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大墓地面上均无封土。37号墓的墓口两侧有河卵石平铺的散水,墓室正上面残存夯土基础。1号墓墓室上部残存一排柱洞,陵墓周围散布有各类瓦片。推测原来墓上应有覆瓦建筑,其形制功能应与殷墟妇好墓上的享堂类建筑近似。
墓都为东西向,平面分为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和一条墓道的甲字形两种。中字形大墓共18座,墓室平面长方形,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墓道,东墓道为主墓道。有的墓在东墓道开一个或两个耳室。其中1号墓规模最大,全长300米,总面积5334平方米。甲字形大墓共三座,墓室平面长方形,东面有一条墓道。各墓之间的排列有一定顺序。每个大墓的右前方均有一个平面呈凸字形或目字形的车马坑。在1号和2号的陵园中还发现许多小墓,推测是墓主人的陪葬墓或祭祀坑。
1976年至1986年历时10年,发掘了规模最大的1号大墓。墓室四周有三层台阶,宽度二—六米,上下层相距5。3—7。6米。第三层中部为椁室,平面呈曲尺形,分为主副两部分。主椁室位于中部,东西长,南北狭。椁室四壁以双层枋木叠垒,首尾用榫卯结构衔接,椁底以双层枋木铺垫,椁上用三层枋木铺盖。南北向的枋木两端均有榫头伸出,组成长方形框式结构,外观如同长方体的木屋。这种框式结构应是后来“黄肠题凑”式椁室的前身。副椁室位于椁室西南,南北长,东西狭,四壁及底盖均为单层枋木叠筑,两端无榫头。两椁之间有小门相通。整个椁室属于三重椁结构。每根椁木长5。6—7。3米,重数百斤,经鉴定为清一色柏木。这种规格及用材按史籍记载为天子等级,属于对周礼的僭越。椁室周围填充厚3。3—3。8米的防潮木炭。1号墓因历史上曾多次盗扰,随葬品绝大多数无存,仍出土金、玉、铜、铁、石、陶、漆木等各类随葬品2000多件。一件石磬残块上刻有“龚'赵字乂换亘'〔yuan元〕是嗣高阳有灵”八字篆文。
1号墓墓室的三层台上及墓道内共殉葬166人,均有棺,侧身屈肢跪卧。葬于椁室周围的72人,棺内有框架,外用枋木叠垒;靠近墓室四壁的94人棺作匣形,棺板极薄。从埋葬的位置和葬具的不同,分析他们的身份是不同的,有姬妾、近臣,也有家内奴隶。填土中发现人骨20具,有些是填土时埋葬的,有的则是大墓建造完成后又重新挖坑埋入的。这部分人的地位应当更为低下。《史记·秦本纪》记载:“武公(公元前697一前678年在位)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到了献公时(公元前384—前362年在位)才“止从死”,废除了落后的人殉制度。据石磬篆文推测,1号墓应为秦景公(公元前576—前537年在位)之墓。这个时期正当秦国奴隶制发展的时期,殉葬之多反映了这种历史现实。
随着秦都的东迁,秦国君主的陵墓也向东转移。《史记·秦本纪》集解引《皇览》:“秦武王(公元前337—前309年在位)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正义引《括地志》:“秦悼武王(公元前310—前307年在位)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十五里也。”据考古调查确定,这两座陵墓在今咸阳市周陵乡的北塬上。现存覆斗形封土,高10余米,南北相距200余米。它们长期以来被误为是周文王和周武王陵,陵前尚存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墓碑。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秦的昭襄王(公元前306—前249年在位,陵名芷陵)和唐太后,孝文王(公元前250年在位,陵名寿陵)和华阳太后,庄襄王(公元前249—前248年在位,陵名阳陵)和帝太后以及宣太后、悼太子皆埋葬在芷阳,帝后均为合葬或会葬。因在雍城诸陵以东,总称为东陵。《汉书·萧何传》载:秦末召平曾任东陵侯,负责东陵陵园管理事务。
按《汉书》、《水经注》等记载,秦芷阳县一说在灞河之东,一说在灞河之西。据考古调查发现,秦芷阳城遗址在灞河之东临潼县韩峪乡一带。1986年以来,在这一地区先后发现了四座陵园,从其出土文物和陵园建制判断应是秦东陵。
