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明远扬 >

第24章

盛明远扬-第24章

小说: 盛明远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纲一踏进后院便遇上严知府,见其挥着大刀形如疯魔的向自己砍来,自不用多说,手中的绣春刀反手就是一个横劈,后发先至冲着其脖子处而去。

    血光顿现,严知府的人头飞得半天高,纪纲看都不看一脚便踢开其尸首,嘴里大吼一声:“弓箭手准备,射!”

    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强如黄詹这样的高手,在面对铺天盖地急射而来的羽箭时,也坚持不了多久,片刻便跟其他人一样被射成了刺猬,倒在血水之中死不瞑目。

    纪纲命其锦衣卫清点人数,他独自来到黄詹的尸首前,挥起绣春刀剁下其首级。几次败其手下的耻辱在这一刻终于得报,心情之舒畅自无需多言。

    可事情并不是这样轻易就结束,接下来才他纪纲捞政绩,捞好处的时候。现场留下几百人把守顺便清理现场,他则带着一千多人开始满城抓人。凡是和严知府沾亲带故的一个都不放过,全城封锁大搜查,一时间整个苏州城鸡飞狗跳。

 第36章 大儒

    唐天豪没想到弟弟唐明竟然会不告而别,一大早刚刚起床便拿着下人送来的信封,拆开一看才知唐明的事,不过好在灵逸有跟着去,这多少才让他放心了一些。

    信中要其不要张扬离开之事,令唐天豪很是疑惑,好在他想到唐明乃是官家身份,猜想其中必有缘由,自也就没往深处想。唐明这个弟弟虽是刚认的,但这两天接触下来,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任何陌生感,自不会相信弟弟会拿谎言骗他。

    把信藏好,正准备去找妻子说一声,脚还没来得及移动,房门便被人一脚踹开,几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手持绣春刀不由分说便把他五花大绑起来。

    还不明发生何事的唐天豪随即被押到屋外,见其妻儿和下人全被锦衣卫绑了,这才反应过来:“官爷,官爷我们全家上下都是奉公守法之人,因何突然抓了我们全家啊?”

    锦衣卫的服饰唐天豪还是认得的,所以他一点都不敢反抗,只能任其摆布。不过还是高声大喊希望借此了解一下,到底是发生了何事。

    果不其然,他的话音刚落,一个低沉的声音便接口说道:“凭你和严知府包庇,窝藏逆党这一条罪名,本官现在就能把你们全家就地正法。”

    唐天豪刚想反驳叫冤,不料纪纲却打断了他:“要不是本官知道你乃唐操守之家人,这才网开一面。不然我锦衣卫办事还需跟你客气,单凭你跟逆贼同党这事,我早已叫你全家人头落地。”

    瞳孔微微一缩,唐天豪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正如眼前的纪纲说得一点都没错。锦衣卫办事一但拔了刀,不见血是绝对不会收回去。没想到自己本想着安安分分的过完这辈子,却还是遭了无妄之灾。

    偏偏唐明却在这个时候离开,躺天豪现在能做的唯有祈祷,祈祷唐明能够打通关系救出这一家子。

    纪纲本来也无需给唐明这个小小的操守面子,只不过是因为皇上曾叫他来保护唐明,这才让他有所顾忌。对待唐天豪等人才没有立即动刀子,锦衣卫由来都是只对皇上一个人负责,别的人和事都不被其放在眼里,何况唐明这个小小的军中操守。

    命人把唐天豪全家上下关押在苏州的大牢,等候进一步审查,纪纲头也不回的转身走出酒楼,继续巡查下一个地点。

    苏州城里乱成一锅粥,唐明并不知晓。此时他已经来到南京城内,大白天的,南京城里除了沿街巡逻的军士,老百姓见不到一人,家家户户都是紧闭着大门,犹如惊弓之鸟。

    唐明昨晚一上郑和的船便被派来看望方孝孺,原来皇上连夜派人把方孝孺被抓之事告知姚广孝。

    姚广孝和方孝孺可算是忘年之交,只不过各侍其主无法相交。今尘埃落定天下易主,姚广孝虽有意要救方孝孺,可深知其品性绝不会承认朱棣为正统,本有意亲自前去劝解,无奈自己当前的身份并不合适去做这事。

    正在抓急的时候唐明却来了,姚广孝瞬间便有了主意,特命唐明以自己的弟子身份前来探望方孝孺。

    唐明背上这样的事他很郁闷,方孝孺是何人?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集四家所长于一身的大儒家。就连姚广孝都称其为‘读书的种子’,这样一个‘老顽固’却要自己一个毛头小子去劝解于他。

