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独裁者报告 >

第432章

大独裁者报告-第432章

小说: 大独裁者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啦谜咦渲欤救萌宋薹ㄏ胂瘢谖业恼煞虻玫搅酥泄罡呷ɡ螅凑谇资窒拗聘卟闳ɡ踔两吡ο拗谱约旱娜ɡ�
  我的丈夫曾经告诉过我,‘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我的丈夫谈到为什么满洲的数百万人口和数十万军队能够征服一个人口已经上亿的庞大的大明帝国,其原因当然很多,腐败贪污、横征暴敛、残酷的吏治、无止境的徭役,大我的丈夫认为,根本愿意是对国民精神奴役所造成的,人民只是逆来顺受的愚民、顺民和奴民,失去了起码的反抗能力,以至于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也麻木不仁、不会想到去反抗……
  老百姓不愿为这个残暴的家族王朝去卖命。大皇帝陛下认为,必需要用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来凝聚国民,重塑国民精神。
  让我们所有人的都对这次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次真正意思上的民主选举拭目以待,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都相信中国已经迈出了巨大一步……”
  安琪的稿件,非常清楚地点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民主,不是靠着口号或者宣传,民主,是要让老百姓真正握有权利,真正能够推举一个,能够代表自己民意的政府!
  当大皇帝陛下看到自己妻子的这篇文章之后,再度动用了一下自己的特权,让《苏报》把这篇文章,刊登到了头版头条。
  同时,大皇帝陛下再度动用了一下另外一个特权,因为大皇帝陛下是江苏人,所有大皇帝陛下决定在选举当日自己也将会以一个江苏人的身份去投下一票!
  这一消息引起了轰动,大皇帝陛下将在中国第一次选举中投下自己的一票,不管大皇帝陛下的这一票投给谁,都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票。
  江苏,一八六六年七月。
  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百姓出现在了竞选现场,所有的百姓都希望能够见证到这一时刻,中国民主之路上所跨出的第一步!
  参与竞选的四个人,有两个因为顾虑而宣布退出,而此事竞选江苏督办的,只剩下了方玮明和另一个华姓士绅,也就是华东辰的一个表亲……
  那位华姓士绅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结束了自己的演说,无非就是说自己上任之后要造福百姓,要当一个清官等等之类。而当方玮明上来的时候,能够看出这位前帝国高官显得有些紧张,他摆动了下面前那个新式扩音喇叭:
  “我想大家都知道我过去做过朝廷高官,而现在则在江苏做着经济方面的事情,我和大皇帝陛下有过一些争论,但我非常能够感谢大皇帝陛下,给了我今天这样一个机会,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选江苏督办这个位置……”
  方玮明渐渐放了开来:
  “……在满清的专制制度下,各省巡抚多数是贪官。但在目前制度下,督办的要求只要是个清官就行了?清官跟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有多大关系?国民需要的是一个能干的督办,不仅仅要一个能干的督办,而且要一个能干的警察局长,要一个能干的建设局长,要一个要能干的教育局长,要一个能干的劳工局长,要一个能干的消防局长……仅仅是一个能干的局长,而且要有一大批能干的公务人员。这样才能给国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建立一个政府来处理一种公共事务,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象我们建立一家工厂来生产一类产品一样,我们不会去建立一个生产几十类产品的一家公司,因为那样是绝对没有效率的……
  这是一种功能型的事务性的政府,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面貌,我们将会有一个更好的治安,我们将会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们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城市,我们将会有一个更安全的未来……”
  穿着便服的张震听的津津有味,可是回头看了一下那些百姓,却都是一脸茫然样子,完全不知道方玮明在那说些什么。
  方玮明用一个多小时演说完了自己的演讲,凡是方玮明有些失望发现,台下的那些听众,有的打起了哈欠,有的干脆闭目养神。
  “皇帝陛下到!”
