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贵主 >

第171章

贵主-第171章

小说: 贵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次自然是皇后来主导这次的选秀了,沈璎也是乐得清闲。
    然而,选秀之前,皇家的另外一件事又成了老百姓的新八卦。
    刚刚立功回来的成亲王,主动请旨,要求驻守边关,不再回京。
   

☆、247 成亲王的决定

对于成亲王的决定,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
    甚至就连苏家事先都没听到苏子华的说过任何的消息,忽然来了这么一下子,苏家的人也都跟着表示不能接受。
    周焕熙笑着把苏家的人送走,回头过来和苏子华苦笑着说道,“这都来了第几波了?总是这么来,我们也吃不消啊。”
    “那也没办法,”苏子华也表示她也没想到,“我虽然是家中的嫡女,但是我一直都觉得苏家家大业大,继承苏家的人也不差我一个,所以也觉得没那么重要。哪里知道怎么会来这么多人。”
    不来这么多人也就奇怪了,周焕熙摇头,如今他刚封亲王不久,在朝中声势正高,威势正旺的时候。若是换做任何一个其他人,肯定都想着怎么在京城安稳的待下去,反正这辈子哪怕就是凭借这么一个军功,那也够吃够喝一辈子了。何必还要去那山穷水恶,沙漠戈壁的地方,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其实,周焕熙最开始的时候确实也是想就靠着这军功在京城好好的过日子算了。
    然而,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依然是那么的现实。
    回来以后,各种恭贺往来,巴结逢迎恶也纷至沓来,每个人都抱着各种不同的心思,而且都可以和你七弯八绕的也不讲明直接来意,让周焕熙一边是带着笑脸应酬他们,一边还得分出心思来琢磨这些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所求为了何事之类的。
    可是,这若是放在几年前,或许周焕熙还能够猜得出几分来,毕竟那时候在京城混的也有一段时间了。
    自从进了军营以后。大军里面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直来直往,有什么问题都是直接开口就说了。几年来,周焕熙也是习惯了这话这种相对单一的环境,对于回京的这段日子是相当的不适应。
    苏子华看着周焕熙。也知道他是真的不适应这里。
    最后,俩人琢磨了一阵,商量干脆就住到边关去算了。
    起初这个提议是苏子华提出来的,周焕熙并不同意,“边关环境恶劣,各方面生活条件都不如京城。你若是去了那就是受罪,我怎好让你去受罪?”
    苏子华却是觉得这都不是问题,“这么多年,王爷都过过来了,我又如何过不过来?无非就是亲力亲为。这几年王爷在外,多少事情也都是我亲力亲为的,王爷不必为我担忧。”
    “不行,”周焕熙还是不同意,“那种地方的亲力亲为,和京城的亲力亲为如何能比?那里白日和黑夜气温差距那么大,风沙也大,常年还干旱。你一个弱女子去那边肯定不行。”
    “那难道王爷要自己去吗?”苏子华问道。
    “……我有说我要去吗?”周焕熙看着苏子华,“京城好歹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不过是刚回来。不习惯而已。”
    “但是,我觉得王爷在那边会比在京城开心。”苏子华的声音很平静,却也是一阵见血的就指出来周焕章的问题,“自从皇上登基以后,我就看着王爷终日里生活在不安当中,整日郁郁寡欢。虽然后来皇上也有宽慰王爷。但是,王爷依然是担惊受怕。根本没有一日是真正开心的。”
    有吗?
    周焕熙被苏子华的描述给震住了,他完全不记得自己是这个样子的。不过。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谁还能记得那么清楚?周焕熙苦笑的摇摇头,“我是真的不记得了。”
    “王爷是不记得了,但是我记的很清楚。”苏子华也没有情绪很激动,平静的好像只不过是在陈述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一般,“后来,皇上就派了王爷去平复边患,虽然说聚少离多,但是我能看的出来,这几年的王爷其实过的是很踏实的,王爷,您说我说的是不是?”
    踏实?
    周焕熙顿了顿,半晌没有开口,他想反驳,但是他发现他根本就无话可说。
    最终,他也只能说点点头,“你说的没错。”
