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明远扬 >

第146章

盛明远扬-第146章

小说: 盛明远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糊涂的往身上揽的话,必然会中了朱棣的奸计。

    朱棣阅人无数自然不会被唐明三言两语就糊弄过去,见唐明不上勾,他话锋一转便又言道:“朕又听闻,你把朕赏你的千亩良田选在一个穷山恶水之中,在那里搞什么特色庄园。最近更是大肆招收农户,许下厚利要其在那里安营扎寨,这又是何故?”

    朱棣的狐狸尾巴渐露,听其言似乎对自己的庄园很有兴趣。唐明那庄园其实没有什么是见不得人的,最多也就是搞点大棚种植,但种的不是粮食而是蔬菜和瓜果。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他最主要还是招收农户。

    这个庄园的一切为的只是招收农户和一些唐明认为有用的人才,而这些人就是为他以后的济州岛还有移民做准备。

    南京在朱棣迁都之后便会逐渐衰落下去,至少不会再像这样繁荣。而这里的港口也不会比闽南的福建,广东好,那边的地里坏境和自古便有的航海文化,比大明的任何地方都要好。

    尤其是现在的琉球也就是台湾岛,还是一个没有人涉足的地方,哪里只生活着很少数的土著。唐明如果不趁机把这个岛拽在手里,那就真成了傻子。

    他有足够的自信,朱高炽登基后定不会实施海禁的政策,反而会大力扶持海上贸易。但现在那些有能力在海上讨生活的海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既盗也既商。

    出海贸易的商人会在利益的驱使下,渐渐培养出自己的护卫力量,各地的海商也会相继成立自己的势力。大航海的时代在郑和的船队出发时已经开启这扇大门。

    商人一但有了一定的实力,他们便不会再轻易的给朝廷上交重税。就像现在的老何一样,辛辛苦苦出一次海,虽然有唐明的护卫,一路能平安抵达。但这一趟来回他便要付出总货物量的十分之三。

    一百万两的贸易,朝廷几乎不用付出便轻松抽取三十万两,一年走个十趟便要上交三百万两。如此多的税银他们还不如拿去装备自己的商船还有培养更多的护卫,如此一来便可在海上这个王法约束不到的地方横行无阻。

    而这一切只需逃税便可,大明的海岸线太长,朝廷无法面面俱到。这便是给了商人一个巨大的漏洞,而朝廷也会因为商人跟风逃税,而税收越收越少,一但少了朝廷又会再加重,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商人便会有更多的人加入逃税的大军。

    海上争霸的时代已经在快速的开启,这就是唐明所要的,大明只是他的一个垫脚石,茫茫大海才是他真正的战场。

    对于朱棣的疑惑,唐明显得很从容,耸肩言道:“如果皇上对微臣的庄园有兴趣的话,不妨随微臣一起前去实地考察考察。”

    闻言,朱棣转身便往外走,唐明的事迹已经引起他足够的兴趣。大明的国库在他这个皇上的一系列大动作之下,永远没有喘息的机会,永远都是入不熬出。

    朱棣想要尽快完成自己的几个心愿,他就必须得有足够的钱财来源,面对现实是他这个皇上无法逃避的一步。因此任何能够来钱的方法他都不准备放过。

    而此刻他身边最会赚钱的除了唐明之外,已经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

    高淳的庄园规模不可谓不大,说是良田千亩可唐明明显就没有按照官文上写的来做。高淳坐落于群山之中,单单盆地里的平原就不止千亩地,而唐明是连四面的山林都给算进自己的庄园中。

    各种各样现在搜寻得到的果树在临山脚下种植,用来种植蔬果的大棚已经建造了不止20个,每个占地足有两亩。从宝船厂搬来的匠户现在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户,从高处俯看这片盆地,里面是犹如蚂蚁般忙碌着的百姓。

    朱棣手指那些大棚,皱眉向身边的唐明问道:“那些盖着白色布帘的大棚子,就是一年四季都可种植各种蔬菜的地方?”

    唐明点头回道:“正是这些棚子,用白色的布盖起来在里面种植可以有效的控制里面的温度,从而让植物在最适合的湿度和温度下生长,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产量,也能有效的防治一些虫害。”

    “嗯!”

