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赌风暴-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12月24日,昆明警方开始行动,抓获“新宝”博彩网站在云南的“总代理”刘俊伟及其二级庄家、赌客等9人。这是迄今云南破获的最大一起网络赌博案。刘俊伟从2004年3月以来,开始经营这个“球庄”,9个月内,涉案金额就达6000余万元,赌客有200多人。
几乎同时,云南曲靖警方查获一起涉案赌资900余万元,涉案人员18人的公安部督办网络赌博案件。其中,原陆良县农业银行金融超市主任刘江华,从2002年6月开始,利用工作之便,盗用他人名义伪造凭据,先后多次贷款760余万元。至2004年12月,此人赌博就耗去600多万。警方仅在其账户上查获了59万元的余款。
“这是一种全新的赌博犯罪,我们甚至连学习借鉴的地方都没有。”王晓平说。新型的网络赌博让禁赌经验丰富的云南警方也感到棘手。
据王晓平介绍,在打击处理由货币转为筹码,再转为电子交易的网赌方式时,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与能力方面,公安部门此前都是空白。网赌的流动性大,易于销毁犯罪证据——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删除电脑记录、银行账户等方式使证据缺失,警方只能掌握查处时看到的证据。
另一方面,互联网无国界,警方只能关闭在内地租用的服务器,而现在往往源头在境外,形成无法取证、无法根除的局面。警方和司法部门都很难查清他们全部的犯罪金额和非法牟利总额,只能根据最后一次现场缴获的赌资进行定罪。
因此,在查处网络赌博时,公安与司法、信息产业等其它职能部门的协作更为重要,以改变公安单兵作战的状态。
“赌博毁了我的家庭、我的人生……”就在我要结束本文创作时,在报上看到一男子趴在汉口解放大道一栋办公楼22楼的窗口,散发几十份《告别书》,称要以死劝诫世人。警方紧急行动,3个多小时后将其带离险地。
该男子姓张,40多岁。当天下午近2时,他出现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楼22楼男卫生间窗口(图一蓝圈所示),并用高音喇叭对下面叫喊,然后双手一扬,几十份打印好的《告别书》随风飘下。
在《告别书》中,张某称自己铤而走险参与赌博,没想到这是一条不归路,现无力偿还赌博公司的巨额债务,“愧对母亲、兄长、妻女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人……我用我生命之谏告诫那些赌博公司及参赌人员,十赌九诈。要以我为诫……(原文)”
“别赌了,再赌就是我这般结局。”
在昆明某酒店的舞台上,一位着西装、双腿断了一半、左手断了三个手指的中年“歌手”在演出前痛哭流涕地向观众诉说他“豪赌”的过去和自己惨痛的现在,感人肺腑,发人深思;一曲郑智化的《水手》“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好像父亲的责备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让人们感到他的未来“还有梦”。
曲终人散,记者走近这位昔日的“赌王”,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年前,他凭借“出千”赢得上千万元,成为当地“赌王”;12年前,他因赌致残,妻离子散,靠街头卖唱为生;今天,他四处流浪,以自己惨痛的经历苦劝人们戒赌。
今年42岁的尧建云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从小聪明伶俐的他却没走上正道,喜好玩纸板、打弹珠,才读完小学二年级就离开了学校。18岁那年,尧建云认识了一名当时在江西地下赌场名声响当当的“千王”(指擅长在赌博时作弊的高手)杨某,并拜他为师,经常跟着他出入各种赌场。细心的尧建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刻意“揣摩”,很快就掌握了赌场上的“千术”。凭借“出千”他在短短4年时间获得的钱超过了千万,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无穷尽的祸害。
1998年10月9日晚上10点多钟,是尧建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时刻!此时,尧建云和一位赌徒黄老板每人在赌桌上都投下了好几百万元。尧建云再次“出千”换了牌。就在这一瞬间,一直站在他身旁的一个手下却突然告诉黄老板:“他出千!”输红了眼的黄老板一声招呼,冲进来十余个彪形大汉。打斗中,尧建云的双腿被长枪打中,左手被砍掉3根手指头……
尧建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家私人医院里。命保住了,但由于长枪打出的是霰弹,医生不得不将他的双腿从膝盖处锯掉。见到自己这副惨状,尧建云忍不住狂叫起来:“这是真的吗?”
以前无限风光的“赌王”成了缺指断腿之人,以前那些生意伙伴纷纷借故疏远了他;一些曾经在赌场上栽在他手里的人扬言要报复他。“人残了,家业败了,朋友离去,我并没有绝望,而妻子的背叛,使我彻底崩溃了……”说到动情处,尧建云面对记者失声痛哭。
1999年,妻子第一次向他提出离婚时,5岁的女儿跪在地上哀求道:“妈妈,妈妈,我们不要离开爸爸,爸爸什么亲人都没有了,腿也没了,爸爸老了,很可怜啊,妈妈……”但最后,妻子还是离他远去。深感欠妻女太多的他,把家产全给了她们。孤独的他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他跳过楼、割过腕,但最终死神没有收留他,连阎王爷都不要他了。
从“天堂”跌入“地狱”的尧建云猛然醒悟过来,自己之所以落下个如此惨局,全是好“赌”来的。他发下毒誓,即使饿死街头,也绝不再涉足赌场。
尧建云之后开始了流浪生活。一次,尧建云偶然获得了在江西新宜市一家娱乐城表演的机会。可无论他多么卖力,观众都不买他的账,因为他的表演水平实在太差了。就在老板准备放弃与他签约的时候,他使出了一手玩牌的技巧,结果观众直看得目瞪口呆,他赢得了如潮的掌声!
