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宋 >

第14章

晚宋-第14章

小说: 晚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来的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商人打扮,他一见姚二便跪下号啕大哭起来。
  “哭什么!你要告什么状,快快讲来!”
  “将军,我姓冷,南京人氏,一直以经商为生,上月我和一朋友合伙准备到山东一带贩些熟皮,不料船到沂州时,我那同伴趁我不备竟卷着钱跑了,我一路追来,就在镇外河边发现小船,因河水太少,那小船吃浅了,只是他们有四人,我打不过,就想求老爷做主,若能夺回钱,我宁愿分一成给老爷。”
  不用说这姓冷的商人自然就是冷千铎了,众人商量好就利用姚二贪婪的弱点来引他上当,果然那姚二听了冷千铎的话后,眼睛就开始慢慢放光。
  “你被他抢走多少钱?”
  冷千铎见他已感兴趣,心中暗喜,说道:“回老爷,我们各拿十万缗钱做本,否则我也不会追得那么急了。”
  “二十万缗!”姚二惊叫一声跳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着,兴奋得直搓手,突然他又停步追问道:“你刚才说他们一共有几人?”
  “四人,加上船夫共有六人!”
  “六人!好,老子就替你夺回来,弟兄们,跟我走!”
  姚二带着二十几人赶到汶水渡口处,由于干旱,汶水几乎已经见底,河中间停着五、六条船,几个船夫正吃力地在岸边拉着船。
  冷千铎一指前面的几条船道:“就是中间那条最大的,上面有白布的那条,老爷,我就在这里等着,你拿到钱告诉我一声。”
  “好!你就在这里等着。”姚二哈哈大笑地走上前去,他往岸边一站双手叉腰,脸上的横肉直抖,一指河中的船吼道:“河中的船统统给老子靠边。”
  几名船夫一抬头见凶神恶煞的姚二走过来,吓得撒腿便跑。
  姚二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对手下道:“弟兄们辛苦一下,把船拉过来,等会儿都有赏!”
  十几名士兵上前便去拉那绳子,不料刚一用劲那绳子便断成两截。
  姚二见那大船上跳下四人,扛着两个大箱子正向对岸趟去,他们没骑马,若让对方上了岸,还不一定追得上,不由怒骂道:“没用的东西,给老子统统下河去追,别让他们跑了。”
  二十几名士兵无奈,只得纷纷跳下河向对岸趟去。
  这边河岸上只剩姚二一人在那里大吼大叫道:“快!快!给老子再快一点!”
  就在士兵们艰难地走到河中央时,突然从那几条船上涌出数十人,人人手拿硬弩向河里的士兵们放箭。
  士兵们没有提防,瞬间便被射倒一大片,后面几个见势不妙扭头便逃,可没走几步,也被弩箭射中,一头栽进泥河里,只剩一个年幼的站在那里哇哇大哭起来。
  姚二看得目瞪口呆,他刚一回头,只觉一道白光从眼前闪过,脖子上一阵剧痛,眼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冷千铎又一刀剁下姚二的人头,高举过头顶喊道:“将军!这边已经办妥!”大船里走出一人,正是李思业,他命人将绳子重新抛上岸,那几名船夫又折道回来,笑嘻嘻地将船拖靠了岸。
  李思业拉过幸存士兵,一指姚二的无头尸首道:“我来问你一些事情,你若说实话,我便不杀你!否则你的下场就和他一样!”那幸存的小兵吓得浑身一抖,连忙点头答应。


