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太极演义 >

第202章

三国之太极演义-第202章

小说: 三国之太极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慌了神儿的便是黄小哥了!
    赶紧跑去甄家,将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甄尧!
    一月之内,务必要印制十本《汉书》!
    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
    入夜,待黄炎捧着红袖那两团肉肉,啃食到心满意足后,丫头这才缩着小身子,偎紧在男人的怀里。
    黄炎身上的伤还疼着呢,也只能过过嘴瘾了……
    “夫君……”丫头被他撩拨得娇吟轻喘,小声音颤颤着说道,“夫君可是想要,用这十本《汉书》,向蔡大家提亲?”
    “没有!”黄炎很是干脆地答道,一只手仍在把玩着丫头的一团粉肉,“十本《汉书》我自然有把握抄完,不过总被人胁迫愚弄的感觉……不好……”
    “昭姬妹妹对夫君一往情深得很,夫君却不可辜负了昭姬妹妹才是……”红袖柔声说道,“更何况,这《汉书》的存世量本就稀少,手抄本更是极其难得,蔡大家也是为了讲学一事忧心而已……夫君若是力所能及的话,还是要尽力才好……”
    “你的意思是……我可以用这十本《汉书》作为聘礼,然后将蔡大小姐娶进门来?”黄炎终于露出了小尾巴来。
    红袖夫人却是当即柳眉倒立,杏眼圆瞪,娇声怒道:“妾身只是说,可以将这十本《汉书》抄好,何曾说过要将昭姬妹妹纳入房中来着?哼!”
    说罢,自顾转了身去,再不理他……
    艾玛!
    竟然又中一计!