    “那不就完了,”苏子华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过日子嘛,追求的不就是踏实,只要两个人能够守在一起,踏踏实实的把日子过下去。其他的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门第关系,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
    周焕熙的眼神凝视苏子华,这些话周焕熙以前从来没有听任何一个人和他讲过。他觉得他是一个男人,一个王爷,他所担负的就是这个成亲王府的荣辱兴衰,所以为了这些他得忍,得藏。其实,自从周焕章登基的那一刻起,周焕熙也曾有过不甘,有过质疑,也有过担惊受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被派往边疆打仗以后,他开始慢慢的反省自己,开始发现原来自己真的是不擅长玩弄所谓的帝王权术,平衡之道。
    他就适合在军队里这种直来直往的说话方式,有事情就直接说,不满了大不了就打一架,但是真正的到了遇到外敌需要打仗的时候,所有人又能够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
    这种感觉让他觉得特别的好,虽然环境是艰苦了一些,但是至少是开心的。
    这几年间,他当然也会回京述职,也会回到王府去和苏子华还有孩子小聚一些日子,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却安宁平静的很。
    只是,他不知道就这每年短短的十几日的相处,却是让苏子华如此细致的观察他,而且还能记得这么清楚。
    周焕熙无奈的说道,“边关是真的很苦,我怕你去会不适应,孩子也不见得能适应啊。”
    “王爷都能熬过来,我怎么又熬不过来?”苏子华很是倔强,“至于孩子……”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苏子华想了想,在周焕熙开口否定之前就直接说道,“孩子可以先放在苏家,或者宫里,等到咱们稳定了到时候也就可以接孩子过去,或者说是征求他们的意见了。”
    “不要!”苏子华的话音还没落,儿子就已经跑了进来,抱着周焕熙的腿说道,“我不要和爹娘分开,我也要跟着你们去边疆!”
    “但是,那里很可能没有孩子陪着你一起玩,也没有京城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周焕熙说道。
    “……”儿子只是纠结了一下,说道,“没有就没有,反正我在京城也没有什么好朋友啊。”
    儿子的这话说的干脆,但是周焕熙却是听出来多少的委屈。
    京城帝都就是这个样子,皇城根下,虽然没有皇宫里那么厉害,但是这京城的王公大臣们上高踩低的本事也不小。
    而这几年,周焕熙常年征战在外,留下孤儿寡母在京城,纵然是成王府,又会有几个人会想起来到成王府来?只怕是根本没有,甚至就连这京城的小一辈的孩子们,都多少懂得人情世故,也知道该去找谁玩不用找谁玩了。
    看吧,这就是京城。
    但是,周焕熙并没有马上就答应他们母子,而是自己先考虑了一天,他自己也想了很多,最终才是点头答应了。
    “不过,你们若是去了以后不习惯,我也会立刻送你们回来的。”周焕熙认真的说道,他不认为他都做到这一步了,周焕章会连一座成亲王府邸的宅子都不给他留下来。
    果然,当他上了折子到御前隔日,周焕章单独召他在御书房,周焕章问道,“你真的是想好了吗?”
    “臣自然是经过考虑的,”周焕熙笑笑,“从小的时候开始,我考虑我问题也就没有皇上还有其他的兄弟细致,本就是大老粗一个,却偏偏还要去让自己硬是做出那副样子来,现在想来也是傻得很。”
    说到这里,周焕熙也是自嘲的一笑,随即又变得恭敬起来,“出去征战的这几年,既是给了自己磨练,也是让自己真正的考虑清楚了一些事情。所以,臣也请求皇上能够答应臣的请求。”
    “……”周焕章看着此时此刻跪在案几前的周焕熙,心中也是长叹一口气。
    这个时候的周焕章的心情也很复杂,他佩服周焕熙的勇气,但是随之自己也是松了一口气,周焕熙常驻边关,那就说明周焕熙自己主动的放弃了京城。
    常年在边关的人,哪里会能够知晓京城的事情?朝堂之上,瞬息万变,而不仅仅是只有一道虎符能够解决的了问题的,若是仅仅凭着一道虎符,那这历朝历代得有多少帝王早就折损在了将军的手里了。
    周焕章吐出一口气,说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也不好说什么了。朕,同意你的请求。”
    “谢皇上!”周焕熙深深的拜服下去。
    “同时,”周焕章继续说道,“你的亲王之位,世袭罔替这个不会变。你和你的子孙,永远都会是成亲王。你们在京城的宅子,朕也会下令保留起来,不管怎么说,偶尔也是要回来看看的。是不是?”
    “……是,皇上思虑周全。”
    “嗯,朕最后告诉你。”周焕章深吸一口气,“若是想回来,随时都可以回来,你是朕的兄长。这京城的大门随时都给你敞开。”
    “是。”
   