随后他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奉劝大家不要沾赌,更让观众为之动容。他的这种现身说法的表演,很受观众欢迎。有些观众就冲着他来看演出,尧建云这三个字很快便在新宜传开了。为了劝人戒赌,他的足迹遍及江西、湖南、湖北、江苏等地,他的血泪故事教育着各地的观众。
他对记者说:“凡赌必诈,我想凑足一笔资金后,把国内外的赌博道具收集起来,到各地去巡回展览,目的是要向世人揭开赌博骗人的面纱,奉劝世人不要再去送冤枉钱,更不要因赌失去幸福、失去一切。要做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此时,我再次想起我的同学,他说我揭露赌博是凭良心,不然,我在赌场混得还不错。
小时候我常听人说,做事得凭良心,为人得凭良心。有人做了好事,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他怪凭良心。人们对某个好人的一生作总结性的评价,也是用凭良心这个词,说他凭了一辈子良心。相反,就是不凭良心,或者叫昧良心。乡亲们提到一个常干坏事的人,往往会一言以蔽之,说他没什么可说的,他不凭良心。在村头巷尾,一些农妇诅咒那些侵害别家利益的人,也拿凭良心说事,说谁要不凭良心,就让他遭这报应,遭那报应。
这么说来,凭良心像是一个普遍性的标准,什么人什么事都可以用它衡量。它既是为人处世的最低标准,也是最高标准。它的内容就那么几个字,简单好记,一点都不复杂,人们一听就记住了,就可以运用。
至于我自己,大概觉得凭良心这个说法太抽象,不够感性,太宽泛了,不够具体,所以听了也就听了,很长时间没往心里去,没有很好地尊重它,理解它。是呀,良心是什么呢?它看不见,摸不着,凭良心怎么个凭法呢?我曾听到被指责为不凭良心的人这样反问:良心多少钱一斤?他用这种反问否认良心的存在,抹杀凭良心这个标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被反问的人往往气得满面通红,却说不出有力量的话来,似乎很快显出良心不够强大的一面。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加上自己经常写点东西,我对凭良心的说法越来越看重,它像耳提面命一样,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脑子里。真的,我想了想,人的一生没有别的可凭,最终可凭的只能是良心。正因为凭良心的说法不够具体,比较抽象,它才具有无限性和公约性,对天下人都适用。现在的这守则那标准,动辄就是十几条、几十条,其中都没有凭良心这个条款。可有哪一套守则像凭良心这样深入人心呢!
一个从事写作的人,更应当凭良心。我们都知道了,写作要用心。中国的汉字就那么几千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你用我用他也用,带有很大的公共性。有人跟汉字打了一辈子交道,说不定没有一个字是属于他的。而有的人或许只写过一封信,那封信里所使用的文字却是属于他的。这就是不用心和用心的区别。我们用心血把文字浇灌过、浸泡过,并打上我们心灵的烙印,我们才跟那些文字们有了联系,那些文字才有可能属于我们。比如说,太阳、月亮、满天星斗,是全人类共有的,因为李白用他的心血和深情写了一首《静夜思》,那轮明月和如霜的月光就属于他了。当然,他用来写诗的那些文字,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属于他独有。我觉得,写作光用心还不够,还得用良心,也就是凭良心。你可以说凭才华,凭意志,凭勇气,凭想象,等等,这些对一个作者来说都需要,或者说都不可缺少,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恐怕还是要凭良心。
良心是什么?良心是人的内心对人间是非所作出的正确认识和判断,是正确的世界观,也是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不仅具有道德方面的含义,更具有良知良能的人性方面的含义。人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可以举出几十种表现。说简单,只说出对立的二元就够了,这二元一个是善,一个是恶。这是人性的两种基本元素,所谓人性的复杂和丰富,都是从这两种元素中派生出来的。对人生的判断也是如此,或是凭良心,或是不凭良心,二者必居其一。现代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喜欢来新的、闹大的,喜欢把原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以显示自己多么高明,多么具有超越的意义。这种做法很难说是凭了良心。
现在不凭良心的人和事不算少了,你只要随便翻翻报纸,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为官的,鱼肉百姓;执法的,贪赃枉法;做工的,偷工减料;经商的,掺水使假,等等,连有的老百姓之间也弱肉强食,互相残杀。写书的人有没有不凭良心的呢?肯定有。不然的话,大街上不会充斥那么多的印刷垃圾。写书,是一件最需要凭良心的活儿,如果连写书的人都昧了良心,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
本文由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提供下载,更多好书请访问。zaxsw。org/ 或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