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太监 >

第42章

赝品太监-第42章

小说: 赝品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战了约十个回合,吕小布怒道:

    “呔,无能小儿,你焉何不还手,莫非等死不成?”

    小太监也不搭话,乘吕小布说话的当儿,飞起一枪,直中吕小布的头顶,枪勾儿勾住吕小布的发纂,顺势一扯,直听“剌啦”一声,半个头顶,连带头皮,还有那颗红缨,从半边脸上上扯下,吕温侯顿时成了吕瘟神了。

    吕小布从马上跌下,死于非命。

    未待全场响起欢呼,一员女将怒吼一声,冲了进来。小太监抬眼看这巾帼,银盔银甲,骑一匹雪白战马,背携长弓,手举银枪,粉面如花,声似银铃,如非时间地点有错,而且又是南国异地,还疑是天波府里出来的浑呀浑天侯——穆氏桂英。

第八十八章 潘又安南国娶佳偶

    小太监正要动手,那女将道:

    “将军可否听我一劝?”

    “怎讲?”小太监停下手里的活儿。

    “我乃黄家小女,名叫黄秋蝉的便是。我的五位哥哥不谋正事,专做些欺天诳地、霸男害女的坏事恶事。我屡劝不改,还诬我是丧门星,胳膊肘儿朝外拐。我闻将军摆擂,今晨已伤了两个,适才又毙了一命。如此这样下去,尽管将军有盖世武功,但双拳难抵四手,猛虎斗不过群狼,最后吃亏的必是将军你无疑。即便将军如愿夺得魁首,最终还不是帮狗吃食、助桀为虐,坏了将军一世的英名,有甚好结果?将军若听我一言,不如就此罢了,我拚上一命护送将军出庄,速速逃命去吧!”

    听了黄女一席话,小太监方信一娘生九子,个个不相同的道理。黄氏一门,恶贯满盈,偏偏就出了这么一位通情达理、端庄贤淑的美女子。小太监稍一思索,微微笑道:

    “秋蝉姑娘,我非是来进香的,乃是来拆庙的。倘若我杀了你的五位哥哥,你不会要和我拚命吧?”

    “将军差矣!小女虽深居偏野之地,大义灭亲之事还是晓得一二的。将军如杀了那五个狂徒,为地方除去一害,乃是万民幸事,我岂能记恨将军。如将军不弃,我愿持帚执箕,永远陪伴将军于左右。”

    小太监大喜道:“一言为定!小姐但请退后一步,看我力杀群贼。”

    秋蝉不放心,嘱咐道:“将军如不敌,可速退,我在门首接你出府。”

    小太监道:“区区几个蟊贼,何足挂齿,我潘又安没有惊天的本事,也不敢入这虎狼窝。谅不妨事的,小姐但请宽心就是。”

    未及三天,已经拖出去二十几具尸体,伤者数十。

    此事早已惊动黄家五狼豺,这一日弟兄五个齐齐出场,想见识一下这个小太监是否是水货?

    大哥黄皮虎坐镇中央台上,老二黄皮豹、老三黄皮狮负责压阵,武功最好的老四黄皮狼、老五黄皮豺俩人出场,双战小太监。弟兄几个事先早已经合计好了,这个北方佬武功不凡,将来以后收在帐下,必会有大用场。别说那二十几个废物,就是一百个也不换的。

    黄皮狼嘻笑道:“北方佬,我们哥五个看你是个人才,有心提拔于你。今天我们哥俩先陪你玩玩,说好了不许来真的。”

    小太监的目的终于达到,心中暗喜,面上却不丝毫不露,假意回道:

    “久闻足下武功盖世,还望二位手下留情。”

    “这是自然!”老五黄皮豺道,“刚才四哥说了,今天只是走些过场,做做样子让人看的。黄府的首席大将非你莫属,今后你就是咱家的看门狗了,吃喝花费断然少不了你的。不过话说回来,你手下可要留心了,如若伤及我哥俩的一根毫毛,定取你的顶上狗头!不信你四周瞧瞧,四百名刀斧手就埋伏在人群之中。”

    小太监心中暗笑:将死之人还有这么多的唠叨?口里却搪塞说:

    “岂敢岂敢,我小心就是。”

    三人三马战在一处,未及半个时辰,仨人里有两个头上已经冷汗淋漓。想脱身又脱身不得,急得黄氏小兄弟张口大叫:

    “二哥三哥快来帮忙,这个北方佬好生厉害!”

