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兵 >

第124章

帝国雄兵-第124章

小说: 帝国雄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是《热核战》,全文2万字,一气呵成,通篇都是画面,简直就是一部电影,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就其独立性、完整性来说,她是全文三个核心故事中,写得最成熟、最有画面感、也是最有视觉冲击力、最富于电影效果的一部,是全文的精华之一。她在适当的位置,掀起了全文的第一个真正的重大高潮,

其它重要的画面集群,还有第二部中苏对抗/第三章穿越铁幕、第四部大漠鸟鸣、哈萨克斯坦沙漠打坦克、红木乡高潮、尾声——静静的土伦山口等,都是画面的小说,立体的小说。

大大小小,从头到尾,连绵不断的画面,衔接、连立了——立体的生活、生命、生物空间。



正是这些立体的、画面的、活动的,同时也是富于思想的、激情的、有灵魂的部份、块面,拼接、组装了一个完整的帝国雄兵,有血有肉,作品站起来了。



《帝国雄兵》的某些地方、某些段落,画面叠出,譬如幻觉出现的时候,省略了叙述语言——就是有人说的“上下文没有联系”——那种意识流,一幕幕,如子弹射来,急促、压迫,纷至叠来,压榨你的感觉,产生另一种效果。



《帝国雄兵》要慢慢品尝,含蕴无穷的参果,使你回味终生。

关于作品的转折(1)

关于作品的转折(1)



作品由线索而深入,而展开,而高潮,而转折是机杼、机枢。



事件往往因走投无路而转折,人物往往因山穷水尽而光辉。



线索依人事而存在,仿佛是人体上的血脉经纶,是生命的线体。

《帝国雄兵》是一部多线体的小说。如果我们依人物为不同的线头,从文章开头按顺序数,第一个出现的正面人物小战士——五班长,他在第二部 也即正文的开头(争霸天下/第三章 中苏对抗/2。 暴风雨所诞生的)就显现了一下,一直到铁列提克战役为保护两个哈萨克小姑娘牺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显现,他是我军伟大品质的第一个认定。五班长一直是作为无名战士存在的,然而,他的形象却不因此而隐没。这是正显现的一条线体,表面上中断了,实际上一直延伸到央金怀抱着日记痛哭为止。从五班长牺牲这一天开始,它实际上是反向显现的,因为李沪生一直在寻找着他,一直在追问着他的真实身份——我们可以认为李沪生见到央金后,实际上是在反溯这条线体。小战士——五班长,因央金的追怀痛哭,而彰显无名战士的形象伟大。五班长犯错误,逃跑,瑕不掩瑜。五班长的伟大,像我军博大崇高的心脏,在这里勃跳了一下。



部队长、李沪生中亚哈萨克斯坦侦查行动的表象之后,是追踪“隐藏很深、为害极大”的中亚隐形人敌特“夜莺”的线体,部队长“身陷囹圄”后,由李沪生一人继续执行的正向的线体;

由《热核战》结尾赵忠诚牺牲前落入李沪生手中《兵士日记》,以后几经周折,一再出现,再三易手,失而复得,非常神奇,是一条单行的线体。有时候看起来,人物、事件都是为它服务的,被它牵着鼻子走;

“大俄藏地图”的线体,隐隐现现,一直到经过喀什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天门山口岸,李沪生和俄语教师的斗智—部份释疑的小高潮(第九部 喀什疑影),再到第十一部 英雄虎胆中,李沪生与黑衣人乌玛会面西藏中部无名山洞解开地图之谜后,消失。

高虎声的线体,由第四部 中亚战场,部队长在中亚中苏边境汇报敌情途中我方塔城一侧遇匪后,从怀兜里抽出地图,斥令李沪生带图去西藏找侦查英雄高虎声开始,就一直存在,一直是虚线;只是到了第十部 热血悲歌,故事转入西藏部队描写、李沪生由喀什经康西瓦进入西藏后,才变为实线,且越描越粗,直到红木乡抢救李沪生牺牲,终止;

