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兵 >

第35章

帝国雄兵-第35章

小说: 帝国雄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雪风卷过。



前程似已无路可走了!

天下!



远处,一个人影在雪堎上露头。

困惑!

又是一个人影!

惊惧!

又是一个!

恐怖!座马一声嘶鸣。



他调转马头,在自己的背后,一片冰雪中站立着一个骑马横刀的黑影!

愤怒,热血贲张!

四面迎敌!



“唰!”的一声,剑出鞘,大无敌!

“东华无朽木!”声如涛裂!

“上古多神风!”势似雷奔!



“哗!”地让开一条大道,四骑肃立。

他目送尊谢,黑布蒙面,高扬战剑,从斜刺里冲杀出去。



背后四个人影纹丝不动。

有礼了!



“老兵!”



这一骑彪悍,黑布蒙面、苍头盘辫,藏人服饰,背一管藏地双管猎枪,一手勒缰驻马,一手持握腰间长剑,以英雄暗号与四围骑马黑影对口的,不是别人,正是侦查连长高虎声!

而与他对话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四十军阵,克什米尔退伍老兵排!



高虎声不仅想起了半年前在东线的往事。1967年4月!

就在4月上旬,兵站里才发生了骚动,退伍老兵把身上的衣服撕成一条条的,在食堂前高声咒骂,敲盆打碗,抗议吃脱水菜



雨雪交杂,部分路段塌方,交通严重阻断,川藏线公路上停满了进藏的军车。

一骑军士从乱石中缓缓绕行,一些人正在乱石堆中钻爬。



“老师!你怎幺在这里!?”他跳下马。

几个正用杠棒抬着石头的人中间扬起了一张脸,灰黄,憔悴,中分头,两眼黯然旁边有一些奇形怪状的人,手持红白两色棒,看样子是护路民兵。



老师向身后瞅了一眼,站定了,惊惧地说:

“义和团来啦!”高虎声急忙上前扶住老师。

“什幺?义和团来啦?老师”一把接过老师的杠棒,扛在自己肩上。

怪力乱神、升坛作法、画符念咒、邪灵附体、舞拳弄棍、扶清灭洋、杀人放火——极端愚昧、残暴落后——“还有太平军吗?”

“老师!你疯啦!”放下石头。

老师一把捂住他嘴巴。“怎幺,你在这里驻军?”



他点点头,赶快把老师搀到一旁的树丛里。

什幺?!你把中华民族形容为逃跑的民族?

“很多都被打死啦!”



响起了以前老师在密林中的议论声:

“中国人的逃跑,是不是可以远溯到上万年前?当年蒙古人种跨越冰川,历尽艰险到达北美南美,成为今天的印地安人。明末东林党人谋反失败,有人开始逃到东瀛,应算作中华民族最早期的难民。清朝汲取了东林党人逃亡海外的教训,对民众偷渡海外,一律冠以“叛国”罪名,严惩不贷!”



“很多人都逃到川藏线来了啊”



对信仰的拷问和怀疑,在迷惘和困惑中,徘徊游移,最终学会了人本能的思想:

“逃!”

数千年专制独裁的淫威,培养的就是这种文化暴政残酷与百姓柔顺的强烈反差,所谓“一人为刚万夫柔”——带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社会心理形态。过去人民无法逃,只能“万马齐喑”,现在人心思逃,削了脑袋往外逃。

专制奴才当道,人才逃之夭夭。

其实,只要是人,哪怕没有半点才,也想逃。



中国人的传统,加上现代主义的政治,从广袤寒冷的西伯利亚到赤道炙热的南非好望角,从人烟稀罕的阿拉斯加到熙熙攘攘的银座新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地方,一定可找到中国人逃亡的踪迹和归宿。

现在这种对“叛国犯”的镇压,更是发展到了巅峰——凡偷越国界的民众,皆遭到“格杀勿论”惩处。可是,为什幺还是要逃?“都在逃啊!苏联、香港,甚至缅甸越南”逃亡潮已经把中国人以移民难民艺术家特殊人才等五花八门的名义,送到天涯海角。



“你知道香巴拉在哪里吗?”老师正筛糠般地颤抖。



自古迄今,人类充分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描绘和设计了各式各样美好的精神王国和人间仙境。“香巴拉”是印度和西藏的佛教徒想象、描绘和向往的美好而神奇的人间仙境和“理想国”

“这!?”高虎声噤住。



什幺原因,让中国人如此热衷于离家出走浪迹天涯?

