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太监 >

第56章

赝品太监-第56章

小说: 赝品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君果是太监,怎么?”阮氏梅欲言又止。

    “太监是赝品,男儿却是真男儿,如夫人头前所说,这大约也是天意吧!不是我这个假太监,皇家改朝换代有年成了,哪里还轮得到众反王动手?”

    氏梅还要问端详,小太监打住说:“小孩没娘,提起来话长,我也不摆我的出五关斩六将了,说出来夫人又说我吹牛。咱俩只管饮酒,不提那些陈谷子烂芝蔴也罢。”

第一一一章 福王爷开城献降表

    福王爷驱动三军往西进发,一路山清水秀,风和日丽,天乐皇帝神采怡怡,不禁暗自欢喜:小太监聪明绝顶,没料到他天乐皇帝会如此快捷,兵贵神速嘛,用兵打仗的人,这点道理都不懂?亏他小太监还是个三军大元帅哩,狗屁都不如。趁他撤兵的那一当儿,他已经远走高飞,再有不到两天的时间,小太监别说找他的人影儿,屁影儿也没有了。

    正行之间,有小校来报:“皇帝陛下,大事不好了!”

    “何事惊慌?”福王爷沉声问道。

    “小太监的兵马两头夹击,我们前去的路已被封死了,请陛下速速传旨,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福王爷眼光转向华世雄,嘴里嘟囔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小太监的兵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如何知晓我们要西行进山?丞相可有妙计示寡人?”

    华世雄略一沉思,言道:“陛下,往前是决不能的了,只有后退,再回羊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华世雄也怕福王跑了,这场平叛之战成了持久战,何时是个头,不如回去。这次一旦回城,绝无再突围出城的能力,只能伸长脖子挨宰,等潘元帅前来瓮中捉鳖了。兵书上这招叫作“刚出泥沼又进火海”,华世雄用心险恶,蠢福王浑然不知,竟入死胡同去了。

    小太监领两千精兵,截击了阮氏梅的一万先头部队,刘建勋带两万兵堵住福王退路,朱林宗毛兴旺等带四万兵分两路杀去,把福王的队伍分成几段,逐一拦杀。一时间福王队里马嘶人叫,鬼哭狼嚎,愁云密布,都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福王等狼狈逃窜,跑进三羊城再清点人马时,十去了,只剩下一万余众了。天乐皇帝坐在金銮殿上,忍不住亮开他的蛤蟆嗓子放声大哭,七王以下,文武百官等亦皆唏嘘不止。福王哭够多时,才哽咽抽泣道:

    “各位皇弟,各位卿家,寡人自当凤凰城起事,一路破关劈隘,所向无敌,是何等的风光!诸位皇弟,诸位卿家又将寡人扶上正位,正想恢复我父王江山,和众兄弟文臣武将等分享福贵之际,不巧遇上个太监潘又安,让他出尽风头。更不想今日一战,被小太监大大伤了寡人之元气,要想东山再起,怕是痴人说梦了。今日君臣相聚,也怕是最后一面了。”

    老二宁王道:“皇兄何出此言,咱弟兄八个合伙做的买卖,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赢得起也输得起,认赌服输嘛,况且责任也不在皇兄一人头上。”

    老三熙王说:“谁说大哥的坏话谁是王八蛋,我可从来都是拥护大哥的。”

    老四陵王有些遗憾,咂摸着嘴说:“京城的小吃怕是一两天吃不上的了。”

    “…………”

    天乐皇帝叹口气,道:“都是为兄不好,耽误了各位兄弟的大好前程,为今之计也只有一条路好走了。”

    “什么路,大哥你说?我们跟你去,不管是水里火里。”七王几乎同时竖起了耳朵。

    “投降!”福王咬了咬牙。

    “投降?大哥,你神经没错乱吧?”七王异口同声。

    “是的,只有投降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不投降,那个小太监攻城之后会把我们全杀了的。”福王爷似乎是下了决心,恐怕这辈子就这件事他干得最为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大哥,我们投降了即便小太监不杀我们,皇上和王书贵也会杀我们的呀!”七王不依不饶。

    “就这样吧,我已经定了。自古刑不上大夫,法不涉王孙,皇家不会杀我们的,这一点我比你们清楚。”

    “大哥,你能不能再考虑考虑?”七王哀告。

    “错了一次,不能再错二次,兄弟们,别再争了,听哥哥的这一回吧!黄门官,宣人写降表。”

    第二天,天还没亮,小太监召集众将议事。刘建勋请战说:

    “大帅,今日攻城我打头阵!”

