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凤凰池 >

第38章

凤凰池-第38章

小说: 凤凰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愣在当下,似乎未明白我的话,一时没能开口,怔怔看着我。
  
  要我处死这样一个干净,却甘愿为李业丢弃性命的女子,我办不到。
  我自然是希望我的夫君好的,如今朝中危急,多上一个林昭容,便多了一个帮手。谁也说不清楚,料不定日后,她可以就急于危难。只要李业能够平安,我不在意将林昭容留在身边。
  况且,我无法再怀疑他的爱了。
  
  “你我同为皇上身边的人,自然是希望皇上一切安好的。目标一致,又共侍一夫,如今你我结为姐妹可好。”
  
  谁也没有想到我会作下这样的决定,都瞪大了眼睛,无法相信,红玉甚至倒抽了一口气。
  
  作为一个母亲,我是不是对自己的孩子太残忍了一点。但是拉拢她,却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她“扑通”一声又跪下了,“臣妾是来领罪的,没有资格和皇后娘娘以姐妹相称。”
  
  我没有理会,指了指面前的茶水,“本宫尚在小月中,不能饮酒,就以茶水代替了。”
  未等她答话,我便以针尖扎破手指。鲜血滴进茶中,成了淡淡的红色,罢了,我递给她那枚银针,“该你了。”
  
  她拿着银针不知所措,无从拒绝,而一切对她来说太难以言喻了。
  
  终于看她颤抖着把手扎破,鲜血融进茶中,我端起一杯开口说道,“黄天在上,今日我愿与林静姝结为生死姐妹,从此姐妹情深,同心辅佐了大黎王朝皇帝,夺回皇权,重振朝纲。”
  
  她一直有些恍惚似梦的神色,沉默了片刻,便才缓缓开了口,“罪人林静姝,今日得蒙皇后娘娘大恩,不究过错,反愿称姐妹,自感愧疚,从此愿一心辅佐皇上,忠心皇后娘娘,若有违背,不得好死。”
  
  我颦眉说道,“这哪是结拜誓词,还是重新说过吧。”
  她看我不依不饶,只好把“忠心皇后娘娘”改成了“姐妹同心”。
  
  将那茶水一饮而尽后,她说道,“臣妾本大娘娘一岁左右,但皇后娘娘位尊,臣妾愿为妹妹。”
  谁为长,我不在意,点点头,“既如此,静姝你也别再说有罪的话,就当它从未发生过。”
  有些事,不是说忘就忘的,心里被划下了一条血淋淋的口子,可是,我既已选择,就将它尘封吧。
  
  她必是对我这样的处理万分感激,又流了泪,正了衣衫跪下,“姐姐在上,请受妹妹一拜。”
  这一拜,我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难以言语。
  
  一拜过后,我说道,“如今我身子虚着,妹妹脸色也不好,如此就先回去好生休养吧。皇上回来,我自会让他去看看你的。”
  她站起来,福了福身,“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我就这样很快要她退下了。
  要我真正平静面对一个杀我孩子的人,短时间内,我无法做到。
  
  要青衣送走她,我重新躺回床上,闭眼长吁了一口气。枕头下压着的那副方子,暂时用不上了,心中好一顿失落。
  这下终于尘埃落定,我也终于能够安睡。
  我要李业今日去看她,不是要和她共享我的夫君,而是出于同情、可怜,或者说是想要拉拢。
  
  李业去听雨小筑停留了一个时辰,回来就下令处死了林昭容的贴身丫鬟芙儿。罪状是妄自揣测昭容娘娘心意,企图立功,私自在糕点中投毒。
  
  想起芙儿那张稚气的脸,乖巧的神态,不禁一叹,又是一个无辜的生命。皇宫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吞噬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父亲后来在朝堂上,言明林昭容手下的丫鬟做事,林昭容也脱不了关系,应该打入冷宫。父亲此举,目的明显不过,就是想要后宫之中从此就只剩下我一个。然而他的要求却被苏相以一句“林昭容承蒙先帝之恩,不可以莫须有的罪名就打入冷宫”给驳回了。
  
