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港岛大亨 >

第215章

港岛大亨-第215章

小说: 港岛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号官地位于新界西的葵青区,最适合用来开发体育馆和大型公园。如果是开发体育馆,虽然开发的面积不会太大,但是每年的收入同样不菲。

  至于建设大型公园,这方面就属于更细水流长的一笔账,如果只是通过门票回收成本,指不定要个一百几十年,不过,公园内可以增设其他的收费项目,而且政府每一年都会有相关的补助,总体来说这笔钱就等于在股票中买基金一样。

  叶景诚一时间也猜测不出邵一夫的真正想法,反正他是不相信这是邵一夫认老的表现,所以才会留意这种‘老人家’的项目。

  “你觉得葵青区附近的地皮,适不适合拿来建设影城?”邵一夫发问的时候,眼光一直逗留在叶景诚身上,仿佛要把他看个通透一样。

  “影城?”叶景诚皱了皱眉头。

  “邵氏在清水湾的片场,不知不觉已经有二十个年头。”邵一夫叹气道。

  邵一夫没把话彻底说穿,不过叶景诚已然明白他的话中话。原来邵一夫是在为无线的后路作铺设,不过这个打算是不是过早?

  邵氏的片场已经用了二十年,而当时土地的权限最高才五十年,也就是清水湾那块地皮,邵一夫只剩下三十年不到的使用年限。

  这个年限足够TVB用到港岛回归都没问题,难道邵一夫是担心港岛回归之后,会有什么出台的政策压制TVB的发展,所以想先人一步处理好这个隐患?

  看起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实则到时候证府万一不再继续租用土地的话,邵一夫就需要花几年时间来建设新的影城,新旧影城之间又需要几年时间来磨合,扣除下来他只剩二十年的使用年限。

  最重要的还是土地资源,一座影城的规模有多大?超过九万尺的1号官地远远不够,最起码还需要拿出四、五块同等的来拼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嘉禾位于斧山道的制片厂,正是因为邹纹怀没有提早留一条后路,租期满了之后,直接被证府收回这幅地另行发展。

  倒不是说邹纹怀没有远视的眼光,而是他的远视程度远远不及邵一夫。所以在他打算将制片厂迁移到将军澳的时候,邵一夫已经联合另外几间公司将那幅地截了下来,这才导致嘉禾失去了容身之所。

  而这幅超过五十三万尺的地皮,邵氏只用了7800万就顺利得标。要知道7800万在这个时期,别说是五十三万尺的地皮,就是五万三千尺的地皮都未必可以到手,这个价格可想而知有多低。

  不过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来是因为港岛回归问题,导致兴起一股移民潮,楼宇大面积的空置致使房价大跌,二来是证府应对回归之后的政策,颁布一系列扶持以及资助本地企业的文案。

  现在虽然距离1997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中英双方的会谈已经迫在眉睫,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影响港岛的局势,一旦港岛要回归华国……

  相信稍微有远见的人,都会对这个问题作出相关的应对。

  “邵爵士,这些应该是你的秘密所在吧?没必要跟我一个外人说得如此详细。”笑了笑,叶景诚说道。

  “诚仔,你是聪明人,也是TVB的股东之一,你手上的股份我没想过收购,就不要跟我玩这些装糊涂的手段了。”邵一夫摇了摇头。

  ……

第390章 东区海底隧道


  “六叔你是不是太看高我了。”叶景诚不再跟邵一夫见外,换了个日常的称呼说道。

  “你个小子,当阿叔我老眼昏花是不是?我会看不清你是什么人。”邵一夫也随意了起来,一番指责后说道:“说一下你的意见吧。”

  “我认为那个地方不适合建影城,其他的不说,你认为九万尺的占地面积,可以建筑一个多大面积的影城?还是六叔你有能力收拢附近的土地?”