    朱林宗说:“师父还是让我先上!

    朱开洪、肖天雷、贺老五、迟发唐以及伤愈的毛兴旺等都一起请缨出战。小太监哈哈一笑,道:

    “仗打完了,你们还和谁去打?”

    “福王还在城里啊!今天不攻城了?”众将纳闷说。

    小太监讳莫高深地说:“福王一会就出来了,你们等着受降吧!”

    “大帅,该不是有人来给你送消息了吧,你怎么算那么准?”众将不解。

    “是我蒙的,不信你们看吧!我昨天连夜着人打了一百零七个囚笼,看能不能派上用场?”

    众将不以为然,纷纷出帐去瞅,果然场院里有好些囚笼车,有人好事数了数,共是九排,每排十二个,其中一排少了一个。刘建勋复又进帐来问:

    “大哥,你怎么算好是一百零八少一个?”

    小太监笑道:“这是历来之规,到时你就知道了。”

    刘建勋还要问时,有小校来报:

    “秉大帅,福王大开城门率文武百官出城请降!”

    刘建勋顿时大悟:哥哥真神仙呀!

    两军列队,福王以下,七王及全体文臣武将率三军将士悉数跪倒在地,黄门官宣降表,曰:

    “罪王福、宁、熙、陵、乾、坤、越、瑜共是八王,久有不臣之心,欺君灭世,欲偷天换日,倒转乾坤,图皇家江山。今与当今天子钦命官军元帅、钦差大人潘(公)又安将军之数度交手,不敌,方知吾等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今我等反王率众出城请降,望潘无帅怀好生之德,造囚车木笼等押送我等进京,再请天子陛下发配处置,恳请恩准,福等一百零八人再拜叩首于尘埃。”

    小太监微微一笑,安抚道:“福王,你们起来吧!我准降就是,即日起押送你们进京面圣。”

第一一二章 小太监班师难回朝

    福王等抖抖索索站立起来。

    小太监问:“福王,你们反王反臣反将共是多少数目。”

    “回元帅,不多不少,共是一百零八名。”福王双手朝小太监揖了一揖,低声回答。

    “你派人瞧瞧,看我给你们打造了多少辆囚车?”小太监笑道。

    福王不敢怠慢,急令人去数,回来说:

    “启奏陛下,共是一百零七个。”

    福王白了这人一眼,小声嘀咕道:“还陛下呢,不想要命了?”

    福王说罢又恭恭敬敬问小太监,道:“元帅,怎么少了一个?”

    小太监诡秘地一笑说:“不少不少,你把我的人拐去了一个,老华,过来吧!”

    华世雄听喊,屁股一颠一颠地扭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朝福王他们这些人挤眼睛,到了福王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说:

    “老兄,打扰了,咱归队了,大帅叫我呢!”

    福王满肚子气没地方出,小声骂了一句:“算老子瞎了眼,搞了半天才知是个内鬼,你姓华的这辈子如能再当上丞相,我跟你姓!”

    小太监轻轻抚摸着华世雄的项背,赞道:“先生立下没世奇功,回朝之后皇上必有重奖。”

    华世雄伴个鬼脸,诚恳地说:“如不是钦差大人的栽培,小子哪能有今日?”

    “还想当丞相吗?”

    “傻瓜才不呢?”

    “行,没准以后还有这个机会。”小太监半玩笑半认真的说。

    华世雄又要跪地磕头,小太监拦住说:

    “算了吧,你当了宰相那一天,别让我给你磕头就行。”

    众皆哈哈大笑。

    一百零七辆囚车押解福王等一干钦犯,迤逦往京城而去,在此表过不题。

    小太监欲要班师凯旋,又遇到一连串无法解决的难题。首先是这支军队如何发配?就地消化对不起这些曾经跟他浴血奋战的好弟兄,带回京师更不可能,御林军全部满员,谁能养活这一大帮子吃饭的口?思前想后小太监决定这支队伍不能散,朝庭内外尚不安定,边关那里有师父孟伯雄的八万雄兵,南方这一带再留下八万,当是万事无忧了。这样一想,他即刻召集众将议事,命刘建勋带五万人马守羊城,毛兴旺领兵一万驻守麒麟关,老将朱开洪带两万兵守凤凰城。这一着棋子一定,保证岭南岭北十年平安无事。