曾大军的线体,从第一部《巨变警醒》第二章退出中亚3。怛罗败绩,明使臣幻觉出塔城山口两个中苏军人之间的决斗开始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比李沪生出现得还要早,后来一直变身蓝盾,影影绰绰、闪烁隐现;再次公开出现是在闵斌斌日记(兵士日记)中安庆江轮上的大别山接兵干部,然后就是“军区”参谋(他的实际身份是总参直属特种兵),一直没有正面出场,一直到尾声——静静的土伦山口,“正式登场”,一直到最后牺牲,现身为西藏神话中的金甲大士,完成了全部英雄神话的演绎,终结了一个时代的颂歌;

曾大军的线体,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命脉、命运,是《帝国雄兵》全体英雄形象的全体,是我军热血长城的化身,是中国军人面对世界的面容、真身和灵魂。



(未完待续)

关于作品的转折(2)

关于作品的转折(2)



“中亚泥布拖地”的线体。实际上部队长和李沪生中亚侦查之行,隐含着“中亚泥布拖地”的线体,这条线体暗中牵着作品的起步,和全部的起承转合。它的高潮是第八部 红盾蓝盾中17章 寻找逃犯中由雪雪于与李沪生对话的回忆中达到的;在喀什剿敌中他现身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个人隐名埋姓,“神龙不见首尾”,很少正面出现,是作品所有人物中露面最少、用笔最经济、也是最神奇的一个,却卓具风采,更是《帝国雄兵》人物处理中,最精彩、最成功的一个。连我至今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哈哈哈,但他的宽厚仁慈的眼神,已经“永恒”,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他在喀什劫走俄语教师进入阿富汗,从此由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他是我们永生难忘的英雄!他的形象,在第十一部 英雄虎胆第22章 5。地狱圣火中,由李沪生阅读部队长“囹圄来信”,真相大白后,由李沪生的醒悟、赞叹,而被推向最高潮。

“中亚泥布拖地”是我军伟大的英雄,是足以和美国电影007相媲美的英雄,足以和美苏冷战电影中任何一个英雄形象相比美的形象,而且毫不逊色!我们希望他还是可以足以与古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相媲美的世界级英雄。

在作品中,他是仅次于曾大军;或者,可以和曾大军并驾齐驱的英雄形象。



李沪生的线体。李沪生继部队长之后,单独侦查西域“夜莺”的线体,演变成我军最后“侦破”李沪生的线体。



这么多的线体,并集在李沪生身上,齐头并进,我们看到故事呈现出张弛有度、一起一落的节奏感和大开大合、睥睨纵横的铺排格局。

第一个转折发生在部队长跃马涧溪后,这时候李沪生是单枪匹马,一切行动要靠他自己判断和做出答案,对他的考验开始了。

第二个转折发生在铁列提克战役。“死,为我中华而死!”抱着掷弹筒一跃而起,火光冲天,大地摇撼,一发核火箭在我方阵地前爆炸,整个地面一片烟云紧接着,一声闷炮在山坡右下方响过,巨大的气浪升起,李沪生一下子被掀到半空中去了。

所有的线索一下中断了!李沪生成了半植物人

第三个转折出现在第五部 爱无终期11章 诚实与伪装结尾时,李沪生突然从一直深爱着他的露露身边,像个疯子一样的偷跑了!

从奎屯北疆医院骑上战马,向准葛尔盆地边缘天山进发,故事开始进入一条康庄大道,转上了正轨——所有的线索线体都展开了,故事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舒展自如——卡尔梅克小公主、天山雪雪、俄语教师、部队长出山,红蓝盾军团,中亚泥布拖地走马灯般出场、直到天门山剿匪、泥布拖地劫走俄语教师、李沪生与乌玛双骑走昆仑,进入康西瓦第四个转折开始了。

李沪生单骑进入阿里高原,第四个转折完成——李沪生仿佛四渡赤水的中央红军,甩掉了百万追兵,单兵直下米林县——高虎声是下一个目标,李沪生变成了单线单体,这时候第七部 一万雄兵开始了,西藏部队野战大军开始上演了,第五个转折开始了。

这以后,是李沪生——高虎声,一万雄兵——达旺,两条线体齐头并进;

然后加入——部队长率部东进、移师西藏,四十军阵、两架直升机、露露万里寻亲、国民党缅北残军寻找香巴拉、湿瘩彼得境外骚扰份子妄图挑起事端制造祸乱——所有的线体,集中到达旺红木乡了。