  叶景诚正了正呛,替邵一夫分析道:“再一个,证府为了在葵青区开湿地公园,很多原始的地貌被保留下来,周边没有太多生活相关的产业,影城一些日常的问题怎么解决?”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邵一夫陷入沉吟之中。

  他不是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一早就料想到结果,只是难免抱有几份侥幸。正如这块地皮就算没办法建设影城,但是开设其他的项目总归可以赚到钱,就当是用来保值也好啊。

  现在看来,自己还没有一个年轻人放得下,真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输不起,还是说叶景诚的性格太过有违常理。

  两人随着话题慢慢聊了开来,除了电影行业之中的竞争之外,两人还是有很多意见可以交流的,特别是他们都有踏足实业的情况下,说不定还可以成为彼此在未来的助力。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证府第一轮官地的明标竞价开始宣布结果。

  第一块官地的底价是一亿二千万,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证府代表陈达文宣布流标。倒不是没有人投标,很可能是价格不到证府的底线,又或者是竞标的代表公司,潜质不被证府说认同。

  第二块官地的底价是一亿五千万,中标价是两亿三千万一百万,得标者罗鹰石,代表公司是鹰君置业。

  得到这个结果,罗鹰石和6雁郡等人当场举杯庆祝,别提有多开心。他们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相反这块地皮在场有不少人加入投标,偏偏让他们如愿得到手。

  说来还跟他们多出一百万的零头有关系,有一个实力跟罗鹰石差不多的大亨,报出的投标价是整数的两亿三千万,正正因为这一百万就输了给罗鹰石。

  罗鹰石一副盈盈自得面对众人,更不忘向竞争对手起挑衅。6雁郡更是对回到座位的叶景诚开劝,如果他有想法现在加入还来得及。

  叶景诚笑了笑,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他不打算参与这个社区楼宇的开计划。

  第三块官地的底价是一亿八千万,中标价是两亿四千万。得标者是曾经的石矿大王,现在的酒店大亨吕志和,代表公司是嘉华集团。

  叶景诚也有参与这一次的投标,不过价格只出到两亿二千万,连价格都差对方那么多,更别说比较公司的资质。

  第四块官地的底价是一亿一千万,中标价是两亿一千五百万,李嘉成以长江实业作为代表公司,如愿的拿下这一块地皮。

  第五块官地的底价是一亿三千五百万,由于类型同样是社区楼宇开,所以竞标者也不在少数,最后中标价是一亿九千万,得标者冯景喜,代表公司是新鸿基地产。

  ……

  就此,证府第一轮官地的招标结束。而第二轮的招标,则是几个外包的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钻石山规划出来的一处旅游景点,招标的底价为三亿六千万,总体投入的评估达到十四亿。

  招标的要求是投标人必须按照证府的要求,对规划的旅游景点进行全面开,为时在三年之内。

  而作为回报,得标者以及其公司将会拥有景点其中两间酒店,以及一些娱乐设施的所有权。直接售卖的价值可能不到十亿,但是得标者可以通过经营以达到回本并盈利。

  第二项目是尖东的填海工程,招标的底价为四亿六千万,总体投入的评估达到十八亿。作为开后的回报,得标者以及其公司可以无偿挑选一幅填海地皮,这块地皮的价值不会低于二十亿。

  最后一个项目就是叶景诚看中的东区海底隧道,招标的底价为五亿二千万,总体投入的评估达到二十一亿。

  至于证府的回报,就是东区海底隧道3o年的专营权。叶景诚曾经算过这笔账,这个项目总体投入绝对会过二十一亿,很可能去到二十五、六亿。

  对于看不透前景的商人来说,风险真不是一般的大,特别是中英会谈在即的情况下。如果到时候港岛真的要回归,内地证府又强行回收这个专营权,那这个项目的得标者至少要损失十年的专营权。

  但是叶景诚却不担心这一点,除了港岛局势的问题。另外就是这个项目隐藏巨大的利益,并不是李嘉成口中的‘老人家‘项目。

  未来,甚至可能在这条海底隧道为建成之前,港铁就会在附近开设好几条港铁车站,这几条港铁的车站将以海底隧洞为行驶主道,不单需要给持有海底隧道专营权的公司,每半年缴交一次隧道费之外,更是带来庞大的人流定居,交通自然也迅的展起来。