第八章 蛇吞大象
  一个时辰后,一支二十几人的红袄军押着几只大箱进入了李文镇,他们正是李思业他们剥下敌人的衣服改扮。姚二的副将远远见了大喊一声:“你们是哪里来的?”
  那小兵连忙喊道:“杨将军,他们是张大帅派来的,是来催款的,是姚将军叫我先带他们回来,说是在老地方招待他们。”
  “娘的!上月不是刚交过吗?怎么又来了?”那姓杨的副官暗骂一声又问道:“姚将军正好不在,我无法做主,你们可有令箭?”
  李思业从怀里取出一个金色物品递了上去骂道:“妈的,老子去安丘县要钱都不要什么劳什子令箭,就你们屁事多!”杨副将刚要伸手来接,突然感到腰下一凉,一左一右两把匕首已经抵住了他,周翰海冷冷地说道:“叫一声就要你的命!”杨副将吓得浑身发抖道:“你们是谁?难道你们是李全的人?”
  李思业上前便给了他一巴掌骂道:“你少废话!赶紧给老子集合队伍。”
  听说有钱要发,姚二的手下们一个个喜不自胜,全部都拥到大宅前。
  杨副将苦着脸喊道:“别急,一个个来,记住了拿到钱从后门走,谁也不准外传,若让密州那位知道了,当心你们的脑袋!”众军连连点头答应,催促着发钱,就这样不到半个时辰,大宅里已捆满了士兵,李思业又命周翰海带人在镇子里巡了一圈,确认再无漏网之鱼后,才结束了行动。
  “将军,下面该怎么办?”冷千铎问道。
  李思业冷笑一声,眼睛里射出残酷地光芒,他道:“召集苦主,杀人收心!”
  随即李思业收编了剩下的一百多人,又从李文镇的青壮中募集了近两百人,组成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名字依旧叫振威军,李思业任指挥使将军。在集训了半个月后,李思业又率部夜袭安丘县,杀死安丘县守军统领姚万愁,收编其手下一千余人。
  稍有基础,李思业的目光投向了密州,密州名义上也属于红袄军,实际上是悍匪夏全所控制,这密州是他的一个把兄弟张惠管辖,那张惠极为好色,见到中意女子,一把便抢去,若有不从,当即强暴后杀死,从者玩腻了后再赏给手下,其手下有上万土匪。
  如何取密州,众人纷说不一,但李思业知道历史上的红袄军其实也不过是由普通农民凑成,平时也不训练,作战时一拥而上,以人数取胜,除了李全、杨妙真的部分精兵外,其余皆不过是乌合之众,所以在蒙古军未来之前,山东一带的土匪皆被金国驸马仆散安贞一一横扫,连李全也被迫逃到海岛上,后来仆散安贞被金宣宗所杀后,李全等人才慢慢恢复元气,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先杀死其首领,其军心自乱。为此他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先用李文镇夺来的全部钱财都送给张惠以慢其心,争取到二到三个月时间来强化军队训练,同时派斥候到密州打探张惠的生活习惯,得知其一般呆在密州城外的大营内,只有想女人时才进城过夜。李思业立刻派人到济南买来两名美貌女子送到密州,就在张惠进城的那个晚上,李思业开始了他的三步曲行动。
  一千四百人在安丘城外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出征仪式后,便趁着黑夜向密州进发,夜里乌云低压、月黑风急,正是偷袭的绝佳时机,第一步是打草惊蛇,执行者是宋大有。
  二百骑战马旋风般的掠过密州城外的大片田野,眼看即将抵达敌营。宋大有一声令下,二百骑骑兵如一股黑色的洪流向敌营狂泄而去。在离敌营约一百步时,哨兵发现了这支骑兵,开始大呼小叫起来。
  “杀!”
  宋大有挑开一支鹿角,率先杀进营去,二百匹战马的铁蹄划破了宁静的夜晚,一支支火把朝营帐和粮草扔去,睡梦中的敌军被喊杀声惊醒,纷纷狼狈不堪地从被点燃的营帐里逃出来,等他们组织起反抗时,不明来历的骑兵已经走远,当夜,军营里一片议论纷纷,皆说是李全带兵来了,早有士兵进城报告张惠。
  第一步成功后,第二步又悄悄地安排下,擒贼擒王,执行者冷千铎。
  军营的纷乱早惊动了密州城内的张惠,他十分担心是北方的红袄军来袭,便立即率二百亲兵朝城外驰去。
  冷千铎率五百弓弩手静悄悄地埋伏在一座小桥边,小桥早已被拆掉,很快,二百匹战马由远而近,张惠一马当先,冷千铎立刻低声命令道:“第一都负责射戴银盔的目标,其余射随从,记住!取人不取马。”
  张惠飞驰而来,突然,他见前方小桥已断,惊得他猛的一勒缰绳,那马长嘶一声、前蹄扬起。几乎是同一瞬间,一声梆子响起,密集的箭一齐向敌骑射去,张惠躲闪不及,连中二十几箭,射得仿佛刺猬一般。‘咕咚!’一声,死尸栽下马来,他随行的亲兵也纷纷中箭落马,余下的数十骑返身欲逃,却被地上的绊马索连连绊倒,片刻功夫,二百名人便全部被歼。
  就在张惠死的同时,五十名埋伏在城中的斥候也杀散东门的士兵,放周翰海的铁枪营和李思业的亲兵队进入了密州。到此为止,所有的计划都顺利实行,最关键的是第三步:混水摸鱼和欲擒故纵。
  天慢慢的放亮,密州城楼上挂起了李全的大旗,又设虚兵近万人,随后李思业命人挑着张惠的人头来大营前示众,得知主将已死,密州大营顿时群龙无首,军心渐散,一部分士兵开始趁机当了逃兵,很快逃兵越来越多,正午时分,剩下的敌军开始向博州方向撤离,李思业立即分兵三路出击,张惠军无心应战,大败而逃,这一阵直杀得人仰马翻、血流成河,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李思业尽得降卒五千余人。
  既得密州,李思业又命令周翰海部取高密县、冷千铎部取胶西县、宋大有部则荡平普庆、信阳、草桥三镇的张惠余部,二十天后密州境内残匪皆平。
  得知张惠被杀,其手下全军尽墨,夏全不禁暴跳如雷,立刻命令博州的时青和莒州的彭义斌各率三万人于一西一南夹击李思业,此时李思夜的手上只有不到一万军,且多为新降之卒,人心未定。在这危急的时刻,李思夜采纳了柴焕的建议:投靠李全。


