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道巅峰 >

第325章

武道巅峰-第325章

小说: 武道巅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客人的名字却生疏得很啊!不像是皇亲国戚或是王侯将相什么得。嗯,许念,许念,从没听过。”

    这时御厨忙道:“傻小子,别胡说!若传到人家耳,怕你小命难保!”

    小太监伸了伸舌头,用手拍拍胸口。

    长者继续道:“听说这次的客人虽不是达官显贵,但却比咱紫禁城里许多大官还要了得!”

    “为何啊?”小太监奇道。

    长者皱了下眉,但仍是无奈答道:“你可知京城里最大得一家武馆吗?”

    小太监搔搔头思索片刻,说道:“好像是叫‘通天馆’吧?我听另外大人们说过。”

    长者点颔首说道:“不错。”

    “只是……这‘通天’二字太狂了一些吧?他们认真能通天吗?”小太监有些不屑得问道。

    长者伸手给了小太监额头一个暴栗,道:“你当通的什么天?这‘通天’二字乃皇上所赐,意为‘直通天子’。”

    见小太监不语,续道:“现今大内许多侍卫高手都是出自‘通天馆’,而大内侍卫本就是要呵护皇上、随时守在皇上左右,你说,他这不正是‘直通天子’么?”

    小太监这才恍然大悟,道:“莫非今日之客人即是‘通天馆’的主人?”

    二人边说边行了出去。

    这时,房梁上飘下一人,落地之后直奔后面小室。

    见到供桌上的饭菜,便端来大吃特吃⊙г完后又将碗筷放回,随手在桌上放了些碎银,飘身出室飞回梁上。

    那小太监刚好又去而复反。

    来到小室,见到空碗和银两,低声说道:“灶王爷,您老人家又显灵了。孝敬您老人家是应该的,每次您都给小的这些银子,让小的好生过意不去。只可惜小的身份微贱,如若他日做了总管太监,定为您修一座金身供起来。”

    梁上之人听到这里不由暗自好笑,心想这小太监太也迂腐,当下也不睬会,飘身去也。只是小太监的话语他却是铭记于心。

    当晚,宫丢了个人,一个小太监。

    宫内侍卫苦寻了半宿都未能寻到,于是也就作罢,无非也只是个身份微贱的小太监,若真是因此而惊动圣驾那可就欠好了,到时候任谁也是担负不起的。

    而白日那位年长的御厨“李大人”只道是午间二人的对话让他人听到,那小子被他人拉去砍了,便不再多言,以免惹祸上身。

    其实,那时虽然宫规矩极多,不成胡乱言语。但即即是那小太监的“不敬”之言被听去也是罪不致死。

    京城的郊外,似乎永远都是最恬静祥和的。

    因为,这里离皇城太近,一般没有人会选择这里做一些不成告人的勾当,即使是最笨的贼也不会,绝不会——这里虽然有树,但不是树林,所以不克不及掩藏;京城的天气又总是特别好,所以又不会有月黑风高的“杀人好天气”。

    京城虽热闹,京郊却没什么人烟,小商小贩们固然不会到这里来做生意。

    这里,有花、有草、有河流。虽然都不是什么奇花异草,但却色彩缤纷,争艳争艳。小河的岸边,零星地址缀了几棵垂柳,显现出一种朴素地美。

    这里不单是各种虫蚁的家园,也是许多喜爱这里的人们的乐园。

    在春季的白日,这里不时会有富贵人家的少爷、少奶奶们来这里踏青、交游。

    傍晚,这里是孩童们的乐园。三五个男童结成一队,在花草丛追打、戏耍,仿效天州人的论剑、交锋,最后选出个“天州盟主”。这里说不定就有日后的英雄侠少。而女童们则是在花丛捉迷藏或追逐那些美丽的穿花蝴蝶。

    到了晚间,这里就又酿成了恋人们的天堂。各种花草带着一天的萍凸,沉沉地睡去。恋人们则携手或坐或卧地在草坪上、花丛。伴着皎洁的月光,萤火虫围绕,眼望着迷人的星空,希望将心底那一份长存已久的、彼此共同的心愿,在流星划过的一刹那说出来,从此地老天荒。