    这无异于比天方夜谭还要天方夜谭,根本就是胡来吗?但姚广孝这个老秃驴却似乎吃定了唐明,无论他怎么求爷爷告奶奶,就是必须得他来。

    唐明郁闷归郁闷,其实他也对方孝孺这个人很好奇,如果这次劝解不成功他也就当成是来长长见识了。毕竟依照历史的走向和评价,方孝孺文人的骨气堪称一绝,一个注定要被朱棣灭十族,包括牵连了无数士林中人,尤以他的学生为最,更是无一幸免。

    南京乃前朝的京都,其皇宫建造的规模与京师相比毫不逊色,方孝孺和其家人被关在宫中的天牢。此次给唐明带路的是李景隆,他很好奇,好奇唐明是何许人,竟敢在这种情况下大摇大摆的来探方孝孺的监,这不是打着灯笼上茅房找死吗?

    入宫门过长廊,一路上都有重兵把守,从宫外走到宫内,唐明算了算应该足足有一刻钟的时间才到达天牢。李景隆送他到了天牢门口便止步,换成狱头带其进去。

    古代牢房大多分为天牢和地牢,顾名思义天牢当然要比地牢好上许多。因此当唐明踏进去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的情况出现。天牢虽光线有些不足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也不潮湿,地上还打扫得很是干净。

    方孝孺被关在最里面的牢房,当狱头为唐明指点牢房里的人,说是方孝孺的时候。唐明明显有些失望,在他的想象中大儒家方孝孺应该是像神仙人物那样,不说缥缈可至少应该也要沾点仙气吧!

    但眼前的牢房里有的只是一个看上去奄奄一息的老头,其骨瘦如柴眼窝深陷,一头乱糟糟的头发随意披散在脑后,形如逃难的难民。

    可当唐明与之对视之时,却被其神采奕奕的眼神所震慑,心里顿时微微一震,提醒自己不能以貌取人,便双手抱拳九十度鞠躬行礼道:“小子姓唐单字一个明,乃是姚广孝之弟子,家师得知大人陷于天牢之中,特命小子来看望大人。家师因要事缠身无法亲自前来,特命小子向大人赔个不是,还望大人莫要见怪。”

    方孝孺并无回话,身体连动都懒得动一下,毫无反应的他直接忽略了唐明。只拿眼神不断的打量着,似乎要把唐明看穿。

    “这老头不会坐牢坐傻了吧?”唐明第一时间脑海里便冒出这个想法,出于要尊重老人家的优良传统,唐明没有生气,而是静静的等着其发话,比耐心,他还从来没怕过任何人。

    把手中提着的食篮放于地上,唐明开始慢条斯理的从中拿出食物,一盘亲自烤的羊肉,一碟花生米,最后拿出的是独家酿造的蒸馏酒。

 第37章 受人之托

    唐明手中所持之酒壶,未倒酒时却先行晃了一下,一股酒香顿时顺着壶嘴飘荡开来。方孝孺闻后先是鼻子轻微耸动着,眼神不自觉的盯向酒壶。

    方孝孺轻微的动作自然逃不过时刻注意着他的唐明,见已开始上钩他对自己接下来的事就更有信心了。从食篮里拿出一个小酒杯,故意慢慢的倒上,再凑到鼻子下深吸一下,摇头晃脑的感叹一声:“好酒!”

    突然一仰头,便干了杯中之酒,神情满足的哈出一口酒气,拿起筷子夹起一片烤羊肉便大嚼特嚼。唐明此刻的表演功夫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勾得一向沉稳的一代大家方孝孺喉结不停的上下移动,其吞咽口水的动作已然再明显不过。

    人在落魄失意的时候,潜意识里最直接最简单的发泄方式,无非就是一醉解千愁。酒壮人胆的同时也会麻醉你的神经,特别是烈酒其效果尤为明显。唐明正是抓住这一特征,所以想拿一代大家来试试一代大家会不会也受其诱惑。

    倒上第二杯酒,还来不及再表演一番,一代大家方孝孺率先开口道:“竖子有你如此来探监的吗?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老师便会教出什么样的弟子。如果这就是姚广孝想要看到的,那么你可以回去交差了。老夫在刚才那一刻确实对美酒动心,令师之美意老夫心领便是。”