  这个时候这个声音惊动到了所有的人,当张震缓缓出现在官员百姓面前的时候,“万岁”的呼声响彻了整个现场,张震能够感受的出这是百姓们真正发自肺腑的欢呼。
  “朕今天来,不是来视察,不是来惩治什么贪官,而是来做为一个江苏人投下一票的。”看着自己臣民,张震微微笑着:
  “朕今天很高兴,那么多人来,朕来江苏的时候,有人担心朕的安全,可朕告诉他们,朕来只是行使自己的权利,朕爱自己的百姓,百姓也同样爱戴朕,除了那些疯子,有谁会来刺杀朕?
  江苏在全国范围内开了一个好头,将来在全国范围内更多地方,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内,都会采取选举方式来选出官员,治国国家,治理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一个富强国家,朕的愿望,就是要在朕的有生之年,把咱们中国真正变成一个人民的国家。
  朕遇到的压力很大,许多官员反对、不理解,可是朕相信他们迟早都会理解的,朕的百姓也会理解的,因为只有靠百姓自己治理的国家,也能真正强大,才能真正建议一个千秋万代的王朝,而这,将在你们手里开创!”
  说着,张震拿出了自己的选票,放到了密封的选举箱里,欢呼声、掌声,在这一刻再度响起。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选票,在大皇帝陛下的手里投了出去……
  ……
  选举结果在一个月后出来,华姓士绅取得了江苏督办职位。
  而且根据统计,九成以上的民众选举了华姓士绅,而不是之前大皇帝陛下所希望的方玮明,这点未免有些出人意料了。
  “朕倒不觉得吃惊,方玮明。”当再次和方玮明面对面坐到一起的时候,张震点着烟说道:
  “朕本来非常看好了,认为你会以较大优势取得选举胜利,可是当朕听了你的演讲之后,才知道朕的判断错了,如果再晚十年竞选,朕坚信你会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取得胜利!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现在的中国民众,还无法听懂你在那说什么,你在用西方学到的那些东西直接了当的引导我们民众,朕有很多东西也是和西方学的,但却加以了一些改变,西方那些东西,有的拿来就可以用,有些却要经过一些改变才能用。可是等到咱们的教育普及了以后,等到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孩子出来以后你就胜券稳操了。”
  方玮明似乎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显得多么沮丧,只是淡淡笑着说道:
  “陛下,其实对于今天这样结果,臣已经有心理准备了,臣之所以来参选,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民主选举,臣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些能力。
  陛下,臣过去做错了许多事情,臣在西方学到的那些东西,并没有用到正道,反而是陛下,却把西洋那些东西灵活的运用到了国家之中。
  臣惭愧那,所以臣现在在江苏安心的做些事情,安心的研究一些经济方面问题,观察工厂的运作,希望能为中国再多做些事情。
  江苏经济现在蓬勃发展,做为陛下当初起兵之地,能够做到这一点臣以为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臣想着写一些东西来记录下这些。”
  “好,好,朕支持你写,需要什么资料,朕都会派人给你送来的,这是对国家大有利益的事情,能够让后人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曾经做过一些什么。”
  张震看起来非常高兴,笑着对方玮明说道:
  “找个时间,回京城来看看,那些老兄弟眼下都在各地,我一个人呆在京城,有的时候真的觉得非常无聊,真的非常怀念过去的那段戎马生涯……”


  第504章 巴黎
  一八六七年二月二十日,两位帝国小公主同时诞生!
