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太极演义 >

第195章

三国之太极演义-第195章

小说: 三国之太极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虞兄啊……”黄炎笑了笑,转而却又说起他事来,“我见这陈郡治下,数家县地县尊,均外逃避难去了。为何子虞兄却肯于坚守柘县呢?”
  梁习又是拱手施过一礼,神色坚毅道:“梁习身为柘县之长,职责所在,岂能因一己之利,而抛下满城百姓呢?”
  “呵呵,子虞兄果真当世贤才!”黄炎颇为赞赏道,“如今我黄炎忝为豫州刺史,想要将这陈郡一地,托付于你,不知子虞兄能否担当起来?”
  “这……”听得黄炎与自己初次相识,便委任自己为陈郡太守,梁习当即一脸的不可思议,忙拱手谦让道,“梁习谢过先生赏识,只是在下才疏学浅,才智平庸,怎敢当得郡守一职?”
  黄炎笑了笑,心想,你若是才疏学浅,才智平庸的话,那你让先生我,情何以堪……
  “子虞兄啊……”换上一副谆谆长者的口吻,黄炎语重心长道,“谦虚虽为君子美德,可过于谦虚的话,似乎有点儿骄傲自负了啊……”
  “呃……”梁习被刺史大人的一番训教,当即唬了个一身冷汗!
  “今日你便赶去郡守府衙赴任!不得延误!”见着梁习一时语塞,黄炎忙又肃声交待下去,“过不几日,我便命人转运来5000石粮草,不过也只能作为救急之需。而长远的安民之举,却需要子虞兄的不懈努力哟!”
  见着刺史大人扔下两句话之后,便要抬腿走人,梁习刚要上前再请示一二,可对方离去的脚步,却又加快了一分!
  “……”


