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那棵樟树-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到台阶去,把那蔡书舟给叫了下来,同样是连哄带诈的问话着。蔡书舟当然也是早已是被他们两个家伙教唆了的,统一了口径,说是不知道那事,只是承认去偷了几个枇杷,何况那赵水松的姑娘一直是不认识的蔡书舟的,因为毕竟住的地方隔得很远,再者蔡书舟是一直不敢去赵水松老师家那一带的,当然也就很陌生的了。其实承认偷枇杷也是猴子出的主意,主要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要蔡书舟背黑锅了。蔡书舟也是怕那丑事给真的揭露出来,告到玉桂那儿,那肯定少不了一顿打的,还不如就承认偷个枇杷算了,反正偷吃的总比那男女之间的事要好点,何况在乡下,小孩偷吃的是一直不被当着什么丑事的,只为了一张嘴嘛,有时候也是为了好玩,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长大了自然就会好了。
赵水松见问不出个什么所以然,就大喝一声:“你们都给我滚回去,下次让我给抓住了,剥了你们的皮”。这件事这样就不了了之了,那主犯“观音”最终逃过了一劫,功劳当然首推蔡书舟了,毕竟是蔡书舟背了黑锅,转移了视线,义气了一回,再其次就是猴子了,这个猴子诡计多端,使出苦肉计,金蝉脱壳,而且蔡书舟成绩好,赵水松一直宠爱有加,也不会对蔡书舟怎么样,更何况赵水松的姑娘曾经在老蔡手下读过书,有些教学的方法上,还经常请教过老蔡的,所以这些关系都被猴子给利用了,最后成了这个结局。不过这件事就一直给赵水松有了些阴影,蔡书舟原来在赵老师心里的好印象也就打了个折扣,毕竟意志不坚定,还有同流合污之疑,怕是以后稍不注意,就会被人家拉下水,一颗好苗子就会毁了。
不过另一方面,从这以后,那“观音”曾经也给蔡书舟挡驾过不少的麻烦,特别是其他赵姓伙伴欺负蔡书舟的时候,他有时也会拔刀相助,算是一种补偿了。
这件事总算侥幸的过去了,不过说起那枇杷,就不得不提一下赵家湾的果林子了。
赵家湾一直是一个柴水两便的好地方,前面的很多章节是交待过的。要田地有田地,要山场有山场,依山傍水的,山清水秀。特别是在文革后期,生产队为了自救,开荒了很多低矮的荒山,种了几大片果林子,至于那水果品种,好像说是恢柏给引进回来的,那个时候恢柏已经从工农兵的农业学校毕业,分配到公社里当了农业技术员,所以就搞回来一些水果品种,就种了好几片果林子。
先说说梨子林吧,梨子林是最近的一个林子,就在蔡书舟家和赵家湾之间的那个牛颈湾的山脚下的那块空地上,好像是间种的,地下是一厢一垄的红薯地,旁边的沟旁就种着一排排的梨子树,别看那梨子树,好像是带刺的,而且还很粗的刺,树干也粗,枝桠也多,而且品种还不一样,地势稍低的这一片是被称为铁锈梨的,个子不大,那果皮像是铁生锈后的那种颜色,故名之。别看这铁锈梨,圆圆的像个铁球,其貌不扬,可咬开皮子后,里边水甜水甜的,很好吃的。还有一种就是青瓜梨了,种在地势稍高的地方,个子比铁锈梨稍大,像个灯泡形状,青青的绿皮,咬开后,也是水甜水甜的,但是水分更多,更是受欢迎。记得集体那会,也就是蔡书舟读初小那会,队里是有人看林子的,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不管每家粮食分多少,这梨子倒是要分好几篮子的。不过后来没多久,好像读三年级的第二学期的时候,就分田到户了,梨子林也作为山地分给了各家各户,那梨子树也就被人家挖走了,有的都被砍了,只剩下几棵不怎么好的树,孤零零的还树在山地上,大中午的时候,很多小孩就爬上去摘几个不大不小的梨子吃吃,已经完全没有那种甜味了,甚至还有的被梨树的刺给扎的满身鲜血,再后来就干脆都砍光了,成了某些人家的宅基地,做了房子了,成为了一直永久的记忆。