已发现的四座陵园,分布在秦芷阳城东骊山西麓的山前冲积扇上,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均按自然地形布局。每座陵园周围均有隍壕设施,一号陵园东西长4000米,南北宽1800米,二号陵园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隍壕有的是利用自然沟壑,有的是人工开凿的,壁面用天然石块筑砌,既利于防洪排水,又起到围护陵园的作用。陵墓建在高丘之上,地面无封土。主墓平面形状有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三种。一号陵园主墓为两座并列的亚字形墓,二号陵园为一座中字形墓和三座甲字形墓,呈品字形排列。墓室基本都呈方形,如一号陵园和四号陵园的亚字形主墓,墓室大小基本相同,长宽皆为55—58米,深26米。亚字形的墓四面各有一条墓道,其中东面墓道最长。中字形的墓东西各一条墓道,也是东墓道最长。东墓道是陵墓的主墓道,墓的方向应是坐西面东。墓道为斜坡状,平面均为里侧宽的梯形。大部分墓道的一侧挖建耳室,形制大小基本相同。
陵园内建有礼制性的建筑,一号陵园陵旁有四处,二号、四号陵园各有一处,三号陵园有两处。据《后汉书·祭祀志》载:“秦始皇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这些建筑当属陵寝类建筑。
陵园内有陪葬墓和陪葬坑。一号陵园有两处陪葬墓区。陪葬墓有甲字形墓,也有小型土坑墓。两个陪葬坑位于墓的前方,坑内有马骨、漆木痕迹等。二号陵园陪葬坑内曾出土过铜车构件和马饰。推测这类陪葬坑可能是埋葬车马的。
东陵陵园建制,墓室构造,从葬车马坑的设置等基本上沿用凤翔秦公墓,规模更加宏伟。对各陵园的墓主,研究者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四号陵园为昭襄王的陵墓,有人认为一号陵园为昭襄王的陵墓。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将来的考古发掘。
齐公和齐王陵墓
周武王时封姜太公于齐,是当时一个较大的诸侯国,都营丘。《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约公元前9世纪中叶的西周晚期,齐献公由薄姑迁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历经春秋战国,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齐,都于临淄达600余年。
据对临淄故城及附近的调查、勘探,西周到春秋时期齐国国君的墓地在故城内东北部,已发现大中型墓20余座。其中一座已发掘,有一条墓道,平面呈甲字形。墓室四周用大石块砌筑成椁室,厚1。5—2。5米。墓的东、西、北三面有相连的殉马坑,已发掘部分殉马228匹,推测共有殉马约600匹。墓中随葬品已全部被盗,据马坑出土陶器判断,年代属春秋晚期。按文献记载,并结合其规模推测,该墓主人可能是齐景公。
公元前386年田氏代替姜氏为齐侯,至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共历八王。
田齐王陵在山东省临淄故城东南约11。5公里的泰沂山脉东北麓,以北为广阔的鲁北平原。陵区范围约六平方公里,分布着坟丘20余座。其中两组尤其高大,南北相望,形制一致。组为四座并列,俗称四王冢;一组为两座并列,俗称二王冢。北魏时期的《水经注》认为是东周时期齐国国君墓,据考证应属战国时期田齐国君的陵墓。
陵墓建在山岗上,以夯土构筑。下部陵台连成一体,平面长方形,似为三层台阶式,逐层收缩。陵台上分建坟丘,底部方形,上部圆形,高10余米。此外在“二王冢”和“四王冢”的西北和北面有五座坟丘,西南方的谷地和山坡上有八座坟丘,形制近似,仅大小不同。这些坟丘中相当一部分是两个并列成一组,其中一个较大、一个较小,应属于夫妻同茔不同穴的合葬。
赵王陵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迁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至公元前228年秦破邯郸,赵王迁投降并被流放于房陵(今湖北省房县),其间共有八王。关于赵王陵墓史籍没有明确记载。