第九章 尔虞我诈
  李全者,潍州北海人,在家中排行第三,锐头蜂目,身长八尺,弓手出身,喜习武,弓马矫捷,常使一杆四十斤大铁枪,顾号‘李铁枪’。其人颇有胆识,在山东一带横行多年,与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杨妙真结为夫妇,在金、宋两国多年的拉锯战中曾降宋后又叛宋,蒙古人南下后又降蒙古人,为木黎华之子孛鲁所器重,掌管山东行省。蒙古人北撤后,李全与杨妙真趁势扩张,几乎占据山东大部,唯有南面的夏全能与之抗衡,夏全所占之地竟将李全所属一分为二,将南面的海州刘庆福部与李全割裂开来,如何打通山东南北,便成为李全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李思夜便在这种情况下决定了投靠李全、杨妙真以对抗夏全。
  这一天小校来报:“城外来了一行人,自称是李全特使,求见将军。”李思业闻言大喜,立刻率领众将出城迎接,这几日他一直寝食不安,眼看夏全出兵在即,可李全那边却一点消息都没有,现在终于有特使前来,怎叫他不喜出望外。
  来人叫李福,是李全之兄,为人倒也和气,他上下打量了李思业一番,突然笑道:“比我家大帅说的还好年轻。”他大刺刺地往李思业的位子上一坐,手一摆道:“咱们长话短说,小兄弟愿意奉李大帅为主,这无异议,我家大帅也姓李,帅字便不用改了,只是帅旗的颜色得改改。然后小兄弟又说愿奉命出兵,这也是正常,也就不讲了。关键就是第三点,小兄弟说愿以岁币,我家大帅想问李将军打算每年纳多少钱?还有就是指挥权问题,也需明确。”
  李思业微微一笑道:“我闻李大帅是仗义疏财之人,民望极高,手下弟兄有十数万之众,不见得和每个手下都讨价还价吧!我给岁币也不过是按惯例而为,象征大于实际。至于指挥权,我也听说大帅也并未干涉过别的弟兄,为何独对密州有兴趣?再说我献密州对大帅百利无一害,大帅为何又如此苛刻。”
  “李小将军好厉害的嘴,说得面面俱到,只是避开了最关键的一点,大帅可是要为你出兵,与夏全撕破脸皮,所以大帅自然要考虑周全些。”
  “脸皮迟早要撕破,除非大帅不要密州了,现在不就是最好的时机吗?”
  “李小将军果然是大帅肚子里的蛔虫,既然大家心里都明白,我就不绕弯子了,将军可有子嗣?”
  “我尚未成亲,哪来子嗣?”
  “既无子嗣,但也需一人去益都为质,这人必须是将军手下的核心人物,否则大帅绝不发兵。”
  李福走后,李思业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谈了半天,李全就是需要有一人为质方肯出兵相助,可是派谁好呢?
  这时亲兵来报:“周翰海将军来了。”
  “将军,我愿去益都为质!”
  “这怎么行,眼看大战在即,你走了,谁来指挥枪兵营。”
  “不妨,李思齐的指挥已不亚于我,士卒皆服他,我不在可由他可代我。”
  李思业想了想,还是摇摇头:“翰海与我如同手足,我不能让你有事,我还是另作他想。”
  周翰海心中感动,他望着李思业缓缓说道:“振威军中皆不能去,唯独我能,将军可知我为何被称作‘周铁枪’吗?十几年前,我就在山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