    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二老三见四五弟体力不支,渐渐处于下风,岂有不管不顾的道理?遂发声喊,一齐杀入阵中。此一举正中小太监下怀,先除了这四个剩下老大独身一人,孤掌难鸣就好处理了。这样想罢,小太监发神威,猛出枪,五个人中瞬间倒下一个。其余三个顿时慌了手脚,齐声骂道:

    “狗北方佬,你不想活了?”

    “老子活得自自在在,哪里就想死?”

    小太监说罢,挥起一枪,又少了一个。剩下两个正待要喊大哥救命,话未出口,轰然从马上栽下。

    老大黄皮虎坐在台子中央,眼见四个兄弟横尸演武场,心胆俱裂,刚要张嘴大叫武士动手,忽一箭飞来,正中咽喉,箭射其兄者正是黄女秋蝉。刹时之间,整个演武场乱成一团,埋伏在四周的武士们由于是群龙无首,正不知做何举动,观战的人群也是惊慌万状。小太监三步跨上高台,大喊一声:

    “我是钦差,奉旨讨贼!”

    胡三和王小五也从人丛中挤到台前,手中亮出金印、圣旨等,招示台下。

    黄氏女也纵身跃到台上,大声喊道:“大家听清看清了,我的五位兄长,独霸一方,多行不义,残害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抢男霸女,致使众乡邻悲声载道苦不堪言,能有今日也是他们咎由自取。如今恶人已去,我是黄氏后人,理当由我善后。众武士愿走的,发给路费,不愿走的留下来继续帮我管理门户,但有一条再不能骚扰百姓。”

    台下立时跪倒一片,纷纷说愿听小姐发配。

    黄秋蝉依偎在丈夫的怀里,娇声道:“郎君,你果是钦差?”

    小太监紧紧搂着新娘,玩笑说:“钦差难道也有假冒?不妨明日让胡三小五两人把金印和圣旨拿来,夫人再过目一回,验看验看,免得日后生疑?”

    新娘举手加额道:“真是苍天有眼,善恶有报,亏得你来了,否则不知这一方百姓何时才是出头之日呢?”

    小太监安抚说:“夫人乃是深明大义之女,如非你那一箭射得及时,埋伏在四周的武士一齐向我发难,怕这阵我早成了刀下之鬼了。回朝之后,我定要奏明皇上,授你风冠霞披,封你为一品护国夫人。”

    黄氏女说:“才不希罕呢!我只要郎君日日在我身前,我和郎君举案齐眉,过寻常百姓家的日子,此生也就足了。”

    小太监欣然道:“夫人所言极是,等捱过这一段时日,我把这一堆烂事搞利落了,就和夫人一起找个安静些的地方,度此一生。”

    秋蝉还要说话,被小太监翻身上去,口掩口含混不清地言道:

    “有话留待明日再说,先办我们的正事要紧。”

    (以下删去一百二十九字——作者)

第八十九章 大坑镇丢了圣旨金印

    小太监新婚燕尔,正在如鱼得水、如胶似漆,然而皇命在身他时刻延搁不得。黄秋蝉怕他路上不安全,问他要不要多带些人手。小太监笑道:

    “兵马带得多目标就大,一路劳民不说贪官污吏个个有了准备,躲得躲藏得藏,证据统统销毁了,咱抓谁去?还是我们仨人仨骑最好。你们家的这支部队先不要解散,现在归朝庭指挥了,我令州县给你们按时拨些粮草。你带领他们加紧操练,没准还有用着的时候。”

    黄秋蝉点头,知道留他们不住,只好由他去了,并嘱他一路多注意安全。

    小太监他们一路往南,不消数日,到了一个地方。找人一问才知此地名叫作大坑,大也不大,是个小镇,约有三五千人口。小太监他们找地方住下,然后再打听这儿的风土人情。南粤两广如此之大,他们不可能一步步走过来,只能是了解个大概。做到心中有数了,到时就好说话。

    大坑这个地方,地少人多,山水险恶,只是因为占着交通要道才繁荣,所以靠路吃路的居多。

    小太监不知此处盗匪的厉害,他虽然走南闯北,经历风险无数,最终未料到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吃了一大亏!他们哥仨找了家小店住下,店名叫清风店,老板娘是个风流女子,说好店钱饭钱,洗洗刷刷,吃了点东西就上床安歇了。第二天早晨起来,还未穿戴整齐,就听胡三变脸变色地喊道:

    “大哥,大事不好了!”