    朱棣点头不再说话,对于农耕其实他懂的有限,因此无法从唐明的话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来为他做出判断。再者说他关心的又不是这些,而是到底这么大费周章的弄这些棚子,到了最后的收益有多大?

    “那像你这样搞出这些大棚来种植,就能养活这近一万人,而且最后还要有盈利。还有你种出来的蔬菜就敢保证卖得出去?”

 第293章 竞争对手

    面对朱棣的疑问,唐明笑了笑答非所问的说:“皇上这次回来南京不知可否发现有何变化?”

    唐明嘴角在家里闲着的时候,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大明如今表面上一派繁荣的景象,百姓们更是丰衣足食。商业的活跃让一切看起来蒸蒸日上。

    可就是在这样一派繁荣的景象下,朱棣这个拥有天下的皇帝,却每天为钱发愁。这样的问题唐明想了许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富民穷皇帝,才能显示出朱棣是一个好皇帝。

    朱棣不知此刻的唐明思绪已经飞到天外去,他还在回忆着如今的南京城到底有何变化。许久之后,他不太确定的说道:“要说变化的话应该是朝上的大臣,现在是越来越清闲。其它的朕倒没看出有何变化来。”

    朱棣的回答让唐明无言以对,果然是深居宫内的人,连南京城如今的变化都没看出来。或许应该说皇上根本就没去注意到这些,就好比前些日子来找自己的皇后一样,若不是朱高炽提议她出来走走,这会定然也是跟朱棣一样,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眼前的朱棣也算是一个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好皇上,当然脾气是爆了点,但还是在可忍受的范围内。他为了大明的百姓在无形中贡献了许多,却不自知自己的功绩,为他感到悲哀的唐明,有些痛惜的为其解释道。

    “皇上是久居深宫而不知平常百姓事,在国家发生战事的时候,深居宫中谋天下这无可厚非。可如今是和平年代,皇上也应该走出来看看老百姓如今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沉默了片刻,唐明又指着底下忙碌着的那些农户,继续言道:“皇上可能还不知,下面那些人前些日子还都是宝船厂里的匠户,他们的身份注定一辈子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如今我把他们叫来给他们土地种,让他们从匠户变为农户,大片的荒地开垦成农田,以后他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我们大明地域广阔,可用来耕作的土地大把大把的,可惜却没有那么多的人来更种。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还硬生生的把许多的人纳入匠户,变成有人却没地耕作。”

    话到此处唐明已经不敢再说下去,再说下去就是犯忌了。偷偷的瞄了眼朱棣的神情,还好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怒色,只是做着沉思状,至此,唐明跳到嗓子眼的心才放回肚子里。

    朱棣确实在深思,唐明的话虽没有说完全,但朱棣并不是笨蛋,自然想得到后面的意思。可道理虽懂又能如何呢?大明如果没有匠户来为国家建造,那情况会变得比现在要糟糕得多。

    “自古历朝历代天下百姓便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有人种地有人做工有人经商还有的人读书为官。这是天经地义,无规矩不成方圆,您小子想颠覆整个社会体系?”

    朱棣虽说得轻飘飘,神情更是波澜不惊,但唐明却愣是吓出一身冷汗来。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朱棣的思想始终无法超越时代的束绑,理解不了唐明这个后世人的思想。

    好在他并没有恼羞成怒的砍了唐明的脑袋,唐明在心惊之余也暗怪自己多事。

    这个问题自然是无法再继续下去,因此他言归正传,抱拳行礼言道:“南京城现在的人口已经达到饱和的状态,城里的繁华已经跟盛世之时没有任何的区别。相信皇上来返于皇宫之时,应该也看到街上的百姓他们身上穿的是什么,其脸上隐约中表露出来的幸福神态。”

    “现如今的南京城百姓,可谓是丰衣足食,人人手里都能拿出点闲钱来,甚至百姓中那些富户已经开始升起攀比的虚荣心。但皇上可能不知,现在每天菜市上常见的蔬菜有哪些,那些富户每天餐桌上又能吃到几样蔬菜?”