  一个是袁照青生的张疏雨,一个是安琪生的张疏梦。两位小公主的来到,给帝国平添了几分喜气。
  而在此之前,终于得偿所愿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的俾斯麦在议会中公开宣布:
  “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在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从这次演讲开始,普鲁士的统一拉开大幕。
  1861年丹麦国王欲接管普丹边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地,俾斯麦立即以此制造争端。他首先确保如果普丹开战,其它列强不会干涉,并与奥地利结盟共同攻打丹麦,最后逼使丹麦放弃这两个州。
  1864年10月30日所签订的《维也纳条约》中,规定丹麦放弃两地。而于1865年8月14日普、奥两国达成《加斯坦因专约》,将石勒苏益格划归普鲁士统治,荷尔斯泰因则归属奥地利。
  但是这其实是俾斯麦处心积虑的阴谋,因为奥地利所得的荷尔斯泰因不但面积狭小,而且被普鲁士包围。这样奥地利很容易便会与普鲁士发生冲突,因此这是一条将奥地利推向与普鲁士发生战争的导火线。
  在普丹战争后,俾斯麦决定要将奥地利赶出德意志邦联,以利于将来德国的统一。因此他着手孤立奥地利,首先俾斯麦答允协助俄国取消《黑海中立条款》。并与法皇拿破仑三世会晤,表示普鲁士不反对把卢森堡及莱茵河区让给法国,以此确保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而英国当时继续实行光荣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奥发生冲突时会保持中立。最后,他在1866年4月8日,与意大利签订攻守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普鲁士在三个月内与奥开战,意大利则必须同时对奥宣战,只有在奥地利归还威尼斯予意大利的情况下,方可与奥讲和。
  最后,奥皇因为不满意《加斯坦因专约》的条款,而要求用普鲁士最富庶的工业区西里西亚交换荷尔斯泰因,因此俾斯麦以此借口,指责奥地利毁约。结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国总动员,并于同年六月对奥宣战。意大利亦依据攻守同盟条约,同时对奥宣战。
  不久,普鲁士便征服北德的亲奥小邦,并于1866年7月3日以近三十万军力在萨多瓦与二十四万奥军发生大战,即萨多瓦会战,最后奥军战败。
  而这时俾斯麦决定与奥讲和,而不是乘胜追击,因为他明白到消灭奥地利并不是其首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统一德国。因此他在该年8月23日签订的《布拉格条约》中给予奥地利极为宽容的讲和条件,以便于保持对奥的良好的关系。
  普奥战争结束后,妨碍德国统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后控制着南德诸邦的法国了……
  普奥战争以四十九天这么短暂的时间,以普鲁士未遭任何大的挫折而获得巨大胜利而结束,使想作壁上观而坐收渔利的法国拿破仑三世目瞪口呆。在懊恼一番后,召来普鲁士驻法大使戈尔茨伯爵,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普鲁士同意将兰道省和卢森堡并入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守中立的补偿。俾斯麦口头表示不反对,他已得到风声,法英外交官接触频繁,可能有于普不利的措施出台。
  法国驻普鲁士大使贝内德迪正式拜会俾斯麦,转告拿破仑三世新建议,如果普鲁士同意法国的东北部领土扩展到莱茵河西岸,法国就能赞同德意志境内的领土吞并。俾斯麦对大使十分亲热,他请贝内德迪将拿破仑三世的要求用书面文字写下来。这样,白纸黑字,拿破仑三世就有把柄抓在俾斯麦手里了。一旦公之于众,法国的脸面丢尽。谁知拿破仑三世的胃口还要大些,他接着提出在兰道、萨尔布吕肯、卢森堡之外,还要比利时!只是注明,放弃安特卫普。
  过些时贝内德迪秉承拿破仑三世的意思,催问普方对“补偿”的答复,俾斯麦换了一副面孔,他倦怒的说道:
  “普鲁士君臣认为这些条件太过分了,它使普鲁士受到屈辱,与法皇本人在比亚里茨和圣克卢的善意克制要求相去太远。法兰西欺人太甚,普鲁士宁可将南德交给奥地利再恢复邦联议会,然后和奥地利联兵八十万到莱茵河与法兰西会猎阿尔萨斯。”
  拿破仑三世自然不敢去冒与威廉一世会猎的风险,他在罢了德鲁安的官以后,派贝内德迪将一份法普攻守同盟条约建议带到柏林,仍然要求普鲁士同意法国有权吞并卢森堡和比利时,并承认1814年的边界。
  俾斯麦的答复是,若法国让普鲁士在德意志放开手脚干的话,可以同法国签订一个与比利时和卢森堡有关的协定,但不承认1814年的边界。
  而贝内德迪居然向俾斯麦送来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方案,方案除说明法国对卢森堡和比利时的要求外,法国方面还表示同意北德意志联邦与南德四国结盟。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