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苏联高官全体出动,到波罗的海的塔林港,举行盛大的海军纪念仪式。出乎全世界意料之外的事。此次仪式居然是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的对象,居然是历史上在对马海峡覆灭的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历史上那支覆灭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就是从塔林港出发踏上的不归之路。
而为了这次活动,那艘参加过第二太平洋舰队,同时也参加过十月革命的著名战舰阿芙尔号巡洋舰,也从纪念馆里被重新拖出来,参予了这次活动。
当苏联开始以国家的力量纪念第二太平洋舰队时,远在日本,和李华梅融为一体,化身为大和抚子的喀秋莎,原本她的自我意识已和李华梅融合,却在突然吸收到从苏联涌来的大量信仰之力后,其意识一下子和李华梅分离,完完全全地独立了出来。
喀秋莎和李华梅分离后,向来“中二”无比的她,难得地正经一回地对李华梅道:“亲爱的妹妹,被家人怀念的感觉真好。”
被锯成数截的旗杆于八月十五日被送抵远东的海参威港,而后被装上了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船,驶往日本。船上除了旗杆外,还装了大量日本急需的铝锭等矿物材料。
该船到达日本松江御货后,在当地胡乱地购买了一堆日本出产的物资产品,然后驶向中国。
船上的水手,除了少部分中国水手外,大部分都是斯大林派出的特工人员,而带头人之一,就是这几年在苏联很得斯大林宠信的安德罗波夫,那个被斯大林称为“漂亮的摩尔人”,除此之外,船上还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水手,他们是斯大林找来的参加过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前沙俄老水兵。时间过了已近四十年,现在这些人都是七十岁左右的老水手了。
而中国方面负责和苏联人接头的配合人员,则是林汉的学生,他来自东北,昔日在萨菲罗斯号上见过林汉“玄武大帝”的“真身”。
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性,林汉在今晚之前,始终都没有在船上现身过。安德罗波夫问起林汉时,中方的接迎人员答他道,林汉会在需要的时候才会现身。
八月二十二日深夜,该船经过对马海峡太平洋舰队的覆没时的旧址。
林汉当时就悄悄地寄灵的这艘德国卖给中国的货船上,在他的引导下,货船停在昔日发现喀秋莎的苏沃罗夫号战列舰的残骸上方。
此时是当地时间凌晨一点,而和这里隔着几个小时时差的克林姆林宫里,灯火明亮,苏共高层的几个大头目,此时都守在无线电电台边上,等着来自对马海峡发回的情报。
沉在对马海峡里的英灵对苏联来说是意义重大的战略兵器,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苏联政治局里的高层的心这一刻全被联系在这里。
根据林汉意见,俄罗人先在这里按俄国的礼仪,拜祭了一下沙俄海军。先是往沉船地投入一个花圈,而后更是拿成箱伏特加和上好的金枪鱼子酱往海里倒。
完全成了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后,象在青岛遇见的那般,林汉凭空在安德波夫一行人面前现身,装神弄鬼一番地震住了他之后。在林汉的吩咐下,这船货船用安装在船尾的起重升降平台,装上林汉,在众目睦睦之下,将身着潜水衣的林汉送入水底。
十几分钟后,升降平台上的铁链咯吱作响,从海底拉上了一门生满铁锈长满贝壳挂满海藻类物质的旧式火炮。
这门火炮正是打捞自苏沃罗夫号战列舰上的75毫米反雷击炮。
林汉没有跟着升降平台一起升起来,他是直接从水下虚化瞬移回船上,在安德罗波夫身边现身。
第439章 公布于众
那几根从莫斯科被运过来的旗杆,和捞上来的生锈大炮一起,被堆放在运输船的甲板上。
林汉所在的这艘运输船,也是属于他本人的寄灵舰。林汉看着苏联送来的一张油画照片为参照物,以旗杆和大炮为原材料,消耗大量的信仰之力,将这些金属重新融合塑形。
在众目睦睦之下,由钢铁铸成的旗杆和大炮,象橡皮泥一般地软化,被无形的力量揉成一团,最后化为一个高约两米的金属塑像。
塑像的容貌,是以苏联人送来的油画为参照物。这张油画是斯大林下令,命令苏联国内画家用半个月的时间画出来的。当时斯大林的命令是要求他们画出一副最符合苏联女英雄形象的画像。
斯大林一道指令下去,整个苏联所有的艺术学校和有绘画天赋的人同时开工,半个月内就收入到了超过万幅的作品。而后斯大林集中了全国的艺术家对这些交上来的作品挑挑捡捡,选出最符合的几张再稍作修改,选出最满意的几张,而后用飞机运到远东送上船。
林汉从中选出最满意的一张,然后以其为参照,快速塑造出一个苏联女英雄形象的外形。
安德罗波夫奇道:“这就行了?”