再就是桃子林了。桃子林离村庄很远,好像是在河对面的对面山的一个山窝下面,很大一片林子,这个蔡书舟是没有什么印象了,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桃子树普遍不高,而且每年春天的时候,粉红的桃花盛开之时,那个景色,常常令人们陶醉,但是毕竟隔得很远,还隔着一条不深不浅的小河,又没有桥,只有几个用大石头垫起来的几个石头墩子一排的铺过去,大人们也是小心翼翼的淌着过去,小孩子是不敢过去的,所以那片林子保存的很好,每年过年的时候,也是每家分了好几大篮子的红扑扑的桃子,有的甚至手一碰就会流出红红的桃汁来,很是涎人的。记得每年快过年的时候,玉桂总会拎着几篮子的水果到外婆家去,特别是桃子,是最受舅舅姨妈他们欢迎的,一拿过去,就会一抢而光。。。。。。
当然,后来这种好景不长,分田到户后,桃子林是最先遭受砍伐的命运的。因为桃子林是在水渠的下面,地势也比较平整,分田的时候,由于水田不够,于是队长一声令下,桃子林全部砍掉,被改成水田,分掉了,所以后来没多久,每当蔡书舟去山外上高小,上学路上听到大队的广播里传来那首优美的脍炙人口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乡。。。。。。”,蔡书舟心里常常会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惋惜和失落,一种说不出的回忆和回味。
还有就是桔子林和枣子林了。
桔子林和枣子林就在蔡书舟家的后面的山坡上,挨在一起的两片林子。桔子林是墨绿墨绿的,枣子林是翠绿翠绿的,由于是在荒坡上,杂草丛生,而且品种也不好,记忆中,那桔子林压根就没长大过桔子,而且是那种青青的桔子,皮非常的坚硬,很不好剥,很酸很酸,没人吃的。
那枣子林倒是很长枣子的,但是属于那种青枣的品种,吃在口里麻麻的,没有甜味,不过对于小孩子来讲,那绝对是一种享受。因为品种不好,没人吃也没人管,这些家伙们一到枣子成熟的时候,放学没事就会纷纷爬上去乱摘一通,有的书包里装满了,就会把汗衫扎在裤腰里,里面再装枣子,鼓鼓的,像个怀孕的大肚子,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回家,有的摘得少的,就会搞恶作剧,悄悄地把人家那裤子往下一扯,哗啦啦,那枣子就撒了一地,然后就一溜烟的跑开了。蔡书舟是常常被恶搞的对象,经常是哭笑不得,只得一路捡上几颗算了,回家后就把枣子藏在谷堆里面,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外面好像就会变红,慢慢会有点甜味了。
当然还有几棵枇杷树了,那是在赵水松老师家的后山上的,由于盯得紧,好多人都没有上去摘过枇杷,至于蔡书舟被冤枉的那一回,也是愿打愿挨的事,哑巴吃黄连的苦肉计了。
7 转学的新学期
蔡书舟的初小就这样糊里糊涂的结束了。可高小的三年级上学期,蔡书舟就突然转到了史家庄的外婆家念去了。
蔡书舟可真是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会转学,是因为回到赵家湾后,外婆的思念,放心不下,还是因为蔡书舟确实成绩不错,怕被耽误,直接送到外婆眼皮底下盯着好成才?还是蔡书舟老是被赵家湾的小孩子们的欺负,玉桂担心不过?还是当时老蔡家实在撑不过去了,没办法,只有送到外婆家去寄养?