第261章 河北来客
  在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有一种东西永远存在,甚至超过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这就是——忠君爱国。
  这种思想理念的有无,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来,是区分真假中国知识分子的标志。
  当然了,某些所谓的忠君爱国,也只是为了自身的功利名望,为了光宗耀祖,光耀门楣,那是伪君子。
  而真名士,真豪杰又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浩然正气,不畏强权!
  他们伸张正义,不屈不挠!
  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最终将丑陋与邪恶,将黑暗与不公,埋葬在历史的深渊!
  “……”
  眼下这会儿,见着天子终于逃出了长安,已经踏上了东归洛阳的路途,四方诸侯,各路英雄也便随即盘算起了各自的小心思……
  广平沮授,率先建议袁绍,尽快将天子迎奉过来,然后迁都于邺城,奉天子以讨不从!
  只要将朝廷控制在手,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召集天下英雄豪杰,再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平定巩固下来,作为根本,随后休养生息,广蓄粮草,不出数年便可以平定天下!
  “……”
  这本是智者所见,袁绍刚一动心,却又被淳于琼等人劝阻了。
  如今汉室已经日落西山了,再想中兴光复谈何容易!
  更何况,眼下已是英雄四起,诸侯林立,所谓这秦失其鹿,先得者王!
  再者,你若是把天子迎奉过来,今后事事都要请示。
  听从诏令的话,可就要过于被动,甚至是架空了自己。
  而不听君命的话,便是违抗圣意,当为忤逆之罪,又毁了自己的名声,实在是得不偿失……
  “……”
  这可真是愚者之论!
  表面上看,汉室已然没落式微,各路诸侯觊觎的只是皇权,至于这个小皇帝,是死是活于己无关……
  其实不然。
  这个时候若是赶去迎奉天子,既彰显了大义,又有着雪中送炭的温暖。
  获得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中兴名臣身份的同时,还可以身兼保护小皇帝的人身安全,捍卫皇权尊严的正统名分。
  一旦手中高举振兴汉室的大旗,便可以天子的名义,用官职来拉拢各方诸侯,各界名士。
  有了天子诏书在,又能够让大伙更团结,更忠诚,更卖力,视自己为正统,其他势力为叛逆,从而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兵讨伐……
  “……”
  可袁绍是个没主见的家伙,而且对汉室也失去了信心,更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拱手让与他人,于是便打消了迎奉天子的念头。
  可是呢,以田丰沮授为代表的名士清流却不干了!
  大伙是冲着你老袁家的名望才赶来投奔的,而袁家四世三公的显赫,可是天子恩赏的!
  说白了就是,我们就是想通过你们袁家,在朝廷那里获得一份正式的名分……
  没办法,这年头儿功名声望太他妈的重要了!
  刘备倒是自称汉室宗亲,不也在急着出人头地,谋求功名的嘛……
  孔融在危难之际,向刘备求救的时候,那孩子当即热泪满眶,孔北海竟然知道,世间还有我刘备这个东西啊……
  孔融绝对是当世的名士,而且又是孔老夫子的第二十世孙,能得到他的赏识,自然是世人梦寐已求的,更遑论刘备这种织席贩履之辈了……
  袁绍本不想迎奉天子的,却又怕因此寒了众人的心,于是郭图就对他建议道,最近您那位好基友,曹孟德闹腾得动静挺大,不光相继占据了徐州跟豫州,而且又往长安派了使者觐见纳贡。
  咱们就当是过去串个门,旁敲侧击一下,看看曹大人有何打算……
  袁绍一听,那行,既然这主意是你提出的,那就由你过去转一圈好了……
  “……”
  领了袁大将军的法旨后,郭图即日便启程,直奔兖州东郡。
  曹大大这会儿还在汝南开战呢,郭图只见着了坐镇东郡的荀彧。
  旁敲侧击了一番后,竟然未遂……
  又旁敲侧击两天后,依旧无果……
  最后,荀彧被他旁敲侧击烦了,便告诉他,现如今,陈留长史大人,兖州从事祭酒大人,建忠校尉大人,东中郎将大人……正在陈留养伤,曹大大不在的话,你就找他老人家去吧……
  听得这一长串的头衔名号,郭图先是晕乎了半天,清醒了之后才问道,可是陈留黄炎,黄先生?
  啊,正是他老人家,你赶紧过去见上一回吧,听说他最近又升任了豫州刺史,去晚了的话,人家可就要跑去豫州上任了……
  郭图一听,噔噔噔,立马跑来了陈留……
  “……”
  到了陈留之后,直奔郡守府衙,夏侯惇客客气气着,将他迎进大堂。
  见那夏侯惇一介武夫,郭图便又耍起了小聪明,对这位莽汉再次旁敲侧击一番……
  谁知道,这莽汉果真是个莽汉,凡事一问三不知!
  到了最后,被问的人还没烦,提问的人却是坐不住了,直接提出要见上一见黄炎,黄先生……
  “……”
  自打黄先生返回了陈留,自己的那位三好学生,贾诩,竟然一连两天没见着人影儿!
  直到黄炎送走了孟德同学之后,贾诩同学这才溜溜达达着,跑来黄府蹭晚饭……
  “我都伤成这样儿了,你咋也不过来看望看望呢?”一见面,黄炎甚是不满道。
  “呵呵……”贾诩神神叨叨着,笑道,“您现在可是豫州刺史了呢,按照朝廷法度,您可以自己开衙设府了……”