    第二道难题是阮氏梅吵吵嚷嚷要跟他回京都,他一个太监如何带老婆回朝?氏梅说如其不然他就随她回南越小国去,父亲没有儿子,每年都在驸马队里比武选贤,武功高的可以当王储,凭他的功夫,何人能奈何得了?他向阮氏梅如实交待了他的问题,氏梅却是很大度,说:带上他的乌儿苏丹、曹花枝、鲜爱莲、上官雪、薛涛、黄秋蝉以及那位尚未过门的媳妇胡芬仙,一骨脑儿让她们去南越国安宾落户,也让家乡的父老们见识见识一下这么多的中原佳丽。天哪,这怎么可能?这些女孩子分布甚广,如一个个汇集起来,少说不得仨月俩月的工夫?再说,泱泱中原大国之女,又岂肯去偏远不毛之地长住为家?况且说了,这些女孩间,哪个是省油的灯,由她阮氏梅说了算?

    小太监无奈,只好麻烦胡三兄弟出面,好说歹说,总算劝走了阮氏梅。阮氏梅临走之际,出水芙蓉,带雨梨花,千娇百媚,万般柔情,叮嘱小太监说:

    “夫君,我知道你有大事在肩,为妻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不拖累你了。五年之后就是我们夫妻相聚之日,过了五年,就是你已变心,媚公河里捞我的尸身去吧!”

    他的这些情侣里头,性格迥异脾气各不相同,乌儿苏丹一往情深,曹花枝含情脉脉,鲜爱莲小鸟依人,上官雪敢爱敢恨,薛涛才华横溢,黄秋蝉深明大义,胡芬仙乍一见便难舍难离,再碰上个阮氏梅更是……,爱人是一件头疼的事,被人爱也不尽烦恼。小太监也好想和他的这些美媚们欢聚一堂,长相厮守,再也不要分开一步。然后,诸事未办妥,他一旦放弃了手中这点权力,立即就有人头落地、脑袋搬家的危险,哪里还能有机会去享受天伦之乐男女之欢哩?

    第三件难题就是老丈人家的那十万两银子,如今还没着落哩。福王是个穷王,有点钱都折腾搞军队了,翻箱倒柜也没挖出几块银疙瘩,还不如知府邹希贵趁钱呢!如今这八万张嘴吃饭,还有几千头牲口马匹,这些军费开支还不都得他来想法筹集。

    小太监万般无奈,和胡三、王小五、华世雄等一商量,这回学聪明了,决定见面不谈公事先谈婚事,然后再见机行事,不行就再搂老胡头一把。反正他有的是钱,放在家里一时半会也用不上,贡献给朝庭也算是尽忠报国了。

    由于是事前通知好了的,胡家准备了一桌珍羞佳肴,轿子一落地就先上酒桌。席间胡三向胡员外问起婚期择吉日的事,老胡满口答应,说什么择吉不如撞吉,今日就是吉日,不如一块办了算了。小太监稍作推辞,道:

    “岳丈大人,今日是不是仓促了些?”

    老头几杯酒入口,顿时红光满面,侃侃而谈道:“贤婿,领兵打仗你比我强,办儿女大事我比你经得多了,这事你要听我的。”

    小太监喏喏连声道:“父亲大人,我一切听你的安排就是。”

    这一声父亲叫的,老胡头真比大热天喝了一杯冰凉蜂蜜水心里还舒坦,人家是啥他是啥?堂堂一品钦差,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元帅在他面前乖顺得像个小羊羔一般,这种自豪感不是身临其境,旁人是无法理解的。胡员外听女婿说让他便宜行事,心中大喜,这里一边几人继续喝酒,那里一边吩咐下去,张灯结彩,收拾厅堂,准备新人入洞房。小太监是有备而来,双手端起一杯酒,站起身来,满面笑容说:

    “孩儿敬岳丈大人这一杯。”

    胡员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如此三番,一连三杯,老胡头不解,问道:

    “贤婿有话请讲。”

    “小婿实在是羞于启齿。”小太监还地下站着。

    “一家人不必这样客气。”

    “我欠岳丈的那十万两银子……”小太监欲言又止。

    “我又没催账,你急什么?有你就给拿来,如果手头不便暂缓两日也无妨。”

    “不是。”

    “不是什么?”

    “我还想和父亲再借十万。”

    “什么什么,前账未结又添新债,你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