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平安传 >

第268章

平安传-第268章

小说: 平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终于捂住了一只大白兔,小心捏了捏,果然觉得比较胀,少了几分软多了几分弹性。他又用手指捻住了一粒红豆,也是硬硬的,忽然便听得小妹“哼”地娇呻了一声。
  她顺势将身子倾斜过来,把头靠在张宁的肩膀上。一头青丝贴在张宁的脸上,非常顺、触觉很好,能闻到一股夹杂洗头用的香料散发的清香。张宁另一只手搂住她的纤腰,手腕在后腰上、手指只能放在臀上,整支手臂完整地感受到了她姣好的背部曲线,一种难以言状的美好感觉泛上心头。
  不一会儿丫鬟小荷便送粥进来,小妹自然地从张宁怀里出来。不过张宁又要亲手喂她吃粥,她怪不好意思地娇娇说道:“我又不是生病,手脚都好好的能动呢。”
  这时小荷忍不住提醒道:“刚才奴婢进来的时候,看到周夫人在楼下了,说不定会上来看小姐。”
  张宁听罢顿时会意,心道本来以为这丫鬟挺老实胆小的,却是有些心思的。他怕被周二娘撞破,遂打消了念头,叫小荷来喂小妹吃粥。
  对小妹和自己的身份关系,以前张宁还有些计较,现在早就想通了;或许因为很长时间都没人提过他姓张的名字了,朱文表、朱家宗室湘王才是他的名字……但饶是如此,让周二娘知道了也不好说。当初正式娶徐文君为次妃,周二娘那里都略有不易,更别说小妹了。所以张宁没想到办法,暂时便不想搞些麻烦出来。
  他便好言说道:“我生病的时候小妹一直照顾我,但是我晚上却不能留在你的房里……我倒是想。因为这样不合礼,咱们虽然知道没什么,旁人要说的。”
  小妹笑道:“我知道的,哥哥当人家是傻子一样。”
  张宁听罢也笑了一声,又吩咐小荷晚上和小妹睡一块,别让小妹一个人。小荷支支吾吾的,可能从来不和小姐睡的。
  他告辞出了小妹的房间,果然在廊道上碰见了周二娘。他还没顾得上开口,二娘便坦然道:“夫君去看过小妹了?她没事罢?我也去瞧瞧她。”
  张宁点点头,说道:“你一会儿回去了叫人备些热水,我好洗个澡。”
  周二娘听罢脸上微微一红,情知张宁的意思是晚上睡她那里,她轻轻偏头余光看旁边的随从,小声道:“一会再说罢,你先过去歇着。”
  果然她没去多久,很快就赶着回房了。
  她一面给张宁找干净的内衣里衬,一面在那里说着闲话:“过几天姚夫人去崇宁万寿掸寺上香,夫君能让我也去么?”
  张宁道:“又没人限制夫人的人身自由,你想去当然可以去。”
  周二娘道:“既然是佛寺,肯定也会有观音菩萨的。咱们给文殊菩萨庆了生,顺便好拜拜观音呢。”
  张宁一听心下已了然,他虽对佛教了解不深,但也明白观音在中国的知名度最高的原因……因为是送子观音,所以观音才比佛祖还受世人欢迎。
  周二娘提醒了他,他也觉得自己应该尽早后继有人,这不仅是私事,事关大局的。想后来的明朝皇帝英宗,被蒙古人俘虏之后北京为了国家不受要挟即另立新君,结果英宗被放回来后竟然复辟成功,其中得到更大支持的重要原因便是英宗有儿子、“新君”一直没生出儿子。
  他一边寻思,一边看忙里忙外的周二娘,觉得还是很喜欢妻子的。周二娘单眼皮,脸长得秀气可人,身材正应了诗赋里的“弱骨丰肌”,骨骼柔柔弱弱的,胸和臀却都比较丰腴,人看起来瘦实际并不瘦……若是换作在后世的环境中,他娶了周二娘这样的妻,肯定不会再朝三暮四的;因为在后世他若是结婚了便不必、也不能再对别的女人有什么责任,人家不要你负责。
  这时周二娘回头问道:“夫君的病刚刚养好,身子不要紧么?”
  张宁哈哈笑道:“每回要紧的都不是我罢?”
  她脸上一红,啐道:“真是讨人厌!”


