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434章

抗日之雪耻-第434章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西安事变之前的东北军是条龙的话,那么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就是群龙无首,整个东北军的命运沉浮也变得不可捉摸。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于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之后便揭开了千古遗恨的悲剧序幕。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1937年3月东北军高级将领轻率地接受了蒋介石提出的东北军东调的“乙案”,钻入了各军不相统属、部队分割使用的圈套。东北军遂东调,分驻豫南、皖北、苏北地区。随后,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化大为小,化强为弱,由每军四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二师、每师二旅的乙种军编制,仅骑兵第2军保留三个师。在抗日战争中,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割使用于各个战场,逐步被削弱、肢解、消灭。
这些年吕正操虽然一直都呆在冀中地区,指挥作战发展根据地,但是他的心里始终有根刺。正如他所说打回老家去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愿望,同时也是整个东北军的愿望。之前一直不说是因为以中共的力量是无法撼动数十万关东军的精锐的,而且现在国内战云密布,到处都在打仗,不管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不可能调部队反攻东北,而坚持在东北打游击的抗联也无法给小鬼子造成致命的打击,况且在冀中打鬼子和回东北打鬼子的效果也一样,所以这些年他一直都没有提,但是今天却被韩云华硬生生从他的心里将这个疙瘩提了起来。
韩云华正色道:“吕正操同志,既然你有这个愿望,那么我就成全你,看这里和这里,这里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两个要塞,这个是海拉尔,这个是满洲里,平时日伪军在这里都各驻扎有一个加强联队,用来防备苏蒙联军。但是现在这却成了我们内蒙古军区的地盘,就在9天前,我们两个骑兵师突然北上,出其不意出现在了满洲里和海拉尔,全歼日军那两个精锐步兵联队,同时还全歼了大约两个师的伪军骑兵,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战马。另外我们军区在东北已经潜伏了大约两万余名精锐,绝大多数是由东北人组成的,现在我想征求你的意思,愿不愿意担任内蒙古军区东北挺进军司令员一职,率领部队打回东北去?”
“愿意,极为愿意感谢中央、感谢司令员能给我吕正操这个机会,我保证完成任务。”吕正操激动地说道,眼泪甚至都已经流了出来。
韩云华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为了调这位大佬到内蒙古军区韩云华可着实出了不少力气,现在事情搞定了他自己都出了一身汗。
缓了缓情绪韩云华问道:“老吕,我告诉你,现在我们军区在东北的部队都是以营连分散在各地,具体联络方式到时候我再告诉你。另外你的这个东北挺进军我会给你派一个旅的精锐步兵和一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和一个骑兵师的武器装备,我军在东北的所有资源都归你调动,包括我的亲卫队飞龙特战队也在此列。至于怎么发展我不干涉,我甚至连政治委员都不给你派,挺进军所有的大小事情都由你自己说了算,在那里没有人会限制你,但是我也会给你下死任务的,你们挺进军共计有5各团14个独立营,总兵力大约是2万8千人左右,另外在东北现在还活动着不少的特战队以及苏联红军,你的任务就是在2年内拉起一支最少10万人的强大部队,你有没有信心。”
“有,保证完成任务。不过这需要军区的配合和帮助?”吕正操高声道。
“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东北境内的日伪军,顺序就是灭鬼子抓伪军,拔据点抢县城,炸铁道劫火车。至于武器弹药和粮食之类的后勤补给能就地筹集就地筹集,要是筹集不到军区会想办法给你们支援的。另外抗联那边有不少我们的干部,他们也会支持你的,东北的反抗武装当中也有不少你的老战友老上级,能收编就收编,能帮助就帮助,反正大家都是中国的国防力量。此外,你再看看国内有没有愿意北上东北的原东北军将领,不用管他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只要愿意回东北同日伪军作战都可以拉进我们队伍当中来。出了事我负责,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干吧。”韩云华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团结一切力量,目标直指伪满洲国国防军和日本关东军。