蔡书舟终于是离开了赵家湾,来到了史家庄,上起了三年级,每天跟着小姨的后面,象尾巴一样,一路跟着去五里开外的潘家祠堂上学了。不管怎么说,这边学费是一次性交清了的,好像是外婆亲自交待小姨一起去交的,还委托了一个熟识的老师特殊照顾什么的,不过,蔡书舟一开始成绩确实还不错,但一学期结束,期末考试就掉下来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跟着那些儿时外婆家的那些玩伴绞在一起,逃课躲学去了。
蔡书舟一学期下来,其他的都忘记了,就学会了一首歌,那是印象很深的,叫做“知音”。这首歌好像是同名电影《知音》的插曲,后来才知道是李谷一唱的,当时的那个动听,那个流行,自然是从露天电影开始的。“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当时是一位男老师教唱的,唱的那个婉约,那个断肠,小孩子是根本理解不了的,只知道调子还可以,很是悦耳,当然也就背书似的学会了,以至于多年以后再唱起这首歌时,还能记起完整的歌词,自然是非常的不易了。
还是不谈唱歌的事了,先说说那逃学的事。蔡书舟到了外婆家上三年级,这已经不是当时3、5岁时的童年的那个样子了,起码有了一定的思想。关于蔡书舟的逃学,那是有传说的,其实那个时候,这个家伙的思想根本没有成型,主要是因为外婆的这个弯子很大,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而蔡书舟毕竟是小地方出来的,主要老有一种安全的诉求,于是,那些年纪大的,搞英雄主义斗狠的领头的,急需一些跟随者,而蔡书舟总想着跟着那些敢于出头敢于斗争敢于抖狠的人在一起,很不错的,就像那些战斗的电影一样,只要领头的一声令下,这些跟随的小家伙也就一阵冲锋,很英雄的感觉,所以,在那个思想交替的阶段,蔡书舟就有了这种英雄主义的萌芽,而那个时候,恰巧有一个年纪稍大,又喜欢领导搞集体打斗游戏的家伙,叫做“抓根”的人,吸引了蔡书舟。这当然有很多原因,一个是那个小子的母亲跟着蔡书舟的外婆关系很要好,小时候他经常跟着外婆过去串门,所以就认识了,还有就是有一回蔡书舟很淘气,跟别人闹矛盾的时候,这个抓根好像是拔刀相助,把别人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替蔡书舟出了气,报了仇,所以,后来,蔡书舟就一直跟着他混了。还有就是那个抓根的哥哥跟蔡书舟的小舅舅很要好,一直在一起玩,特别是看露天电影的时候,常常会结伴一大阵的跟着一起去,慢慢的也就有了信任感和感情。
至于这种跟着混的情况,蔡书舟有时候其实心里还是很清楚的,毕竟在一起逃学、打架,每次发现了都会被老师批评,当然不会挨板子,但总就还是传到外婆的耳朵里,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外婆是绝对容忍不了的,虽然不会打他,但也会狠狠的批评的,所以,搞了好几次以后,蔡书舟感觉到每天浑浑噩噩的惹事生非,心里就会有一种自己的评判和反省了,有一种不自觉的愧疚感,也就稍微自觉了些,不再跟着别人,一邀约就跑了。但毕竟还是做了一些不是很情愿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的打架,蔡书舟是很后悔的。蔡书舟的上学,当然是准时的,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就会有小伙伴们来外婆家里等着,一起结伴而去,转眼到了冬天,蔡书舟们每天是要经过很多的田埂走到学校去的,但是冬天的时候,特别是早晨,那田埂子有时是要结冰的,或者不结冰也会覆盖一层厚厚的白霜,小家伙们一不小心,就会经常滑倒,滑到两边的水田里去了。这蔡书舟,一群人常常是慢吞吞的边玩边走,也管不了迟到的事,而那田埂子毕竟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所以他们一群人这么一堵,其他的人就不能过去了,要么就下到水田里弯过去,而有些成绩好的小孩子是很认真的,很听话又不敢迟到,逼急了,只有去推前面的人,催他们快点。
这不,有一回,这一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终于是那个同班的叫做史训勤的同学,眼看着快要迟到了,看着蔡书舟他们又霸着个路,堵在个田埂上,实在是憋不住了,就把跟在后面的蔡书舟给推了一把,一不小心就掉到稻田里去了,鞋子裤子都打湿了,蔡书舟当仁不让,爬起来就跟人家扭在了一起,这边抓根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一群人过来一阵好打,打的那个史训勤鼻青脸肿,滚了一身的泥巴,哭哭啼啼的到学校跟老师告状去了。蔡书舟他们当然又逃课了,跑到史家庄旁边后边的一个小树林子去,捡了一些干柴火,烤起火来,差不多等到衣服干了,快要吃早饭了,就回到家里。还没吃一会,那史训勤的妈就领着孩子找上门来了,说是早上上学的时候,蔡书舟一伙打了他们家儿子,还叫外婆看那鼻青脸肿的模样,外婆当然是气不打一处来,操起扫帚就要打蔡书舟,这家伙早有防备,一溜烟就跑开了,气的外婆是没办法,只有一个劲的跟别人赔小心,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总算把人家安抚了回去。也许是这件事影响了外婆的看法,还有就是接下来的期末考试,蔡书舟考的一塌糊涂,好像倒数几名似的,跟当初转学来的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就是不久的期中考试的时候,还是前十名,这样成绩直线下降也太快了,辜负了当初转学过来的期望了,而且跟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