红木乡一仗功德圆满,几经周折,转入尾声——静静的土伦山口,红木乡又是一个重大转折。至此,李沪生退出作品主线,让位于更高的英雄——故事进入更高一级的层级,神话境界来临。

尾声——鲜红五星。

曾大军现身为金甲大士。故事终结。



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故事的转折,在小说的骨架、结构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有思想的小说(1)

关于有思想的小说(1)



《帝国雄兵》的思想,理性的、思辩的、质疑的,同时也是戏剧的思想,集中表现在第二部 中苏对抗/ 第三章 穿越铁幕中,两个侦察员一路上的一问一答——



北风夹裹着鹅毛雪花,迎面扑来,往陈污的老羊皮藏袄里钻了钻,胸前又缠紧了些,头紧紧捂在大翻毛狗皮帽子里——马背上的部队长,腰上挎着剑,回过头来瞥了一眼,那匹雪青马不紧不慢地跟在一旁,骑在马上的李沪生同样脸上沾满雪花,两只眼睛碌碌转,有点俏皮,用袖子唿了一下脸,露出了鼻尖。

“什么是苏联主义者?”李沪生喘着气,背上是长刀,浅浅胡髭上沾满了雪,露出一口嫩齿。

“苏联主义者就是苏维埃主义者,就是苏联艺术至上者,还有其它。”部队长把翻毛帽子又紧了紧,狠狠地砸了一句,目光凝视前方。

远方是一片茫茫戈壁。



“他为什幺是苏联主义者?”李沪生把背上的战刀从左肩换到右肩,亮着眼睛,在身边问。

步步进逼,哪有这样提问题的啊?部队长一怔,白了李沪生一眼。



“他为什么要和穿黄衣服的人打?”这是在问上次在中苏边境塔城山口凌晨看到的一幕,一个蓝制服和一个黄制服,两个红五星军士扬剑拼杀,徒手格斗部队长狠狠白了李沪生一眼——一个傻瓜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比一百个聪明人能够回答的还要多“为了各自的主义和理想!”恶狠狠地吐了一句,又啃了一下嗓子:“他们是50年代结下的宿敌了!”



“部队长,苏联为什么那么强大?”那个小兵孩又在急切地问。勒住马,面部毫无表情,部队长望着天空



“这强大的工业基础呗”部队长话没说完,就知道这样的答复是不严谨的。



“当然”话未出口,李沪生又问了一句:“那中苏之间为什幺要打仗?”

部队长已经上了马,虎着脸:“因为”

因为已经无法回答了,马儿原地踏了两步。



“部队长,中国文化为什幺和整个世界格格不入!?”李沪生座骑稍后一点,伸长着脖子又问。



部队长脸一下变得刷白,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侦查员的思想范围!甚至大大超出了时代的规范——他翻了一眼那张稚嫩的脸,这个66届军校毕业生向以大胆敏捷敢于提问而出名他也太出格了——部队长这会只有坐在马上喘气的份了。“我老了吗?咳!”他把吊在脖子上的眼镜戴上,又摘下——镜片里一张脸:土匪翻毛帽耳下斑白的鬓角、灰白的鬍杈、两道风霜染白的剑眉下,一双喷火的眼睛——

你是鹰!夜莺!花丛中的炮!乌云中的雷电!



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连珠炮般发来,在质问着读者,拷问着良知,逼着读者不得不去思考:这些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提这些问题?她叩击着时代的胸膛,如洪钟大吕,在全文中振响着余音——

它们在作品的思想性方面,起着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



(未完待续)

关于有思想的小说(2)

关于有思想的小说(2)



像这样富含思想性的语言,散布在作品的章节、段落,把读者带入其中,使读者和作者一起思考,回答——



这是一个乾坤颠倒的国家——你无法逃遁历史的问责!

为什么偏偏是这样一个时代!?你无法回答——

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偏偏出生在中国?!你也无法回答——

为什么偏偏在这样一个时刻,你将面临中苏矛盾的一切后果!你甚至也无法回答——

为什么由于历史的和现代的原因,也由于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原因,包括苏联在内的欧美共产党人、整个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发展主流,已经远远走在时代前列——因而,他们实际上是胜利者!是真理的操持者!

一句话,你要想前进一步,你就无法回避60年代中国问题!



部队长暗暗叹了口气——



漂浮着血和旗帜,草地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