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第479章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79章

小说: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芳和日本两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马来人留下半点汤水。东马来西亚东北部的沙巴洲,以前英国人放弃的荷属印尼部分,被日本人一口吃下。吃下后,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沙巴洲宣布脱离马来西亚共和国,“独立”建国了——当然,这个沙巴洲,就象伪满洲国一样,是日本的傀儡国。
  而面积最大的沙捞越洲,兰华这边也是毫不客气地一口吞得干干净净。事后林汉在这里留下最精华的部分,除了割出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四个已经向他屈服求抱大腿的土著土族势力“建国”为未来的“东盟”“造票”外,他占领区,划出了不过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留给了马来人和印度人。
  此时在加里曼丹岛,非华人的马来人的人口也不过两百万人左右。占领当地后,林汉很无耻地令实行“人走地留”、“并乡并村”的政策,直接将当地的非华人驱赶到两两个聚集处。让他们“独立建国”。就算是建国,在林汉的指令下,这两个新成立的“新国”,也是相互间互不接壤,甚至没有出海口,四面八方皆被日控区和兰芳控制区包围的国中之国,就算是想获得很外援助。他们存在的意义,仅仅只是作为日本和兰芳的“缓冲区”。
  为了这片缓冲区,日本和兰芳都放弃了部分“旧有”的领土“腾”给马来人。双方的吃相之难看,简直就可以用无耻来形容。为此就连新中国方面,都严厉批评了兰芳的帝国主义行为,但这时林汉根本是我行我素,他打着的旗号是:为加里曼丹岛的原始土著,争取民族独立的权力。当地两百万马来人中,只有愿意放弃原有宗教,信奉玄武教,并且能够给林汉贡献信仰之力的十几万人和二十余愿意嫁给华人的女性极其家属被允许留在了原有的住处,但这些人事后都得到了特别的“化胡为汉”的教育。
  加里曼丹岛的原始土著居民,在林汉不断“跳大神”,在主动追求“汉化”方面,甚至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在驱赶马来人的行动中,他们的做法甚至是自愿干脏活的“急先锋”。
  而后,为了在未来制造更多的“东盟票”,兰华和日本在加里曼丹岛上,也装模作样地扶持起了五个由原始土著居民为主导的“独立”的“鼻屎小国”凑数。
  可怜的马来西亚,在建国后不到四个月,就遭受恐怖的“国土损失”。
  林汉勾结日本人在马来地区的这道大餐,吃相可谓难看至极。这顿大餐吃下去后,马来人的惨状整个东南亚都看在眼里。
  那些妄想独立脱离英国统治的印尼分离主义者,一想到自己过去手上沾染的华人的鲜血,又瞧瞧对面那头可怕的兰华共和国,在独立问题上的叫嚣,顿时就消减了许多。英国人趁机也以兰华和日本的行为作为自己维持在这里统治的辩护辞。
  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英国人在这儿的殖民统治,一直维持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在英国人意识到旧殖民手段的成本越来越高后,才很不甘愿地放弃了余下的印尼部分。
  而印尼的“独立”之时,英国人又一次玩起分而治之的把戏,在印尼的几个大岛,也是左切右割,硬是分出好几个国家出来。这些分离出来的国家,每一个都无法对抗北面“邪恶的中国人”和“更邪恶的日本人”,不得不在独立后继续求抱英国大腿求保护。


第四章 马来结局和斯大林之死
  在中日两国瓜分马来的盛宴中,还有一位“客人”也加入了这场大餐。
  那就是马来西亚北部的泰国。
  早在马来建国之初,兰芳和日本就先后派出秘使暗访问泰国,商讨“瓜分马来”的细节话题。
  泰国国王无法抵抗开疆拓土的诱惑。
  马来战争爆发一星期后,在看到这个“新国家”不堪一击的脆弱的表现后,泰国国王放下了一切的犹豫,进令出兵进入马来西亚西北部的吉打省,轻松占领了该省。此外泰国那支实力“弱小”的海军,也在这个时候出动,夺取了海上的罗浮交怡岛(即凌家卫岛)。
  “在我们和日本一前一后夹攻对马来西亚时,泰国这个流氓也过来捏开他的嘴,来了个口火暴!”