最根本的原因,是传统封闭——古城墙文化的残暴。



“他们打砸抢烧杀”



数千年封闭专制的淫威,培养的就是这种暴民文化

“五千年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贡献在哪儿?



从川藏线出来,过了波密、林芝,就是米林朗县

脑海里突然跃出一个念头:

“中锡边境!”

——藏南9万平方公里的命脉线!



“老师疯了!?”

2。 龙鳞急件

2。 龙鳞急件



风雪高原,中印边境东段某地。

我军某部作战部,副参谋长正在做军事报告。

“派出的侦查员怎幺还没有回来?”他自问了一句。一参谋进:“情报!急件!”

副参谋长接过,手里拿着电报,充满关切地问,“出去这么些天,他还有没有饭吃噢?!”



副参谋长目光转向挤满了高级军官的作战部会场:

“印度直到50年代初,一直在西藏拥有大量特权,甚至有驻军,这是继承自英国两次侵藏战争的‘成果’。1951年,印度军队越过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侵占了非法“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此后,印军侵占了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兼则马尼、中段和西段的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多、香扎和拉不底以及巴里斯等地区。印度驻军主要地点在江孜——电影《红河谷》历史背景所在地,特别是其与印度最接近的中锡边境的亚东。



“印度觊觎我方领土,继续全面向中印边界进军——能占领就占领的蚕食政策,在阿里方面(即中印中、西段边界),在过去原英印时代占领了什普奇、普兰江巴、香扎、拉不底、巨哇、曲惹、沙则等地基础上,还占领了桑,葱沙。1954年后又新占领了楚鲁普、波林三多,还强占桑格藏布河西岸属西藏的碟穆绰克(印称阿里与拉达克在这条河上以河为界)。在中印边界东段(即‘麦线’一段)印度越线占领朗久、马其顿。在中段,印度1956年后又派边防部队占领乌热。在同新疆接近的地方,印度逐渐派军前来‘巡逻’到阿里新疆公路控制的国境线,即我阿克赛钦地区。”



“1959年解放军平叛胜利后,印度政府公开向中国提出将东段9万平方公里和西段3。2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划归印度1959年8月和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制造了朗久、空喀山口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官兵多人。”



“乌热成了中印最早的正面直接争夺边界地区之一,并成为双方正式谈判的起由。乌热是高山牧场,当地人把它当作夏季牧场,同时也是印藏间一个边境贸易市场,传统上,藏方宗本会来收税。1956年,印方突然派出人员赶走藏方人员,1958年中方代表前往印度谈判,这是中印领土争议举行的第一次官员级谈判。”



副参谋长打开电报:

“0号龙鳞急件:川藏线波密林芝段因雨雪封融等原因,造成沿线严重大塌方,运粮车队受阻已近3周”

“0号最近敌社情通报:川藏线发现内地流亡难民”



一参谋快步进入会议室,递上一份情报急件。副参谋长攥在手里,继续讲话:



“据前线报告:就在本月初(按:指故事背景发生的1967年9月),印军不断强行越界架设铁丝网,我31团多次提出严重警告,印军置之不理。9月7日,印度士兵用刺刀刺伤该团两名士兵”



“怎幺?有畏惧情绪吗?”

鸦雀无声!



“大家知道吗?62年取得了辉煌大捷的我军参战部队,主力仅为一支师级藏字419部队,仅4个多团,几乎没有重装备,能运输到前线的最大口径火炮只是120迫击炮,炮弹还是靠当地民工背的,更不可能有空中支援”



“为什幺要搞文化大革命?!”座中突然有人高声质问。

“我们家庭都受牵连了,听说内地已经搞到军队头上了!”一石激千浪!

“在一线缺粮挨冻不要紧,为什幺要在我们背后插上一刀!?”众声纷纭!

“这个国家是不是有奸臣?为什幺党中央不查一查!?”忠良有泪!



