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185章

铁十字-第185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会将领感到脸上一阵发烧:军人们在战场上打不过敌人,总统被迫用钱收买敌人甚至中立国,当真是奇耻大辱。
  “最后再向您汇报一下装备的事。”马歇尔掏出卷宗道,“飞机方面,经第八航空队试验比较了P…47和f4u后,认为P…47挂载副油箱后可有效为轰炸机提供保护,我们已准备加大装备数量。此外,情报表明德国人新投入战场的重型坦克是6号坦克,内部代称‘虎式’,目前只装备了4个营,预计从1月份开始每月可装备3个营。该坦克胜过目前所有在役型号,火力为一门88mm高射炮,装甲厚度预计超过100mm,重量预计在50吨左右。各盟国坦克无法在合理距离内对其进行正面杀伤,陆军上下对此有两种意见,一是针对性地研制、装备重型坦克,二是加大中型坦克(谢尔曼坦克)的装备力度。”
  “您的意见呢?”
  “我认为应该针锋相对。”马歇尔的立场很清晰,“首先中型坦克与虎式的交换比太难看,俄国人的T…34交换比大约是17:1,我们的谢尔曼交换比大致在13:1左右,这意味着我们每月要多生产40个营的装备才能与德国人打平,这是不可接受的——即便产量没问题,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车组;其次,一线将士对虎式怀有恐惧心理,明知道打不过还冲上去的英雄太少,这种情绪如果一直在的话,对士气影响太大;最后,我们并不是没有重型坦克,也许我们的型号比敌人差一点,但至少应该上战场进行改进完善。德国人的4号,俄国人的T…34、我们的谢尔曼都是在陆续完善中进步的。”
  马歇尔的话不全是吹牛,美国兵器委员会开发的重型坦克代号T1e1(定型后代码M6a2),性能较为优良,半年前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原计划11月份投产,其中早期型号的M6和m6a1提供给英国,M6a2给美国自己使用。但装甲部队司令部雅各布…丹佛斯上将写信给陆军司令部,认为M6坦克过重,动力和其庞大体积不成比例,认为与其运输一辆重达60吨的庞然大物,还不如运输两辆30吨的中型坦克参战更有效率。这句话在9月份说很有道理,因为谢尔曼打4号也算是棋逢对手,但到11月、12月谢尔曼被虎式教育做人后,美国人就绷不住了。当然,M6a2那门76。2mm的火炮已被证明对付虎式无用,因此兵器委员会提交给马歇尔的紧急报告是准备安装从90mm口径高射炮改造而成的坦克炮,内部代号M6a3。除此之外,还准备立项T25和t26重型坦克。
  会议最后一致同意开发新坦克,希望3个月后能看到成品,同时决定压缩M3系列坦克,全力加大M4新型号生产。





第67章 中东(1)
  12月28日深夜11点,德方特使满怀希望地再赴开罗城英军指挥部,希望能从拉姆斯登口中听到愿意率部投降的消息,但英国人的答复让他愣住了,他随即像一只尾巴被踩住的猫一样跳了起来,怒不可遏地说道:“将军,这是不可能的……这等于是我们完全放你们离开,在我非洲集团军已团团围困开罗的前提下,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情况就是如此。”拉姆斯登已提前预判到对方的反应,也不生气,“我已尽了最大努力说服我的手下,但他们并不愿意投降。您或许清楚,我们就是从托卜鲁克转移到这里来的,如果要投降,我在沙漠里就可以投降,完全没必要在开罗城再多此一举。”
  “我们已最大限度地让步了,我们能让贵军兵不血刃地就取得开罗城,既避免了对开罗市民的杀戮与城市毁灭,也能减轻贵军伤亡。”莫斯黑德在旁边帮腔,态度咄咄逼人,“这么两全其美的事情,贵国何乐而不为?如果非要和我们较量,我们希望在埃塞俄比亚一决高下。倘若贵军坚持进攻开罗,那我们只能战死至最后一人了。”
  “我们有2个师,3万多人,我们是大英帝国最好的战士,有足够的装备、物资和补给,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盟友,完全可以打一场酣畅淋漓的防御战,贵国远道而来,能有多少兵力、物资和我们较量?”弗莱伯格佯怒道,“我们的战士并未失去对胜利的渴望,也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什么要投降?”