  事后,林汉如此无耻地评价这次“三国分马”行动。
  兰华共和国对马来西亚的战争,被称为是“殴打幼儿”的战争。战争在两个星期内就基本结束,余下的时间照旧是“谈判”、“威胁”、“屈服”的“垃圾”时间。在没人撑腰的情况下,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拉赫曼最终也只能屈辱无比默认了国土被肢解的现实。
  而有了马来这个倒霉的孩子当投命状,在这事上取得好处的兰、日、泰三家,也就等于皆交命状,在许多地方就有了“共同的话题”。
  英国人虽然愤怒兰芳和日本不按剧本行动,但这个时期他们正在为印度的问题焦头烂额,无心在这里横生枝节,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家将他们“寄予厚望”的马来西亚撕成碎块。至于美国人,他们虽然很想给马亚人更多的帮助,但太平洋实在太广了,在看到兰(中)日两家在这事上如此激烈的反应,艾尔豪威尔总统见势不妙立刻缩手,除了对马来人的不幸和兰日两国的行为表示一下愤怒和谴责外,其他有效的行动就再也没有了。
  1958年十月,当林汉以极难看的姿态,联合日本人肢解了新生的马来西亚王国时,苏联所以没有做出太过激烈的反应,是因为这个时候苏联自己也应接不瑕。
  就在十月二十日,斯大林死了。
  比起历史上他在1953神秘的死亡,没有经历苏德战争四年多的劳神,又提前戒烟注意保养身体,这个位面他多活了五年的时间。
  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上,斯大林终究听从了林汉意见,他选择了平庸的马林科夫担任自己的继承人,依林汉的建义,在1955年后,感觉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后,“假装”退居二线,让马林科夫成为名义上的苏共领袖,而他则居于幕后“带”他一下。
  而在1955年宣布退居二线的前三年,斯大林在苏联内部进行了第二次大清洗,大批苏联的高官象十年前一般被他关押处份,其中也包括了赫鲁晓夫。
  在这过程中,依斯大林的要求,喀秋莎在斯大林整人关人抓人的时候,不断地出面求情,“救”下一些斯大林本来就没想真抓真杀的人。
  斯大林玩的把戏,不是独裁者老了后,经常耍的政治手段。以斯大林的性格,虽然他无惧自己死后被人鞭尸,但随着身体逐渐老朽,人的想法总会有所变化,总希望自己的身后,能够有个“说得过去的结局”。
  除此之外,斯大林死前还在苏联政治局做了一件事:废除领导终身制,制定任期最高为两届十二年制。
  1958年十月二十日,斯大林因为脑溢血,死在自己的卧室里,少了这尊太上皇后,马林科夫顺顺当当地接班了。
  为了马林科夫这个“平庸者”能坐稳,斯大林死前替他清除了苏联政治局里“年龄”足够大,有可能在他死后给马林科夫带来的“麻烦”,用斯大林式最暴力的手段,强行将苏联的上层给“年青化”了。
  以至于马林科夫上台后,苏联政局里除了他和莫洛托夫等少数几人外,余下的全是五十岁左右,刚刚升上来的“新面孔”。
  马林科夫正式执掌苏共后,他依斯大林死前的秘密遗言,开始“大赦”天下,释放了一批半年前斯大林故意逮捕流放“无辜者”,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收拢人心。
  靠着一个唱黑脸扮恶人,一个唱红脸装好人,马林科夫这个能力相对平庸的“286”,总算完成了苏共上层的接班工作。
  至于叶利钦和地图头戈尔巴乔夫,这两人斯大林没有杀他们。倒不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的原因,而是斯大林明白,这没有意义。看不见的敌人远比已暴露出来的敌人更可怕。留着这两人监视反而更好。
  而在苏联政局变动交接的过程中,喀秋莎在苏共内依旧保持着超然的地位,她不直接掌权,但是谁要上台都要得到她的点头支持。从前斯大林在时,喀秋莎在苏联的地位只是一个漂亮的雕像,作为证明斯大林执政“正当性”的存在,喀秋莎也很聪明地知道,自己不能和这个暴君争权。
  在斯大林的想法里,有喀秋莎的存在,要防止苏联解体时,就多了一道保障,这一点他的想法,其实和东边的某个人很相似。
  监国,这就是斯大林给予喀秋莎超然地位的出发点。
  政教合一。
