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港岛大亨 >

第244章

港岛大亨-第244章

小说: 港岛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的,之前我不是听世侄你说过,想要涉足电影这一行吗?”张明添转入正题道。

  “是啊,我记得张伯伯你也有这个意思,难道今天找我来是打算一起合作?”年轻人举一反三,马上有了自己的猜测。

  “想我是有想过,但是我哪像你们年轻人那么好精力,经不起折腾咯。”

  张明添叹了一声气,给人的感觉就像他力不从心,不服也老不行的状态,说道:“今天找你过来,有私人原因,也有公事上的问题。你先听我说完,再告诉我有什么想法。”

  “张伯伯,你请说。”年轻端正了坐姿,一副洗耳恭听的等待着。

  “世侄,我也不瞒你。我的银行最近出了一些状况,急需要一笔流动资金来维持。现在我手上有一间电影公司和一条院线的贷款业务,我想将它们的债务转让给你套取资金,你觉得如何?”

  ……

第445章 转让抵押

  

  “电影公司跟院线?”就张明添这个话题,使得年轻人变得有几分凝重。

  其实他并不志在电影公司,因为在港岛注册一间公司,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无非是交几百元的注册费,然后填好一份再简单不过的信息就成了。

  何况他喜欢用自己的命名,这间电影公司无论是什么名字,都会跟他的想法有所出入。

  如果说等收购了这间电影公司,然后再重新改名字,这样完全是多此一举。收购公司最大的意义,就是它原本具备的品牌效应。

  一旦他改了这个名字,这个品牌效应就会大减,那他为什么要浪费钱去收购别人的公司,还不如自己成立一间新公司。

  至于院线,绝对是他涉足电影界的大前提。他现在之所以没有马上行动。一来是因为自己的准备还不够充足,二来就是没有对应的平台让他施展拳脚。

  他打算踏足电影界这块福地,并没想过用一步步升上去这种浪费时间的方法,他想要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将自己的名声打响,至少要跟邵氏、嘉禾这些有独立院线的电影公司一个层次。

  只是港岛一共就那么几条院线,除非他真的自己建立一条院线,否则只能等某家电影公司退场他才有机会加入。

  现在看来,这间跟院线配套的电影公司肯定不简单,不禁让他对贷款的人进行各种猜测。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年轻人问道:“不知道是哪间电影公司和院线?”

  张明添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问道:“世侄你知不知道叶景诚这个人?”

  “是他!”年轻人一下子反应过来。他既然有心涉足电影圈,事前自然会做详细的调查,自然认识掌握有青灯娱乐跟南国院线的叶景诚。

  何况就叶景诚的名声而言,他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调查,就是偶尔看一下报纸,都能认识这个年轻一辈的风云人物。

  只是年轻人没想到,将院线跟公司拿出来贷款的人居然是叶景诚,毕竟这个人之前的本事一直被媒体媒体神化。现在看来,‘神童叶’也没有那么神嘛。

  借钱去投资他还可以理解,但是你说将自己的事业都拿去抵押,那不就变成了本末倒置?

  一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产业,以及一个未知风险的行业。换作是他,哪怕未知产业的收益有可能高于现有产业,出于谨慎他也决定不会做出舍前者成就后者的行为。

  “张伯伯,资金方面……”年轻人侧重的还是院线,不过只要公司的价位不高,他也想一并拿下。因为青灯娱乐发展到这一步,各种的资源和渠道都可以为他省下很多麻烦。

  张明添斟酌片刻,报出一个数字道:“院线加公司四亿,世侄你怎么看?”