  “既然这样,那就没什么好说的。”特使知道多费口舌无益,“过了今夜零点,两军只能恢复交战状态了,告辞。”
  就在他走到门口之际,拉姆斯登叫住了他:“等等。”
  特使疑惑地转过头来,心想难道有转机?
  “我提供一个折中方案,为了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说服部属并形成统一意见,我觉得双方可以再考虑考虑,如果贵方愿意多给我3天时间,我可以先把开罗城北的3个防御工事和南部的飞机场暂时交给贵军占领……”
  “长官,这不行的……3个防御工事对我们很要紧——他们是阻挡德国人的第一道防线。”
  “长官,这是对我们的侮辱,绝不能将机场交给他们,我已让工兵埋好了炸药,哪怕完全摧毁也不能留给德国人。”
  莫斯黑德和弗莱伯格纷纷出言反对,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武的架势,看得特使目瞪口呆,已被折腾得头昏脑涨的他来不及细想就道:“好好好,停火时间延长2小时,我立即向我方指挥官汇报,2点前我给贵方明确答复。”
  德国特使走后,拉姆斯登等三人瘫坐在凳子上,这场双簧演得忒蹩脚了……
  “英国人想拖延时间?”听了汇报后的古德里安眉头一扬,“他们在战场上打不过我们,开始耍花招了。”
  “拖又如何,免不了最终失败。”凯塞林疑惑地问道,“只是拖时间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有一批部队在肯尼亚蒙巴萨登陆,或许拉姆斯登在等美国人来解救。”古德里安讥笑道,“先别说美国人能不能打到这里,我就是放开让他们行军,就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南部这么恶劣的交通条件,没三个月想都别想。”
  “为了掩护别的方向,比如说伊拉克?”凯塞林仔细看了看地图,认可了古德里安的判断,同时又在分析了英军第10集团军分布态势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有埃尔温顶在前面,第10集团军打不过来的,倒是摧毁伊拉克油田的可能性更大,拉姆斯登也许得到了伦敦的命令,准备用这种行为给中东部队争取更多时间,免得我的部队扑过去给运河集团军帮忙。”
  “打开罗城有多少把握?”
  “可以拿下来,大概需要一周时间,伤亡也许会接近1万,另外……”古德里安迟疑了一下,“恐怕整座开罗城就保不住了。”
  凯塞林皱着眉头道:“这消息可不太妙,我们不能付出这么大代价,伊拉克和波斯还有10万英国人呢,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英美部队也不少于10万,到1月中旬前,如果你们都不想要意大利部队的话,最多只能指望第7装甲师的增援。”
  古德里安耸耸肩:“我无所谓,不过您觉得还有意大利部队敢加入我的集团军么?”
  凯塞林顿时哑然失笑:古德里安上次直接把3个意大利步兵师送给英国人俘虏,又让大量意大利人当了引诱英国人追击的诱饵而死伤累累,坑起人来比隆美尔还狠!
  “那就只能答应对方的无礼要求了。”
  “要向元首请示么?”