副参谋长脸色惨白,放下眼镜,眼角噙泪,半晌无语,打开刚才递上的急件,念起来:



“龙鳞0号急件:9月11日7时30分,印军112旅所部110人在其中校营长指挥下,从103阵地沿公路进至山口马尼杆附近,稍作停顿后,即分两路:一路50余人沿国界习惯线向南运动;一路60余人沿国界习惯线向北运动。在其99号、101号、102号阵地的掩护下,向我前沿阵地接近,企图将我1、2号阵地的铁丝网向我纵深推移”



又是31团!高虎声急报!



“胡参谋,立即将上述军情,急电军区!”副参谋长面容严肃。



“咣!”炮声!远处传来了炮声!

我驻藏一线部队驻守的中锡边境亚东前线传来了炮声!



中华民族!你的西南边陲在危急中!



“嘀嘀嘀嘀嘀嘀嘀”微光中,林丛中一只手在沉着地按键。

“错那前线错那前线急报缺粮缼弹药”



时,高虎声已潜伏在我边境东段前线印方一侧雨雪丛林,两天三夜了,靠仅存的一点干粮充饥、雪团当水



耳机。脸部的剪影。高虎声。

3。 意识混乱

3。 意识混乱



雅鲁藏布江沿线,中印边境东段。一片平坝,雨雪飘飞。一骑人影正在接近。



一座茅屋前,一佝腰逃荒老者正从墙上铲下牛粪。

屋内燃着火光,有人在小声说话:

“农业生产仍停留于古老的方式:基本上仍依靠畜力以及简单的工具用手工操作进行。起早摸黑,顶烈日、沐风雨,脸向黄土背朝天,弓背弯腰双手落地的辛勤劳动着,常是食不果腹,农闲时节常需糠菜充饥。

“广大农村饿殍临终前之惨像,连蕃薯叶煮粞糠糊都喝不到,能吃到老鼠、麻雀、河蚌、野菜、白鹭屎已是幸运,喂猪的南瓜叶、绿肥,喂牛、羊的稻草、玉米杆、草根、树叶、树皮。。。。。。都作为代食品,甚至吃观音土、死人肉,人吃人”

传来了咳嗽声,有人捶背。



“土地改革时,一些流氓无产者任何无中生有的指控,都可被用作为惩罚枪杀地主之依据。在农村中,那些直接操控农民的县、公社、生产队的干部之所为比奴隶主更为凶狠,说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这场惨剧,正是在人民公社这种政经合一的组织形式下发生的。各级头目由上级指定,这些人只需对上负责,瞎指挥、弄虚作假、媚上压下、虚报产量和成绩。一些农村基层领导是文件都念不下的半文盲,为自身的利益及往上爬,当权者成土皇帝,多吃多占成常例。一边是大吃大喝的干部,一边是将成饿殍的奴隶。这些土皇帝之所作所为,比奴隶主更为血腥残暴恶劣。干部雷厉风行瞎指挥,搞大炼钢铁搞乱农业,从中央到地方凭想像定粮食产量,然后在反瞒产私分幌子下,不管农民死活强行超额征购。说什么这是走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批斗时吊打、拷问、捆绑,打死人成家常便饭,然后抄家挖粮食把农民逼到饥饿线上——这是导致大饥荒和饿殍边野的根本原因”

“人为造成大饥荒后,政策略有松动使情况有些好转,由于农业生产仍停留于手工操作及畜力进行,农民只能从田土上得到收入,生活水平没有什么改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是依靠复种指数的提高及单位面积内植株数量的增加。人口的增加,成本的增长,农民所得没有增长反而减少。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植株数量的增加,原来的水利设施跟不上需要;为田土休养所种植的緑肥面积的减少,又没有足够的化肥和其它肥料补充,产量的波动幅度较大。复种指数的变化,收种季节重迭且缩短,农忙时劳力紧张,妇女和儿童被投入生产第一线以纾缓劳力之紧张。在输电线接通之前,天蒙蒙亮农民就起来,男的去干活,女的在家做饭,中午稍有间息,然后一直干到天黑;输电线接通后,午夜后高音喇叭叫,挑灯夜战,夜场赶日场就成抢收、抢种的手段。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利用,使人瘦、田瘦、牛瘦、猪瘦、狗瘦、猫瘦”

“土改以后,农村中先有互助组,随后是生产合作社,直到后来的人民公社,使对农村的控制更容易,手段亦步亦趋更为残酷。所有的农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