  处死芙儿,自然不会是林昭容的主意,只会是李业的手段。而对于林昭容来说,必定自感负罪,心中又添一道伤口。
  
  李业如此狠手,他的温情只给了我,而这也是我选择和林昭容结拜的理由。
  
  我小月期间,他理应回避,却命人抬了一张软榻,放在我床边,夜夜相对而视,相视而眠。
  他没有再提起过我对林昭容事件的处理,只在我耳边说了“谢谢”两个字。
  
  在他心里,无论对我,还是林昭容,都是亏欠的。然而我能够感觉,只有我,是他用心去爱的。
  
  寻常一夜,相视低语入了眠。
  
  半夜熟睡之际,听见有人焦急拍门的声音。
  李业翻身而起,随手打开灯罩,“何事?”
  模糊不清的声音传来,却让人顿时惊醒,“皇上,边疆急报,梁国大军压境,环城已经失守。”
  
作者有话要说:萧玉影:佑之,你为什么从来不说“我爱你”
李业:那仨字儿多土鳖!
萧玉影:。。。。。。
李业:要说就说“俺稀罕你”~~~~~
萧玉影:。。。。。。 
                  第四十四章 真龙帝王
  梁国大军入境,我朝抗敌最佳的人选自然是手握重兵的父亲。他手中,本就有七万大军驻扎在边疆,而后上奏言明打算带兵二十万前去平定。
  这样的要求,李业无从拒绝,因为那二十万的大军原本就是掌握在父亲手中,不过调动时候上奏说明而已。
  此外,父亲还指定了随军文官——宋子玄。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已波澜不惊,因为早就知道他们沆瀣一气,就如同当初算计我一样。
  
  父亲带兵出发的那日,我还关在房门中,尚有十来天才能出来透透气。伺候小月的蔡姑姑说,这样忍着点儿,才能尽可能的恢复完全。
  
  李业近日极少得空,只能晚间时候回来,且也是很晚的。有时我等到睡着,也没有等到他,第二日才知道,他在太和殿过了一夜。
  
  父亲出发之后,他一改往日少问政事的形象,埋头奏折之间,似乎有意恢复他的本来面目。
  看来,父亲一走,并没有表面上征战那么简单,似乎牵连许多。
  
  今日刚刚好四十日,我终于在温水里洗去一身污垢。
  这些日子,他不提起朝政,有意让我好好休息,但我却难以心安,想要替他分担一些。大战开始,他所面对的,就不只是朝局之中的暗斗了。
  
  黄叶落尽,花草枯萎,已入了冬。
  走到太和殿的时候,我没有让郭公公通报。打开门的“吱呀”也声响并没有让李业注意到。直到我缓缓走到他面前,立定了,他才惊觉。
  
  见我来了,他突然皱眉,丢了手中奏折,站起来,说道,“怎么就这样来了,快回去休息。”
  “再关下去,人都要霉掉了。”我在他位置一旁坐下,“如今你整日忙碌,我如何能够安心躺在床上。”
  “太医可说了能吹风?”
  “蔡姑姑说能出来了,只是尚需小心着,也没有大碍。”
  见我这样答,他拿我没有办法,只好又坐了回来。
  
  本想把放在一角的茶碗端给他,待手触到后才发现,茶水早已凉透了。
  “你看,就数你最忙,连水都忘了喝。”
  他淡笑着,接过郭公公重新换上的茶水,“朝中多事,难免忘了。”
  事多到了这般忙碌。
  “我爹一离去,你似乎就恢复了姿态,其中必定牵连许多,不得不如此了。”
  他喝了一口茶,“不错,萧拓一走,问题就来了。须知大臣中有许多没有站清楚立场的,但是现在萧拓能够顺理成章地动用军队,大势偏转,必定就有很多墙头草倒像他那边。如果朕再示弱下去,就难再聚集人心了。”
  “可是如此就暴露了你要与我爹对抗的立场,若我爹知道了,又会如何?”
  “知道就知道了,他已经离开了京城,各方消息没有那么灵通。所谓鞭长莫及,就算知道了朕的情况,他也一下子动不到朕身上,因为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击退梁国大军。如果这场仗打败了,他的威信,必定有损,日要想自立服众,就少了资本。”
  “我爹那边是那样安排了,可是他留下的官员必定是会作乱的。”
  他笑了两声,指了指一旁堆了起来的奏章,“作乱是肯定的,你先看看这些吧,朕先处理一下其他的事务。”
  
