宫里没惹什么祸吧?”
    “怎么会呢?”乌喇那拉氏笑把康熙寿宴上的盛况说了一遍,“元寿最是招人疼的,今儿个就他出风头,可说是人见人爱呢。”
    “晋也是太夸张了,能做到人见人爱的,那是神,不是人。”云锦笑着说道,“大家只是看爷和福晋的面子上,说他些好话罢了。”
    “就算不是所有人,也是大多数吧。”乌喇那拉氏脸上笑着,但心下却是一沉,云锦这话让她想起了德妃娘娘对元寿的态度,元寿当然是不可能讨得所有人的欢心,只是他的亲祖母对他也是冷冷淡淡,就很让她不能理解了。
    “福晋,明儿个德妃娘娘的寿辰,”因为德妃娘娘的生日就在康熙生日的第二天,自然容易记的很,“云锦不方便进宫去祝寿,不过也准备了礼物,烦请福晋明天带过去,还有,元寿那儿,照着今天的东西准备可以吗?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添减的?”
    “这个,”乌喇那拉氏脸上的笑容有些僵了,也浮现了一丝尴尬之色,“娘娘说,元寿今儿个也累了,明天就不用带进去了,别把孩子折腾病了。”
    “元寿好歹也是福晋名下的,也可算是娘娘的嫡孙,”云锦看到乌喇那拉氏的神情,心里虽然有些明白,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生怕自己会错了意,“娘娘寿辰,只有他缺席,虽然是娘娘体谅,但也怕是不太好吧。”
    “不是只有他一个,”乌喇那拉氏脸上的表情更尴尬了,“娘娘吩咐了,弘历、弘昼太小了,接连进宫,怕累出病来,就都不用带进去了。”
    “那云锦就谢过娘娘的恩典了。”云锦对乌喇那拉氏露出微笑。
    虽然乌喇那拉氏转述的德妃娘娘的话,听起来是为了孩子好,可是看她那带着一点难堪的表情,估计她还有些话乌喇那拉氏没说出来,不过就算乌喇那拉氏没说,云锦心里也明白了,没想到德妃娘娘的偏心居然还会延续到孙子辈的身上了。
    算了,不去就不去嘛,本来自己也担心元寿呢,虽不是象德妃娘娘说的怕累到元寿,其实他到哪儿都是坐车或者是有人抱着,能累着才怪了,云锦是担心,人多的地方细菌也多,别染了什么病回来,这回不用去了,倒是正遂自己的心愿。至于说德妃娘娘的想法嘛,那个轴劲儿不是自己能应付的,还是别想着去改变了。
    PS:
    有读者提出意见,说最近写朝政有些多了,之锦检讨了一下,确实有这个情况,本来是想让大家能随时知道历史进程的,但可能是写太多了,以后之锦会注意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 是小孩子都这样吗?
    熙万寿之后的心情本来是很不错的,可是烦心的事来,先是江南科场案那边送来了新消息,曹寅递上密折,大致意思就是说张鹏没有用心审案,只关注考生个人代笔、夹带之事,而不愿意触及主考官与江南官员收贿舞弊内幕;噶礼在乡试案中是清白的;张伯行是抰怨报复噶礼,并非为科场公平起见;督抚互参,不过是以此结党营私,各博虚名而已。
    康熙这次倒没象刚开始得知此事一般的愤怒,只是跟王公大臣评价了下礼和张伯行,“噶礼有办事之才,用心缉拿贼盗,然其操守则不可保。张伯行为人老成,操守廉洁,然盗劫伊衙门附近人家尚不能查拿”,“据张伯行参疏云,噶礼得银五十万两,未必全实,亦未必全虚。即礼所参张伯行之事,亦必有两、三款是实”,算是将们各打了五十大板。
    康熙说完这些话之后,就把这事儿暂时放下了,倒也没让他影响自己的心情,还应了三阿哥的奉请,到他的熙春园去进宴,自四十七年废太子之后,三阿哥也是一直都很得圣宠的,借着这次康熙的到来,他还提出个建议,说以后每年康熙的寿诞之前,都要和自己的兄弟们在这个园子里为康熙设寿宴,大家一起效仿康熙在太后七十大寿时跳蟒式舞的事儿,也来个彩衣娱亲。
    看看这三阿哥多精乖啊,如果康熙一高兴答应了他,每年皇子为康熙办的寿宴都在三阿哥的园子里举行,那对三阿哥来说多大的荣宠啊,所有人都会对他高看一眼的。
    只可惜康熙也不是白给的,他不想让自己那些个不省心的儿子们再多想什么,所以只是答应了提前办寿宴的事儿,但具体地点却说是到时候再议。
    三阿哥没达到:己的目的,虽然有些失望,但好在是办寿宴的主意是通过了的怎么说他也算是个发起人了,再加上康熙对他这个园子的评价还是不错的,这也让三阿哥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可是老康那儿却又来事了以说这一国之君哪里是那么好当的,虽说康熙有个用公款旅游的嗜好,但总的来说,他对朝政也还是很用心的。不过这次的事儿也不能全算是朝政,而是那个负责编《康熙字典》的陈廷敬去世了,本来这《康熙字典》康熙是让他和张玉书负责的,可是张玉书却在开始编纂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在连陈廷敬也过世了,好在《康熙字典》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了,并没有影响到这个大部头字典的问世。
    因为编纂《熙字典》的拼音之时,四阿哥与这陈廷敬打过交道,也算是有点交情,所以就向康熙请旨要前去吊祭,康熙不只同意四阿哥的请求,同时还令各部院满、汉大臣也前往吊祭且他还亲自率领大臣侍卫们为陈廷敬奠洒,又亲写了挽诗,赐祭葬典礼,谥曰文贞,老先生的身后事可算得是隆重之极算是求仁得仁了。
    最让老康闹心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他个亲自养育几十载的太子又出状况了原来那个《南山集》案是他找人挑起来的。自他复立之后,结党营私曾经保举八阿哥的官员是肆意作践,康熙屡次提醒于他皆不警觉,还口出怨言,“古今天下,哪有四十年的太子”,所以康熙才借着托合齐结党“会饮”案,来处分党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