  “你见过哪家刺史,带着重伤上任的?”黄炎更为恼火起来。
  “呵呵……”贾诩又是一脸坏笑道,“学生以为,曹公此来,必然是又将您这刺史给收了回去吧?”
  “这话说的……”黄炎甚是不屑道,“那是先生我,高风亮节,主动让出的!”
  “呵呵……”贾诩终于收起了笑意,转而神色认真道,“若是曹公真得分你一州,学生以为,您二人之间的情谊,可就变得淡而无味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个道理黄炎还是晓得的……
  曹操志在天下,怎能因些许私情,便割出一片独立王国,交予他人呢……
  如果自己真的任了这个刺史,日后别说是兄弟情谊没了,估计就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另外,即便刺史一职为虚职,可也算是身在官场了,更是一员封疆大吏,曹操也不想让黄炎卷入其中来。
  因为这小子前后举荐提携的人,实在太多了……
  将来无论他倒向哪一帮,哪一派,那都是重量级的地震啊……
  还是等将来迎奉了天子,自己总揽大权之后,再委任他个朝堂权贵啥的,纯粹有名无实的那种虚职,让这小子呆在后方玩儿去吧……
  “……”
  而这事儿谁先提出来了,那就表明了谁的诚意所在。
  不过曹操顾及着黄炎的面子,必然不会先行提出。
  估计贾诩早就料定了,这二人彼此都是聪明人,两日之内必然会将此事重做安排。
  先前曹操直接将豫州刺史一职,送给了黄炎,无非是向众人做出的一种姿态。
  他想要告诉续任的豫州刺史,你这位子可是人家黄先生主动让出的……
  借此提高黄炎的声望罢了……
  “……”
  贾诩这两天不过来串门蹭饭,则是为了避开曹操的关注。
  因为不管他二人呆在一起的时候,是否谈论这个话题,曹操必然以为,黄炎这一番作为,均由贾诩从中指点过……
  而且,贾诩也想试探一回黄炎的态度。
  若是黄炎当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个豫州刺史,那他就要重新为自己谋划人生出路了……
  因为这刺史名不正言不顺,又备受曹操上心,坐在这个位子上,就跟蹲在火炉子上一样,甚至还会将身边的人,一块儿烤糊了……
  “……”
  曹操说是因为信使的缘故,才返回陈留的,其实更是为了此事而来。
  眼下这会儿,曹操的大本营还在东郡,他不去东郡处理公务,跑来陈留干哈?
  而若是曹操没有返回陈留,当面跟黄炎将此事说开,估计这事儿可就要闹出惊天的动静了……
  如此看来,这孟德同学倒是真心在意着太极同学……
  “……”
  既然此事已然风平浪静,而且黄炎的所作所为,更得曹操欢喜,贾诩便彻底松了一口气,赶紧忙不迭地跑来,求跟随,求笼罩,求包养,求使唤……
  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贾诩背靠黄炎这颗歪脖树,黄炎再去靠着曹操那颗招风大树。
  头顶上有着两棵大树为自己遮风挡雨,贾诩自然便是最为安全又安逸的那一个……
  “……”
  “孟德打算,日后将天子安置到颍川许县,你觉得如何?”二人彼此沉默片刻后,黄炎轻声问向贾诩。
  “呵呵,安置去哪里均可,只要不是陈留就好。”贾诩笑着答道。
  “哦?为何陈留不妥?”黄炎笑着反问回去。
  “麻烦啊……”贾诩微微一声叹息,又细细说道,“朝堂上的暗中争斗必不可少,其他各方诸侯定然也要前来争抢,陈留再无宁日矣……”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一个干脆利落!
  贾诩的话,显然是赞同迎奉天子的。
  不过,将天子安置去哪里,那是曹大大的事情,曹大大若是搞不明白的话,他可以去征询智囊团的意见,甚至跑来跟黄炎商议一下下,贾诩不会去操这个闲心……
  “文和啊……”最后,黄炎又换上了一副懒散的口吻,笑着说道,“一旦日后迁都许县去了,只怕咱也要挪挪窝了……先生我实在舍不得,离开陈留这处安乐窝儿啊……”
  “呵呵,先生尽请放心……”贾诩笑着安慰他,“曹公既然坐拥兖、豫、徐三州,这大江以北,能与曹公争锋的,也只有冀州袁本初了……曹公还需先生坐镇兖州,严防河北呢……”
  堂上二人正说着话,外头小二轻声禀报,河北袁将军部下,郭图,郭公则求见……


第262章 大事济矣
  郭图本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初平二年(公元192年)跟辛评、荀谌共同游说韩馥,让出了冀州牧与袁绍,从那时起,郭图便混在了袁大将军左右。
  他是个没大远见的家伙。
  后来,郭图的小老乡儿,郭嘉跟他说,袁本初此人,徒有周公之名,却无周公之实。
  袁本初的招贤纳士,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标榜自己而已,却不懂得知人善用。
  郭图就说,你这孩子,咋能这样说话呢?
  袁大将军对咱多好!
  更何况,人家还是四世三公呢……
  而且,袁大将军这会儿,兵强马壮,人众粮多,绝对是天下“男勃万”的大英雄……
  然后郭嘉便自己走了。
  然后就到了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郭嘉随着曹大大,一路攻进了冀州南皮。
  然后据说这郭图,郭公则被乐进一箭穿心……
  要说这郭图吧,他还是个两面三刀的狠角色。
  官渡之战的时候,曾建议自家主公,趁夜偷袭曹军大营。
  哪知道,此计早已被曹大大识破!
  最终,强奸不成反被操……
  害得领军之将,张郃跟高览叫苦不迭!
  可这郭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