  他叫郭公公临时加了一个桌案过来,放在一旁,“你若是再有不放心,太和殿你随时来,不必顾忌。”
  太和殿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后妃进来的。林昭容那次是不顾劝阻,闯进来的。而我是因为身份特殊,没人敢拦我。
  但频繁的出入,总归不好。
  
  看着郭公公搬到我面前的奏章,再看看重新埋头与政事中的李业,心里忽然没来由的不是滋味,说不清。
  有时觉得自己不够纯粹,这脑子里总是装些杂乱的东西。
  
  翻看起来,发现这一摞搬过来的都是一样的内容,再简单不过。看着这些,我也没再打扰李业,自己思考起来,发现这些应该都是父亲指示的。
  
  父亲在外行军打仗,朝中没有办法顾忌,所以就用了一招,让忠心于他的官员上书要李业封自己为王,否则就集体辞官。
  集体辞官!这样以下犯上的威胁,只有父亲干的出来。而那帮走狗,竟也和他一样大胆,就这么上书了。
  
  要知道,李朝开国以来,从来没有封王,分封王爵已是上一个朝代的事了。而集体辞官的,少说也有百号人,都是官位不轻的。这些人一旦离职,哪里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找到代职,而李朝最高的领导中心,就会完全乱套,随之朝局大乱,就控制不了了。
  所以,李业明知这些人不可留,但也是不敢真的就同意他们辞官。
  
  父亲这是要搞到李业无力应付,等到他回来了,亲自面对已经变了姿态的李业。到时候,这场没有刀光的仗打起来,就更险象环生了。
  
  如果李业答应封他为王,父亲地位崇高,他日取而代之虽然依旧名不正言不顺,但总归向皇位靠近了一步。但是在答应封王的同时,那些官员会不会真的就此停歇作乱还是一个问题。
  姑且算作会不再提起辞官。
  但李业究竟打算怎么做,是真的封父亲为王,还是由他们辞官,两难选择,选哪个都不利他。
  
  看他终于忙完了,伸了个懒腰,朝我这边走来。
  
  “看了这么久,看出什么来了没?”
  “看倒是看出来,就是不知道你要怎么处理。”
  他随手翻开一本奏章,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我便也就把我想的说给他听了。
  他仔细听完,微微一笑,“不错,冰雪聪明,朕说你是贤后,你当之无愧。”
  我却笑不出来,“都这时候了,还说这些玩笑话,且快说说你要怎样处理。”
  他却又大笑一声,要郭公公把玉玺和笔墨砚台拿过来,“朕已经打算顺着他们来了,这些人,朕难道留他们继续作乱吗!”说着就拿起朱砂御笔,在一份奏章上龙飞凤舞批了一个“准辞”,当即就盖上了玉玺。
  我看着他着连贯的动作,睁目结舌。
  他这要如何?如此爽快。
  
  看我大惊的样子,李业又是一笑说道,“不懂朕就说给你听。”
  
  原来,他早就有了准备,向苏相提出了广招门客,培养贤才的建议。而这一点,也和苏相不谋而合。
  如今苏相的门客远远不止看到的那些,若要补充缺失官员已经足够了。
  “这非 常(炫…书…网)时期,还管什么科考登第才能为官。朕既然恢复姿态,就由不得这帮乱臣贼子随意摆布。要怎样安排官员,朕说了算,哪怕是一介布衣,朕说他能行,丞相的位置就给了他,也不容旁人插嘴。”
  “可是我爹的势力盘根错节,新来的官员又如何镇得住?”这里头的事,可不只是换官员那么简单。
  “朕才刚刚展露,他们一时摸不清朕的实力,如此大换血也会暂时镇住他们,估计会停下来观望。”
  
  他终于等到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如此的意气风发。
  
  他今天心情极好,又是一阵爽朗的笑过后,另摊开了一份奏章,“这么多的奏章,朕来批示,你来盖上玉玺。”
  
  我哪能随便碰那玉玺。
  
  见我没有动,李业抓过我的手,把玉玺往我手里塞,“朕让你一起处理政事,可好。”
  
  “这……”
  我要怎么回答。
  我本就是特殊之人,再说,李朝开国以来,从来没有此种状况。后妃干政,那是历朝历代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