第三百九十五章 豆腐西施
  扬州北城河畔天子行宫,朱瞻基处理完一天的公事回到了孙贵妃的住处。晚饭之前他习惯携美散步,信步走到一间屋子外面时,正巧听到了里面有两个奴婢在议论。
  两个宫女可能并不知道皇帝在外面,犹自说这话。其中一个说:“你倒是小心着点,一会把桃儿碰下去摔坏,看不打死你!”另一个嘀咕道:“这桃儿在乡下到成熟时遍山都是,一文钱也不值,一到宫里就叫什么来着,对了叫‘玉颗’,忽然就金贵起来,哎呀……”
  朱瞻基旁边的孙贵妃听得里面说话,嘴唇角微微一动笑了一下,便有了心思,她对朱瞻基说道:“皇上,你猜我们永城县的女子谁长得最漂亮?”
  朱瞻基显然没什么心思,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随口说:“当然是你了,不然当初皇祖母怎会独独举荐你进宫?”
  他也知道孙氏在开导自己从公事上放松下来。不过人的心情很难摆脱正事的影响,朱瞻基以前喜欢斗蟋蟀、现在也有好长时间不玩了,而且还因非常喜欢孙氏而想休掉自己的皇后胡氏、也暂时搁置没折腾了,心情的缘故,战争形势让他已经对那些东西失去了关注。
  就在几天前,朱瞻基刚得到宣大精兵到达淮河流域的消息,只因东面京营抽调之后空虚,才动用了这股九边军队,情势已经叫人觉得十分捉襟见肘。
  这时孙贵妃又说:“皇上猜错了。在永城县公认最漂亮的是一个卖豆腐的小媳妇,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要是哪天皇上真看见了,说不定就会觉得比我长得好看。”
  朱瞻基一听摇头道:“一个豆腐西施,怎可与贵妃相提并论?”
  “不能相提并论么,或许因为妾身在皇宫里而已。”孙贵妃一副所有所思的样子,“……那杨士奇惹得皇上不高兴,可他如果不是朝廷首辅、太子少保了,还是什么重要的人么?”
  朱瞻基听罢沉吟片刻,哈哈笑了一声:“贵妃所言极是、极是。”
  孙贵妃见状娇声说道:“只要皇上一高兴,什么事儿都会变成好事的。”
  正在这时,忽然有太监赶过来禀报,先请了罪,然后说是要紧的急报。朱瞻基一看,果然是军情急奏:宣大新总兵官方政夺占了采石矶。
  那方总兵奉命率军自徐州南下进兵至淮西,巡视采石矶后觉得有机可乘,便调少量精锐先军渡江一战本欲敲山震虎、提高自己的威信;不料汉王军竟不堪一击,先锋军从船上跳到南岸,无人能挡,迅速击溃了江防军队,周围布有汉王重兵,却没人主动进击收复采石矶。
  朱瞻基看了急奏之后,马上下令太监召集杨士奇等人连夜到行宫议事,然后回头对孙贵妃说道:“爱妃说对了,果真坏事也会好事的!”
  这件事仿佛完全是个意外。不仅朝廷没想到会如此突然攻占一个至关重要的要地,而且也没人下命令进击此地,只是宣大总兵官为了在当地立威的试探性进攻,却起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
  但是此事又似乎在意料之中。杨荣赶着进宫面圣时,忽然想起之前在朝廷改变方略以西面为重点时杨士奇说过的一番话,杨士奇说:汉王御下无方,当江北重兵环视时,其文武迫于压力为了自保、尚能凭借长江天堑励精图治;一旦江淮地区撤军西进,南京威胁骤减,其内部糜败得会比猜测中还快。
  今日似乎应了杨士奇的远见。很显然这次采石矶之战不能说是因为方总兵用兵如神,自古此地就是事关江防的重地,如果不是对手犯错,任你用兵如神也很难攻取;在此之前英国公张辅多次率京营精兵进攻采石矶未果便是明证。
  杨士奇拜见皇帝之后,当着另外一众大臣的面就毫不犹豫地说:“采石矶之战不仅在南直隶找到了突破口,也叫咱们看到了汉王军的实力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已经急剧下降。臣以为,适时改变方略,趁势平定南京当是此时要务。”
  事情显得有些仓促,但在杨荣看来,夺占采石矶就等于踏进了南京一只脚,这种事一目了然根本无需深思熟虑。
  ……
  武昌城的张宁这几天正忙着陪姚姬去寺庙上香。当天正值佛教节日,那崇宁万寿掸寺又是远近闻名的寺庙,百姓都说这里的菩萨很灵,于是更如人山人海。不过湘王陪姚夫人是公开去拜佛上香,不说讲究身份排场,仅出于安全考虑,官府也提前将寺庙把守清理了,闲杂人等不得入内……于是前来上香的百姓只能被挡在外面,好在听说权贵来一趟就走,寺庙最迟下午时分就会开放。
  张宁带了大笔钱银送给崇宁万寿掸寺,作为“积德行善”,在寺庙里为姚姬记作功德。正如与和尚们谈论时说的那样,和尚说佛祖是不要钱的,但是和尚却还是凡胎,所以要金钱来负担衣食住行和修寺庙,有了寺庙和吃饱了饭,才能为佛祖弘扬我法。
  当然还有比这更直接的人神交流方式是交易。周二娘便是以这种方式和神来往。
  她拜了文殊菩萨之后,便去拜观音菩萨,按照和尚们的提醒,完成了一项交易。张宁陪她上了香,一个和尚便上来合十作礼,说道:“万事皆为空,钱财亦是浮云。”然后为他们指了条明路。
  和尚拿出一张红纸来,摆上纸墨笔砚,说施主有什么心愿可以写下来放在菩萨这里,并且承诺一个回报;若是菩萨保佑,如愿以偿了,便可再回寺庙来“还愿”……也就是支付事先承诺的款项。
  童叟无欺你情我愿,当然你也可以不来还愿,只要不怕遭报应;既然不怕神灵,可是又来佛前求什么愿?