林汉答道:“嗯!运回莫斯科后,你们请专业的艺术家再做细部处理,然后就是靠苏联宣传部门同志的工作了。”
这条船在旅顺口靠岸,林汉亲自塑造的女英雄像被装上火车,穿越国境线进入苏联,而后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一路西进,最后被送到莫斯科。
在那里,一群苏共组织起来的艺术家,将对这座林汉处理过雕像进行艺术再加工处理,令其更加诩诩如生。
其实本来不需要搞得这么麻烦,只要直接叫苏联的艺术家铸造一个雕像即可。俄国舰魂喀秋莎早就诞生了,林汉搞出这一套,纯粹故作神秘罢了。得之太容易,就容易让人不知珍惜,也容易故思乱想,事情被弄得这么复杂,将来喀秋莎回归时,斯大林也更会珍惜。
而后的日子里,苏联方面开动国家机器,开始为未来“迎回苏联英灵”作全面的事前宣传准备。
日、英、德拥有“神明神使”的事,同样也传到了苏联,同样苏联的国民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现在斯大林发现自己也有希望得到了英灵之后,心里也就有了底气。
九月底,在迎回“圣像”后,苏联真理报,先在报纸上向全体苏联人民“扫盲”,告诉他们所谓的外国“神明神使”的真相。
苏联人使用了林汉的说法,这个说法同时也是德国人早先放出的,在欧洲极流行。
按真理报上的说法,这些外国的“神明神使”,皆是这些“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家,在遭遇空前危机,退到悬崖边缘时,其全体国民的意志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凝聚起来,形成这种拥有超能存在的特殊灵体,苏共真理报将这种特殊的存在称之为“国家英灵”。
而在扫盲和破除迷信之后,苏共在报纸的最后,很“坦白”地告诉民众,苏共已经在对马海峡第二太平洋舰队沉没的旧址,找到了属于苏联的英灵,只是这个英灵目前还在孕育之中。
在文中,苏共用林汉的说法不但详细地介绍了这个英灵和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关系,还向全世界解释了英、德两国英灵的来历。真理报向苏联人民解释道:由于苏维埃这些年国力一直蒸蒸日上,所以这个英灵无法诞生,但只要苏联人民时常拜祭“她”,苏联人民的渴求和信仰,就足以催化这个孕育中的英灵在此诞生。
而苏联在向全世界通告他们找到苏联的英灵时候,中国方面也配合着苏联发出的类似声称自己拥有“中国英灵”的通告。
中方关于“英灵”来历的说法和苏联相似,只是中方在面向全世界的通告中,声明苏联人在找苏联英灵的过程中,中国方面的英灵出了一把力,替苏联证明他们也拥有“英灵”。
中苏两国的联合声明,震动了全世界。
早在中方发出声明承认之前,中国拥有英灵,在全世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无数人都怀疑林汉就是那个神秘的中国英灵。只是苏联也有这玩意,却着实让全世界大吃了一惊。
而中国方面,对于全世界都很关心的话题:中国英灵在人间的“真实身份”是谁,却完全的闭口不谈。召开记者招待会是,有外国记者甚至直接地询问当时发表声明的中国领导伍豪同志,直接问他这个人是不是林汉。
而伍豪同志当时答道:“中国英灵,是中国人民意志凝结在一起的结晶。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构成这个英灵的一部分,他是我,是李润石主席,是我身边的同志,也是为了推翻压在这个国家头上三座大山的每个人。真正的英灵,不是一个人,而是热爱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
这话虽然“高大上”,当然不能让妄想寻根究底的外国记者们满意。但是中方死不肯承认林汉就是中国英灵,外国记者们只能自己去猜测和寻找了。
在这一天,在杭州和上海两地,新中国在这儿树起了两座巨大的英雄雕像,纪念1935~1936年,发生在沪杭地区的大战。眼尖的外国记者发现,这两座雕像的面孔,和林汉惊人地相似。虽然官方没有承认,但在中国民间,林汉是“神明”降世的说法已十分地流行。