    “鬼摸了脑壳了,大清早你一惊一乍地乱喊什么?”小太监嗔道。

    “大哥,东西丢了!”胡三哭丧着脸说。

    哥仨有分工,王小五管钱账,胡三负责保管钦差金印和皇上颁发的圣旨。王小五听说胡三那里丢了东西,急忙检查自己分管的这一部分,幸好银两都在,分文无缺。小太监知道胡三是个精细人,向来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所以才把那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他。如今这两样东西没了,他们狗屁不是,说是钦差,空口白牙谁信呀,不是找打吗?

    小太监安慰道:“你再找找?”

    “就这么屁大的地方,我找了好几遍了,没有。”

    “兄弟,不着急,咱再想些办法。”小太监还倒沉得住气。

    “你还说不着急哩,我都快急死了!这样东西一丢,我们算啥呀,这趟不是白来了吗?”胡三哭咧咧的说。

    小太监想了想说:“咱丢的是官印和皇上批文,银两却分文未丢,这就怪了。据我分析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贼人偷错了,一种可能是我们的出现引起了某位权奸的注意,他派高手偷了我们的印授,使我们无功而返。”

    “都怪我不小心,我们白来一趟不说,回去又让王老贼看我们的笑话。”胡三叹口气摇摇头说。

    “也未必。”小太监笑笑说,“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是小偷偷错了,他必会给我们送来。”

    “有这样的好事?”胡三和王小五齐齐叫道。

    “很有可能。”小太监继续说,“你们想啊,皇上的圣旨放到平民老百姓手里不如一张擦屁股纸,金印虽然值钱,谁敢出手倒换?这可是灭九族的勾当啊!这样要命的东西一般人也不敢藏在家里呀!不信你们等着瞧吧,不出两个时辰,就有好消息传来。”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呢?”俩人又问。

    “也不怕!”小太监胸有成竹的说道,“打听一下附近归哪个府衙管辖,再探探他的官声如何?如是赃官贪官,我必定叫他把偷我们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吐出来。”

    “大哥你真英明!”胡三和王小五双双伸出大拇指。

    小太监有些洋洋得意,眉飞色舞地说:“这算啥?上回我出宫,王老贼派大批人马追了我仨月,硬连我一根毫毛也没伤着。”

    偷东西的人名叫张发存,也是个十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家里穷,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他无奈也就只好干起这门无本生意。小太监他们头天进镇子,他就瞄上了。会偷的看眼神,不会偷的看包包。胡三的一只手一直不自然地按在他的那个要紧部位,张发存断定:他身上肯定藏的有宝。

    张发存不是大侠,不会武功,只是自学了些轻功,无非是蹿房越脊,撬门扭锁,别样事也不是很精通。高贼算不上高贼,名盗也非名盗,不过一向极少失手,运气倒是不错的。

    张发存初出道时,有次他从一家大户人家偷来一袋米,当时带得未有趁手的家什装米,匆忙中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裤腿扎紧,满满装了一裤子。他从财主家后院翻墙过来,正好又到了另一家院子。他正要寻找合适的出口时,忽听有人啼哭。张发存低身一打量,听出声音是从破屋里发出来的。他遂多了个事,肩上扛着那一裤子白米,径直去到那家屋前探个究竟。

    屋里是一对母女,俩人正在抱头痛哭,家里很久已经没有粒米下锅了,再这样下去必是饿死无疑。妈妈想把女儿卖到窑子店去,女儿不肯,可是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母女俩正是为此事啼哭哩。

    张发存低头一想,自己家也是一贫如洗,爹妈也正等他偷来的这点米下锅呢。他稍一犹豫,就把肩上的米裤袋放了下来,从中间撕开,分作两半,一半放到门口,另一半扛在自己肩上。临走时还故意朝里喊了一声:“别哭了,送米的来了。”然后开了大门,扬长而去。

    家里穷,一条破裤子要穿几年的。张妈妈舍不得那半条裤子,又找了些旧布,重新补了条裤腿在上边。过了不久,张发存走在大街上,突见一个穿着极其简单,长相却十分动人的俏丽女子盯上了他。张发存虽然偷物,一般是不劫色的,那个女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破裤子,让他好不难堪,还以为是哪里破了个洞露出不该露出的啥物事了呢?

    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