吕正操道:“国内愿意返回东北的东北军将士还是有不少的,他们绝大多数人是在蒋介石手下当差,不过处境很不好。我想到时候只要邀请他们回东北的话,肯定有人响应。”
“你们东北军的情况我也了解,老蒋根本就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部队来看。张少帅被扣后,东北军在蒋介石消灭异己政策下,大量消耗损失并被分化瓦解。抗战爆发后,你的那些老战友与全国军队一起迅速开往各抗日战场,其中四十九军、五十七军和六十七军在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牺牲惨重。五十一军参加保卫淮河及徐州大会战,后与五十七军一起挺进鲁南。五十三军转战冀、豫、鄂、湘,后入缅甸、越南对日作战。吴克仁、朱鸿勋、吴桐岗、刘桂五、方叔洪、黄德兴、刘启文、扈先梅等将领及无数官兵壮烈牺牲,为国捐躯。既然有人愿意参加挺进军,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需要什么只管开口,军区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韩云华道。
其实韩云华心里清楚,只要交给吕正操来办这件事,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八层的胜算不敢说,但是五五开还是应该没问题的。要知道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原东北军出身的将领有25名被授予将衔,其中上将1人,中将一人,少将23名。除吕正操外还有万毅中将,解方、陈锐霆、贾陶、沙克、封永顺、赵东寰、于权伸、赵承金、高存信、李觉、徐明、宋学飞、金振钟、张志毅、杨有山、张加洛、罗文、纪亭榭、管松涛、郭维城、王振乾、江潮、张学思少将等。吕正操只要登高一呼,韩云华不相信没有响应。
谈完组建东北挺进军的问题,韩云华又和吕正操谈起了组建冀中军区的问题,要知道像吕正操这样的革命根据地的开辟者往往是整个根据地的灵魂,是整个冀中军区所有军政干部和战士们的军魂,他这样一个主要领导被突然调走,军区必须要给冀中军区的战士们一个交代,况且韩云华对于冀中军区的实力也不清楚,整编成两个师也不知道是否可行,所以必须要对此有所了解。
“老吕,现在冀中军区有多少兵力,武器装备如何?”韩云华道。
吕正操道:“冀中军区辖4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赵承金;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于权申;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沙克;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孟庆山。现在每个军分区都有两个正规步兵团和大批的地方部队,整个冀中军区总兵力大约3万多人。冀中军区的武器装备整体上来说要比八路军其他部队好一些,因为冀中军区是由东北军第53军116师346旅691团为老底子组成的,部队基础很好,虽然枪支弹药依然缺乏,但是比起其他部队来已经很不错了。”
“嗯,还行,3万多人整编成两个步兵师虽然有点勉强,但是只要武器装备跟得上,战斗力想来应该不错。冀中军区的这些老干部你准备带谁过去?”韩云华又问道。
吕正操想了想说道:“都带过去肯定不行,不然军区的战士们会有意见的,这样吧,我准备将志远同志带到东北区,同时打算从冀中军区抽调一千人随我北上,老孟是我的老搭档了,他就是我的政委,在军区中的威望比较高,将他留下来带部队应该不会出事的。”
吕正操口中的志远同志韩云华也知道,就是冀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孙志远。这个孙志远也算是冀中军区的高级干部之一,而且很受吕正操的器重和信任,所以韩云华也专门让钱壮飞调查过,知道这个孙志远今年只有30岁,比他只大了不到3岁,是一个人才,九一八事变后孙志远被派到东北辽阳一带的抗日义勇军中工作。1932年春返回家乡,任中共定县中心县委书记,曾组织农民武装配合高蠡暴动。1933年2月到东北军骑兵二师训练班任教官,后到第五十三军从事兵运工作。1934年8月被派到苏联海参崴学习。1935年2月回国,先后在沈阳,北平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6年8月被派到中共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工委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党代表,参与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冀中区党委常委。尽管孙志远的年龄不大,但是履历倒是挺丰富的,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和吕正操接触的就是这个孙志远,也怪不得这个时候吕正操要提出带孙志远北上呢。