  神圣冲击后,这是林汉一家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又一个大倒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共上层一届又一届领导地老去,死去,换届,舰灵英灵这种不老不死的存在,迟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获得越来越“神圣”的地位,对国家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从苏联传来的消息,林汉得知,斯大林死前,唯一的遗憾是,不能看到“那个和他相似的人”的最终结局。由于苏联上层忙着接班换岗,如此大事,发生在东南亚‘远方’名为“马来西亚”的小国惨遭“帝国主义兰华”肢解的“惨剧”,苏联人也无心干涉。


战争电影与战争
  新中国的电影,要从1935年的建国之战谈起。
  1935年时,解放军以林汉的“银弹”为开路先锋,二十四小时内轻取上海,而后更在二十四小时内解决租界问题,随后爆发震惊世界的英日联军联合干涉中国革命的“干涉战争”。
  战争了打了一年半,结局是英日两国中国长城以南的势力冰消瓦解最终结果,年青的新中国在战争中收复大部分国土和失去的权益。
  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诞生在硝烟中,他在解放军发动五月攻势前就在解放区拍摄,打下上海后正好杀青。
  第一部电影是名为《地雷战》的电影,该电影其实是做为军事题材科教片的角度来编的。其出发点是围绕着李润石主席提出来的“人民战争”的观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员解放区根据地农村的武装力量而准备的。
  该片全部的演员皆是群众演员,没有一名专业演员,主要出发点,是通过电影,教导民间如何制造土地雷,如何正确使用地雷,如何借助地雷,干涉敌方清剿部队的行军等等。
  打下上海后,该片的拷贝被制造了很多分,然后在各个解放区里反复播放。
  除此之外,还有为指导各地地方武装如何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配合群众的军事科教片《平原游击队》,该于在1935处七月时杀青完毕。
  这两部电影都是军事题材的“半电影科教片”,由于拍摄得十分地详细和专业,在后世甚至一度成为各国红色游击队视为“造反指南”。而恐怖份子则将《地雷战》奉为“圣经”。尤其是《地雷战》一剧,该由于在片中过于“专业”地指导如何制造简易的爆炸装置,一度在许多国家成为禁片,甚至连中国自己,在几十年后也悄然无息的将该撤架封杀。以至于许多年后,许多中国的网友都将该片称为“神剧”。
  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是1937年建国后拍摄的,反映沪杭大战背景的反谍电影《沪杭上空的眼睛》,以及后来这部电影姐妹篇,空战电影题材的《沪杭上空的鹰》。
  《沪杭上空的眼睛》的眼睛,其剧本是林汉亲自操刀,写出原始创意思路,然后由国内的左翼文联的作家帮忙完善的剧本。
  具体的剧情,讲述的是1935年解放军拿下上海后,由于上海特殊历史背景,当地留下了大量外国特务和前炮党间谍,这些人和英日干涉军勾结,不断地向外传送情报。
  剧情里,沪航空战时同,解放军得到了德国援助的数座雷达,仗着雷达优势,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沪航上空的制空权。英日两国空军在吃够苦头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沪航上空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监视着战场,于是想方设法地想弄清和给予破坏。
  在徐州战役的关键时刻,日本人组织了一支别动队,伪装成外地支援的解放军混进上海,想给伺机袭击雷达战。
  这支日本别动队由于有特务和外国机构的帮助,前期的行动一切顺利,他们骗过了外围的解放军部队,骗过了检查站,骗过了维持上海治安的警察,却没有骗过民间无处不在的“居委会”大妈,仅仅是因为行动中不小心露出来的一点破绽,就让无处不在的居委会大妈的眼睛盯上了,然后上报,最后在赶来的解放军的围剿下全军覆没的故事。
  这部电影剧本的主导思想,是向民众宣传反谍反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反谍意识。电影里部分剧情,则是林汉从后世著名的二战片《伦敦上空的鹰》里取材——这部电影听名字好象是空战片,但实际上也是反间谍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由于其全民参予,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