这一天起,无论是林汉还是喀秋莎,都刷到了海量的信仰之力。原本喀秋莎和李华梅一融合,两人意识就会消失掉一个情况,现在也不复存在了,两人融合后双方都可以保持各自独立的意识。
虽然得到了整个苏联的信仰加持,导致喀秋莎和李华梅单独分离后,也能拥有林汉六成左右的能力,但是两人合体后,她们的能力加成并不是六加六等于十二,而是只有八左右,始终无法超过林汉。
而中苏两国的共同说法,也证实了在欧洲由德国人暗中放出的关于“神使”来历的“谣言”。而后,整个世界,那些认为自己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都开始“发疯”了。
第440章 苏联英灵现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七日,是苏联十月革命的二十六周年纪念日。
这一年,斯大林下令在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苏联友好的社会主义盟国,包括中国、德国、法国(北法)、比利时、南斯拉夫等国,都派出高官参加了此次盛大的阅兵仪式。而英国、南法、意大利甚至远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国,以及苏联不太对路的西班牙,同样也派出人员参予此次阅兵。
后者与其是来看苏联红军在红场秀步伐的,倒不如说是想借此打探一下和上个月热炒得正火热的苏联英灵有关的情报。
斯大林很清楚一点,在穿越者林汉面前,苏联武器的发展进程,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而林汉和德国方面的关系,看上去好得象穿一条裤子似的。所以苏联新武器的保密问题上,斯大林并不是太重视,他反而反其道而行,有意地在当天的阅兵式上,把所有已开发出来甚至是还在开发中的新式武器全部亮了出来。
当天,红场阅兵上,最抢眼的武器是坦克。
当苏联红军装甲兵登场时,走在最前头的,是一排四十辆,装备122毫米加农炮的IS2斯大林式坦克,威风十足地驶过红场,其巨大的122毫米的主炮,着实将现场的各国来宾惊得目瞪口呆。
但实际上,这批装备122毫米加农炮的IS2,根本就是虚有其表的纸老虎,其和KV100,后改名为IS1共用同一个底盘。由于火炮过重,底盘负担太大,不得不减少炮塔装甲厚度以平衡重量。和紧跟着IS2出场的IS1(KV100)坦克相同,这款坦克全身上下一堆的机械毛病需要解决,离合格品的距离还差得老远。而整个苏联,无论是IS1还是IS2,加起来总数不足百辆,都是斯大林为了吓唬西边的德国而拿出来的“纸老虎”,他们大都是苏联在阅兵前三个月,兵工厂赶工手工造出来的。
历史上苏德战争出现的,使用122毫米加农炮的IS2,纯粹是战争期间,100毫米坦克炮产量不足的应急产物。
而这个位面的IS2,则完全是斯大林大口径情怀在作怪,个人自作主张的“拍脑袋”产物。
这款坦克从立项到开发,再到生产出40辆“样车”在红场走过场,总共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而接受这个政治任务的科京开发局,也只是考虑如何将122毫米的坦克炮装到KV100,即IS1的底盘上。其前后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开发。
受制于底盘限制,这款IS2和历史上苏德战争著名的IS2坦克,性能上有不小的差距,主要的差距在于装甲厚度上,平均薄了二十毫米。反正这些坦克又不会马上上战场,不需带弹药,可以极大的减重,只要保证通过红场时别抛锚丢人即可,而斯大林本人也没有打算红场阅兵后继续量产这型坦克,其出现的红场的目的,本就是为了作秀和释放烟雾。
IS2坦克方阵之后,通过红场的IS1坦克方阵,然后KV系列,最后才是T34-76型,这款一代经典因为得不到实战证明自己,很悲哀地只能跟着KV系列在身后跑龙套。
德国方面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