第252章 打理颍川
  梁习此番主动前来求见黄炎,当有两个目的。
  第一,确实是因为柘县粮草之危,而赶来求助的。
  第二,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愿意真心投向曹操。
  之前郭贡在任的时候,只是一味地从各郡各县,索取粮草,强拉壮丁。
  却没有及时有效地安抚百姓,整顿民生,整饬吏治。
  豫州刺史的位子上坐着谁,老百姓想管也管不着,只要他能让大伙儿衣食无忧,温饱不愁就好。
  郭贡此举显然背离了民心,更让豫州各级官吏大失所望……
  其政治远见,及心胸抱负,跟曹兖州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
  曹操是每占得一郡一县,就专下心来,极力巩固、发展,直至逐步壮大起来。
  治下安定祥和了,不仅各地百姓会赶来求生,更吸引了大批的士子文人,能人异士前来投奔。
  “……”
  身为穿越者的优势就在于,有着太多的东西可以参考借鉴了!
  不仅清楚历史进程的趋势所向,而且对历史长河中,那些分外绚丽的浪花,也略知一二……
  譬如这位梁习,梁子虞,在任期间不仅政绩斐然,更为德行表率。
  像这种德才兼备的当世贤才,必须要及时拉拢,妥善安置的啊……
  “……”
  将陈郡撒手托付给梁习后,黄炎即日便带着小二等人,取道赶往颍川。
  之前跟郭贡残部交手那一战,800名新兵只存留下来300余人……
  如今咱也算是一州之长了,索性就把这300来号人,留在身边,作为中护军好了。
  赶往颍川的路上,黄炎这才详细问向小二,当日是哪位英雄好汉,在那生死关头将自己从吕小布的铁枪下,抢回一条命来……
  小二回答说,是赵小云同学……
  呵呵,能在乱军之中进退自如的战将,而且敢于跟吕小布争锋的,估计也只有这位赵小云了!
  “子龙如今在哪里了?”心中对子龙哥再三感激后,黄炎又问向小二。
  “当日有一队豫州残部,一路逃往颍川,子龙跟叔至,率着骑兵追杀过去了。”小二恭声答道。
  正说着话,就见着前头探路的斥候,引着一部骑兵队伍,急急奔了过来。
  领军之将,正是常山造纸农!
  “赵云见过先生!”打马来到黄炎跟前,子龙哥郑重行过一军礼,随后便将眼下的战事,简单扼要着说与黄炎,“豫州一部残兵,人数约有4000左右,一路逃去了鄢陵!而之前袁术军撤离的时候,过于仓促,在城内丢弃了大批粮草!这部豫州军入驻鄢陵后,便借着粮草丰足,竟然拒城而守!”
  拒城而守?
  虽然只有4000余人,可眼下这会儿,能够即时调动过来的兵马,实在难以凑齐啊!
  尉氏跟扶沟倒是距离鄢陵最近,可此番进击豫州,李典乐进二人,将全部青州兵都带了出去。
  两处县城,仅各自留下3000守备军,还得留作守城用,也不能轻易调离啊……
  “附近……可还有兖州的兵马在?”前后思量许久后,黄炎抬头问向赵云。
  “贾先生将朱灵将军一部人马,调拨了过来,现正在鄢陵城外十里处扎营,请先生示下。”赵云肃声请战道。
  子龙哥不会是想要,就拿朱灵那4000人马,对那些豫州残兵败将,强行发起夺城战吧?
  人家可是拒城而守哎,本来就占据了优势,何况双方兵力相当,人家另外还有着足够的粮草……
  这等胜算无几的攻坚战,还是能避则避之吧……
  此时天色已晚,一时之间也想不到绝佳的破城之策,黄炎只得率着众人,前往新汲歇息一晚。
  “……”
  新汲县衙里,冷清又冰冷。
  狗腿小二哥,及时为自家主子找来好几个炭火盆,擦了火石点上。
  屋子里一会儿便被烘得暖呼呼的……
  “站住!”忙活完之后,小二刚要退出门去,却被黄炎喝声唤了回去。
  声音中带着点儿急切,又透着些许……兴奋?
  目光却是紧紧盯在了小二哥的……胸部?
  呃……
  也许是腰间吧?
  “……”
  方才,黄炎注意到了小二手里的那两块儿火石,随即便想到了……
  火药!
  “先生……”小二畏畏缩缩着,凑了过去。
  苦逼小二哥的乖巧状,倒是滑稽又可笑,黄炎却没有心思耍弄于他,只是急急吩咐了下去:“带上那300名护军,全城搜集硝石、硫磺、柳木炭!越多越好!速去!”
  “哎!”听得先生吩咐,小二应声忙活去了。
  “……”
  小二可是深刻又彻底地领悟了,狗腿儿精神的精髓之所在!
  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你让我打狗,我绝不撵鸡!
  哪怕前头悬崖万丈,只要先生一声吩咐,他也照跳不误!
  而且是毫不犹豫,更不问缘由地坚决服从!
  因为他知道,等自己跳下去之后,先生必然会给他准备一顶降落伞的……
  虽然他不晓得降落伞究竟有何功效,但自家先生是何许人也?
  而且,俺家先生说了,绝不会眼睁睁地见着俺们送死去,他会果断闭上眼睛的……
  “……”
  得了自家主子的法旨,小二便带着那300号汉子,将这小小的新汲城,搅了个鸡飞狗跳!
  不过效率倒是出奇得高!
  晚饭之前,便划拉来一大堆的材料……
  随后又左右吩咐下去,加班加点研磨硝石、硫磺、跟木炭!
  配料备齐之后,黄炎便小心翼翼地搅和匀了,再全部倒进一口大缸。
  缸口先用盖子封严实,再用胶泥糊住,上下捆扎起来!
  “……”
  翌日凌晨,众军早早饱食一顿,又传令于朱灵,只待鄢陵城门一破,便全军发起突击!
  接到命令后,朱灵一脸的为难。
  若是强行破门而入的话,必然要付出天大的代价!
