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篡隋 >

第85章

篡隋-第85章

小说: 篡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是。”
  李渊也不同意。
  李建成只好怏怏而坐。
  “叔父。”
  李孝恭起身道:“要不,我走一趟?”
  “不可。”
  这回,刘文静反对道:“孝恭坐镇长安,执守禁卫,如何可以擅离?”
  “不错。”
  李渊和诸人也是点头。
  这样一来,便麻烦了,李建成不能去,李孝恭走不开,那何人领兵?
  “主公。”
  裴寂忽然信心满满地起身道:“要不,臣去一趟?”“你?”
  李渊愣了愣,随即大喜道:“好,好,有玄真去,我便放心了。”这裴寂可是李渊最要好的哥们,让其领兵,李渊很放心。
  “不可。”
  李世民大惊,立时反对:“父亲,裴公乃文臣,又从末经过战阵,何以领兵?”
  “这——”
  李渊有些犹豫了。
  裴寂不高兴了,他一向自负,也想过过指挥千军万马的瘾,难不成,他只能当个谋士吗,当下驳斥道:“二公子此言差矣。某虽是文臣,但自幼熟读兵书,又久随主公征战,何不可为将?那李靖不也是文臣吗?”
  李世民哑然。
  其余诸文武都跟裴寂交好。此时自不会反对,而且,裴寂素有才华,相信可以抵挡李靖。
  “不错。”
  李渊也频频点头道:“玄真所言有理。这样吧,建成的左三军便由你统率,某再补充你一万新兵,不求你击败李靖,至少也要将其挡在雀鼠谷以北。”
  “请主公放心。”裴寂一脸自信。
  见已无法挽回,李世民脸色不禁有些阴郁,他认为,裴寂就是个谋士之才,若是领兵,恐怕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矣,但现在,也只能往好处想了。
  唉——
  李世民心中叹了口气。
  ……
  三日后,李世民统兵西进,进攻薛举,裴寂则任行军大总管,率军北上,迎战李靖。


第一百四十二章 纸上谈兵(上)
  三月十三。
  太原。
  留守府后院。李靖静静地凭栏而立,悠闲地观望着眼前的池塘,池塘中,一尾尾美丽的金鱼正快乐地游来游去,不时的争抢着李靖抛下来的吃食。
  其实,李靖观鱼是假,想事是真。
  不久前,李渊来使,声称愿用金珠换回陷在太原的群臣家眷和李秀妍,李靖思前想后,没有答应,有唐军的这些人质在手,关键时刻或可有大用。
  如今,已是开春了,又到用兵之时。
  李靖有三条选择:
  一,直接南下,经雀鼠谷取临汾、绛郡,直指河东;二,剑指东南,取上党、长平、河内三处郡县;第三,从西河向西。收离石、龙泉、文城三郡。
  毫无疑问,从大局考虑,李靖会选第一条。
  然而,这也会带来问题;唐将张纶现占据离石等三郡,若李靖率主力南下,张纶趁虚进击西河,断其后路,纵使李靖再用兵如神,那也是非常危险。
  此外,东南三郡现在尚为隋军所占据,也不可不防,但好在目前上党、长平、河内三地义军蜂起,隋军自顾不暇,所以,这一路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李靖沉吟片刻,定下了进兵之计:
  自领主力南下,直指河东,再令两路偏师,一路西向、一奔东南,扫清侧后一切危险。不过,两路偏师的领军人选,却是难题,非大将不足胜任。
  李靖遍视麾下诸将,苑君璋可受命西向,那张纶非是其对手,但东南一路的统兵人选,却让其犯了难。实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否则,他早已出兵了。
  唉——
  李靖悠悠地叹了口气:这人才,真是直到用时方恨少啊。
  对了!
  忽然间,李靖想到了一人:雁门镇守张伦。以李靖对其的了解,还是颇会用兵的,而且为人谨慎、忠诚,用其经略东南三郡,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来人。”
  李靖喝了一声。
  “军师。”
  有亲兵飞步赶上:“有何吩咐?”
  “速持我令,前往雁门关叫张伦将军来此听用,还有,务必让其安排好雁门防务,以防突厥人南下。”
  “诺。”
  当下,亲兵飞奔而去。
  “军师。”
  就在这时,塘边快步走来一将,正是苑君璋,神色匆匆:“有紧急军情。”
  “何事?”