    唐明见朱棣还是一脸的纳闷像,看样子还是不懂自己的意思,只能再次解释道:“比如微臣每天的饭桌上,蔬菜每日三餐翻来覆去就是平常那几样,微臣现在都吃腻了,想吃别的又无处可买。因此微臣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蔬菜基地,再搜罗全天下各种各样的蔬菜来种植,如此一来根本就不怕有菜卖不出去。”

    论到蔬菜的话确实如唐明说的那样,尤其是在大冬天的时候,有时连新鲜的蔬菜都吃不到。如此一想,朱棣也有些恍然,其眼睛已经开始在身后未曾开口说过话的儿子身上扫荡起来。

    他知道唐明不久前搞了一个什么农学院,一直都是朱高炽在管理。既然唐明把种蔬菜说得这么好,他这个皇上自然让唐明独占鳌头,怎么说他也得在这事上面插上一脚。

    朱朱棣在回去的路上,特意把朱高炽叫到身边,阴险的说道:“皇儿,你那农学院应该也不入正轨了,这唐明说种蔬菜能赚大钱,你回去之后也把那什么弄学院搞搞,学着他种蔬菜。总之一句话,就是唐明这里有什么蔬菜,朕就要在你的农学院那里看到什么蔬菜。若是有任何的遗漏,朕唯你试问。”

    朱高炽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唯唯诺诺的点头称是,到底是在朱棣的淫威下长大的孩子,深受其压迫。这会被朱棣一下,朱高炽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其心里已经在计划着要如何做才能完成父皇这个奇怪的任务。

    听说唐明已经派人到大明各地去收集蔬菜种子,那他只需坐收渔翁之利便可,也省得他自己去奔波。

    唐明并不知道自己的菜地还未种上,就已经被朱高炽这个强盗太子给惦记上。有其皇上这个最大的强盗头子也准备插上一脚,看他现在对这种菜的大棚信心满满的摸样,还真不知会被朱棣这父子两捣乱成什么样子。

    菜的影子都还没见到,竞争的对手倒是先出现了,而且还是这个王朝最有权势的人。无知便是福,此刻的唐明哼着小曲,慢悠悠的走在这林间小道上,心情似乎还很不错。

 第294章 第一个孩子

    宝船厂,侯府,庄园一切都在有序的运转着,唐明也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了甩手掌柜。每天就是溜溜小白逛逛街,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的小日子。

    两位夫人因为百晓兰的离开,也恢复到以前和睦相处,无需再为有家回不得而烦恼。倒是大夫人陈佳澜已经快要临产,唐明现在哪里也去不了,整天就跟在她的身边侍候着。

    用后世的经验来说,女人生产的时候想要更容易顺产,就必须多走动。因此唐明每天都给陈佳澜定了时间,陪着她散步。

    “相公,你说我多走走就能容易顺产,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看着小心扶着自己慢慢往前走的唐明,陈佳澜很好奇他为什么对女人生产的事很有经验。

    一个大男人,又是老婆第一次临产,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什么都不懂才对,可唐明却表现得截然相反,也怪不得陈佳澜心生疑惑?

    唐明确实表现得猴急了一些,可他也没想到自己要如何解释。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时空过来的,望着陈佳澜满脸疑惑的摸样,唐明只能撒谎说自己去请教了产婆。

    陈佳澜不疑有它,这事也就过去了,唐明不想她再次心生怀疑,只好把话题转到别处。

    “夫人啊!你说以后我们是在南京这里长住好呢?还是回到济州岛去?”唐明的担忧并无道理,就他个人而言会搬到济州岛去住,但在此之前不还得问问两位夫人的意见,也好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陈佳澜毫不犹豫的笑了笑说:“佳澜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相公以后去了哪里佳澜便去哪里。”

    古代的女子三从四德,男权至上的制度,就这点唐明感到最舒服。男人的温柔和体贴是女人衬托出来的,唐明怜爱的摸了摸陈佳澜的大肚子,搀扶得更加小心翼翼。

    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此刻的陈佳澜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意,唐明的体贴和关怀让其犹如吃蜜时一样甜蜜。

    说到济州岛时,唐明不由想起出海多日却还未回来的费信,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几日,却还未得到他的半点消息。唐明想起时不免总要为其担心一番。

    其实费信此次出海并没有去多远,遭受暴风雨的袭击后,他胡乱选了个方向前进,结果一头扎进了南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