  如果按照每天三万的车流量,平均每一辆车过海的价格为15元,一天就是四十五万的收入,一个月就是一千三百五十万,一年就有一亿六千万。再加上港铁每年72期的隧洞费,每年达到两亿的收入很正常。

  这笔投资只需要十五年的时间,就绝对能把本钱收回来。看起来这个时间的确不短,但是每日三万车流量只是一个保守估计,甚至是基于目前情况下的结论。

  如果车流量翻上一倍,或者是提高隧洞费的价格,那资金的回笼就会大大提高。甚至只需要几年的时间,这条海底隧道就可以从回本变为盈利。

  诚然,这个需要几年才可以回本的项目,依然不如他在期货和股市上投机。但是他的投机凭的都不是真本事,只是凭比人知道更多的资讯,以及接受过眼界更开阔的教育罢了。

  何况他也不是万事通,只有在自己有把握的时候才会选择出手。那平日没有投机计划的时候,他的资金岂不是跟放进银行没什么区别?倒不如拿出来投资实体产业,同样也能维持事业的展。

  “这一次是暗标操作,也就是说审核不会考虑公司资质的问题,完全是价高者得。”想罢,叶景诚直接在到手的招标书上添上一个六亿二千万的数目,比李嘉成的策划团队做出来的评估还要多上四千万。8



第391章 专营权到手

  “东区海底隧道的项目,得标人的序号是——037,中标价为六亿二千万。”证府代表陈达文宣布道。

  暗标其实也叫作技术标,是一种匿名的暗标评标。

  就是评委所看到的技术标文件没有任何署名、标记或暗示,评委往往只能按照文件现有的内容,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与标准去打分。

  这一轮几个项目的暗标竞投已经有了结果,而宣布的时候只能以招标书的序号代替,第一个钻石山的项目得标者为024,第二个尖东填海工程的项目得标者为018。

  最后的东区海底隧道项目,037正是叶景诚那份招标书的序号,他如愿的将这个项目拿了下来。

  在得到这个技术标的结果后,到场的嘉宾开始相互交流,想要知道是哪几个人得标,或者他们可以寻求一下合作。

  可惜的是三位得标者都十分低调,在场嘉宾就算面对面的试探,也只能得出第一、二个项目得标者的相关猜测,至于第三个得标者……

  仿佛和在场的嘉宾半点关系都没有,不然多少能从中探听到一些消息,越是这样,就越多人想探听出这个谜底。

  首先对于得标人的做法,一来可以理解成他并没有与在场嘉宾合作的意愿,或者已经有合作的对象。二来是得标人不想提前暴露自己的身份,可能是想给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

  要知道东区海底隧道这个项目,无论中标价还是开发的评估,都是三个项目最高的一个。中标价还是其次,在场有这个能力竞投的不在少数。

  但是开发评估的二十一亿资金,就算是一间有极大流动资金的公司,至少也需要有上百亿的资产,才可能调动如此庞大的资金。

  饶是在场如此多的当代大亨,也没有人敢保证可以一个人独自进行开发。如果是他们竞投到这个项目,肯定需要再找一、两个合作伙伴。除非这个得标人,本身就是代表着一个家族。

  他们哪里能想得到,庞大的流动资金正是得标人叶景诚独有的优势。单轮资产的话,他现在的总资产超过五十亿,在场有不少大亨和家族都远胜于他。

  但是要说到流动资金和总资产的比率,相信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和家族可以高过他。

  有时候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这些大亨和家族在港根基稳固,但同样他们大量的资产也是投入到实业当中。

  而叶景诚,手上除了两处商业中心总价值12亿的不动产,诸如院线、报社、百货商场的份额都不算太大,五十亿资产中他至少有超过六成的流动资金。别说区区二十一亿,就是多添十个亿都不是困难的事。

  嗯!正当嘉宾们犹如矮子看戏般猜测时,唯一心水清明的李嘉成向叶景诚走了过来。

  “恭喜你了,叶生。”李嘉成举了举手中装有红酒的高脚杯。

  他之所以确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