☆、248 选秀用意

成亲王的决定在整个京城都引起了哗然。
    在沈璎看来,成亲王这么做,即在意料之外,也算是在情理之中了。
    本来嘛,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成亲王之所以自我感觉还不错,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是昭成帝掌握大权。
    昭成帝再怎么说那也是这几个皇子的父亲,对于儿子的自然是能护着就护着的,不管对这个儿子是不是真的到非常喜欢宠溺的地步,但是那也是自己的儿子。从昭成帝把苏家的嫡女许配给周焕熙就能看的很清楚了。当然,周焕文的媳妇儿那是人自己愿意娶的,和昭成帝的安排也没什么关系。
    而一个苏家就能给周焕熙在京城带来很大的方便,再加上苏子华本身也不是个什么很木讷的女人,虽然也够不上“长袖善舞”这几个字,但是却也是在京城的女眷中算是小有名声的,而且评价还不错。加之当时昭成帝并未立太子,这么一来,几个王爷都是有可能性的,这京城里的王公贵族自然是捧着不敢得罪了。
    但是,这个情况从周焕章登基以后,整个格局基本上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最先下去的就是周焕景,原本受到昭成帝宠爱的一个皇子,最终的结局却令人唏嘘。
    而原本最不起眼的周焕文这个时候却出头了,在周焕章南巡的时候,代替了周焕章监国。
    只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的昭成帝的在世的时候,谁能想到丝毫不起眼的端亲王也能够有如此受人瞩目的一天呢?
    而这中间。既没有到罪大恶极,也没到被皇帝所重视的中不溜的周焕熙就开始慌神了。
    身在这个圈子里面,有几个人是真正的干净的?或多或少,都会有着那么些许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可大可小。就皇上是怎么想的了。正因为如此,周焕熙才会在周焕景轰然倒下之后,变得惶惶不可终日,而且这王爷一旦是失事,那真的是过的连大臣都不如。
    周焕熙的日子开始变得难熬起来,虽然说皇上安慰他。说好歹是兄弟手足,怎么都是皇家人的之类的。但是,周焕熙的日子变得难过了,这是真正的。
    大臣们也不再需要巴结于他,毕竟一个没有领任何差事的王爷有什么可需要巴结的?空有个地位而已。手上一点实权都没有。那些大臣们的言语之间,开始变得闪烁其词,有的甚至于直接就断了来往,真是连一点面上的交情都不要了。逢年过节,除了皇宫内务府发下来的那点可怜的俸禄,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成王府门可罗雀,清冷无比。
    至于皇上知道不知道?废话,那是当然知道的。
    但是。周焕章一直都是按压不提,仿佛自己好像是真的不知道一样。周焕熙也曾经试着去交好这些大臣,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他这样平日里大喇喇的个性根本就无法招架这些在这个朝堂上混迹多年,早就练就了七巧玲珑心的大臣们。基本上不是被坑,就是被骗,过的简直是凄惨。
    直到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年多,按照周焕章的说法是,让他好好儿的吸取一些教训。知道知道这个京城不是他以为的那么好混的。
    后来估计周焕章看着成王混的也是实在太凄惨,于是找了个由头把他扔到军营去了。
    却是没想到。在军营的周焕熙居然是如鱼得水,精神状态也是慢慢的找回来了。还带着边疆的大军屡次的得胜而归,后来周焕章干脆在周焕熙中间某次回京述职的时候,给周焕熙封了一个抚远大将军的头衔。这也算是有了实权了。
    周焕熙亲自率领的部队,把最后的一个边疆部族打到俯首称臣,这才凯旋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