    今晚,天气晴朗。

    夜空,一轮弯弯的明月,在群星环抱之,更显得妩媚娇贵。它就像是花枝招展的初恋少女,与情郎在花丛嬉戏时笑得弯下了柳腰;又恍如是新婚当晚的新娘,卧在新婚洞房的床上,面含羞涩地期盼与丈夫地第一个夜晚。

    如此美景下,固然不克不及缺少了佳人。此时,正有一对佳人坐在一方草坪上。他的左手轻揽着她的纤腰,她的身体斜斜靠在他的怀。

    男的五官规矩,目光精敛,身体健硕。女的皮肤白嫩,娇小可人。认真是郎才女貌。

    他们就那样坐着,静静地坐着,任凭身边的萤火虫在周身飘动。月光淡淡地撒在他们身上,彼此感受着对方地生命气息,静静地聆听着对方的心跳。

    周围蟋蟀那听似乐曲的叫声,更陪衬出这美丽夜晚的恬静。有的时候,有一些声音所陪衬出的静要比绝对无声的静更使人感到恬静。

    良久之后,那男子似乎微微叹了口气。

    少女忙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了?不高兴吗?”

    男的缄默了许久,没有直接回答少女,道:“也不知道我这样带你跑出来是对是错……”

    少女沉吟了一会儿,轻声答道:“非论对错,只要能永远与你一起就好了。”

    男的点了颔首,道:“唉!为什么上一代的恩仇总是要我们后代承担呢?”

    是啊,自古以来,这个问题不知有几多人在想,但却一直就没有人能真正改变这个不合理的定律——父债子还,师过徒偿。难道这也是我们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两人缄默了片刻,男的又叹道:“既生余何生亮?既然要有京城王家,又为何要有京城宋家?既然要让我们两家为仇,又为何要让我两人相爱?天啊!你太愚人了吧!”

    是啊,造物往往就是这样。有时候明明相反,根本不成融合的两种物事,偏偏又要使它们有很多联系。

    少女见爱郎的情绪似有些难以自抑,忙劝道:“青书,别想那么多了。归正我们已经出来了,上代的仇怨让他们自己去化解吧,以后我俩天涯海角,做一对……一对……”一对了半天也没说出下面的话,只羞得小脸通袖,好在天黑,其实不太引人注意,否则这又将是一幅难以用字形容的美景。

    男子心一阵幸福的感觉,轻轻地伸手握住了少女那一双柔荑。

    两个人儿,彼此又都陷入了缄默。

    良久,良久……

    忽然,有一个声音打破了这郊外的寂静,一个本不属于此时、此地的声音,一个本应是江湖人在施展轻功时衣袂所发出的声音。

    接着即是一团物体落地。

    两个人,一个站着的,一个倒着的。

    站着的人,一身劲装,一条长穗腰带上系了一块雕镂着飞凤的圆形玉璧。相貌英挺,年龄大约四十多岁,但脸上皮肤仍然光滑,没有皱纹。

    倒着的人一身宫服装,但又不是武官服,看来看去,原来是个小公公。

    年人脸带微笑道:“小友,请起来吧。”他面上似乎总是带着那一丝淡淡的、和善的微笑。

    但地上那“小友”恍如是因为过度惊吓,双腿已无力再站起来,试了几次也没有成功。

    年人摇了摇头伸手将他扶了起来,道:“你别怕了,看清楚,我是人非鬼。”

    小太监眨了眨眼,胆寒地打量了好一阵,才颤声道:“你……你,真的是……是,人?”

    年人点颔首,仍然微笑。

    “那,那你为……为何抓……抓,我?”小太监不止是声音发颤,就是全身都在不住的颤抖着,他真的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刚刚挟着自己“飞”了老半天的人不是鬼魅。

    年人叹了口气,笑道:“我并没抓你,我是请你。”

    小太监不解:“请,请我?”

    年人道:“不错,是请。”

    小太监道:“那你,为何请我?”现在他似乎是胆量大了些许,说起话来也就流利了许多。

    年人道:“我在宫住了许久,你总是请我,这次我也筹算请请你了。”

    小太监道:“我请过你吗……”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你,你,你是灶王爷!”