  “张伯伯,我哪里会有这么大笔资金。”年轻人根本没去考虑,听完当即的摇头拒绝,这个价位已经超出他的承受范围。

  “这……”张明添迟疑道。

  原本他还打算劝对方跟自己的爸爸或者舅父开口,让他们在资金方面资助一笔。现在看来,年轻人根本没有这种想法,很可能是想将电影这一行做成自己的事业。

  “张伯伯,其实我需要的还是一条院线,电影公司我可以不要。”年轻人心中有了计较,知道以青灯娱乐目前的名气,也不可能随便一、两千万就买到手。

  既然是这样,倒不如直接将它放弃。至少剩下的院线报价,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为什么?如果收购了这间公司,他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去发展,而且很多渠道需要你自己去打通。”张明添不由问道。

  对年轻人来说,青灯娱乐要不要都不太重要。但是对张明添而言,他还是希望对方接受青灯娱乐的债务。因为有关青灯娱乐的债务,是叶景诚以私人名义抵押给他的,当初他正是看中这间公司的渠道和资源,没想到现在完全压在自己手上。

  换言之,如果年轻人愿意接手,那这笔资金就是由他自己操控。而南国院线的债务,是属于银行的一个业务,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拿主意,还需要另外两个股东来协助支配。

  “张伯伯,我真的拿不出这么多资金,那只能选择相对重要的一方。”年轻人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唉。”张明添叹了一口气,他直到自己如果再勉强下去,就会变成对一个后辈的强人所难。其他的不说,就年轻人的爸爸潘锦溪,舅父孙秉枢就不好去交代。

  为今之计,也只能先将院线的债务转让给对方,先拿这笔资金来维持银行的营业状态。

  “我想世侄你应该调查过这条院线,名下一共有十五家新式影院,其中原太平戏院跟原新光戏院,以及一家旺角新开的南国影院,都是这条院线名下的龙头戏院。如果你打算接手这笔债务,我可以代表银行以两亿五千万抵押给你。”

  年轻人伸手打住对方话语,平静的说道:“张伯伯,其实我还有一个疑问。”

  “什么疑问?”毕竟这笔债务涉及的资金过大,年轻人有其他疑问都是情理之中,张明添自然没往其他方向去想。

  “我想问张伯伯,这笔债务到什么时候才到期?”年轻人一言点中这笔债务的关键。

  “还有一年两个月的时间。”张明添心中难免失落,他的本意是打算蒙混过关。但是年轻人问得这么直接,他根本没有办法去回避。

  “那恐怕……”年轻人面露为难,说道:“世侄我要再考虑一段时间才可以给张伯伯答复。”

  开什么国际玩笑,他需要的是一条院线,而张明添能够给他的,只是一条院线相关的债务,并不是将院线送到他手上。

  何况还有一年多的期限,只要叶景诚有能力偿还,随时能把院线给拿回去。那岂不是他拿出来的这笔钱,只是稍微转了白鸽圈,然后一无所得回到自己手中?

  而这件事最大的得益者,莫过于继续资金调动的张明添。年轻人不禁暗骂对方一声老狐狸,他没可能因为叫对方一声张伯伯,就必须不遗余力的去帮助对方。

  真把他当成开的善堂?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谁愿意做谁做去。

  “张伯伯,我还有其他事需要处理,下次我再约你出来吃饭。”年轻人看了一下时间,借着事务繁忙遁走。

  “哼!这个潘笛生,没想到又是一个想趁火打劫的人。”张明添猜出对方走得这么快的理由,绝对不是因为有什么急事等着处理,也不是因为不想帮他而回避这件事。

  不过是因为张明添添现在有求于人,潘笛生想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等到前者真的走投无路,他这位世侄再出手帮忙。

  说不定原本两亿五千万的债务,到时候甚至可以用不到一半的价格拿下,那无论叶景诚到时候有没有能力偿还债务,他都是这件事的最大受益者。

  ……

第446章 突破点


  “曹少,我是真心诚意跟你谈生意,你无谓继续跟我转弯抹角啊。”