  甚至会让自己帐下这4000部卒的性命,全部葬送在这城门之下……
  可既然先生已经传令过来,又不能抗命不从……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就见着一架攻城冲撞车,被数名壮汉推拥着,一路直奔鄢陵城门而去!
  攻城用的冲撞车,就像是一座移动堡垒。
  虽然笨重了些,却是四面严实得很。
  车顶更是坚固无比!
  几近于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那种逆天神器!
  军士躲在里面,就跟躲在自家炕头一样安全……
  只不过,城门内若是用巨石封堵了的话,这冲撞车也是无可奈何……
  可见着那辆冲撞车,一路冲去城门楼下之后,里边的人捣鼓了半天,却并没有奋力撞门之举!
  而且,只在城门洞里待了片刻,并留下一口80斤装的大水缸,然后便匆匆撤了回来!
  “……”
  先生这是……给人家送礼去了?
  正当朱灵立定在阵前,手搭眼蓬,极目远望城门的时候……
  轰隆隆——
  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紧跟着,脚下又传来一阵,地动山摇般的剧烈晃动!
  声动九天!
  撼山震岳!
  浓烟更是漫天而起!
  高大的城门楼,随着那一声巨响,瞬间坍塌在滚滚浓烟之中……
  “……”
  朱灵被眼前这突然一幕,几乎惊了个肝胆俱裂!
  身后的将士们,更是被惊骇到腿脚发软!
  初次见识到这种声响的战马,亦是嘶鸣不已……
  而鄢陵城内,早已是哀嚎一片,惨叫连连!
  城头上的敌军,正等着一会儿曹军冲上城墙来,双方痛痛快快来一场肉搏战!
  也不知道,哪家孩子这般耍流氓,竟然不按套路出牌!
  先是给自己城门楼下,送来一口大水缸,然后就跟兔子似的,慌慌张张地跑了回去……
  再然后就觉着,耳边惊天一响,脚下狠狠一晃!
  城门破了,城楼塌了,军心也便散了……
  “……”
  “全体——冲锋!”
  听得先生一声喝令,常山造纸农一马当先,率着游骑兵轰然冲杀过去!
  朱灵则率着4000步卒,紧随其后,蜂拥而入!
  “……”
  嘿嘿!
  火药的威力,虽然不如炸药来得生猛,可也架不住整整80斤啊!
  别说是仅仅一道厚木城门,哥如今连你这城门楼子,也一块儿炸飞了去!
  “……”
  随在众军队伍最后,黄炎带着小二等人,直到前头浓烟散尽了,这才溜溜达达着,踏入了鄢陵城……
  战斗已近尾声,自家兵马正在清除余孽,清理战场。
  这一惊天之举,不光吓跑了那4000敌兵,更让满城百姓也随着惊颤了好半天……
  县衙门口,子龙哥押着个文士打扮的汉子,送到黄炎跟前来。
  “先生,这汉子自称与荀司马有亲,赵云便将他带了过来,请先生定夺。”看样子,赵云倒也没有难为这汉子。
  跟荀彧沾亲带故?
  黄炎抬眼看向那文士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好生面熟的感觉……
  你要知道,一个家族的显性遗传,有些时候血亲之间的面貌,相似得近乎离谱。
  譬如说,眼皮儿,酒窝儿,耳朵,下巴,等等。
  父母均为大耳朵的,其子女极少会出现小耳朵的。
  父母都是尖下巴的,其子女也不大可能是方下巴,圆下巴。
  若是做老子的“阔面重颐”,而他家小子却是尖嘴猴腮的话……
  建议你赶紧做做亲子鉴定去!
  而眼前这文士,却长着一对儿跟荀彧相似的阔圆耳。
  耳廓圆润,耳垂厚软。
  下巴颏则更为相像,都属于地阁方圆那种。
  饱满,厚重。
  甚至二人的眉毛跟鼻梁,也都相差无几。
  唯一差异明显的是,这汉子圆脸细眼,鼻梁挺直,双眼深如古井,当为睿智机敏之人!
  而荀彧却是国字脸,双唇稍厚,口角刚劲,仪表庄严,令人看过一眼就知道,是个沉稳坚毅之人。
  “……”
  “荀攸,荀公达?”端量了好半天后,黄炎嘴角含着一抹笑意,又歪着个脖子,试探性地问向对方。
  那文士明显狠狠一怔,随后便正起神色来,恭声答道:“在下正是颍川荀攸,荀公达……”
  “哈哈哈!”还未等人家自我介绍完,黄炎便突发一阵嚎笑!
  接下来的一番话,更让这位颍川荀攸,一时之间,如坠云里雾里!
  “……”


第253章 搞定豫州
  “公达兄,经达权变,算无遗策!这古往今来,好像也只有留侯跟献侯,可以与您相提并论哪……”为了给荀攸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黄炎及时搬出了陈大哥对荀攸的评价。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张良,留侯。
  陈平,谥号献侯。
  “……”
  陈寿的著作精神还算严谨,而且在他的《三国志》中,更是惜字如金。
  对荀攸跟贾诩,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已经很是难得了。
  黄炎那是剽窃成习惯,倒也没觉得此话过于恭维吹捧。
  可这话在荀攸听来,却是心中大为不安!
  张良跟陈平啊……
  那是何许人也?
  四百年大汉的开国元老啊!
  荀攸自以为何德何能,敢跟他们相提并论?
  你这哪儿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