    语气之中充满了委屈,以至于唐明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瞬间就愣在哪里。

    方孝孺等不到回应,一时间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自己堂堂一代大儒家,如今虽大势已去落得坐于牢房之中。可也容不得被唐明如此竖子调侃,当即颤颤巍巍的站起身,一指唐明便要开骂。

    文人士子其嘴之利,自古历朝历代都可见一斑,如果要跟他们打嘴上功夫,唐明自认体无完肤死无葬身之地。见其已现怒容自不敢怠慢,连忙作捏九十度抢先开口道:“小子无礼在先自当向大人赔不是,刚才那一杯酒权当为大人试酒。望大人千万要保重身体,莫为小子气坏了身子,那可就大大的不妥了。”

    方孝孺刚才的反应大大超出了唐明的想象,导致他刚才有些措手不及,好在他早已为自己的第一杯酒找好了借口,不然此刻还真不知道要如何应对。

    尤其是碰上方孝孺这样的大家时,你唯有顺着他的意,千万不能有任何质疑他的地方。像这种大家多数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信仰和思想便是他们一生坚定不移的追求。

    方孝孺顿时气结,被唐明这样拿话一堵,一时间还真不好发作,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甩手转过身去。不过心里却开始重新审视起唐明来,他的滑头与机智不得不让一代大儒另眼相看。

    见方孝孺背过身去,唐明摸摸鼻子不敢再口花花,规规矩矩的再倒上另一杯酒,送到其面前,嘿嘿笑道:“大人请慢用,这酒乃是小子自己酿的蒸馏酒,你尝尝。”

    再次闻到酒香,方孝孺回转身来,直接坐到地上,拿起斟满的酒杯一饮而尽。‘咳咳咳’从未喝过如此烈酒,方孝孺被呛到,大咳几声才缓过气来。

    “唐明是吧?姚广孝的意思老夫明白,但你也无需多废口舌,自古成王败寇,只可惜笔墨不如刀枪狠,文章不如剑戟利。朱棣此等暴君如今得了天下,实乃我大明之不幸啊!”方孝孺一连干掉几杯酒,脸色顿时已经涨红。

    “小子才疏学浅,人微言轻自不敢妄下评判,不过自小便跟随家师游历四方,民间百态也略有见闻。如今大明四面楚歌,方外之国无不蠢蠢欲动,如若君主太过仁慈,我大明必遭不幸。文能治国,武能保国之安危,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就大国的风范。”唐明沉默片刻回道。

    “自古道不同不相为谋,小友所说自然有理,可朱棣名不正言不顺,又犯下此等谋逆之事,还谈何治国强国。事已至此不谈也罢,建文帝大势已去,老夫自不会苟活于世,现如今唯有一事牵挂于心头,还请小友能帮一小忙。”方孝孺似乎不想和唐明谈这些。

    其实姚广孝之意他完全了解,只不过他内心的高傲始终驱使他无法在朱棣面前低下这个头。更何况他为报朱元璋和建文帝的知遇之恩,不屈服于朱棣这是必然的。

    “大人但说无妨,小子定全力以赴。”唐明一脸正色。

    从竖子到小友这称呼转变得有些快,但这也正是方孝孺对其肯定。

    方孝孺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唐明说:“这是给小女的一封家书,小女方佳澜年方十四,乃是老夫的养女。其父是老夫的好友,当年遭逢大难全家只剩其一人,好友生前托孤于我。现如今老夫也自身难保,故请小友代为照顾一番。”

    方孝孺此刻的表情似乎有些暧昧,唐明怎么看都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看看手中的信封再看看一脸笑意的方孝孺,他有种被算计的感觉。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唐明也就点头答应下来:“大人信得过小子,乃是小子的福气此事小子自当妥当安排,大人尽管放心。不知小姐现居何处,还请告知一声。”

    “城内主街上有一和记成衣铺,你只需把手中的信封递与掌柜的一观,她自会带你前去。小女本姓陈,为了她日后不受老夫牵连,你可要其复其姓。”方孝孺手拂长须呵呵笑道。

    唐明应下此事,收拾一番便告辞而去。从方孝孺的话语间,他已明白自己无需多言,历史上他死得轰轰烈烈,牵连者更是多得数不胜数。自己无法扭转历史那么就只有随着洪流走。

    出得牢房再次跟随李景隆七绕八拐的出了皇宫,便告辞独自行走在南京城内的大街上。脑海里想着即将要见面的女子,回想着方孝孺当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