  周二娘上香虔诚地对着神像参拜过来,默念了几句,然后就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目,她先写了个“一”,稍作犹豫,便写下“千”字。
  张宁不经意地瞄了一眼,只觉得周二娘花起钱来还是很大手笔的。不过还好,幸好没写一万两。
  她在观音面前许下承诺,显然是求子。恐怕在场的不止他们夫妇心里明白,连旁边的和尚们也能猜到,这种事应该不止一个人来求。
  ……可是佛不能叫人万事顺心,他们从寺庙返回后,内侍省即收到了南直隶那边来的密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后路
  风寒养好之后张宁去寺庙拜了佛回来,然后便恢复了往常的作息。他给众人的印象依旧如此:平素看不出有丝毫勤奋忙碌的迹象,但是有事总能在官署找到他。
  日常能随时进出内书房的人员包括内阁几个大臣、内侍省人员,这些人如果有要紧的事可以直接去找到张宁。除此之外的武官武将则会需要提前至少一天送贴预约;这些人如果确有要紧的事见不到他,却可以自行去找自己的上峰,如武将可以见兵部尚书朱恒。
  如此安排之后,张宁平日便不用疲于应付各种事务,却又不担心误事,自是十分恰当。
  这段时间他虽然中间有几日生病,但总体心情大好。杨士奇到来之后,即可拉拢湖广各地士绅,治理湖广的形势可预见一片大好。只要真正控制了十几个府的人力物力和税收,便打实了基础,所有的部署都会变得顺利。
  但是这种顺心的状况没持续多久,先是内侍省密奏东面南直隶出事,然后各种迹象纷纷露出水面,张宁已无法高枕无忧。
  官署新设通政使司的一沓书信之中,有一份永定大营指挥使韦斌的上奏。时永定营主力驻扎在湖广、江西边界,营兵在几个隘口连续截获“细作”,细作都自称从南京来,是兵部尚书朱恒的旧友;韦斌一面将此时写信上奏,一面已把细作押送至武昌途中。
  不两日,几个大臣到内阁官署书房里碰头小议,朱恒便当众说出自己收到了几个南京旧吏故友的密信。由他自己说出来,便显得十分坦荡……当然也没人会怀疑朱恒会在湘王和汉王之间做墙头草。若是有人高发某官僚在朝廷和湖广之间脚踏两只船还有点可信,要说湖广的官和汉王勾通就完全是无理取闹了。
  张宁听罢立刻就说:“必定是南京形势不好,那些人才到朱部堂这边寻退路来了。”
  他一句话便彻底打消了朱恒的顾虑,也表明了相信他不可能私通汉王的态度。在场的几个人都没有异议。
  朱恒当下便点了点头,动作幅度比平素要大,接着便积极说道:“上次王爷提及咱们在南直隶的斥候发现采石矶被朝廷攻破,如今的迹象证明这个消息多半是属实的。采石矶自古是金陵屏障,此地一失,南京城危在旦夕之间。”
  张宁转头看向默默不语的杨士奇,先行问他:“杨公觉得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朱恒见状便暂时退到一边,且听杨士奇什么话。杨士奇撸了一把胡须,沉吟道:“朱部堂执掌兵事,应当也知湖广兵寡,此去南京又山高路远,咱们无论想不想援救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臣倒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