  “不必,尽可能保证开罗完整与避免巷战是元首一再强调的指示,再拖几天观察一下,反正部队初来乍到也要休息,看看隆美尔今夜的行动能否成功。”
  凌晨2时许,德、英两军达成了停火再度延长3天的协议,为表诚意,英军放弃了3个郊外据点和南部机场,将全部兵力缩回了城内,德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开罗城里人心惶惶。
  凌晨3点,被德军严密控制的大马士革军用机场上,意大利伞兵旅正在快速登机——这支完全由德军训练和指挥,自托卜鲁克转战而来的部队在意大利部队中实属难得一见的精锐,今天他们领受的任务很艰巨:去摩苏尔油田群空降,遏制英国人的破坏企图,然后在那里至少坚守3天,直到接应部队赶到。
  这些士兵脸上全是兴奋和狂热,动作整齐利落,完全没有寻常意大利人的萎靡不振,让隆美尔和高斯两人看得很欢喜。
  隆美尔叹息道:“要意大利人都这么能打……根本用不着我们来非洲。”
  “他们不是陆军,算空军,意大利空军还是挺勇敢的——和我们的空军野战师完全是两码事,就连斯图登特将军也对他们赞不绝口。”高斯笑道,“所以元首答应意大利领袖,等举行开罗入城仪式时让这支部队充当意大利部队代表。”
  “不知道这次行动后还能有多少人活下来。给菲利克斯…斯坦因纳将军发报,让他们加快速度,必须把油田给我完整抢下来。”
  本来隆美尔的作战计划是在摩苏尔、巴士拉两地同时空降,他手里除意大利伞兵旅外还有斯图登特上将直接指挥的德国伞兵旅可用,然后两个装甲师绕过巴格达不打,分别向南北进军,占领油田后再向巴格达进行向心攻击,但高斯经过审慎考虑,以作战难度太大反对,理由是:
  第一,飞机数量不够,两地同时空降的话,第一波空降人数太少,有可能对付不了守军;
  第二,巴士拉距离太过遥远,从大马士革出发几乎是运输机挂载副油箱后的极限,稍有差错就回不来了;
  第三,运河集团军的2个装甲师还在巴格达以西300多公里处,赶到摩苏尔至少要3天,到巴士拉最快要5天——这还是一切顺利的前提下,巴士拉方向的等待时间超过了伞兵的作战能力;
  第四,根据伊拉克的内线情报,摩苏尔敌军数量较少,巴士拉方向至少有一个师,如不能第一时间夺取油田,等敌人反应过来不但油田保不住,整个空降旅都会搭进去。
  隆美尔的用兵很大胆,但他知道绝不能鲁莽行事,任何一点差错都会给部队带来灭顶之灾,这种后果不仅是军事的,更是政治上的:周围有一圈中东国家关注战争进程,这些都是谁拳头大、谁胳膊粗就听谁的墙头草,如果德军不能展现碾压式的实力,对今后控制中东很不利。退一步说,这些油田对德国实在是太要紧了,与其冒风险结果南北两处油田都拿不到,还不如先确保一个再说。
  高斯修改过的作战方案最后变成先由伞兵旅在摩苏尔空降,同时斯坦因纳率领维京师斜插接应,而大德意志师去进攻当面的巴格达。
  “长官,拉希德…阿里总理来了,他有急事想见您。”
  “快请。”
  一年半以前,伊拉克政局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反英的拉希德…阿里…盖拉尼上台担任伊拉克总理,并向柏林提出照会希望与德国结盟,丘吉尔立即让当时中东地区英军指挥官韦维尔派出第10印度师在巴士拉登陆,准备用武力推翻伊拉克合法政府,拉希德认为英军要从陆上打到巴格达还需时间,打算先下手为强占领巴格达附近的哈巴尼亚皇家空军基地,迫使英军在缺少制空权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冒进,结果英军在基地防御部队和飞机的配合下,不但挫败了伊军的进攻企图,还顺带击败了德国派出的容克特别航空队和意大利航空队(从克里特岛起飞,飞机数量很少),拉希德本人最后被迫流亡德国。
  拉希德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但反英态度一直很坚决:“我和巴格达的支持者联系上了,他们答应配合贵军行动,明天会想办法把英军驻防情况发过来。”
  “非常感谢。”隆美尔握住他的手,“总理先生,让我们一起携手赶走英国人吧。”





第68章 中东(2)
  伊拉克前总理拉希德是在27日才匆匆忙忙从德国赶回中东的,考虑到他更为亲德反英的立场及去年5月间伊拉克军队与德意军队并肩作战的经历,德国高层普遍认为拉希德比埃及的马希尔更可靠也更有扶持潜力,因此对其礼遇颇佳,不但安排专机和护航机组从德国转场飞行至中东,甚至还给他配备了一个排的党卫军士兵。
  经过现场与拉希德的深入沟通与洽谈后,隆美尔和高斯等人惊出一身冷汗,他们现在才知道自己当初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巴士拉是伊拉克南部重镇和交通枢纽、本身位置十分重要这一点完全不假,但巴士拉周边正开采的油田目前产量并不大(世界著名的鲁迈拉油田此时尚未开发),之所以飞机侦查判断该城市附近有大型油田群完全是误解——那些油田要么是科威特的,要么属于波斯阿瓦士油田群,巴士拉和波斯的阿巴丹更像是中转城市。如果当初按隆美尔的计划把伞兵旅空投下去,不但抢不到大型油田群,还可能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
  “当然,科威特也应视为伊拉克的一部分,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他们就同属于巴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