  李靖一愣,赶紧发问。
  苑君璋连忙道:“据细作来报,李渊与李轨联合了。现今,派李世民统六万大军西进,与李轨合击薛举,此外,又派右仆射裴寂统兵五万来攻我军。”
  “噢!”
  李靖微微一惊:“这李渊果然好手段,联李轨制薛举,还能抽出手来回救山西,高明。对了,那裴寂现已到何处?”
  “已过黄河。”
  “速度很快啊。”
  李靖微有些诧异:“传令:三军戒备,随时待命出征。”
  “诺。”
  苑君璋奋然领命。
  ……
  三月十九。
  张伦日夜兼程,抵达太原,李靖遂命苑君璋统兵一万二千,西征离石、龙城、文泉三郡,又命张伦统兵一万两千,收取东南的上党、长平、河内三郡。
  而李靖自领三万六千主力,进西河,准备迎战裴寂。
  三月二十三。
  裴寂领兵出雀鼠谷,先攻陷了只有数百赵军的贾胡堡,算是旗开得胜,随即,又杀奔雀鼠谷北端重镇介休,只要占了介休,那他便进可攻、退可守。
  三月二十四日。
  裴寂领兵进抵介休城南,此时,天色已近黄昏,虎贲郎将常何便进言道:“裴总管,这天色已晚,我看,还是先扎营休息一晚。等明日再攻城吧?”
  “嗯。”
  裴寂一身白衣,显得潇洒无比,一脸踌躇满志地遥视了一下左右,忽向左前方一指:“此乃何地?”却是一处地势平坦的高地。
  虎贲郎将毛文龙赶紧道:“回总管大人,此地叫度索原。”
  “度索原。”
  裴寂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就扎营其上吧。”
  “这——”
  诸将一听,顿时面色作难。
  “怎么。”
  裴寂不快道:“难道有何不妥?”
  “回总管。”
  虎贲郎将谢叔方小心翼翼道:“古来,但凡扎营,都应居于水源附近,以便取水,而度索原上并无水源,取水不便,万一敌军围困,这该如何是好?”
  裴寂不快道:“我自幼熟读兵书,如何不知此点。但度索原地势甚高,虎视诸近,敌军若来,正可居高临下、势若破竹。休得多言,快快扎营吧。”
  “诺。”
  众将相视一眼,只好无奈应命。
  三月二十五日。
  一早,裴寂正要点兵进攻介休。忽然,探马来报:“裴总管,李靖亲率三万六千军马,来救介休,现已至三十里外。”
  “来得好。”
  裴寂大喜:“我正要会会此人。传令:按兵不动,待其明日前来攻寨,趁势破他。”
  “诺。”
  众将应命,此时若攻城,等于是赶着被赵军里外夹击,所以,按兵不动。才是上策。
  却说李靖,于下午领兵赶至介休城西,先依汾河下寨,随即,率诸将和数十亲兵,前往窥探唐营。
  此时,正值傍晚。
  李靖率人潜至唐营附近,一看之下,便失笑道:“哈哈,这裴寂身为李渊重要谋臣,好大的名声,原以为如何了得,但观其立寨,却又是一个赵括。”
  薛深一听,不解道:“军师,唐军据高扼险立寨,易守难攻,有何不妥?”
  “是啊。”
  一旁,虎贲郎将郭通、刘季、翟松柏、李宝山等也是不解。
  李靖笑了:“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度索原地势虽高,但却无水,我若切断其水源,困而不攻,要不了三五日,唐军必然大乱,如此破其必矣。”
  “军师高明。”
  众将恍然大悟,不禁暗暗佩服。
  “走,回营吧。”
  李靖也懒得再看了,如此腌瓒的一个对手,他一只手也对付了,根本无须用心。
  回营后,李靖当即安排兵马,连夜切断了四周唐军的水源。
  三月二十七日。
  一早。
  裴寂有点烦心,昨日,他等了整一天,也不见李靖上门。这让他很是郁闷,明明自己占据了险要地形,敌人却不来进攻,如此不上道,委实令人无奈。
  有不——
  裴寂犹豫了一下:自己主动上门搦战?
  就在这时,谢叔方、毛文龙、冯立、常何等大将一起涌来,个个脸色惊惶:“裴总管,大事不好了。”
  “何事惊惶?”
  裴寂一脸没好气地道,有他堂堂裴大才子在世,天难道能塌下来?