    年人先是点颔首,后来又觉有点不对,又摇摇头,道:“我本不是灶王爷,但小友你却非说我是,那我便只好冒充是了。哈哈哈。”

    小太监听了,胆量又壮了些,道:“你既然不是灶王爷,那你是……”

    年人不等他说完便截道:“我?我是谁,你暂时先不消知道,你只要知道,今天一定有你的好处,并且好处是你在宫里一辈子也得不到的。”

    小太监有些不信,心暗道:“你要请我,无非是去吃那些民间的大饭店。我在御膳房那么长时间,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你请的工具能比御膳还了得?”嘴上虽然没说,但脸上的脸色却显露了出来。

    年人只看成不见,回身对那一双看得有些傻眼的年轻男女道:“我与你二人也颇有些渊源,一起过来吧。”

    那双男女似乎根本没听懂,但还是慢慢走了过去。

    年人要他俩与小太监站在一起,仔细打量了好一会儿,才点了颔首,微笑道:“嗯,不错,哈哈哈,不错。”

    三人显然都不明白他说的到底什么“不错”,都是带着满脸的疑惑看着他。

    年人又看了一会儿,便带着满意的神色道:“我是说,你三人都是练武的好料,如果让我精雕细琢一番,将来若想扬名于江湖,想必不难。

    三人这才恍然大悟,心都有些惊讶、欢喜与不解。

    其最为惊讶的还是那小太监,只听他忍不住问道:“他二人显然是天州人士家的公子、小姐,你要收他二人为徒倒层见迭出。可是我只是宫一小奴才,并且从小就没练过武,因为他人都说我根骨欠安,不宜练武,可你却说我是练武的好材料,这不是很奇怪吗?”

    他见年人不语,继续道:“况且我与你从未谋面,又不知你姓名,我怎知你不是害我,或是要我学了你的武功帮你去害人?”

    他一口气说完,之前什么也没想,现在才想起万一那番话惹得这人生气,一掌将自己毙了怎生是好?这才开始有些后怕,于是便又有些胆寒地道:“大爷,我不过是个小太监,你就行行好,还是放我回宫吧。”

    这时那之前被那少女叫做“青书”的男子也说道:“不错,我们怎知前辈您有何企图?”他显是仗着有些武功和自己的家世,胆量便也较那小太监大些。

    年人仍是不语。

    这叫“青书”得男子续道:“并且,在下有自己家传的武功,还不敢劳前辈指教,前辈好意在下心领了。”

    年人听后微微一笑,转头看看那少女。

    少女显得十分惊慌,不知道这年人看着自己又是何意,不由“啊”了一声。

    只听年人笑道:“小姑娘,他们都说完了,不知你有何要说的吗?”

    少女这才恍然,随后羞涩地答道:“我……我跟他一样,归正,他要怎样,我都跟着……”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简直是细若蚊虫,而眼睛却一直瞬也不瞬地深情注视着那叫“青书”的男子。

    那男子心只觉得一阵暖意,回以了一个微笑。

    年人见了这景,不由又是大笑道:“哈哈哈,不错,我果然没有找错人。男的正直坚毅,女的温柔痴情。而另一个虽不懂武功,还有点傻头傻脑,但心思还是敏捷精细,心地也很好。哈哈哈哈……”

    三人全都怔住了。

    原本三人都认为这番话一说完,定会惹得年人大怒,那叫“青书”的男子更是早已提着一口真气准备随时应战了,岂知道人家最后竟会是如此一个反应。

    那年人又道:“原本你三人若是马上承诺,我也会收你等为徒,但却不会教授什么真功夫给你们∥幕过现在嘛,嘿,看来你们都通过考验了。哈哈哈。”

    三人听后都不由暗道了一声“侥幸”。

    那小太监和“青书”是既有几分高兴,又似有一些游移,各有各的心事。只那少女一心只想着爱郎怎样做,自己跟着就是,反倒没什么好顾虑的。

    年人见三人面上那各不相同的脸色,不由也笑了笑,道:“看来,有些事还是让你们知道一些为好。走吧,这里不是说话之地,找个处所咱们谈谈。”说着,转身就走,也不管那三人是不是跟着。恍如他就知道三人一定会跟来似的。

    果然。

    那小太监心道:归正也回不去宫里了,自己又没处所去,不如就先跟着这位“灶王爷”罢了。

    那男子本不想跟去,但因之前听那年人说与自己有渊源,不由动了好奇心,便想先跟去听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