“好,你的这个要求我代表军区党委答应了。老孟是我党我军的老干部了,有他在冀中军区我放心。”韩云华道。
和冀中军区的代表谈了将近3个小时,对于冀中军区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同冀中军区的代表仔细商讨了一下关于组建冀中军分区的细节问题。
中午韩云华在军区司令部的食堂宴请了吕正操一行人,还破天荒的拿出了几瓶正宗的日本清酒,倒是看得罗荣桓和陈云等人暗暗称奇。
自从李雨涵走后,韩云华家里的就叫就成了铁公鸡,不但一毛不拔之外而且还只进不出,隔三岔五总有部队将缴获的美酒送到韩云华的酒窖里,但是却从不给任何人喝。以前在归绥的时候韩云华的那个大酒窖只是上了一把锁,只要军区有需要,不管是左权还是罗荣桓直接会把大铁锁给砸了。但是自从到了张家口之后,韩云华的新酒窖不但有大铁锁锁着,同时还有四名战士全程守护,任何人不允许私自动用韩云华的美酒,连罗荣桓都不可以。

第五百一十三章 :视察全军

1941年7月29日,韩云华下达军区司令官第11号令,命令以原冀中军区的部队为骨干,以晋察冀军区和冀中军区的地盘为基础组建内蒙古军区冀中军分区,调李井泉的第九师和何光宇的第十七师立即并入冀中军分区,另调新组建的骑兵第17师入冀中。
同时韩云华还下令将冀中军区原有的部队整编成两个步兵师,部队番号为第59师、第60师。59师师长孟庆山,政治委员李英武;60师师长王平,政治委员孙毅,由于冀中军区的部队人数较少,所以不管是59师还是60师都是内蒙古军区少见的两旅四团制的乙种师。
新组建的冀中军分区的领导干部也有所调整,吕正操不再担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另调他用。李井泉升任冀中军分区司令员兼9师师长,何光宇任政治委员兼第17师师长。整个冀中军分区下辖4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总兵力9万3千余人,是内蒙古军区所有军分区中兵力最少的。
冀中军分区组建完成之后韩云华便将目光盯到了塞北方面,不久前万国权从二连浩特发来电报,说他们已经同苏联红军联系上了,并且已经将装备接收到了,同时双方还进行了一次比较有好的切磋,苏联同志对于内蒙古军区的干部素质感到惊讶,对于内蒙古军区的士兵也是赞赏有加。
据万国权报道这次苏联支援内蒙古军区的共有231辆BT—5坦克以及大约一个步兵师的装备,其中还包括76门105口径的火炮。
韩云华仔细想了想关于这个BT—5坦克的性能,韩云华对于苏联在二战期间的主力坦克t系列比较熟悉,至于这个BT系列也有一定了解,但是了解十分有限。现在光听名称和型号肯定是不了解其性能的,但是不管苏联支援的这批坦克的性能如何,但是在韩云华想来苏联生产的东西再差也要比日本生产的那种坦克不是坦克战车不叫战车的东西强,所以命令万国权不管苏联给什么都一股脑给拉回来。
其实韩云华最想要的就是苏联的主战坦克——T34坦克,这种坦克作为苏联在二战中的主战坦克,在数据上的性能与在实战中的性能优越起了一定作用。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坦克操作简单,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从没有学习过坦克驾驶的农民可以在几天内学习怎样驾驶T34。
韩云华记得在史料上记载着那段关于T34的传奇,据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城市内的工厂里的工人正在努力的制造T34坦克,每当纳粹的军队开来时,坦克修理厂的工人就驾驶T34坦克与纳粹军队作战。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中最大的坦克的决战,苏联的损失就达6064辆,导致其损失之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坦克乘员战前训练严重不足。如此简单的坦克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堪称一个奇迹,在世界各国快速的生产能力确实可以迅速补充作战损失,但坦克手的训练却需要时间,一个合格的坦克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训练成功的。所以T34但这种简单易造的坦克很受到各国的喜爱,特别是那些生产力低下的小国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