  “回总管。”
  谢叔方急道:“末将等派人下度索原取水,却不想四周水源处,都有赵军立寨,乱箭如雨,军士皆不得近。现军中已快断水,军心浮动,如之奈何?”
  “什么!?”
  裴寂又惊又怒:“这李靖,怎的如此无耻,不来攻寨也便罢了,怎去断我水源?”他也不想想:人家李靖又不傻,抓着你的软肋了,谁还冒险攻寨。
  谢叔方诸将也是无语。
  此时,他们也看出来了,这裴寂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根本不知如何用兵,一时间,对末来都有些悲观。
  “裴总管。”
  毛文龙小心翼翼道:“那现在如何是好?”
  裴寂恼火道:“既然他不来攻我,我自去找他,传令:点起三军,踏平赵营。”
  “诺。”
  众将领命,心中却有些无底。
  日上三杆。
  裴寂率三万余唐军战兵进抵赵营,命兵士上前骂阵搦战:“里面的赵军听着,缩头的不是好汉,快快出营,决一胜负。”
  “呵呵……”
  李靖站在营门后,捋须而笑:“这裴寂,估计是急了。不过,现在他还能急,等咱出手,他恐怕连哭都哭不出来了。传令:只不出战,休要理他。”
  “诺。”
  众将笑嘻嘻的答应。
  却说裴寂,在赵营前足足杵了一上午,真个是又饥又渴,又疲又累,然而,赵营却营门紧闭,别说出来个人了,对不起,连只耗子都欠奉。
  “可恶!”
  裴寂大怒,他从末见过如此,嗯,‘猥琐’的对手,厉声道:“来啊,擂动战鼓,三军齐发,给某一举踏平赵营。”
  “诺。”
  霎那间,战鼓雷动,三万多唐军战兵抖擞起精神,铺天盖地般杀向赵营而来。
  “放箭!”
  李靖竟端了个小马扎,端在营门后看风景,一见唐军杀来,不慌不忙地传下号令。
  “嗖嗖……”
  早有准备的赵军立时万箭齐发,众唐军死伤无数,好不容易冲到营前,却是傻了眼,这赵军太卑鄙了,一、二、三,竟是在营前挖了足足三条壕沟。
  而且,条条壕沟深达三米、宽五米以上,里面遍布尖木,人力根本难越。
  可怜唐军,前进无路,一时都猬集在第一条壕沟边,这可乐坏了赵军弓、弩兵,可劲的放箭,射得唐军哇哇大叫,像下饺子似的一个个栽落壕沟之中。
  太无耻了!
  裴寂见状,气得脸色发青、浑身发抖,然而,却是毫无办法,若是不管不顾强攻,末等攻破防御严密的赵营,唐军不是全部战死,就是全部渴死。
  “传令,撤军。”
  好半天,裴寂才从牙齿缝里憋出几个字来。
  唐军狼狈而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纸上谈兵(下)
  三月二十八。
  中午。
  唐营帅帐之中。气氛一片压抑——唐军,断水了。
  “诸位。”
  裴寂一脸憔悴,几日前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早已无影无踪,脸上,只有深深的失落和迷茫:“是本总管失策了,营中现已断水,如之奈何?”
  众将面面相觑,摊上这么个爷领兵,一帮人也算倒血霉了,不过,大家现在毕竟坐在一条船上,要是船翻了,谁都没得好,还得想法共渡难关啊。
  “大人。”
  冯立赶紧道:“如今之计,只有速速移营,去水边立寨,方可解此危局。”
  “甚是。”
  众将急忙赞同。再不找点水喝,他们的嗓子眼就快冒烟了。
  “好吧。”
  裴寂也只好灰头土脸的下令移营:“传令三军,立即拔营西进,至汾水边安营。”
  “诺。”
  诸将领命,一刻也不敢耽搁,立时传令三军拔营,一时间,整个唐营一片纷乱。
  早有赵军细作探知,飞报李靖。
  “机会来了。”
  李靖一听,便是大喜:“此时,唐军移营,难免混乱,而且,其军焦渴难耐,必无战心,我军若全面出击,必获全胜。传令:尽起三军,进攻。”
  “诺。”
  赵军诸将奋然。
  却说唐军。
  刚过中午,近五万唐军便乱糟糟的收拾起家当,下了度索原,这灰溜溜的被人家逼得移营,士气本就不佳,再加上焦渴难耐,士气更是低落到极点。
  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