赵王陵在河北省邯郸市西北20多公里的丘陵地带,分属邯郸市和永年县。现有坟丘七个,分成五组,其中两组各包括两个并列的坟丘,分别修筑在五个小山上,组成五个陵园。
坟丘筑于山巅,以山为基,上筑“陵台”,规模宏大。台面平坦,呈南北长的二层台阶式,底边长181—340米,宽85—216米,四周经夯打加固。上部封土在台中部,底边长43—66米,宽30—47米,残高3—15米。各“陵台”东边有东西向的大路,应即神道。路呈斜坡状,宽61—78米,残长85—286米,边缘经夯筑,非常坚固。陵区内还发现一些中小型墓,有的有封土,有的不显封土,应属陪葬墓。
三号陵陵后有两座陪葬墓。排列成品字形,三墓之间尚有一些不显封土的小墓。四周原有围墙,地下尚存夯土墙基,平面近方形,每边长约500米。其中西北的一座墓封土较小,上面散布有许多瓦片,早年似有木构建筑。1978年经过发掘。墓室东西两面有墓道,平面呈中字形。内有二重椁,外椁为石砌,内椁为木构。棺已不存,仅有红、黑两色的漆皮。西墓道有殉葬坑,内埋两个殉葬人,东墓道有车马坑,内殉两匹马。墓内几经盗掘,随葬品一无所存。从规模、殉人等分析,墓主人身份较高。
陵区中的五个陵园,恰好与史书上没有记载葬地的五王(敬侯、成侯、惠文王、孝成王和悼襄王)相符,可能是他们的陵墓。其中两座陵园中有两个并列的坟丘,有可能是夫妻异穴合葬,也有可能是后世个别文献记载葬于常山和灵邱的肃侯与武灵王的陵墓。
魏王墓
魏国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历六王,至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根据考古发现,魏王墓分布在黄河以北的河南辉县、汲县一带。1950—1951年在河南辉县城东三公里的固围村,发掘了三座魏王及夫人墓。三座墓东西并列坐落在一片高地上,高地利用天然丘岗整修而成,东、北、南三面为断崖,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35米,高两米多,四边经版筑。另外高地南面0。5公里处有一座大墓,规模与此相当,西南一公里也有一座大墓。整个墓地的范围或应更广。
三座大墓居中者较大,两侧较小,形制相同,应属魏国王室的异穴合葬墓。墓葬建造虽有先后,但布局规整,当是事前经过规划的。
墓室南北两端有墓道,平面呈中字形,通长达150米以上,深15米以上。墓室平面长方形,底部平铺多层巨石,上面用枋木垒砌椁室。椁室底部用单层枋木铺排,四壁用枋木叠垒,厚达一米,顶部盖两层木板。周围用巨石砌墙,墙内填充细砂。椁室以上填土夯实,椁室内置棺、椁,空间填木炭。木椁也用枋木构成,四壁和上下的枋木搭接处以榫卯相连。椁外涂黑漆、里面涂红漆。1号墓南墓道前端发现放置两辆马车的木室。
墓室上原建有瓦顶享堂类建筑,基址略大于墓圹。中间一座为七开间,基址方形,包括散水在内每边长27。5米。两侧的享堂较小,大概都是五开间。
这些墓早年都已被盗,仍出土了较多的随葬品。有仿铜陶列鼎九件,还有错金银马头形车辕饰,由五块白玉和两个鎏金兽头构成的大玉璜,包金镶银带钩和多件用固体还原法冶炼成的多种铁器。此外被盗卖到国外去的漆棺残片、夹纻'zhu注'大鉴、黄金饰物等据说即是2号墓出土的。
中山王墓
中山属白狄别种,春秋时称鲜虞。公元前5世纪初始称中山。公元前407年被晋所灭,至公元前388年复国并迁都灵寿,前296年又被赵国所灭。其间80余年共历五王,后二王一个死在齐国,一个被赵灭后送回老家肤施(今陕西延安),前三王的陵墓大概都在灵寿。
墓葬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北约10公里、古灵寿城址的内外。墓地分为两处,一处在城西二公里的西灵山下。两座大墓东西并列,西侧1号墓已发掘,为中山王墓,年代约当公元前310年左右。另一处在城内西北部,地处东灵山下,由南向北排列三座大墓。南端6号墓已发掘,也是一座王墓。两座王陵上部都有夯筑的高大坟丘。附近有车马坑和陪葬墓等。
已发掘的1号和6号墓结构基本相同,坟丘上原有享堂类建筑。1号墓坟丘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92米,高约7。5米,呈三层台阶状。上部建筑基址可复原为周绕回廊、上覆瓦顶的三层台榭式建筑。墓南北有墓道,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