  几日后,叶景诚与海外信托银行的第三股东曹家道,在一个私人的酒席上碰面。当然,两人的见面不可能是出于巧合,而是叶景诚特意打听回来的消息。

  说来这个曹家道,跟第二股东曹耀还有关系,就是跟他同宗的一个侄子,至于两家人的关系如何……

  这样说吧,在钱财势利的熏陶下,恐怕亲兄弟都没有纯粹的兄弟情义。人心不古,多少豪门因为争夺家产,导致整个家族变得四分五裂。

  “叶少,海外信托是家父生前最为着重的事业,即使我没能力将它进一步扬光大,也不可能贸贸然将这份股权转让给你。”曹家道婉拒道。

  “曹少,你开个价吧。”叶景诚一副财大气粗说道。对方刚才那番话有几成真几成假,叶景诚不清楚也没兴趣去知道。

  从刚才两人初步的谈话,叶景诚对曹家道已经有一定了解,先是曹家道的个人态度,并不是像他所说的那般强硬,而是带有一种考虑中的犹豫。

  之所以先后两次拒绝他的收购意愿,不一定是想坚守父亲的这份家业,也有可能是在为自己作势,然后跟他进行一番讨价还价。

  对于曹家道手上的股权,叶景诚这一趟过来是势在必得,所以他并不怕对方打这个心思。相反,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还可以省下他不少功夫。

  其次,叶景诚主动上门找他谈这件事,自然没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对于曹家道是什么性格的人,有什么弱势和缺点知道得一清二楚。

  别看这位公子哥衣冠楚楚,实际上私生活非常的糜烂,嫖、赌、饮、荡、吹,全然占尽的一个五好青年,单靠他自己的本事绝对没办法维持,现在用了家里多少钱就不得而知了。

  “叶少,我还是那一句……”曹家道还想拒绝下去。

  “五亿。”叶景诚直接开价道。

  叶景诚开出的这个价格,是根据港府在未来动用外汇基金接管海外信托的价格,全面收购的价格接近三十亿。而曹家道手上持有海外信托17%的股份,已经是相差无几。

  尽管,海外信托现在的市价,要远过三十亿。但是银行业不同于其他实业,并不是说它的市值是多少,就需要多大量的价钱来收购。

  说得直接点,银行不过是一个资金的周转站,其中属于它的资产并不多。它的最大价值体现在流动资金,还有各种业务的进出账。

  好像现在这种情况,一些背负烂账和假账的银行董事,他们还巴不得有人接手这个烂摊子,开出的价钱可能只有市值的三分之一,甚至只需要好几亿的流动资金就成交。

  一家没有流动资金的银行,它的价值再大也是虚的,唯有钱财到自己手才是真的。

  “叶少,你这样让我很难跟家人交代。”曹家道从原来的坚持,变成对叶景诚的试探,想要试探出他的底线所在。

  “曹少,贪得无厌可不是一种好习惯。”叶景诚眯了眯眼,说道:“海外信托现在什么情况,我不说比你知道得更清楚,不过一些应该知道的事,我也有找人专门调查过。”

  曹家道反复看了叶景诚几眼,一时间陷入沉思当中。银行现在是什么情况,他这个股东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人。

  现在他需要琢磨的,并不是叶景诚是不是真的知道内情,而是叶景诚知道的内情有多少。到底知道的只是银行表面的危机,还是深入了解到银行涉及的所有问题。

  无论叶景诚知道得多与少,无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海外信托的确陷入一轮危机,而且成功度过的机会并不大。

  现在叶景诚给他的暗示,就是他现在放手海外信托的股份,本质上未必是一件坏事,还可以借此避免其中的牵涉。

  何况叶景诚开的价格也非常公道,换作想要谋夺他手上股份的叔伯和张明添,未必会跟他这么和和气气坐下来谈,不暗中给他使绊子已经是侥幸。

  “叶生,三十分钟后还有一个饭局需要你到场。”这时候,跟随叶景诚过来的利智,以秘书的身份提醒叶景诚。

  “要见什么人?”叶景诚扭过头,对身后的利智问道。

  利智翻了翻小本子,认真的说道:“是廖创兴银行的廖烈文,另外东亚银行的李国宝也约了你在同一个地方见面。”

  “嗯,那走吧。”叶景诚直接站了起来,看起来有些无视曹家道,生冷不忌的说道:“曹少,既然你对这件事还有顾虑,那我们日后再约一个时间谈,现在我还有事要先行一步。”

  叶景诚转变地如此迅,确认让曹家道有些措手不及。刚才他还认为叶景诚对他手上的股份势在必得,现在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曹家道心态一时没转换过来,所以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